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学者访谈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48.8
6.5折
¥
7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群言杂志社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ISBN9787802569683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23830634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徐中玉教授谈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毕生尽力,无愧无悔——访农学家、翻译家叶笃庄教授》、《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基础深厚触类旁通——唐敖庆教授谈教学与科研》、《科学研究需要开创精神——访著名桥梁结构力学家李国豪教授》、《师生一席谈——马大猷教授的治学育人观》、《为了祖国的明天——访人口学、老年学家邬沧萍教授》、《钟情科教育桃李——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大教授》、《把壮志写在蓝天上——记空气动力学家沈元教授》、《衰荣随遇,宠辱无惊——记启功先生》……群言杂志社编写的《学者访谈》将《群言》杂志创刊30年以来《专家学者访谈录》栏目的精粹文章汇集成册,收录了60余位当代各领域各学科的顶级专家学者的访谈实录,内容既有他们治学立业的经验之谈,亦有其人生智慧的精彩分享。
作者简介
张平,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有《天网》《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
目录
目录
1序言集众思,会群智,为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1北大校长丁石孙谈高等教育改革
6
11
15
19
23
28
33
39
44
49·治学——访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
57
65
73
79
86
92
99
105
110
116
121
127
132
142
150
155
161
166
172
181
188
194
201
210
215
222
227
233
240
250
260
268
279
286
298
305
314
326
335
342
358
365
377
387
399
407
415
422
451
内容摘要
《群言》杂志是民盟中央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月刊,以“讲真话、实话,反对讲空话、大话、假话”为办刊宗旨,立足知识界、服务知识分子,积极建言国是,推动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传播文化精华,播撒文明火种。多年来,形成了有担当、有见地的刊物风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群言杂志社编写的《学者访谈》将《群言》杂志创刊30年以来《专家学者访谈录》栏目的精粹文章汇集成册,收录了60余位当代各领域各学科的顶级专家学者的访谈实录,内容既有他们治学立业的经验之谈,亦有其人生智慧的精彩分享。
主编推荐
张平,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有《天网》《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
精彩内容
众所周知,梁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儒学研究者,那么他又是如何从笃信佛学转向研究儒学的呢?梁先生
告诉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蔡元培先生引荐他到北京大学教书,在北大一住7年,养成了他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是他摆脱出家意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是时代所迫,当时军阀割据,内战频繁,生灵涂
炭,许多人倾心于“净土”以躲避乱世。而他认为人不能逃避现实,对现实的逃避就是自私。于是梁先生
开始思考中国问题;思考中国问题,就不能不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又不能不研究孔子。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写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地;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梁
先生一进北大就开始研究儒学,至今已有70多年了。
说话间,梁先生示意坐在他身边的孙子拿来一本美国学者阿里托(Alitto)著的《梁漱溟传》,书中称梁先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真正的儒家”,梁先生自己也觉得这样说并不过分。我想,一方面因为他是研究儒学的大师,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吸收儒学积极人世思想并努力躬行之,才使那位学者对他下此断语的吧。
既然谈到了孔子、儒学,对于文化、宗教、哲学这类问题,我作为哲学系毕业的学生,更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讨教于梁先生。梁先生说,孔子的儒学几乎与各大宗教一样,对人类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亲朋相善等,梁先生称之为儒学“伦理本位”的内容,是指导中国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原则,即注重尽义务,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的义务是什么,为家庭,也为社会,去尽义务,尽责任。那么是否可以把孔子的儒学等同于宗教呢?梁先生明确认为孔子的儒学不是宗教,宗教的真谛是出世,宗教信徒自身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其精神却超出现实世界,信仰神明,祈求神明的庇桔;而孑L子不谈生死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他注重现实世界,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同上),这里没有宗教迷信的成分。
可以这样说,梁先生一生都在不断思索、探求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一是社会问题,或日中国问题。梁先生不仅尽其性,即尽天良之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践其行,即践革命之行。辛亥革命中他的身体力行,他的新闻记者生涯,以及他后来从事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等,无不说明这位使命感很强的知识分子所走过的独特而又复杂的道路。梁先生很早就认为解决中国问题在于知识分子与乡村平民打成一片,结合在一起,因而他提出的“乡治”及“村治”、
“乡建”,都是自己身体力行、践行尽l生思想的发展,即讲学、做学问要与搞社会运动合而为一,融为一体。不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讲哲学,书斋里做研究。
由此联想到梁先生的治学精神,也是践行尽性。
梁先生治学强调的一是自学,二是实践。自学就要自主自动地学,不能被动地读死书、死读书,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主要靠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头,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梁先生对此很有感触,他历来认为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关键要有自觉性。他在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上探求不已,对人生问题的探求,使他出入于欧洲哲学、印度哲学和我国先秦宋明诸学派问,从而被人看做是哲学家;对中国问题的探求,使他参加了历次政治活动,成为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所以梁先生认为做学问光挂在口头上不行,而必须去实践。光靠哲学也不行。哲学的英文是“philoshy”,即“爱智”,而爱智不同于人生实践。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不同,在人生实践上也会有所不同。梁先生注重的是中国社会问题,他所经历的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他认为最可取的途径之一。P16-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