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敬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敬梓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70.4 7.0折 100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美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4061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00元

货号28545613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江苏著名历史文化人物吴敬梓先生的评述性传记,对吴敬梓的生平进行介绍,对其文学成就和文学理论观点展开述评,使读者既知其人,又知其书,并对传主的思想渊源、学术简介和创作得失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全书文笔公允客观。



作者简介

陈美林:1932年出生,南京人。1950年考入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53年秋参加工作,至2003年6月,教学生涯整整50年。其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吴敬梓的作品研究。



目录

章吴敬梓的时代
一新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内部矛盾的日趋突出
二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群众的穷困
三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凋敝
四怀柔与镇压并用的知识分子政策第二章吴敬梓的家世
一“从龙”得官
二失袭迁居
三弃农学医
四以儒为业
五科举发家
六祖辈兴衰第三章吴敬梓的生平
一童年艰危
二赣榆生涯
三乡居岁月
四移家南京
五鸿博之试
六诗文刊刻
七修先贤祠
八创作有成
九病逝扬州第四章吴敬梓的思想
一吴敬梓的思想渊源
(一) 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
(二) 追慕魏晋六朝风尚
(三) 颜李学说的影响
(四) 科技思想的薰染
二吴敬梓的学术思想
(一) 治“经”的见解
(二) 对戏剧艺术的见解
三吴敬梓的思想局限第五章吴敬梓的创作
一《儒林外史》的创作时间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一) 《儒林外史》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生活
(二) 《儒林外史》对科举弊端与礼教虚伪的批判
(三) 《儒林外史》所反映的其他阶层社会成员的生活
三《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一)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二) 《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
(三) 《儒林外史》的人物描写艺术
四《儒林外史》的地域特色
(一) 作家生活之地与创作
(二) 江苏南京的人和事是《儒林外史》的主要元素
(三) 吴敬梓笔下的南京文士和市民的品格
(四) 《儒林外史》是南京社会生活的浮世绘
(五) 吴敬梓南京居所的史地考察
(六) 《儒林外史》江苏元素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完美结合的呈现
五《儒林外史》的刻本、评本和译本
(一) 《儒林外史》的刻本
(二) 《儒林外史》的评本
(三) 《儒林外史》的译本重要参考书目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江苏著名历史文化人物吴敬梓先生的评述性传记,对吴敬梓的生平进行介绍,对其文学成就和文学理论观点展开述评,使读者既知其人,又知其书,并对传主的思想渊源、学术简介和创作得失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全书文笔公允客观。



主编推荐

陈美林:1932年出生,南京人。1950年考入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53年秋参加工作,至2003年6月,教学生涯整整50年。其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吴敬梓的作品研究。



精彩内容
 第一章吴敬梓的时代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出生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去世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吴敬梓出生时,上距满族统治者福临自沈阳迁都北京的顺治元年(1644年)已近六十年,明末清初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形势已逐步趋向缓和,经过玄烨(康熙)、胤镇(雍正)、弘历(乾隆)三帝的苦心经营,政权已经巩固,生
产也有所恢复,被史家称为“康雍乾盛世”,是清朝二百余年历史中最为强盛的时期。但是,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此一阶段,也已进入了晚期。明中叶以来,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在封建经济内部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初虽一度实行锁关政策,但也未能全然阻扼这一发展趋势,封建社会正在逐步解体,渐趋崩溃。在吴敬梓去世后不足百年,中国封建社会就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可以说,在吴敬梓所生活的“盛世”中,依然潜伏着种种危机,败象也不时显露。吴敬梓的时代,其实正是我国社会即将发生大变化的前夕。
吴敬梓时代的历史特点是:在政治上,虽然统一了中国,清政权作为一个新王朝的统治机器,得以确立并逐步巩固,但君主独裁空前加强;而且,在朝廷中又存在着严重的满汉之争、朋党之争;吏治极为腐败,贪纵之风席卷官场。在经济上,生产虽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主要受益者却是封建官僚、地主阶级和依附于他们的盐商票商,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群众,生活依然困苦不堪;同时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经济也趋于衰败。在文化学术上,一方面大规模地编繁图书,许多古籍赖以保存流传,但一方面统治者也借此销毁大量图书,或删削篡改其内容;为了端正士习,有利于封建统治,一方面推崇维护封建秩序的程朱理学,从而造成了大批伪道学,另一方面又倡导烦琐考证的汉学,促使广大士子脱离现实;科学技术有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西洋文明继明中叶之后仍不断输入的影响下,有长足的发展,但科技成果并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上,一方面恢复科举考试,举行博学鸿词科,采取多种措施以广开仕途,另一方面又大兴文字狱、科场案,迫害士人,实行怀柔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由此可见在所谓“康雍乾盛世”中,民族的、阶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乃至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有日趋尖锐复杂之势,社会风气也因之江河日下,封建的道德观念也逐步地分崩离析,但却依然顽固地控制着人们的头脑。总之,这一切迹象都表明了封建社会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吴敬梓所创作的长篇巨著《儒林外史》,正从某一特定领域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历史变化的即将来临。
一新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内部矛盾的日趋突出康熙帝玄烨继顺治帝福临即位之后,在位凡六十一年,于政治、军事、经济乃至国防等方面,孜孜求治,进行统一全国的斗争,以巩固他们的新的王朝,为“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基础。玄烨先用八年时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接着又促使台湾再次回归大陆,使之隶属于福建省辖之内。对于北方沙皇俄国的凯舰,也高度重视,密切注意,任用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采取措施,加强军事防御,以抵制沙俄侵犯,终于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稳定了边界。
而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却在沙俄的唆使和支持下谋反作乱,玄烨迅即采取措施,并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亲自率兵进讨,取得平叛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从此,逐步统一了全中国,实现了各族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并为我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P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