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新课标
  • 【现货速发】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新课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新课标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7.7 7.0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鹏伟主编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4176288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3304629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以思辨理念为导向,以课标视点为主题,以教学策略为核心,以典型案例为支撑。书中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课程理念思辨,二是教学策略探讨。概述部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概括解读: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阐释与商榷;针对语文教学现状与倾向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分述部分对各领域做具体解读:提示课标视点,围绕课标视点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实施。



商品简介

  本书以思辨理念为导向,以课标视点为主题,以教学策略为核心,以典型案例为支撑。书中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课程理念思辨,二是教学策略探讨。概述部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概括解读: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阐释与商榷;针对语文教学现状与倾向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分述部分对各领域做具体解读:提示课标视点,围绕课标视点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

  王鹏伟,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参与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科书《高中语文》编写和统稿工作。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育:世纪之交的嬗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主要课题有“中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推荐文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颁布,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作为课程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如何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程标准的教学解读,二是对教学实施的探讨。
  本书通过课标解读审视语文教学现状,能引发教师思考语文教学方向,从而探讨新课标教学的实际操作。



目录

目新版课标概述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识字与写字
四、阅读
五、写作
六、口语交际
七、综合性学习

小学篇
识字与写字
1为什么学拼音
2如何教会学生正确地拼写音节
3从象形特征入手——让学生喜欢汉字
4揭开汉字的神秘面纱
5从独体字到合体字——学习汉字的规律
6笔顺和书写姿势真的很重要吗?
7从偏旁部首到类比识字
8“多认少写”——提早帮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
9汉字为什么可以“集中识字”
10让生活成为识字教学的坚实后盾
11纠正错别字
12写毛笔字:体会汉字的美感
13每日练字10分钟
【经典课例】《识字3》教学实录

阅读

1阅读兴趣从哪儿来
2朗读:用声音解读文本
3童话、寓言:开启心智的窗口
4古诗:古老歌谣的审美意象
5故事:触动心灵的影像
6写景文:一切景语皆情语
7说明文:说了什么和怎么说
8词语:语境中的色彩
9阅读的个性化: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0课外阅读怎么读
【经典课例】《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实录

习作
1写话和习作:调节适当的高度
2自由创意表达:不拘形式的“形式”
3读写结合:开启习作之门的金钥匙
4自主修改:在自评与互评中碰撞成长
5写见闻:开放的视野,多元的体验
6记实与想象:立足根本,生成个性
7常见应用文:走进别样天地,对话丰富世界
8分享习作:多元读者群的助推动力
【经典课例】《描述人物外貌并转述通知》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

1说好普通话
2复述:概括大意与再现情节
3转述:听清楚与说明白
4讲故事:再现与创造
5说见闻: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6交谈:声音的面容
7发言:说什么与怎么说
【经典课例】《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录

综合性学习

1贴近生活:使语文成为“应用之学”
2立足语文:走在语文的路上
3策划活动:从给予走向自主
4查找资料:开阔视野,形成能力
5观察笔记:用你的目光照亮生命的细节
6专题讨论:共同的关注,不同的视角
7教师指导:发挥指导作用
8展示分享:不让成果悄无声息地湮没
【经典课例】《我们都来研究“姓”》教学实录

初中篇

识字与写字
1识字与写字:语文学习的“马拉松”
2造字法:理解汉字的密码
3行楷:规范的“连笔字”
4书法:汉字的律动与舞蹈
【经典课例】《春》教学实录

阅读

1阅读对话:言语交流与意义共享
2阅读期待:让阅读更有趣和有效
3上下文语境:涵养语感的“湿地”
4语文知识:阅读的“催化剂”
5文学作品教学:建构诗意空间和精神家园
6信息类文本的教学:获取客观信息,感受科学精神
7议论文教学:理据关联,质疑问难
8文言文教学:在“言”与“文”之间穿梭
9名著阅读:语文教学的“正规战”
【经典课例】《背影》教学实录

写作

1作文,本乎真实
2第一块拼图
3“不要哭,不要笑,只要理解”
4摆脱表意焦虑
5原来你还在这里
6辞达而已矣
7万变不离其宗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经典课例】《感觉、感受之开启》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

1在学习和生活情境中交际
2用表情和语气传达信息
3如何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4话题的选择:有话可说与有话要说
5即席讲话:“是谁在说”
6主题演讲:拟提纲与打腹稿
7发表意见:抓住讨论的焦点
【经典课例】讲演会: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综合性学习

1办刊:构建精神家园
2读书报告会:与智者对话
3表演戏剧:体验人生的舞台
4“焦点访谈”:解读现实生活
5研究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
6查阅资料:感受学术精神
【经典课例】《读报示范课》教学实录



内容摘要

  本书以思辨理念为导向,以课标视点为主题,以教学策略为核心,以典型案例为支撑。书中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课程理念思辨,二是教学策略探讨。概述部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概括解读: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阐释与商榷;针对语文教学现状与倾向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分述部分对各领域做具体解读:提示课标视点,围绕课标视点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实施。



主编推荐

  王鹏伟,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培计划”专家。参与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科书《高中语文》编写和统稿工作。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育:世纪之交的嬗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主要课题有“中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文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颁布,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作为课程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如何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程标准的教学解读,二是对教学实施的探讨。
  本书通过课标解读审视语文教学现状,能引发教师思考语文教学方向,从而探讨教学的实际操作。



精彩内容

  一、课程性质

  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确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2此页码特指前述引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中的页码。下同。)

  这一表述包含三层意思:

  (1)语文课程的内容与特征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这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因重在“运用”,故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所谓“综合性”当指语言文字承载着跨学科的人文内容,具有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功能;所谓“实践性”是指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应该在使用过程中掌握,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2)语文课程的功能

  课标中明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p.2)首先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这是基本功能;其次是凭借语言文字学习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从而促进精神成长。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因而语文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对人的精神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标的修订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课标中明确要求9年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优秀诗文背诵篇目136篇(段),其中小学背诵75篇,初中61篇。

  (3)语文课程的特点

  课程标准再次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当指语言文字学习,所谓“人文性”当指文化吸收。二者兼顾,不可偏废。

  这三层意思的逻辑关系是清楚的:课程功能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阐释,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则是对课程功能的概括。

  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需要商榷之处。

  首先,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p.2)这种表述是不妥的。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而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学习”包涵了“运用”。语文课程内容,首先是习得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运用”。语言文字是交际工具,掌握工具是使用工具的前提。课标意在强调“运用”,而排斥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限制了语文学习外延,显然不合逻辑。这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是不利的,教学上容易产生误导。

  其次,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从语文文字具有交际功能,又负载文化功能的角度看,说它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是有道理的。但其基本功能是“工具”,而不是“人文”,二者不是并列关系,有主次之分。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是对课程功能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消解理论上的争议,避免因此而导致课程实施混乱。语文课程包括两

  个要素:一是掌握语言文字,一是传承文化。前者是基本功能,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在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是通过凭借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这是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的本质区别。简言之,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根基。

  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根基,并非意味着文化传承是可有可无的附庸。语文学科负载了丰富的人文内容,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其他人文学科重在传授人文知识,而文化熏陶则需要语文学科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学科对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掌握工具与吸收文化是并行不悖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2001版(实验稿)课标颁布以前,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坚持了这一理念,意在兼顾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平衡。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个端点。新课改之前,语文课偏重语言分析,轻视人文内涵的倾向比较明显,故倡导人文性的主张强烈;新课改之后,语文课又出现了脱离语言文字研读,偏重文本内容讨论的倾向,故强调工具性的呼声渐起。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在不同历史阶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然会表现出各自的偏向。

  长期以来,目前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理念还局限在怎样教一篇课文:是重在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还是重在理解思想内容。这种理解还停滞在技术层面,视野狭窄。应该从宏观的课程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尽管文学在语文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但语文课程不是文学课程,阅读文本涵盖广泛的人文领域。当语文教学把视野拓展至广泛的人文领域时,所谓“人文性”才足以体现出其重要价值。简言之,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课程视野问题。

  以上讨论可以启发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根基,语文教学要坚守这个根基,牢固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在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形成能力。

  第二,文化传承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要拓展人文视野,涵养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精神发育。精神发育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文化熏陶问题。意识形态体现国家意志,文化熏陶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

  二、课程理念

  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对语文素养的含义、语文教育的特点、学习方式、课程系统进行了阐释。这些理念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要义和教学方向,对思考语文教育现状具有启发意义。

  (1)语文素养包括什么?

  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另一方面是文化熏陶。这其实也就是在课程性质中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课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即“培养语感,发展思维”(p.2)。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现,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思维发展推动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又促进思维发展。语言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发展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广泛重视,此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其实这个问题至今值得关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给语文教育的启发在于:语文教育要通过语言习得增强认知能力,突破思维定式,培养批判意识和创造意识。否则,思维发展无从谈起。就阅读而言,要拓展人文视野,眼界决定思考深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就作文而言,要重视立意构思,尊重学生独立见解的表达。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词句解读而忽视文本整体构思,这种倾向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

  (2)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性

  课标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人文内涵”和“实践性”。

  课标指出要通过优秀文化熏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其一,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文字是文化载体。学语文接受文化熏陶是理所当然之事。例如,读《论语》而知礼,读佛经而向善,读古诗文而发怀古之幽思,感受古人审美意趣。

  其二,跨学科的文本内容,不仅包括文学,还包括艺术、哲学、科学。人的精神涵养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人的发展既需要情感熏陶,也需要理性引导。历来语文教学重视文学的情感熏陶,体现审美价值,而忽视哲学和科学的理性启迪,这种倾向应该纠正。阅读是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过于偏重文学阅读,容易得“偏食症”。就人格发展来说,偏重文学阅读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从语文教学来说,无论哪个学科领域的名作都堪称语言文字的典范,并非只有读文学才能学好语文。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优秀文化”,其范围应该是古今中外,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而不仅限于我们之前重视的传统文化。

  课标一再强调语文教育的实践性,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是交际工具,工具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掌握。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读书看报、浏览网页,精神生活和信息获取无不与语文有关。现在已有“语文生活”的说法,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语文教育“生活化”,把语文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开展专题活动。但活动主题未必是语文,活动呈现方式却是语文。例如,开展环境调查,写调查报告;参观美术展,写名画评论;策划公益活动,写活动方案和倡议书等。如果语文实践的视野还局限在语文,语文还没有走出课堂,那么,语文的实践性仍然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语文教育的实践性问题,应该从长远眼光来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满足终身学习和实际工作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教学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3)学习方式的选择: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各学科共同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共同目标。

  学习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课程形态。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必然选择。综合课程是指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系统和方法论去探究一个中心主题。其中心主题有的源于学科知识,有的源于社会生活,有的源于学生兴趣。活动课程则打破学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亦称“经验课程”。显然,在此种课程形态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为必然诉求。

  分科课程形态制约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选择。这并非意味着,此种学习方式没有采用的必要性,而是要求分科课程要增强综合性和实践性。如果这样来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选择,那么,课程形态的转变就成为学习方式选择的诉求了。

  目前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封闭的课堂教学空间,单一的文本式课程资源,都制约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选择。

  语文新课程增设了“综合性学习”板块,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就成为客观诉求了。所以,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凸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总之,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是转变课程形态,而不是在某一堂课中实行小组讨论那么简单。

  (4)开放的课程系统:跨学科学习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课标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p.?4)。这是着眼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

  倡导跨学科学习是语文课程理念的重大突破,是实现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必由之路,也是突破语文课程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首要策略。遗憾的是这一主张并没有在教学中得以实施。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跨学科的语文学习应该强化“综合性学习”板块,通过专项活动进行语文实践,至少阅读领域应该跨越学科界限,否则难以进行学科渗透和整合、开拓人文视野。

  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学生好奇心的驱使,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已成时尚,深受青少年青睐。例如,建立班级网页、开通博客等。但这些技术手段如何运用于语文课程仍然值得考量,且运用的现状也并不乐观,调查表明,学生上网主要用于娱乐,而不是搜集信息、交流分享课程资源和学习成果。这与课程形态、课程内容、教学形式都有关系。要使现代技术手段成为学习工具,课程形态、课程内容、教学形式都需要改变。例如,以编辑一份读书报为专题,需要进行信息搜集与传输、文字输入、排版、插图、打印制作等。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并不是一种奢望,只是这样的语文课程形态还没有形成。

  总之,跨学科学习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的前提,是促进课程系统的开放。

  以上所述语文教育的四个基本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培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包括语言文字运用与文化传承。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必须在语文实践中方能掌握;语文是文化载体,其自身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沟通使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素养决定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可能独立完成,广泛的人文阅读必须尊重学生精神生活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为语文学习的必然诉求,开放的课程系统是满足语文实践和语文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以及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在一个封闭的课程系统内这些诉求是难以实现的。

 

 

  阅读

 

  【课标视点】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阅读期待语境体验非连续性文本积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实践性

 

  【解读概述】

  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p.22)这是从阅读需求的角度对阅读进行的功能定位。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会有不同的阅读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分别从“欣赏文学作品”、“阅读简单的议论文”、“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阅读科技作品”、“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等角度对第四学段阅读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界定。为什么不说“欣赏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的目标表述中没有“获取主要信息”?原因在于不同的文本样式吁求不同的阅读姿态和阅读策略,对此的阐释清晰而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pp.15,16)。关注到清单、表格、图表、图示、时间表、广告、目录、索引等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说明愈加重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p.22)并对“对话”的性质进行了更为深刻地阐释,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还指出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同时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p?22)等,这些阐释都是提醒我们要全面、平衡、联系地处理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近几年畸轻畸重的做法的矫正。

  课标还特别重视读书的问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p.23)并对推荐阅读书目作了一些补充。多读书,读好书,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舍此,任何宏伟的语文蓝图都难以实现。

  初中篇  阅读

  【教学解读】

  语文知识:阅读的“催化剂”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