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文学的故事》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约翰·阿尔伯特·梅西的文学史代表作。作者围绕西方文学的流变这一主题,分为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十九世纪以前的近代欧洲文学、十九世纪和当代文学这四部分主题讲述,以通俗而清晰的笔墨,把几千年来影响西方的伟大文学家、重要的文学著作,及其时代背景描写得一清二楚。我们从这些巨匠的人生走入其作品,从他们的作品审视其人生,进而欣赏到西方文学的宏大景观与曲折流变。
作者简介
约翰 阿尔伯特 梅西 美国哈佛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美国《波士顿邮报》、《国民》杂志专栏作家。《文学的故事》是他历时四年完成的文学经典著作,作者也因此书享誉文坛。《文学的故事》一书出版时,数以万计的读者都为他对这迷人领域所做的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
目录
前言 一口气读完文学史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
第一章 书籍的制作
第二章 文学的起源
第三章 神秘的东方文学
第四章 犹太文学
第五章 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
第六章 希腊的史诗
第七章 希腊的抒情诗
第八章 希腊的戏剧
第九章 希腊的哲学、雄辩术及其散文
第十章 罗马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
第十一章 罗马史诗
第十二章 罗马戏剧、哲学和抒情诗
第十三章 罗马散文
第二部分 中世纪西方文学
第十四章 日尔曼、哥特和传奇小说的起源
第十五章 中世纪的法兰西文学
第十六章 早期的德意志和斯堪的纳维亚文学
第十七章 但丁与《神曲》
第三部分 19世纪以前的近代欧洲文学
第十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
第十九章 19世纪以前的法国敖文
第二十章 19世纪以前的法国诗歌和戏剧
第二十一章 古典时代之前的德国文学
第二十二章 19世纪以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学
第二十三章 伊丽莎白时代之前的英国文学
第二十四章 伊丽莎白时期的非戏剧文学
第二十五章 莎士比亚之前的英国戏剧
第二十六章 莎士比亚
第二十七章 伊丽莎白时期的其他剧作家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剧作家
第二十八章 17世纪的英国抒情诗
第二十九章 弥尔顿
第三十章 17世纪的英国散文
第三十一章 复辟时代的英国文学
第三十二章 18世纪的英国散文
第三十三章 18世纪的英国诗歌
第四部分 19世纪和当代文学
第三十四章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复活
第三十五章 19世纪的英国小说
第三十六章 19世纪的英国散文家和哲学家
第三十七章 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
第三十八章 19世纪的法国散文
第三十九章 19世纪的法国诗歌
第四十章 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
第四十一章 歌德之后的德国文学
第四十二章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第四十三章 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文学
第四十四章 近代西班牙文学
第四十五章 荷兰和法兰德斯的文学
第四十六章 斯堪的纳维亚文学
第四十七章 美国的小说
第四十八章 美国散文及其历史
第四十九章 美国的诗歌
后记
内容摘要
读书的艺术是一种优雅的艺术,即使它不像其他艺术那么伟大和富有创造性。在文章中写出几句伟大的话来确实比仅仅阅读它要困难得多。虽然如此,“在接受中创造”仍然是真理。这其中的创造者就是那些观赏这些图画的人、倾听这个音乐的人、阅读这本书的人。这本由约翰·阿尔伯特·梅西创作的《文学的故事》就是为这种读书人而著的。
主编推荐
约翰 阿尔伯特 梅西 美国哈佛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美国《波士顿邮报》、《国民》杂志专栏作家。《文学的故事》是他历时四年完成的文学经典著作,作者也因此书享誉文坛。《文学的故事》一书出版时,数以万计的读者都为他对这迷人领域所做的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
精彩内容
让我们先考察一下机械过程,这是连接作者思想和读者思想的物质媒介。
这主要的奇迹来自印刷机,对现代文明来说,它的发明,其重要影响和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发明物。在印刷机开动之前,铅字是由手工排好,更多的是由莱诺整行铸排机或单型排版机来排好,这些机器虽然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来操作,但是运行起来也仿佛自己能思考,充满了灵性一
样。同时,另一方面,造纸厂以木头或破布为原材料,做成一张张又白又薄的纸,随着印刷机的运转,上了墨的铅字就印在了白纸上。然后,装订工就把那些已经印刷好了的纸张折好裁齐,装订成册,再用硬纸板、粗麻布或皮革做的封面包装起来。要不了几天,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里的读者就可以读到它了。
现在,再让我们将时间后退一小步,回到动力印刷机还没有出现的时代。
那个时候,书籍的制作就像其他的手工制品一样,也
是由手工做成的。那个时代制作出来的精美书籍,不能同我们今天制作的精美图书相媲美。但有一点也
是今天的图书无法比的,早先的纸张通常都是麻纤维的,质地优良,手感很好;而今天的纸张大都是以木头为原料加以强酸、强碱制成的,容易变黄,易碎。正如一位明智的历史学家所言,我们今天的书“不是在岩石上而是在灰尘上”印刷出来的。近代和大部分较古老的文献,大都是靠频繁的复制来保存的。自近代以来,人们任其绝版的书籍大多是没什么保存价值的,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相当有价值的文献因此消失了。
有一点,我们应该要时刻谨记,任何进步、成就都有其缺点,想要十全十
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先辈们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书籍,比我们今天靠机器制作出来的保存的时间要长得多。但是,许多质量低劣的书籍也是在蒸汽机以前的时代出现的。那时的人们为了节约,字体通常印刷得很小,远没有今天在现代技术下同样小的字体清晰。在动力印刷机出现以前,比起现在来说,书的发行量很少,而且也相当昂贵,因此很少有人买得起书。
这样,在那个时代,能识字读书的人就更少了。
我们继续沿着时间的长河回溯,回溯到一个较为漫长的时代——印刷机发明之前的时代。当然,和整个人类历史比起来,它依然是短暂的。让我们参观
一下德国美因兹市约翰·古登堡的小作坊吧,在这里,我们将看到印刷术的先驱者——约翰·古登堡,时间是公元1450年。古登堡的贡献在于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可以使要印刷的字排列成行,组成页面。
今天,我们不知道当时他是怎样将这些活字安装在什么样的印刷机上,我们也
不知道他印刷的是何种书籍。因为,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个时代印刷的书籍上都没有他的署名。现在最早的拉丁文版的,据说是他印制的,或者他有可能经手过,即使实际上是他的徒弟或者是他的继承人印制的,总之,我们就不妨认定是古登堡制作的吧。虽然,现在从事印刷业的人和读书人对古登堡大都心怀敬意,但对他的生
平却知道的甚少。像世界上其他著名的、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家一样,古登堡的一生也是负债累累,穷困潦倒。他的债主把他所有的工具和字模席卷而去,最后,他在贫穷中死去。毫无疑问,他的债主当然不会让这些机器闲着,他充分利用了古登堡的机器为自己赚钱。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印刷术传到了意大利、荷兰,传遍了整个欧洲。
今天,我们对古代和近代文学的了解,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印刷出来的书籍而得来的,所以,我们对文学的承载形式的印象几乎就是书了。但是,在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前,文学的历史至少要比第一本“印刷书”的历史长十倍。
假如继续回溯我们的历史,我们就会来到欧洲极
少见到纸、甚至是没有纸的时代。纸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后来,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来了这项技
术,并把它传授给了他们西方的基督教兄弟。这样,我们才拥有了这一文明,必不可少的物质——纸,它是近代以来几乎所有书写和印刷不可或缺的载体。
它的发明是人类跨时代的进步,它受益于人类种族中的两大支系,而这两大支系的语言和文化都不是欧洲的,而是属于亚细亚的。
到了14世纪,纸张在欧洲已经很普遍了,但还算不上很丰富,因为当时造纸的技术落后,费时费力。人们还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轻易地浪费纸张,像扔垃圾一样随意乱扔。绅士和学者们不仅仅是出于风雅,更是为了节约,他们用鹅毛笔练就了一手好书法,能在一块很小的地方紧密而清晰地写上很多娟秀而又精巧的字。P2-3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