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50.5 7.4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黄藤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56812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4145504
上书时间2024-12-19
黄藤,1958年生,西安市人,教育管理学博士,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常委。
1992年,创办西安外事学院,致力于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20多年来,带领西安外事学院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国家*批准的普通高校,形成了以国际合作教育、创业教育、文化产业教育和健康产业教育为鲜明特征的办学特色。1996年成立国内shou家民办教育研究所,创办《民办教育研究》期刊,主编《七方民办教育丛书》、《七方人文教育丛书》,出版专著《民办教育求索》、《民办教育引论》、《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研究》、《中国民办教育思考与实践》等。
前言 / 001
理论探索
潘懋元先生思考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八个基本逻辑 ◎ 范跃进,王 玲,等 /
再论教育从均衡走向公平
——基于教育政策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 黄 藤 /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及未来趋势
——基于统计数据和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 ◎ 吴 霓 /
对我国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体系建构路径的分析 ◎ 潘 奇 /
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方 芳 /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初探 ◎ 胡大白 /
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基本类型分析 ◎ 王一涛,冯淑娟 /
从“趋同现象”中反思我国民办院校办学特色建设 ◎ 张紫薇 /
大学章程与依法治校
——以民办高校章程建设为视角 ◎ 冯春萍 /
文化自觉是赶世界水平建百年名校的内核
——以西安外事学院鱼化龙精神研究为例 ◎ 黄 藤 /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特征及需求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浙江省考生选择的实证研究 ◎ 王旭辉 /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定量分析研究 ◎ 盛振文,周志刚 /
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猜想 ◎ 黄 藤 /
经济新常态下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 单大圣 /
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的背景、内容与策略 ◎ 刘 尧 /
新时期民办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战略思考 ◎ 刘家枢,饶丽娟 /
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 ◎ 胡大白 /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 ◎ 余皖生,姜发根,孙维克 /
基于实证调查的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研究 ◎ 阙明坤,阙海宝 /
国外私立学校分类管理怎么做
——世界主要国家的改革经验与启示 ◎ 李 虔 /
教育与教学研究
新教育实验理论及其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 ◎ 朱永新 /
转型发展中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苏艳红 /
混合制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 黄詹媛,张 鄂 /
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及提升策略 ◎ 陈 静 /
通识教育在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意蕴及其实践 ◎ 蔡晓鸥 /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 周海涛,景安磊 /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构建
——基于转型发展的视野 ◎ 阙海宝,雷承波 /
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 问题·原因·对策 ◎ 史迎霞 /
中外合作办学“连锁店”现象的问题与对策 ◎ 李 阳 /
制度与管理研究
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国家方案”的政策分险分析 ◎ 吴 华,章露红 /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地方政策比较分析与建议 ◎ 巩丽霞 /
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基于公益指数视角的探讨 ◎ 沈国琪 /
论民办高校社会责任推进中的政府行为 ◎ 潘留仙,陈文联 /
民办教育发展政府责任的政策解读
——基于浙江省民办教育改革的思考 ◎ 徐建平 /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调试与嬗变 ◎ 秦惠民,杨 程 /
如何突破民办高校筹资的困境 ◎ 周海涛,张墨涵 /
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实际运行及优化路径研究 ◎ 王一涛,刘继安,王 元 /
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权模式形成与变更的影响因素 ◎ 刘曼琴 /
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
美、日、德私立高等教育特色比较研究 ◎ 蒋志明 /
美国高校捐赠基金管理研究 ◎ 陈爱民 /
税收政策与私立高校分类管理
——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 李 虔 /
论英国私立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 ◎ 湛中乐,马梦芸 /
英国私立教育及其财税扶持政策 ◎ 匡建江,李国强,等 /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公益性的维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 陈文联 /
日本私立高校政府资助评析
——基于四所私立大学的调查 ◎ 李建民 /
德国私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海德堡应用科学大学为例 ◎ 姜朝辉 /
印度私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及借鉴
——基于印度“十二五”规划的审视 ◎ 胡茂波,朱梦玫 /
地区性私立大学作为世界大学的可能性
——发展中国家可实现的目标 ◎ [美]基思·杰·罗伯茨,谢雪莎 /
权力让渡与资源获取: 私立南开大学国立化进程中的“府学关系” ◎ 金 国,胡金平 /
学人社团、校董会与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治理机制
——以上海大同大学为中心(1912—1949) ◎ 蒋宝麟 /
黄藤,1958年生,西安市人,教育管理学博士,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常委。
1992年,创办西安外事学院,致力于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20多年来,带领西安外事学院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国家*批准的普通高校,形成了以国际合作教育、创业教育、文化产业教育和健康产业教育为鲜明特征的办学特色。1996年成立国内shou家民办教育研究所,创办《民办教育研究》期刊,主编《七方民办教育丛书》、《七方人文教育丛书》,出版专著《民办教育求索》、《民办教育引论》、《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研究》、《中国民办教育思考与实践》等。
潘懋元先生思考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八个基本逻辑
范跃进 王 玲 刘福才 张继明
摘 要: 潘懋元先生在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八个基本逻辑: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应具有平等的发展权;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并不对立;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多元质量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大力依靠民间资金;政府应支持并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应立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创业教育。
关键词: 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体系;就业创业教育
潘懋元先生是较早关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并致力于相关问题研究的学者。他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对其发展规律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考。综观潘先生有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其相关思想已成体系,而在这一思想体系中有八个基本逻辑十分清晰可见,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应具有平等的发展权;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
性并不相对立;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多元质量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大力依靠民间资金;政府应支持并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应立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创业教育。从这八个基本逻辑出发,潘先生针对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高屋建瓴的、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的思想与策略,对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初期,潘先生就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基本观点,为人们正确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发展趋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首先,潘先生从办学方针与办学宗旨出发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做了界定,指出“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一样,必须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办学,遵守国家的教育法规制度,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1],这一方面解除了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姓资姓社的疑虑,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意识到民办高等教育是服务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进而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阻碍。其次,潘先生从经济视角出发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性。“30多年来,我国不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体制,是由经济体制所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基本上只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而集体所有制一般处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农村经济,没有办高等学校的财力也没有自办高等教育的要求,私立高等教育体制不可能重新出现”,而现在“由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更由于这些经济成分在生产力水平上的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就有其必然性”。[2]后,潘先生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认为其将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以前的一些文件中,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补充’。我在1999年4月召开的一次民办高教会议上提出。‘宪法’修正案的第11条把个体经济与私有经济从原来的提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改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建立在个体经济、私有经济以及其他非公有经济基础上的民办高等教育也必须重新定位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
潘先生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呼应与共鸣,激发了研究者们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意义的探索,而学界的这种探讨对政府的教育政策改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1993年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的教育体制改革任务,并首次确立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表明了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关注与支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对大量多类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民办高等教育正如潘先生所言快速发展起来,其发挥的功能与展现出的优势也让人们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了其发展的必然性与重要性——民办高等教育在解决由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引起的政府财政经费不足问题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利用灵活的办学体制,积极面向市场,激活竞争机制,更好地培养了大量适应经济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而这种认识上的深化同样也反映在政策的变革之中——2006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并取得很大成绩,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潘先生的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历程中可以看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观念由初的“大胆判断”逐步地发展成为其思考、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趋势的一个基本依据。如,当民办高校发展面临公办高校扩招而带来的生源危机时,潘先生果断地指出: “也许有的同志会说,不提大众化,不搞大扩招还好;一提大众化,公办高校大扩招,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反而缩小,
产生了‘生源危机’,出现了‘生源大战’。这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大众化总不能只靠政府增加投资,无限地‘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更不可能大量增办新的公办高校”[4],这种观点坚定了民办高校举办者的信心。再如,《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颁布后,潘先生在表达了对该法的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在话语间对没有将民办教育的地位界定为是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面感到遗憾——“从法律上明确民办教育的性质: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第3条)虽然同宪法修正案规定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略有不同,但基本性质是一致的。”[5]又如,2009年时,潘先生在一次记者访谈中指出了目前我国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的道路还很不畅通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教发展的观点——“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一些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都获得了国家的准入。按照这个文件平等准入、公平待遇,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精神,无疑会给那些正在寻找机会进入民办高教的民营资本打通道路,这将成为促进民办高教发展的必然趋势。”[6]
总之,潘先生始终是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势为根本出发点,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审时度势的分析与判断。这启示我们在研究民办高等教育问题时,必须认清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事实,坚持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与未来需求来把握、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7]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共识,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这预示着以市场经济为发展基础、以竞争为根本发展模式、以满足大众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民办高等教育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学者还是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都应看到这种趋势,积极地顺势而为,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前文所言,潘先生很早就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与趋势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毫无疑问,目前这一观点无论是在学界还到在政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转化为国家层面的思想与政策,其前瞻性与科学性毋庸多言。然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除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之外,潘先生还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论证了“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首先,潘先生基于国际视野,比较分析了美国、西欧、东亚、南亚、拉美、苏联及东欧转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私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其次,潘先生从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投入的视角出发,指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将越来越大,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已成必然,而在扩展教育资金筹集渠道方面,“除了公立高等学校采取多种办法‘创收’并酌收一定数量的学费外,应当依靠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发展私立(民办)高等教育”。[9]后,潘先生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客观作用与贡献出发,指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意义,还在于面向市场需求,激活竞争机制,调整高教结构,改革管理体制,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实用型(职业型)人才”。[10]由此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认识促使潘先生一直密切关注、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潘先生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出发对民办高等教育重要地位的分析与论证,不仅引导人们从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求来理解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作用与意义,而且还启示我们要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发展目标与现实需求出发思考民办高等教育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观察
全新天津
¥ 20.80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研究 2018
全新天津
¥ 65.00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7
全新天津
¥ 75.30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3
全新天津
¥ 26.50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4
全新天津
¥ 33.40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研究.2015
全新天津
¥ 50.50
【现货速发】2018-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
全新天津
¥ 67.80
【现货速发】中国教育改革40年:民办教育
全新天津
¥ 75.30
【现货速发】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5
全新天津
¥ 55.10
【现货速发】河南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20)
全新天津
¥ 68.0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