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神圣的沉静:刘心武散文随笔精选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3.4
4.5折
¥
30
全新
库存13件
作者刘心武 著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0710597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0元
货号23557501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是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本色文丛”中的一本,为刘心武散文随笔精选。其内容包含作者成长经历、求学(留学、游学)、忆旧、交游、亲情、生活趣事等等,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刘心武,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经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
于”红学“有独到研究,曾出版《红楼梦》研究专著多部,并在国内外引发较大反响。此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
目录
写在前面(自序)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
神圣的沉静
美丽的藩篱
楸树花
跟陌生人说话
从抖腿到凝神
谢幕与终曲
鸡啄米
小颗颗
硬木棍
冰心·母亲·红豆
雾锁南岸
不言而喻
炸出一个我
挣不脱的链环
免费午餐
父亲脊背上的痱子
能够善良
健康携梦人
那边多美呀!
换季诗
杉板桥无故事
闲为仙人扫落花
姐弟读书乐
草葬
人在胡同第几槐
大悲悯情怀
内容摘要
本书是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本色文丛”中的一本,为刘心武散文随笔精选。其内容包含作者成长经历、求学(留学、游学)、忆旧、交游、亲情、生活趣事等等,可读性强。
主编推荐
刘心武,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经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
于”红学“有独到研究,曾出版《红楼梦》研究专著多部,并在国内外引发较大反响。此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
精彩内容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在内心的感情上,我曾同母亲有过短暂、然而尖锐的冲突。
那是一直深埋在我心底的、单方面的痛怨。母亲在世时,我从未向她吐露过。直到写这篇文章前,我也未曾向其他亲近的人诉说过。
1988年仲春,我曾应邀赴港,参加《大公报》创办50周年的报庆活动。其间,我去拜访了香港一位著名的命相家。
我们是作为文友而交往的。他不但喜爱文学,而且也出版过文学论著。当然他的本职是算命、看风水。据说海内外若干政界、商界名流都找他看过相。他也给普通人看相,但要提前很久预约。我另一年过港去找他,他就正在接待一对普通的夫妇,他们是来给两岁的孩子看相,而他们的预约,却是在近3年前——母亲刚刚怀孕不久时,便来登记过的。1988年那回,我们见面时,他不仅给我算了后半生的总走势,还给我列出了流年命势,近5年内还精确到月。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预言,竟都一一应验。这且不去说它。让我听后心旌摇曳的,是他郑重地说:“你这一生中,往往连你自己都意识不到,放飞的手远去了,母亲,你是被笼罩在母亲的强烈而又无形的影响之中;相对而言,你父亲对你却没多么大的影响。”他这是在挪用弗洛伊德那“俄狄浦斯情结” (所谓 “恋母弑父情结”)吗?这位命相家朋友,他的命学资源,是中西合璧的,单告诉你,他说得流利的语言,除了粤语,便是法语,其次是英语,书房里堆满了哲学书,包括外文的,你就可知他并非一般的“江湖术士”者流。因此他对我说这话,显然也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弗洛伊德学说,他确是一语中的,我的心在颤抖中大声地应和着:是的。也许我并不那么情愿,但每当我在生活的关口,要做出重要的抉择时,母亲的“磁场”,便强烈地作用于我,令我情不自禁地迈出步去。
二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但也仅是 “到此为止”。我读张洁在她母亲去世后,以全身心书写的那本《世界上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产生出一种类似嫉妒与怅惘的心情。不管有多少艰难困苦,不管相互间爱极也能生怨,她们总算是相依为命,濡沫终老,一个去了,另一个在这人世上,用整整一厚本书,为她立下一座丰碑,去者地下有知,该是怎样地欣悦! 而我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时,因为还有父亲,有兄姊,他们都很疼爱我,所以,我在浑噩中,往往并未特别注重享受母爱,“疼我”的也许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 “”字横亘心中。
1942年,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母亲在四川成都育婴堂街生下了我。当时父亲在重庆,因为日寇飞机经常轰炸重庆,所以母亲生下我不久,便依父亲来信所嘱,带着我兄姊们回到偏僻的老家——安岳县——去“逃难”,直到抗战胜利,父亲才把母亲和我们接回重庆生活。雾重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形成了一个模糊而浪漫的剪影。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真切而深刻的记忆,是北京的生活,从1950年到1959年,我的8 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他去农村参加了一年土改,后来又常出差,再后来他不大出差,但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并且我的哥哥姐姐们或本来就已在外地,或也陆续地离家独立生活,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
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反正有得穿,不至于太糟糕,冬天不至于冻着,也就行了;用的,如家具,跟邻居们比,实在是毋乃太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朋友们——都是些见过大世面、吃过高级宴席的人——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卤肉、泡菜、水豆豉、赖汤圆、肉粽子、皮蛋、咸蛋、醪糟、肉松、白斩鸡、樟茶鸭、扣肉、米粉肉……“常备菜”,那色、香、味也是无可挑剔,引人垂涎三尺的,而我在那10年里,天天所吃的,都是母亲制作的这类美味佳肴,母亲总是让我“嘿起吃”(四川话,意即放开胃吃个够),父亲单位远,中午不能回来吃,晚上也并不都回来吃,所以平时母亲简直就是为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外不惮其烦地制作美味。有了解我家这一情况的人,老早就对我发出过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我那时懵懵懂懂,并不曾设想过“将来”。
生活也许能就那么延续下去吧?“妈!我想吃豆瓣鱼!想喝腊肉豆瓣酸菜汤!”于是,我坐到晚餐桌前,便必然会有这两样 “也不过是家常菜”的美味……那时我恍惚觉得这在我属于天经地义。附带说一句,与此相对应的,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我自己要钱买零食,她也是很舍不得给的,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粽果条、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虽不至于没收,却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P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