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杜甫诗选注(普及本)
  • 【现货速发】杜甫诗选注(普及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杜甫诗选注(普及本)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8.5 4.9折 58 全新

库存10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涤非著;萧光乾,萧海川编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ISBN9787805547206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140673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 字子美,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 生于河南巩县南瑶
湾村, 于代宗大历五年(770) 冬, 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船上。
杜甫的一生正当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 天
宝十四载(755) 爆发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的全
部生活和创作, 也正是与整个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的。他的一
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 读书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杜甫出身于一个
“奉儒守官” 的家庭, 且有诗歌的传统, 其祖父杜审言即是有名
的诗人。杜甫自幼好学, 七岁开始吟诗, 所谓“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 有作成一囊”。读书更是刻苦用心,
以至“群书万卷常暗诵”。加之童年时代在洛阳受到盛唐繁荣发
达的各种艺术的熏陶, 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雄厚渊博的知识
基础。开元十九年(731), 杜甫二十岁, 正当所谓“远行不劳
吉日出” 的开元全盛时期, 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 前后三次,
历时十年。次游吴越(今江苏、浙江省一带), 饱览了祖国
秀丽山川和名胜古迹。开元二十三年, 二十四岁的杜甫为了参
加进士考试, 由江南返回洛阳。不料文章“似班扬” 的杜甫竟
没考取。但就在次年, 又开始了他的齐赵(今河北、河南、山
东省一带) 漫游。“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 冬
猎青丘旁。” 生活过得十分惬意。开元二十九年, 三十岁时才又
回到洛阳。大约在天宝三载, 在洛阳认识了伟大诗人李白, 二
人一见如故, 相邀同游梁宋(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 这是第三
次漫游。同游的还有大诗人高适, 他们相与豪饮畋猎、赋诗论
文, 非常契合。长期的南北游历, 大大开阔了诗人的视野。
(二) 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 这是大唐帝
国日渐衰弱, 安史大乱的酝酿时期。杜甫于天宝五载(746),
怀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火热的政治抱负从洛阳来
到长安, 但迎接他的却是冷酷的社会现实。次年他又一次参加
考试, 但这一考试在奸相李林甫的把持下, 竟无一人及第。天
宝十载(751) 玄宗举行祭祀大典, 杜甫趁机献上《三大礼
赋》, 以作进身之阶, 这回却意外地得到玄宗的赏识, 命待制集
贤院, 谁知也没得到一官半职。政治上屡受挫折, 不仅使他入
仕无门, 生活上也更加落拓, 一直过着“卖药都市, 寄食友朋”
和“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的
屈辱日子。诗人的天真幻想破灭了, “裘马” “快意” 的生活结
束了, 但正是这时的“饥卧动即向一旬, 敝衣何啻联百结” 的
艰难困苦, 才迫使诗人正视了现实, 唱出了“朱门酒肉臭, 路
有冻死骨” 这样的千古名句。天宝十四载十月, 杜甫在长安困
顿了十个年头, 才被任为河西尉, 但他却拒绝了这一直接压榨
百姓的官职, 不久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这是一个掌管兵
甲器杖和门禁锁钥的正八品下的小官。然而当杜甫任职之时,
差不多就是安禄山造反之日了。
(三) 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 这是安史
之乱剧烈的几年。天宝十四载十一月, 叛乱爆发, 十二月洛
阳沦陷。天宝十五载六月, 潼关失守, 玄宗奔蜀, 长安陷落。
杜甫在长安陷落前一个月离开长安, 和百姓一起流亡。七月,
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 杜甫八月间得知这一消息, 就把家小安
置在鄜州的羌村, 只身投奔灵武, 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 被押
至长安, 这使他在京都亲眼看到国破家亡的惨痛景象。至德二
载(757) 四月, 杜甫冒险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 被任为左
拾遗, 这是一个从八品上的官职, 职品虽低, 却是在皇帝身边
的谏官, 可向皇帝提出不同意见和推荐人才。但就任不久, 即
因上疏营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了肃宗, 经宰臣说解, 才免治罪。
这年闰八月, 肃宗特许杜甫回鄜州探亲, 实际上是有意疏远他。
九月长安收复, 十一月杜甫携家至长安, 仍任左拾遗。乾元元
年(758) 六月, 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的祭祀、学校、
选举等工作)。这次贬华州, 对杜甫在政治上是沉重的打击, 但
却使他从皇帝的侍臣走向广阔的民间, 写出了著名的“三吏”
“三别” 等诗。乾元二年(759) 七月, 杜甫弃官, 由华州往秦
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十月又从秦州奔同谷(今甘肃省成
县), 十二月又向成都进发。这一年, 杜甫的生活艰难, 所谓
“一岁四行役” 就是指的这一年。诗人经受了战乱流亡生活的磨
炼, 其诗歌创作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 漂泊西南时期(四十八岁至生命结束), 这是唐王朝
继续衰落的时期。杜甫于乾元二年岁末从同谷来到成都, 第二
年春, 在友人的资助下, 于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 诗人算有
了个安身之处, 生活相对安定。宝应元年(762) 七月, 杜甫因
避徐知道之乱, 又漂泊到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 和阆州(今
四川省阆中县), 直到广德二年(764) 春天, 因友人严武再镇
蜀, 才又回到成都草堂, 严武保荐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
因称他为杜工部), 并请他做节度使署中的参谋。永泰元年
(765) 春夏间, 杜甫又离开成都经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县)、
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县)、渝州(今四川省重庆市)、忠州(今
四川省忠县)、云安(今四川省云阳县), 于大历元年(766)
夏初到达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在夔州都督柏茂琳的帮助
下, 在东屯租得一些公田, 在瀼西又买下四十亩果园, 请了几
位雇工, 自己也从事一些耕稼活动。由于生活比较安定, 有条
件大量写作, 诗人不仅把当时的现实和感受写入诗篇, 同时还
把以往的经历来一“反刍”, 写了许多传记体的回忆诗。在夔州
不到两年的时间内, 竟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 几占其全集的百
分之三十, 这是杜甫诗歌的丰收时期。大历三年(768) 正月,
杜甫思念家乡, 于是乘舟出峡, 抵湖北江陵, 又转公安, 到岳
阳, 一直在船上漂泊, 过着“饥借家家米, 愁征处处杯” 的穷
苦生活。大历四年三月抵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又去衡州
(今湖南省衡阳市), 不久又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四月, 臧玠在
潭州作乱, 杜甫逃往衡州, 他原想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伟, 但
遇江水大涨, 只得又折返潭州。暮秋, 离潭州北归。就在这年
冬天, 诗人病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 在他生命的后
一息, 仍然哀叹着“战血流依旧, 军声动至今” 的苦难现实。
诗人的一生始终关心着国家和人民。
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歌, 正是围绕着诗人所处的时
代环境和诗人的自身遭遇而创作的。这些诗作, 有的表达对祖
国的无比热爱, 如“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有的表达对人
民的深切同情, 如“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有的表达自己
的政治抱负, 如“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有的表达对贪官
污吏的深恶痛绝, 如“必若救疮痍, 先应去蝥贼”。至于怀念家
室, 忆思友朋, 吟咏壮丽河山, 描写自然景物等等, 也都从不
同的角度, 艺术地再现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这些
诗歌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不仅是他同时代的诗人
所无法比拟的,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任何一位古代诗人所无法比
拟的。
杜甫在诗歌的表现艺术上, 更是集前人之大成, 而又有所
创造发展的。他那博大浩瀚的思想内容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艺
术形式表达出来的。“吾人诗家流”, 他确实是自觉地以一个
“诗人” 的标准, 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写诗认真, 一丝不
苟, 刻意求工, 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写成后还要不断修改,
“新诗改罢自长吟”, 务求达到“毫发无遗恨” 的境地。杜甫博
采众家之长加以创新,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叙事抒情写景
状物真实而细腻; 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客观性; 体裁丰富多
样; 语言形象精炼,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杜甫的诗自唐以来即被称为“诗史”, 这并不是过誉; 杜甫
被后世称作“诗圣” “诗中圣哲” “人民诗人”, 也是当之无愧
的。他在诗歌上所取得的光芒万丈的辉煌成就, 在文学史上所
起到的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使得他的诗歌成为我国文化遗产
宝库中一颗永放异彩的明珠。我们今天学习杜甫诗歌, 从中汲
取民主性的精华和宝贵的创作经验, 对繁荣社会主义新时代的
文学创作, 对提高民族自信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也是
大有裨益的。
本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的一种, 是在拙作
《杜甫研究》下卷和《杜甫诗选注》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并
注意吸收了近年来的新成果。除按丛书的要求, 做了体例上的
变动外, 篇目亦有压缩, 共选入杜甫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百二
十余篇。凡诗人自注, 一律放在正文原处。每篇正文之后, 均
有“说明” 和“解释” 两部分。
我年纪大了, 精力不足, 兼之工作较繁, 本书的完成得到
了郑庆笃、张忠纲和冯建国同志的大力协助, 三儿光乾也做了
一定的工作。在编撰过程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同志积极配
合, 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 谨在此表示谢意。
书中不当之处, 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萧涤非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于山东大学



导语摘要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一书共选杜诗281首,是学者萧涤非对杜诗所做的选择、评注。    作者萧涤非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主要论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论薮》《杜甫研究》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杜甫诗选注》(普及本)是萧涤非在其《杜甫研究》下卷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前后经过几次较大修改,是目前公认的*有权威性的杜诗选本之一。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本书共选杜诗281首,每首诗均有题解,介绍诗作的写作地点、年代、背景、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注解详明,除一般必要的字注句解之外,还常常发表独到的议论,作些极有价值的考证,从而使此书具有学术性、知识性相统一的特点。此外,本书附录还收入作者萧涤非《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两篇文章,对杜诗进行进一步解剖分析。



商品简介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一书共选杜诗281首,是学者萧涤非对杜诗所做的选择、评注。 作者萧涤非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主要论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论薮》《杜甫研究》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杜甫诗选注》(普及本)是萧涤非在其《杜甫研究》下卷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前后经过几次较大修改,是目前公认的*有权威性的杜诗选本之一。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本书共选杜诗281首,每首诗均有题解,介绍诗作的写作地点、年代、背景、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注解详明,除一般必要的字注句解之外,还常常发表独到的议论,作些极有价值的考证,从而使此书具有学术性、知识性相统一的特点。此外,本书附录还收入作者萧涤非《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两篇文章,对杜诗进行进一步解剖分析。



作者简介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以之为“汉学伟人”。萧涤非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主要论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论薮》《杜甫研究》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录

001 /  望岳
002 /  房兵曹胡马
004 /  画鹰
005 /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007 /  赠李白
009 /  饮中八仙歌
012 /  春日忆李白
014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019 /  兵车行
022 /  丽人行
025 /  前出塞九首(录二)
028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032 /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035 /  醉时歌
038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046 /  后出塞五首(录二)
048 /  月夜
050 /  悲陈陶
051 /  春望
052 /  哀江头
054 /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
058 /  述怀
060 /  羌村三首
063 /  北征
073 /  彭衙行
076 /  曲江二首(录一)
078 /  至德二载, 甫自金光门出, 间道归凤翔。乾
元初, 从左拾遗移华州掾, 与亲故别, 因出
此门, 有悲往事
079 /  洗兵马
086 /  新安吏
089 /  石壕吏
090 /  潼关吏
092 /  新婚别
094 /  垂老别
096 /  无家别
098 /  赠卫八处士
100 /  秦州杂诗二十首(录四)
105 /  月夜忆舍弟
106 /  梦李白二首
109 /  天末怀李白
110 /  捣衣
111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录二)
114 /  剑门
117 /  蜀相
119 /  江村
120 /  狂夫
122 /  恨别
124 /  野老
125 /  客至
127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9 /  百忧集行
130 /  不见
131 /  江上值水如海势, 聊短述
133 /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录二)
135 /  赠花卿
136 /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137 /  戏为六绝句
143 /  春夜喜雨
144 /  遭田父泥饮, 美严中丞
147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9 /  有感五首(录一)
150 /  将赴成都草堂, 途中有作, 先寄严郑公五首
(录一)
152 /  绝句四首(录一)
153 /  绝句二首
154 /  登楼
156 /  宿府
157 /  丹青引
162 /  忆昔二首(录一)
165 /  旅夜书怀
166 /  三绝句
168 /  八阵图
169 /  负薪行
171 /  古柏行
174 /  诸将五首
181 /  秋兴八首
193 /  咏怀古迹五首(录二)
197 /  壮游
208 /  解闷十二首(录三)
210 /  漫成一首
211 /  阁夜
213 /  又呈吴郎
214 /  登高
215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
220 /  江汉
222 /  蚕谷行
223 /  登岳阳楼
224 /  岁晏行
226 /  清明二首(录一)
228 /  江南逢李龟年
229 /  白马
230 /  逃难
232 /  附一 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
247 /  附二 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265 /  编者附识



内容摘要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一书共选杜诗281首,是学者萧涤非对杜诗所做的选择、评注。    作者萧涤非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主要论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论薮》《杜甫研究》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杜甫诗选注》(普及本)是萧涤非在其《杜甫研究》下卷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前后经过几次较大修改,是目前公认的*有权威性的杜诗选本之一。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本书共选杜诗281首,每首诗均有题解,介绍诗作的写作地点、年代、背景、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注解详明,除一般必要的字注句解之外,还常常发表独到的议论,作些极有价值的考证,从而使此书具有学术性、知识性相统一的特点。此外,本书附录还收入作者萧涤非《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两篇文章,对杜诗进行进一步解剖分析。



主编推荐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以之为“汉学伟人”。萧涤非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主要论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论薮》《杜甫研究》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