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图说水利名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图说水利名人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48.2 7.1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红 等著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33219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23784726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任红、陈陆、刘春田、张春平、傅世金等著的《图说水利名人》为“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分册之一。本书主要介绍对水利事业发展有重大作为,特别是与著名水利工程的兴建联系紧密的著名水利人物的奉献精神、治水思想、光辉业绩,这些都是水文化的重要体现。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水文化传统,更好地献身当代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目录
弘扬先进水文化  推进治水兴水千秋伟业——《中华水文化书系》总序

《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序

图解历史名人之水  展现水利智慧之光——前言

章  先秦

  大禹:浩浩河川汤汤理水

  管仲:举世论水人

  孙叔敖:兴修水利相

  西门豹:兴建引漳十二渠

  秦始皇:治水之功统一六国

  李冰:无坝引水都江堰

  郑国:疲秦终成郑国渠

  史禄:灵渠巧连湘漓水

第二章  两汉

  夫差、刘濞:扬州二王运河始祖

  汉武帝:白马沉河瓠子悲歌

  司马迁:悲《瓠子歌》  作《河渠书》

  贾让、王景:双子星座光耀两汉

  马臻:功也鉴湖,泪也鉴湖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刘馥一家三代治水

  郦道元:注《水经》的“酷吏”

第四章  隋唐

  宇文恺:依水而盛建新都

  隋炀帝:饮马长城窟情悲大运河

  姜师度:盛唐繁华背后的治水良吏

  白居易: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王元:县令兴建它山堰

第五章  宋元

  范仲淹:治水者的忧乐

  王安石:立法兴水资天下

  钱四娘:只问工程谁倡首 莫将成败论前身

  苏轼:治水地图

  赛典赤:“为陂池,以备水旱”

  郭守敬:古代科技

  贾鲁:白茅堵口挽清流

第六章  明

  白英:构想“运河都江堰”的汶上老人

  海瑞:以工代赈治吴淞

  汤绍恩:千年遗泽在三江

  万恭:因势利导治黄河

  潘季驯:明代河工人

  徐贞明:海河水利立高论

  徐光启:以农立国水为农本

第七章  清

  康熙帝:三大国事有河务

  靳辅、陈潢:联手治黄劳绩昭然

  鄂尔泰:云南治水建新功

  乾隆帝:治水仍为养民道

  郭大昌:黄河安澜因有君

  陶澍:度领水利系江淮

  林则徐:水利大家治水名臣

  左宗棠:引得春风度玉关

  丁宝桢:兴怀救弊恨无穷

第八章  近现代

  杨守敬:从《水经注疏》到《湖北江汉水利议》

  王同春:问渠哪能清如许

  张謇:实业救国水利状元

  李仪祉:中国近代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冯玉祥:爱国将军水利情

把谁的权力关进笼子,让它更合理地流淌——后记

内容摘要

  任红、陈陆、刘春田、张春平、傅世金等著的《图说水利名人》为“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分册之一。本书主要介绍对水利事业发展有重大作为,特别是与著名水利工程的兴建联系紧密的著名水利人物的奉献精神、治水思想、光辉业绩,这些都是水文化的重要体现。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水文化传统,更好地献身当代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主编推荐

  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治水传统的国家,在长期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这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引领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波澜壮阔的水利改革发展实践,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大力推进水文化建设,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既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任红、陈陆、刘春田、张春平、傅世金等著的《图说水利名人》是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的其中一本,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与水利有关的名人,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他们的兴衰荣辱,欢笑悲歌。  


精彩内容
大禹:浩浩河川 汤汤理水 “伯禹复鲧,夫何以变化”:大禹是谁 《史记》中说禹名文命,《帝王世纪》说禹字密,“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但一般称其为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禹的家世煊赫,是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既为贵胄,又是权臣。因为治水有方,后人尊称他为大禹。禹母是有莘氏,禹父是治水九载无功、于帝尧时登用、帝舜时放逐的鲧。
  关于大禹的籍贯所在,海内颇有争议,大概因为九州处处皆有禹迹,大家都愿意把大禹认作自己的乡亲。有说大禹是四川的羌族,也有说大禹是山西人、安徽人、河南人、古越人等,不一而足。禹的出生地不可确考,但对禹的墓葬地人们却大体认同——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的大禹陵,历来是全国的祀禹中心。《越绝书》载:“禹因病亡死,葬会稽。”公元前21世纪,以夏王启为开端,祭会稽大禹陵成为定例。公元前210年,始皇帝赢政“上会稽,祭大禹”。
  此后数代,或由皇帝派出使者,或皇帝沐赍礼亲来。
  到明代,遣使特祭已成制度。清代,康熙、乾隆都有亲临。民国时设为特祭,定于9月19日。1995年后,大禹陵五年一公祭;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举行。4000多年来,大禹陵清庙巨丽,祭祀绵亘,俎豆千秋,玉帛相接。
  话说尧舜的时代,洪水泛滥,危害中原,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尚书·尧典》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畼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那时候,人民的生活状态极其艰难,洪水已然是很大的不幸了,猛兽却又联袂而来。灾荒、贫病、不安、恐惧,挤压着人民本来就已经极其有限的生存空间。在暴虐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先后有鲧、共工氏治理水患,但直到大禹受命,局面才有所扭转。大禹于舜时任司空,其主要工作是治理洪水;鲧死后三年,禹接续父亲未竟的事业。
  因为大禹做到了别人不曾做到的事情,人民特别敬仰他,他的身上被打上了神的印记。信史之外,野史更多,而关于禹的神话传说,更赖口耳相传,在民间生生不息,《山海经》《淮南子》《尸子辑本》《拾遗录》《太平广记》等都有收录。先是大禹的出生,就不同凡响,其父鲧羽郊被诛三年不僵,剖以吴刀,化为黄龙;复以吴刀,禹即出生,出生后旋即成年;治水中,大禹会幻作黄熊,孔武有力,开山破土,禹妻偶见他的变形,惊吓之余化为巨石;理水中,河伯还献给大禹三件宝贝:河图、开山斧和避水剑。此外,禹治水还有很多帮手,不但有伯益和后稷等上古英雄从其左右,还有应龙、玄龟、黄牛等神兽相助,甚至连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诸仙也听其派遣,想来应该十分的威风。
  大禹传说版本很多,林林总总,光怪异常,却颇得民心。这些事情看起来是那么不合常理,完全超乎于凡人的经验之外,难怪屈原会在《天问》中不解: “河海应龙,何画何历?”“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复鲧,夫何以变化?”这些诗句因屈原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地位,而得以广泛流传,成为了人们理解上古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
  古史辩派早就对大禹是否确有其人提出过看法。
  时至近代,怀疑一切和价值重估的观念西学东渐,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学者依据《说文解字》中释“ 禹”为虫,释“禹”之下半部为“兽足蹂地”;合二字之意,颇似蜥蝎;而青铜器上,螭的纹饰,正是蜥蜴的形状。据此,他们认为“禹”可能出于九鼎纹饰。故而,禹的本质不过是一条虫而已,由“神”人格化为“人”。也有学者从神话学原理推论,大禹既非 “神”,亦非“人”,乃是代表着一个以“虫”为氏族图腾的部落。
  此外,还有学者否定大禹理水的可能性。西方学者夏德在《支那太古史》上说,开挖黄河、长江和汉水的工程量之大,超乎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完全不可能实现。中国史学家于文江、顾颉刚等也持否定态度。周谷城则认为,大禹治水并非是大规模地疏浚河道,而是谋求安全的栖身之所。新说还有,大禹治水,所治并非长江、黄河,而是世界性的海侵。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若不加治理,就不便耕作。大禹治的,正是这田间水渠的管理。这和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大致符合。不过,这些提法多流于假设和推断,缺少有力的反驳证据,对信史并不构成颠覆性的冲击。(p002-00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