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国外智库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国外智库看"亚投行"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88.9 5.3折 16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灵桂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9965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3795672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015年6月29日,是个值得中国人永远记住的大日子。
  这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宣布成立。57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见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签字仪式。德国媒体把这个日子称为“中国世纪的里程碑”。
  由此日回溯248天,即2014年10月24日,签署《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政府间框架备忘录》时,只有21个国家,而目前,正式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已达57个,近两倍于当时意向成员国的数目,反映了世界对中国倡议的热忱参与。借用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水调歌头·游泳》的话:“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将革命浪漫主义的豪迈气概用在这里,可以表达中国倡议落地生根的巨大时代意义。
  这一轰动世界的壮举,动议时间不到2年,怀胎只有短短8个多月。它的顺利诞生,欢呼者有之,冷眼者有之,心态复杂者也有之。
  香港《信报》7月3日评论指出,“至今已有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这样的回应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亚投行可为中国带来不少经济及政治收益”,并认为“亚投行作为亚洲内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工具,发挥着连接周边国家、建立区域合作的作用,这一平台可供成员国之间签署更多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议,从而促进经济融合。从政治层面看,这些措施更为中国提供与其他欧、亚、非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契机,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美国多维新闻网在7月5日以迷惑不解的态度评论说:“一般看来,正常世界里只可能是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国家投资,绝不可能存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穷人向富人投资的道理。但恰恰是这样一种传统认知,如今正遭到全面颠覆。”
  在亚投行成立之前的5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将与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缩写为ADB)合作,计划在今后5年里向亚洲地区投入约1100亿美元用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英国FT中文网6月2日的报道指出,“这一计划宣布之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其与亚投行的竞争关系”,并含蓄地评论说,“当各方正在期待亚投行大展身手之时,有强烈落寞感的日本弄了个大新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项目经理萨尔贡·尼桑,更是用令人很不理解的口吻写道:“中国主导亚投行的诞生,为世界银行(World Bank)写好了讣告。”
  一件大事落停,各种反应和说法自然会纷至沓来,这毫不奇怪。对此,既要重视,认真研究,也不要因为蝲蛄叫唤,就耽误了种庄稼。关键的是,要把大事办好,落停仅仅是个开端,也就是万里长征迈出的**步,今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自然不会少。亚投行的成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既要有战略定力,做到认准目标,我自岿然不动;同时,也要有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把问题和困难想在前面,以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敏锐,未雨绸缪,综合思考,早做预案,才能防患于未然。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其名作《过松源晨饮漆公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描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在亚投行问题上,我们也应有“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态度。
  这个态度来自哪里?正如《孙子·谋攻篇》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2015年5月10日,我在财政部参加关于亚投行有关事宜座谈会时,借用亚投行的英文缩写AIIB(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谈了一个有些调侃的说法,认为中国按期成立亚投行,只能算是考试得了B,要办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才能算得了A。从B到A,中间树立着两个挑战,一个是自我(I),一个是国际(International)。形象地说,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自不待言,各位读者自然明白。那“彼”是什么?笔者感到,国外智库对亚投行的评论和看法,是我们“知彼”的一条重要渠道,应该予以重视并认真对待。
  基于这个朴素的念头,同时“我们认为,各尽其力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还很愚蠢,仍然相信公理、正义以及我们为之效力的事业”。因此,我和有为青年景峰等人组成团队,一起组织编写了本书,想把目前能搜集到的国外智库对亚投行的言论摘要汇集起来,从中发现和了解他们对亚投行的或喜、或怨、或恨、或复杂的心情,以供同行们更好地研究应对之策,在对善意者结其心、对困惑者释其疑、对中伤者去其谋的过程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为亚投行的健康持续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美国不是参加亚投行的意向国成员,也不是创始成员国。但是,亚投行这个概念在美国已经被热炒。美国*初把亚投行看作是一个巨大威胁的开端,认为中国主导亚投行的*终目的是强化软实力,与美国争夺盟国、争夺国际话语权,将之上升到了全球战略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度来看待。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重要的是,亚投行问题是21世纪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竞争的前哨战。”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则说得十分直白:“美国官员担心,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有可能使欧洲盟友转变为那种‘东方政策’的支持者,这种‘东方政策’在冷战时期使得美国领导人担心欧洲盟友将转变为在中美之间讨价还价的人,从而导致欧盟分裂。”
  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在2015年2月发表的《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报告中说,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新举措虽仍处于计划之中,但这已经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在进行自1989年以来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为‘复杂而激进的外交战略转变’。中国没有直接挑战现有的国际机构,而是试图创建北京可以控制或影响的新平台。北京希望通过这些新举措创建一个更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新环境,这样的国际新环境将缓解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北京希望采取渐进但不张扬的措施。从表面上看,这些措施只是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北京正在努力推进这些单纯的经济和贸易倡议的实施。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北京正在为中国搭建更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实现更长远的战略目标而努力。”报告还说,出于相同的战略考虑和布局,除亚投行外,中国在安全和政治领域一直推动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的建设和发展,“北京正试图用这些组织来抗衡北约和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同盟”,但是,“该地区的许多国家在安全问题上仍然会选择与美国合作,而在本国发展问题上会选择与中国合作”。问题的核心在于,“在国际关系中,金钱无法买到忠诚,而影响力也不会从国家的金库中获得。推动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软实力才是获得影响力的正确途径”。
  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在2015年1月发表的报告《中国和美国如何能够就亚投行问题达成妥协》中认为,美国和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发展为卓有成效的双边关系的情况下,“从美国传出了针对亚投行的不和谐声音,这着实令人惊讶。在*近几个月里,美国已经公开对亚投行以及那些有意愿加入这一机构的亚洲国家表示不满”,“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之于美国的意义,就相当于亚投行之于中国的意义。中国迅速建立起新的多边开发银行(MDB),并努力吸引包括美国主要盟友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加入亚投行”。在这个视角下,美国用含有敌意的眼光看待亚投行,并鼓动有关国家远离中国的倡议。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评论说,中国领导人诠释了亚太自由贸易区等旧概念,提出了亚投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合作倡议,“美国引诱其他国家与中国进行对抗,而中国这些多管齐下的提案,似乎都是为了赢得这些国家的支持”。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观察到,“美国对此给予警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报告注意到,在英国宣布将会加入亚投行后,“人们都大为惊讶。一位匿名的白宫官员指责英国‘不断迁就’中国”,“这再次让人们意识到美国是反对亚投行的”。这也表明,“所有对亚投行的担心都是由美国推动的”。美国外交学会则在其报告中引证多方面的评论说,在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宣布将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后,“华盛顿已经公开游说其盟友反对亚投行,并告诫韩国和澳大利亚不要加入亚投行……一位美国官员警告英国说,‘投向中国怀抱的决定不是大国崛起的**方式’,而另一位官员则对‘亚投行是否能够达到世界银行和区域开发银行这样的高标准表示担忧,尤其是在相关的管理以及环境和社会保障问题上’。联合国担心亚投行会破坏这些机构,并加强中国自身的软实力”。
  这些警告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事态发展之快,让美国政府始料不及,也让其智库的结论和判断成为其历史上屡屡出糗的又一个新例证。不过,在大势难以阻挡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迅速改变观点,以求自圆其说保住颜面,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曾就此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美国加入亚投行的可能性非常小。对美国来说,那些与其志同道合的国家成为亚投行的股东才对其有利,因为这些国家可以在该机构内作美国的代言人”。
  近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邀请33位全球权威国际问题专家,围绕“亚投行是否是对现有多边国际秩序的根本性挑战”进行座谈,其中20人不同意“挑战说”,11人同意,2人没有表态。其中美国外交理事会副主席詹姆斯·林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系主任戴维·兰普顿、布鲁金斯学会外交与全球经济和发展高级研究员李侃如等,均认为亚投行并不对现有多边国际秩序构成挑战,相反,詹姆斯·林赛认为亚投行将振兴全球多边贸易秩序,兰普顿认为亚投行只不过是目前世界诸多类似机构中的一家,是否对现有秩序构成威胁,实际上取决于美国自身怎么对待亚投行。高盛董事长贝兰科范更是明确表示,那些认为亚投行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的看法,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他认为亚投行是一种新变化,在经济上对美国的影响有限,美国应该欢迎这种新变化。
  《外交事务》杂志座谈会的结果表明,起初对亚投行持负面态度和看法的美国,正在转变态度。除了美国战略界、学界、政商界重量级人物的态度已趋向正面以外,据美国多维新闻网7月16日报道,有49.4%的普通美国民众表示“希望(美国)加入亚投行”,这创了近几个月来民意调查此项数据的新高。
  美国*初对亚投行态度消极乃至负面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中国的经济力量已经开始改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并在与美国争夺国际影响力。*为典型的数字是,目前中国已是全球12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伙伴,而只有76个国家(地区)以美国为**贸易伙伴。因此,美国智库前不久还判断,亚投行的建立,预示着中国将在亚洲和西太平洋更具影响力和主导力。正因为如此,美国*初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指责亚投行,如指责亚投行的决策程序存在“不透明”问题,指责中国的所谓“一票否决”问题,指责亚投行的项目会破坏环境,等等。
  事情的发展让美国的无端指责失去了攻击目标。亚投行筹建完成后,中国财政部**时间公布了协议的文本内容,显示了高度的透明度;亚投行的组织架构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架构,美国多维新闻网7月5日报道说:“这份长达43页的协定,从宗旨、职能、成员资格到资本,再到银行业务运营,大抵延续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行国际金融机构协议的一贯思路。亚投行背后的设计师中,更是不乏世界银行退休律师李锡腾斯坦、世界银行前高官林特纳等人。由此来看,中国却是采取了‘拿来主义’,仿效战后西方的思路来为亚投行搭建骨架。”中国在亚投行设计过程中采取的扬弃思路,既确保了中国的影响力,又遵循了国际惯例;针对美国关于环境问题的指责,金立群先生在担任亚投行多边理事秘书处秘书长时就公开表示,亚投行为其项目设立了一系列环境标准,并将“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解决民生需要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绿色增长”。
  ......
  印度智库地面战争研究中心在其报告中对亚投行看法似乎比较矛盾。报告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方针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相关机构,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亚投行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银行),旨在追求它的宏观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印度担心的是,中国资助和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将通过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这一区域是巴印两国之间有争议的敏感地区。即使印度反对或者不参与这一项目,中国的倡议仍会继续。印度洋地区的其他国家都将中国的投资当作它们国内基础设施发展的机会,认为可以促进它们经济的发展并且增加国内就业。退出这一项目将降低印度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在报告中,该智库建议“参与这一项目将使印度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有效地利用这一倡议提供的陆上和海上通道,印度的收益将大大增加”。
  以上是对本书收录的国外智库主要观点的一些概括性总结。此外,为便于读者开展研究,本书还收录了巴基斯坦、以色列、加拿大、比利时、瑞典等国智库的一些研究报告摘要,其观点对研究亚投行也具有较强的参阅价值。但限于篇幅,笔者难以再逐一进行辑录整理,敬请读者谅解。
  本书是我们全球涉华智库研究的初步成果,试图兼容并蓄,为亚投行的研究做些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积累,在智库和智库成果的选择上,我们未必都做到了权威,希望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随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后,再次感谢我的工作团队,景峰同志带领队员们冲锋不止、加班不止,不计报酬、不计辛苦地以顽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完成了所有的前期翻译和校对工作。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全球与地区问题出版中心的祝得彬主任和张苏琴等编辑,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该书才得以在短时间内面世。再次向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致敬。
  信笔由缰、码字为序,报国之心、以此为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王灵桂
  2015年8月2日午夜于香山麓听雨轩

 



导语摘要
本书选取全球数十家主要智库在过去一两年里针对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发表的两百多篇评论文章,择其主要观点编译成集,不论这些智库的目的、动机如何,其政治敏锐、战略视野、国际思维值得予以肯定。相信这个集子对我们的新型智库建设和亚投行建设会有重大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灵桂,男,山东诸城人,法学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疆问题、伊斯兰问题、中东问题、国家安全战略问题。

目录

序言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
 詹姆斯敦基金会
   北京揭示东盟-中国关系的新战略
   中国高铁的跳跃式发展
   在8月举行的三国峰会期间,中国试图加强与蒙古国的贸易联系
   习近平通过“以发展促和平”的方式向莫迪示好
   中国的魅力攻势夭折了吗?
   奥巴马与习近平在APEC峰会会晤之前的区域较量
   习近平管理意识形态,中国的软实力赤字不断扩大
   中国的魅力攻势是否使韩国陷入两难境地?
   习近平的大胆外交政策议程:北京追求全球影响力,增加中美对抗风险
   安倍晋三在美国国会发表讲话,中国对美日联盟关系的思考
   中国各省都在新丝绸之路寻找自己的位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白俄罗斯的访问引出台湾问题
 外交关系学会
   一个推行社会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机会
   习近平与奥巴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周五亚洲更新:2015年3月13日的五则头条新闻
   针对亚投行的战略失败了,美国现在该怎么做?
   亚投行的成功建立离我们还远吗?
   参与创造世界的中国(北京)模式
   韩国与亚投行
   亚投行: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双赢
   孔杰荣:尊重国际法律能够维持中美和平
   转向外交政策的新方向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东南亚获得的投资及其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俄罗斯犹豫再三才决定加入亚投行?
   中国在制定“正确的”标准中发挥了作用
   揭秘亚投行
   英国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结束了吗?
 世界资源研究所
   用十个图表来解释中国的海外投资
 全球发展中心
   中国和美国如何能够就亚投行问题达成妥协
   亚投行协定的读后感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
   中国的经济挑战:对印度和美国的影响
   一场特别的争论:美国、英国以及亚投行
   分裂西方:中国的新投资银行以及美国的外交失败
   加入亚投行:美国将会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亚投行?
   美国和日本学者对中国安全以及对外政策的看法
   中国进军全球治理
   欢迎新亚投行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的焦点:全球经济、发展融资以及亚投行
   亚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
   随着全球努力向前发展,美国将会留下什么?
   西方的政策制定者需要重视文化
   美日双边峰会:寻求真正的美日全球同盟
   为什么总统和国会要因贸易而吵架?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
   传统的多边开发银行陷入困境了吗?
   亚投行:中国的一项对冲策略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关键之处在于什么?
   改变对中国的政策:我们是否在树敌?
   美国没有对欧盟-中国峰会给予关注的后果
   中国的对外援助改革及对非洲的影响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促进经济稳定还是造成道德危机?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美国应该参与亚投行建设
   为什么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
   欧洲急于加入中国的亚投行威胁到了跨大西洋联盟
   中国分裂西方
   对安倍晋三访问华盛顿的评估
 罗克福德学院
   艾森豪威尔会怎么做?
   回归平衡
 米塞斯研究所
   亚投行牛在何处?
 史汀生中心
   东盟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半球事务研究所
   墨西哥和中国:从竞争对手到投资伙伴
 梅肯研究院
   中国改革的一个好时机
   中国的对外投资:为增强影响力还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回报?
 外交政策研究所
   亚投行:谁将从中受益?
   中国的双赢发展策略:中国,亚投行和国际秩序
 摩卡特斯中心
   中国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银行:前方的路崎岖不平
 美国兰德公司
   中俄“友谊”会持续多久?
   中国的对外援助攻势
 卡托研究所
   中国向拉美战略转移
 美国发展中心
   治理灾害保险市场以加强气候变化抵御能力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
   北京眼中的伊朗
 美国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
   回应亚投行:原有的多边发展银行需要重组其运行流程

印度智库观点摘要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
   中国与亚投行:会成为一个新的地区秩序吗?
   韩国:选择美国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还是选择中国的亚投行?
 全球关系委员会
   印度-中国:渐进的地缘经济
   印度-中国:正在解决分歧
   北京APEC过后,又会发生什么?
   中国的互联互通对印度的启示
   新型多边金融构架
   从东盟的角度看亚投行
   莫迪总理对中国的访问
   “一带一路”以及印度对其安全问题的担忧
   莫迪访问中国的成果
   莫迪的一年:忙碌的外交官
   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乌法峰会
 南亚分析集团
   建设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将经济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
   中国新的伟大游戏——巴基斯坦急于推销自己
   中国:习近平主席的南亚政策——对印度的意义
   在中国,等待印度总理莫迪的是什么?
   从尼泊尔的角度来看莫迪这一年的执政
   从孟加拉国的视角来看莫迪的访问
 国防研究和分析中心
   斯里兰卡:为其改变找理由
   莫迪访问东亚三国的意义
 地面战争研究中心
   中国:“一带一路”和银行战略
 维韦卡南达国际基金会
   简要分析中国官媒对莫迪访问中国的报道

英国智库观点摘要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
   英国在加入亚投行方面展现领导力以及清晰的战略
   亚投行威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
   《战略家》:中国的南海战略——十分巧妙
   钟威廉:为了地区安全进行了14年的对话
   《生存》的采访:亚伦·L.弗里德伯格对中美战略争论的看法
   第十四届亚洲安全峰会: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香格里拉对话
   所有安全对话作用日益凸显

澳大利亚智库
 发展政策中心
   建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