•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零污染之路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55.8 7.1折 79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生荣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4752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25185866

上书时间2024-12-1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一本老百姓都能看的书,研究一点

别人没有研究的问题

 

2000年我在美国纽约大学(NYU)做访问学者,一天与朋友侃侃而谈我的研究时,她突然问我: “你们写的书有多少是给老百姓看的?”我愕然了,之后这句话一直萦绕我的心头。

2011年,我萌生了写一本零污染通俗读物的想法,经过数月努力,基本理清了零污染的观念、必要性以及与人类共同利益一致性等问题,但被可行性问题挡住了。于是不得不搁笔,恶补相关的环境保护学、能源学、化学、物理学、经济学以及国际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知识。所谓现学现卖,带着问题研究。经过五年的跋涉,现在终于“丑媳妇见公婆了”。老子曰“自知者明也”,我深知自己在环境科学和本书所涉及的大部分学科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所研究的诸多方面尚缺乏严谨和科学的论证,因此只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前言零污染之路怀着“写给老百姓看”的初衷,我坚持深入浅出,大众化文字,力求通过本书的表述使零污染的观念得到更广泛的共识。过着退休生活的我,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功利心了,但总想着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民族、为全世界的人类做点什么,总想着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思想、经验以及对世界的感悟留存于世,于是产生了“研究一点别人没有研究的问题”的想法。本书从行文到研究的内容,是对我上述初衷和想法的践行。

本书提出零污染的概念和百年社会工程,是基于污染的现状、与人类利益的一致性、零污染的可行性和进程几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零污染的提起;污染的历史与现状;温室气体零排放的可行性;化学物质零污染的可行性;物理污染零危害的可行性;人类推进零污染的经济能力;人类推进零污染的政治环境;实现零污染的路线图。

本书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一)零污染观。面对人类将陷于灭顶之灾的污染,以及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出了零污染的解决方案具有必要性。零污染不仅符合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也与地球生态平衡的需求相一致。零污染观的建立意味着对人类有史以来形成的文明发展观的检讨和否定。零污染观能否被人类社会广泛接受,重要的是让人们认识到其可行性: 包括科学技术水平可否达到,人类经济能力能否承受,所付出的代价人们能否接受,以及人类社会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条件是否许可等。

(二)温室气体零排放具有可行性。化石能源作为燃料使用不仅造就地球温室效应,同时也是对其经济价值巨大浪费。温室气体零排放实现主要是通过发展替代能源发电、全面电动化、大力发展氢能等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温室气体的排放。石墨烯材料的出现将有助于推进“零排放”和诸多科学领域。

发展氢能的关键是制氢,本书提出了几种制氢的新设想: (1)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制氢,偏远小水电制氢,既能解决上述发电不稳定和远程输电对电网的影响,又可得到相当数量的廉价氢能。(2)水电站泄洪制氢,把全世界水电站的泄洪都改造成发电制氢,将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3)核电余热制氢,特别是核聚变发电,将有大量余热处理,用来制氢,基数相当庞大。

(三)化学物质零污染的进程,意味着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全新革命,将集人类科学技术之大成。本书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如下解决设想: (1)工业生产园区化,三废不出园区,园区产品逐步达到无污染;(2)农牧业生产工厂化,从蔬菜、养殖逐步发展到粮食生产的工厂化,可望杜绝食品污染,大量节约淡水、化肥和农药,缩减农牧业用地;(3)医学与生命科学革命,发展使人不得病的医学,化学药品退出医疗,开创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分子机器人手术、克隆技术等前沿科学;(4)人类生活环境,以及原料产业革命;(5)借助农牧业生产工厂化节约的大量土地,可用来规划人类生活园区、无人自然生态区和中间区,进行生态再平衡规划,修复地球生态环境,使其达到或接近史前状态。

(四)鉴于物理污染具有直接损害的特点,人类对于物理污染的应对措施是隔离、防护、躲避以及在可能情况下的替代、禁止与限制。电磁辐射可能是人类尚未了解的严重物理污染,人类应有所警惕,制定相应的预案。

(五)零污染进程虽然耗资巨大,人类社会现有的综合经济能力经过优化组合,合理使用,可以满足其需求。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几方面应形成合力,扶持、推进零污染经济的商业化运作,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有能力自我复制和发展。零污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形成良性互动。

(六)零污染应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世界不同政治体制本身并不产生零污染的阻碍因素,不同政治体制国家之间的良好合作与必要的妥协,是零污染进程的促进条件。应创造环境友好的国际政治秩序,减少政治、军事冲突。

(七)零污染世纪工程,应包括准备与初始期、成长期和完成期三个阶段,预计将耗时100年,建成现代化生活与优美、无污染的人类家园。

污染没有国界,污染不分族类,零污染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实现零污染百年进程,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不论种族和民族,也不论贫穷还是富裕,全世界的每个人,都要承担起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义务;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机构,全世界的所有组织或机构,都要对实现零污染负起责任。

零污染的百年进程的实现,使困扰人类社会的污染成为历史,标志着人类战胜了自我,走向成熟和完美。人类摆脱了污染羁绊后,将厚积薄发,更加理性对待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在驾驭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同时,倍加呵护地球生态环境。人类将因“零污染”团结起来,彼此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永远摆脱贫困,消除战争因素,不受疾病困扰,过上安定和谐富裕的生活。

本书所涉及的零污染以及相关的问题,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别人没有涉及或者没有深入研究的领域,作者力图对此进行诠释。虽然由于本人学力不逮,或者现代科学技术尚有盲区,使所主张的理由不充分,所研究的内容不深入,在许多方面还只是提出了问题,研究也仅“点到为止”。但我深信只要问题提出来,就有解决的希望。人类历史上也曾有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难题,有的甚至是猜想,不乏经过几代人努力得以解决的事例。就我的研究而言,相比问题的解决,我更希望本书是一个开端,一个引起国际国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一个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投身研究的课题。

 

 

 

刘生荣

2016年12月26日于北京



导语摘要
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与每个人,都有义务消除污染,维护这颗蓝色星球的纯净与安宁,这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本书鉴于当前世界污染的历史与现状,首次提出了“零污染”的概念,论证了其与全人类利益的一致性和必要性,立足于现有的科学技术、经济能力和政治人文环境,论证了实现零污染的可行性,规划了实现零污染的路线图。力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阐述多种类跨学科的科学问题,以期为众多的读者了解和达到共识。

作者简介
刘生荣,男,汉族,1951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北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内蒙古中学教员、山东烟台大学法律系讲师、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得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序言  1


前言  5


 


章零污染的曙光   001


一、“世界末日”   001


二、否极泰来之零污染   005


三、一个零污染时间表   008


四、发现了人类共同利益   013


五、代价与责任   017


六、万事开头难   021


 


第二章污染的前世今生   029


一、碳与氢的故事   029


二、污染与文明相遇   034


三、地球的神秘外衣   041四、“潘多拉”盒子被再度打开   048


 


第三章温室气体零排放   069


一、国际社会都做了些什么   070


二、“赔了夫人又折兵”   075


三、化石能源不是白给的   081


四、化石能源的终结者   085


五、化石能源终结之路   111


六、生物能源也应零排放   123


七、零微排   127


目录零污染之路


第四章化学物质零污染   131


一、新产业革命即将登场   132


二、零污染工业园区   135


三、农牧业产业革命之工厂化   145


四、长生之梦与医学革命   154


五、生活环境之城市革命   161


六、地球生态再平衡   169


 


第五章物理污染零危害   173


一、放射物质零危害之路   174


二、噪声污染的防与避   178


三、电磁辐射危害之防护   180


四、光和热污染零危害   186


 


第六章零污染的经济驱动力   189


一、政府的经济干预   190


二、非政府组织筹资   196


三、国际社会的经济潜力   203


四、零污染商业化   209


五、与互联网经济联手   214


 


第七章零污染之政治环境   221


一、与政治体制的关联   221


二、国内政治的环境友好性   223


三、环境友好的国际政治秩序   227


 


第八章零污染的路线图   235


一、准备与初始期的呵护   236


二、高速驱动的成长期   243


三、完美收官在完成期   250


 


主要参考书目   255


后记   259


Prologue  
261


About This Book   267


Table of Contents   277



内容摘要
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与每个人,都有义务消除污染,维护这颗蓝色星球的纯净与安宁,这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本书鉴于当前世界污染的历史与现状,首次提出了“零污染”的概念,论证了其与全人类利益的一致性和必要性,立足于现有的科学技术、经济能力和政治人文环境,论证了实现零污染的可行性,规划了实现零污染的路线图。力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阐述多种类跨学科的科学问题,以期为众多的读者了解和达到共识。

主编推荐
刘生荣,男,汉族,1951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北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内蒙古中学教员、山东烟台大学法律系讲师、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得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精彩内容
第章  /   /   / 章零污染的曙光大约距今100亿年前,当宇宙大爆炸的尘埃落定,一颗蓝色的星球在太阳系显现出来, 像一颗蓝色的宝石,在浩瀚的宇宙中与众多的星球不同。然而更加与众不同的是,在她美丽的蓝色中孕育着生命,孕育了人类。人类在地球母亲的呵护下,完成了从动物到上帝的转变。[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 《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但在100多亿年后的今天,地球母亲却承受着人类亲手种植恶果的煎熬,这个恶果就是“污染”。一、“世界末日”每当人们翻阅报纸、听看新闻,总会被各种环境恶化信息所冲击。人类衣食住行,无时不受污染所威胁。不论社交场合,还是茶余饭后,环境问题总被作为一个热议话题。人类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却被日益恶化的环境所困扰: 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辐射、噪声……污染似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现代通信、交通使世界变小了,互联网、城市化使生活更现代化,然而人类却猛然发现地球村却越来越不适合生活。于是有人提出“世界末日”将至的预言。宗教中的“世界末日”之说,原本是出于对“末日审判”的解读,之后被世人理解为世界毁灭的前夕,于是许多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都被认为是世界末日到来之前奏。例如公元14—16世纪欧洲蔓延的“黑死病”,这种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是鼠疫的传染病,比艾滋病、埃博拉的防治要容易得多,但在当时却造成7500万人的死亡(有人认为是2亿),致使欧洲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当时的人们就把黑死病看成是世界末日到来的先兆,有人甚至在《圣经》中找到了依据。《圣经》记载,在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必然伴随着干旱、灾荒和瘟疫。黑死病因而也导致了其后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和欧洲的文艺复兴。00章零污染的曙光零污染之路1. 污染的“魔咒”由于对污染的感同身受,“世界末日”观念已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接受,成了未来社会工业化发展终极归宿不可摆脱的“魔咒”。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共识,不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富裕还是贫穷,每个人都从自己或长或短的经历中得到了肯定的结论。 从国家政要到普通百姓,从工商大亨到农民工友,从学术泰斗到学龄孩童,甚至是身处反恐前线的美国大兵与塔利班枪手、联军轰炸机飞行员2015年2月3日,因轰炸ISIS被击落被俘的约旦飞行员阿兹·卡萨斯被处以火刑,引起世界震惊。与ISIS行刑者之间,都有可能在环境问题上找到共同语言。环境恶化导致地球生物链损害,物种灭绝,就连人类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阳光、空气、淡水也成为紧缺资源,成为富裕国家和有钱人的“奢侈品”。而落后国家贫困人口,却在越趋恶化环境中挣扎,他们主要承受大自然惩罚人类的后果: 灾害、饥荒、疾病。 中国天气网题为《非洲饥荒不断,谁下的魔咒?》报道: 非洲之角有1000余万人忍受饥荒,包括其中200万儿童。非洲干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规模森林砍伐。例如肯尼亚1995年森林面积近130万平方千米,到2011年仅剩2%。网易新闻称,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每年约有6500人死于艾滋病。非洲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占全球艾滋病人口7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14年10月下旬,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病例10114例,包括4912例死亡。由于争夺资源和生存环境引发的战争、犯罪,几乎与人类文明同行,造成严重战争污染。以发生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为例,不仅造成了超过2亿人的伤亡,巨额财产损失,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也造成了亚洲、欧洲、北非主要城市、大片乡村毁灭,成为污染的焦土。战争期间,军舰、运输船只损失达数千万吨之多,造成海洋严重污染。由此可见,当今世界的污染,并不比黑死病造成的后果逊色。人类文明进步,工业化兴起,并没有带来环境福音,而是雪上加霜,导致地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地球环境将面临被彻底破坏的厄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