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慈禧全传
  • 【现货速发】慈禧全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慈禧全传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10.5 5.3折 398 全新

库存129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阳 著, 新经典 出品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17276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23914068

上书时间2024-12-1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历史小说应该有趣味,易于接受,引起读者反应,共鸣,印象深刻鲜明,情节也合情合理,不与史情相悖……——高阳

《慈禧全传》是高阳以小说形式全景式描绘晚清社会的一部巨著,共十册,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上、下)、《清宫外史》(上、下)、《母子君臣》《胭脂井》(上、下)、《瀛台落日》(上、下)。全书以主要人物慈禧的活动为主线,从咸丰皇帝驾崩热河,慈禧联合恭王,自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手中夺取大权,垂帘听政,写到慈禧去世,溥仪继位,前后跨越四十多年。高阳熟知清朝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作为小说家,高阳又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将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一段晚清历史,写得跌宕起伏,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慈禧。有人说,读完《慈禧全传》,你会沦为“高阳脑残粉”,患上“穿越分裂症”,成为“格局分析狂”,它会嵌入你的精神世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商品简介

历史小说应该有趣味,易于接受,引起读者反应,共鸣,印象深刻鲜明,情节也合情合理,不与史情相悖……——高阳

《慈禧全传》是高阳以小说形式全景式描绘晚清社会的一部巨著,共十册,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上、下)、《清宫外史》(上、下)、《母子君臣》《胭脂井》(上、下)、《瀛台落日》(上、下)。全书以主要人物慈禧的活动为主线,从咸丰皇帝驾崩热河,慈禧联合恭王,自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手中夺取大权,垂帘听政,写到慈禧去世,溥仪继位,前后跨越四十多年。高阳熟知清朝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作为小说家,高阳又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将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一段晚清历史,写得跌宕起伏,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慈禧。有人说,读完《慈禧全传》,你会沦为“高阳脑残粉”,患上“穿越分裂症”,成为“格局分析狂”,它会嵌入你的精神世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高阳,本名许儒鸿,字晏骈,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与金庸并称:“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1940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因抗日战争影响未完成学业。战后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并于1948年随校迁至台湾。1959年卸军职,投身报界。

1962年发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此后著述不断,写下七十多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有《缇萦》《少年游》《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胡雪岩》系列等。

高阳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小说之中,读来有很浓的临场感;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场竞争等洞察幽微,写故事、写人情、写斗争,很少有人堪与比肩。著作问世几十年来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多次再版,《慈禧全传》《胡雪岩》系列更成为为官、经商必看之作。



目录
第一部  慈禧前传
第二部  玉座珠帘【上】
第三部  玉座珠帘【下】
第四部  清宫外史【上】
第五部  清宫外史【下】
第六部  母子君臣
第七部  胭脂井【上】
第八部  胭脂井【下】
第九部  瀛台落日【上】
第十部  瀛台落日【下】

内容摘要

历史小说应该有趣味,易于接受,引起读者反应,共鸣,印象深刻鲜明,情节也合情合理,不与史情相悖……——高阳

《慈禧全传》是高阳以小说形式全景式描绘晚清社会的一部巨著,共十册,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上、下)、《清宫外史》(上、下)、《母子君臣》《胭脂井》(上、下)、《瀛台落日》(上、下)。全书以主要人物慈禧的活动为主线,从咸丰皇帝驾崩热河,慈禧联合恭王,自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手中夺取大权,垂帘听政,写到慈禧去世,溥仪继位,前后跨越四十多年。高阳熟知清朝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作为小说家,高阳又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将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一段晚清历史,写得跌宕起伏,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慈禧。有人说,读完《慈禧全传》,你会沦为“高阳脑残粉”,患上“穿越分裂症”,成为“格局分析狂”,它会嵌入你的精神世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主编推荐

高阳,本名许儒鸿,字晏骈,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与金庸并称:“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1940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因抗日战争影响未完成学业。战后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并于1948年随校迁至台湾。1959年卸军职,投身报界。

1962年发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此后著述不断,写下七十多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有《缇萦》《少年游》《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胡雪岩》系列等。

高阳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小说之中,读来有很浓的临场感;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场竞争等洞察幽微,写故事、写人情、写斗争,很少有人堪与比肩。著作问世几十年来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多次再版,《慈禧全传》《胡雪岩》系列更成为为官、经商必看之作。



精彩内容
 第一部慈禧前传皇帝终于把所有的奏折看完了。
丢下惠亲王领衔所奏,“恭办圣训告竣,请旨遵行”的那道折子,他顺势伏在紫檀书案上喘气。左右的小太监都无动作,只紧张地注视着,怕“万岁爷”会昏厥。皇帝虚弱得太厉害,这时还不能去碰他,需
等他喘息稍定,才宜于上前服侍。
三十岁的皇帝,头上涔涔冷汗,胸前隐隐发痛,最难受的是,双颊潮热,烧出一种不知何处可以着力的虚浮之感。但是,他的思绪仍然是清晰敏锐的:最
后所看那道奏折的内容,还能清清楚楚地默记得起。
什么“圣训”?想到他自己告诫臣子的那些话,“朕”如何如何,“尔等”如何如何,越觉双颊如火,烧得耳朵都发热了。
每一念及自己的责任,他总不免归于困惑,困惑于列祖列宗何来如许精力,得以轻易应付日理万机的繁剧?而尤其使他不解的是,他的高祖世宗宪皇帝。
古往今来如何竞有以处理政事为至乐,每天手批章折,动辄数千言,而毫不觉得厌倦的天子!
对于他来说,仅是每天看完奏折,便成苦刑,特别是那些军报。“发匪”未平,“捻匪”又起,捻匪未消,夷人又至。祖父以前,只有边陲的鳞甲之患;父亲手里,也不过英夷为了鸦片逞凶;像这几年内忧外患,纷至迭起,不独东南半壁糜烂,甚至夷人内犯,进迫京师,不得不到热河来避难,这是前人所未曾遭遇过的艰难处境,他相信换了任何一位皇帝,都会像他一样,怕看那些奏报军情的章折。
唯有这样自我譬解,他才能支持得下去;也唯有这样自己为自己找理由,他才能有寻一些乐趣的心情,领略到一些天子之贵!
喘息渐渐平定了,他慢慢抬起身子,早有准备的小太监,敏捷有序地上前侍候。首先是一块软白的热手巾递到他手里,然后进参汤和燕窝,最后是皇帝面前最得宠的小太监如意,捧进一个朱漆嵌螺钿的大果盒,跪在御座旁边。盒盖揭开,里面是金丝枣、木樨藕、穰荔枝、杏波梨、香瓜,五样蜜饯水果。皇帝用金叉子叉起一片梨,放在嘴里,靠在御座上慢慢嚼着
,觉得舒服得多了。
“传懿贵妃来批本!”“喳!”管宫内传宣的小太监金环跪一跪,领旨走了。
“慢着!”等金环站定,皇帝又吩咐,“传丽妃,东暖阁侍候。”等金环传旨回到御书房,皇帝已回烟波致爽殿东暖阁。接着懿贵妃到了御书房,一个人悄悄地为皇帝批答奏折。
她不能坐御座,侧面有张专为她所设的小书桌。
从御书案上将皇帝看过的奏折都移了过来,先理一理。把那些“请圣安”的黄折子挑出来放在一边,数一
数奏事的白折子,一共是三十二件,然后再清理一遍,把没有做下记号,需发交军机大臣拟议的再挑了出来,那就只剩下十七件了。
批十七件奏折,在懿贵妃要不了半个时辰,因为那实在算不了一件什么事!
多少年来累积的经验使然,皇帝批答本章,通常只不过在几句习用语中挑一句,诸如“览”、“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依议”之类。而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皇帝也不必亲自动笔,只在奏折上做个记号就行了。
记号用手指甲做。贡宣纸的白折子,质地松软,掐痕不但清晰,而且不易消灭,批本的人看掐痕的多寡、横直、长短,便知道皇帝的意思,用朱笔写出那个掐痕所代表的一句话,就算完成了批答。这在“敬事房”的太监,是无不可以胜任的。
喜欢揽权的懿贵妃,因为常侍候皇帝处理政务的缘故,把这个能够与闻机密的工作,拿到了手里。皇帝的亲信近臣,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大臣并执掌印钥的肃顺,因此一再秘密进言,说懿贵妃揽权,喜欢干预政事。其实,她是在学习政事。
对于大清的皇位,没有谁比她看得再清楚的;也许一
年半载,至多不出三年,她的今年才六岁的儿子——皇长子,也就是皇帝眼前唯一的儿子载淳,将会继承大统。她必须帮助儿子治理“天下”。
所以她不但依照掐痕,代为批答,更注意的是,皇帝看过未作表示,而需先交军机大臣处理的奏折,往往在那里面的陈述,才是正在发展中的军国重务。
她想了解内外局势,熟悉朝章制度,默识大臣言行,研究驭下之道,懂得训谕款式,这些都要从奏折中去细心体味。
有一道奏折,是恭亲王奕新所上,皇帝未做任何记号,而应该是有明确指示的:恭亲王“奏请赴行在,敬问起居”。哥哥有病,弟弟想来探望,手足之情,天经地义,何以不作批答呢?P7-9

媒体评论

高阳的小说我一直看。《瀛台落日》非常好,全都闻所未闻。——张爱玲
高阳是一流的历史小说家。——金庸
我自己受这套书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它给我留下了两样东西:首先,我建立了历史感,也就是在格局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当年没读过这套书,也许今天就不会有《罗辑思维》这个节目了;第二,《慈禧全传》精彩的是写各种人的心态和算计,你等于是站在古人的身边,在历史现场中看他们做各种选择。——罗振宇
高阳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二月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