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诗探索16
  • 【现货速发】诗探索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诗探索16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42.9 5.4折 80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思敬、林莽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07927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28540320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诗探索16》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为诗歌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栏目内容包括百年新诗学案、灯灯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结识一位诗人、姿态与尺度、诗论家研究、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优秀作品,具体栏目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探索与发现、汉诗新作、新诗集视点。



商品简介

《诗探索16》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为诗歌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栏目内容包括百年新诗学案、灯灯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结识一位诗人、姿态与尺度、诗论家研究、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优秀作品,具体栏目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探索与发现、汉诗新作、新诗集视点。



作者简介

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林莽,原名张建中,生于1949年11月,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为“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我流过这篇片土地》《林莽诗选》《穿透岁月的光芒》《永恒的瞬间》《林莽诗花集》等诗集、散文集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目录

// 百年新诗学案


2 艾青长诗《吴满有》的生产及其文学史问题……袁洪权


21 戴望舒“附逆”辨……古远清


32 由朱光潜《新诗从旧诗里学习得些什么》引起的论争……朱明明


44 《星星》诗刊创刊始末……王学东


 


// 灯灯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


76 我们以为神不在那里


——灯灯近作散论……韩宗宝


94 一个当代女诗人的视野与胸怀


——浅谈灯灯近期的诗歌创作……符 力


103 走进灯灯的光影中……武兆强


107 夜光杯中的灵透之水


——灯灯诗歌印象……陈 朴


114 诗意的观察者


——灯灯诗歌中的窗子意象……宋云静


 


// 结识一位诗人


124 诗来自于“一个普通的早晨”


——关于林东林的诗……霍俊明


129 局外人,或声音谱系的创制者


——读林东林的几首诗……杨庆祥


132 并没有那阵风,那个手指


——读林东林的《巨响》……耿占春 纳 兰



  • 诗言我……林东林


 


// 姿态与尺度


142 诗歌塑造心的新天新地


——李少君诗歌阅读记……张绍民


154 立足于大地而向天空敞开的境界


——沈家庄诗歌创作刍论……任京生


 


// 诗论家研究


168 诗界“领航员”


——论谢冕1980 年代以来诗学研究……陈 卫 蔡丹阳


 


// 外国诗论译丛


186 《回顾》(节选)


……[美]埃兹拉·庞德 著 章 燕、李一娜 译


 


作品卷


 


// 华文青年诗人奖专辑


2 第17 届人天·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揭晓公告


6 获奖诗人作品


6 当下与穿透……张常美


9 张常美诗六首……张常美


12 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敬丹樱


16 敬丹樱诗六首……敬丹樱


19 品一朵“时间的蔷薇”……林 珊


21 林珊诗六首……林 珊


 


// 诗坛峰会


26 诗人余笑忠……余笑忠


27 余笑忠诗十八首……余笑忠


38 诗人荣斌……荣 斌


39 荣斌诗十二首……荣 斌


 


// 探索与发现


54 一首诗的诞生


54 一首诗的来历……阿 信


57 时间的本质……大 解


59 《摩托车赋》的创作谈……刘 年


67 作品与诗话


67 我活在他们的时代(组诗)……纯 子


73 灰木盒中升起亮的光束……俞昌雄


78 江孜小镇(组诗)……夕 夏


81 梦境向往的净界……陈 敢


84 时光之箭(组诗)……南宫玉


89 时间:隐秘的主角……赵方新


92 青年诗人谈诗


92 诗歌与我,是一场意外……江一苇


99 黄金时代……金小杰


 


// 汉诗新作


106 汉诗七家


张静雯 宋心海 汉 江 武兆强 海 湄 魏 紫 刘庆祝



  • 《北回归线》诗歌小辑


 


// 首师大诗歌研究中心第15 位驻校诗人灯灯特辑


170 时间是一条河……灯 灯


172 诗22 首……灯 灯


185 逃逸与之间的诗……吴丹凤


 



内容摘要

《诗探索16》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为诗歌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栏目内容包括百年新诗学案、灯灯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结识一位诗人、姿态与尺度、诗论家研究、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优秀作品,具体栏目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探索与发现、汉诗新作、新诗集视点。



主编推荐

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林莽,原名张建中,生于1949年11月,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为“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我流过这篇片土地》《林莽诗选》《穿透岁月的光芒》《永恒的瞬间》《林莽诗花集》等诗集、散文集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精彩内容

我们以为神不在那里

——灯灯近作散论

 

韩宗宝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当代诗歌的谱系中,灯灯的嗓音一直是独特而清晰的。她也是为数不多的能一直吸引我目光,并让我始终关注和重视的诗人之一。她的写作一直在变化,并且在变化中越来越好。近年来她的写作气象、写作风貌,渐趋澄明、阔大和高远,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当代诗歌版图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存在。她一直希望以她明亮而清澈的诗歌教化、感染、濡湿、浸润人的心灵,为他人带来光亮和温暖。灯灯的诗歌理想,其实就是她的名字:灯灯。个灯,是为了照亮自身,第二个灯,是为了照亮世界和他人。

首先照亮自己的内心,然后照亮他人和自身外部的这个世界,灯灯在做着这样努力。作为朋友和同行,我很看重这样的努力。灯灯的诗歌是灵魂的叙事,是饱满的情感获得了恰当的语言形式之后的自然流露。她对人生和生活有着真切而独特的体验,她找到了与自身这种体验相契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她的诗歌会让人摸到她的心,看到作者这个人,感受到作者的体温和呼吸。她的诗里有着她个人独一无二的嗓音和指纹。读她的诗能够实现心与心的对话、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她近年来身体力行的是真正的存在之诗,生命之诗和灵魂之诗。

灯灯早期的诗有着极为鲜明的个人气息和理想主义色彩。平淡的日常事物和细节被她不事张扬的语言擦出了动人的光亮,不仅现出其本色和原生态的质感,还令人倍感亲切和温暖。这些诗带着“青草的气息”,“晶莹得像一颗颗眼泪”,饱满,生动,呈现出迷人的情感光泽和生命质感。她在诗中坦露着自己的心迹和灵魂,让我们分享了她在生活中的忧伤和甜蜜,并在这种同时伴有疼痛感和幸福感的书写中,向我们出示了一个美丽的热爱生活的中国南方女性,对生活和记忆的体认、辨析、讲述、承担和引领。她在诗里挥洒着自己的性情,这挥洒里,也有着她秘密的节制,这引而不发的部分,形成了她作品中那种独特的隐忍、含蓄和克制之美。比如她的《我说嗯》:

 

我喜欢你。轻轻地

叫我宝贝。

我假装没听见。你就急急地叫

压抑地叫。

像蜜蜂蛰在花瓣上。

我红着脸。我说嗯。

 

诗中的女子,完全沉浸于对爱情的渴望,明明已经心花怒放了,却还慢慢地忍着,甜蜜地玩味着心上人的焦急。一个在爱河中的女性的神态、气息、欢欣和微弱娇羞的样子,在灯灯的笔下栩栩如生,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是独一无二的典型的灯灯式的诗歌。

她早期的这类作品中专注于表达一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并试图在诗意的自我感觉和想象中把这一生命状态描述出来、呈现出来,她的生命也随之如花绽放,并渐渐自我消融,散发着澄明、安静、欢喜的光辉。

同早期《我说嗯》的这种明亮、明媚、明快的诗歌不同,现在的灯灯,她的诗歌质地渐趋于驳杂、广阔。那个敏感细腻的灯灯,正成为一个具有人类情怀和普世情怀的,有着崇高的生命意识和世界眼光的诗人。如果说她的诗集《我说嗯》中显现出的是灯灯在诗歌写作上的认真和个人资质、灵性的出众,那么近年来,她的写作则呈现了一种更为自觉、更为内省的“大诗”状态和境界。

她的写作疆域、写作身份和写作立场,明显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和面貌,她拥有了更高的、更为广阔的诗学视野、社会视野和人性视野。在近年来的诗歌中,她写到非洲,写到叙利亚,写到喜马拉雅山,写到地球。从以前她诗歌中经常出现的蝴蝶、桃花,到如今经常出现的豹子、鹰、雪山,甚至到异国,显然她的人生格局和写作格局和早期相比有了一个巨大的分野。哪怕是同样的写作对象如对天空、高处、月亮,现在她的笔下也已经不再是从前看到的天空、高处和月亮。她怀着清白之心、颤抖之心、真挚之心、悲悯之心,对陡峭的人生和这个纷繁的世界发言。她看到,她感受,她说出。她以自己的灵魂为诗,以诗为灯,为星辰,向世界发出她所独有的光和亮。她用她充满女性和母性的暖,深情地抚慰着这世间的万物。甚至一块石头、一只小小的蚂蚁、一片落叶,如《红的问题》中所写:

 

落叶,那么多落叶,每一片

都在风中

有一颗颤抖的心

每一片落叶,都向死而生,我蹲在地上

仔细端详,它们

也用同样的怜悯,望着我——

 

怜悯向死而生的落叶的诗人,竟然从落叶那里看到了同样的怜悯。落叶对人的怜悯。这已经不是单向的怜悯,而是双向的、双重的怜悯。从前那个清澈、清新的喉咙里,现在有了大悲伤、大深情、大体悟,有了中年的宁静和悲悯。显然在灯灯这里,她的悲伤和悲悯并不是目前广为流行的那种浮泛、肤浅、设计和拼贴出来的伪悲悯。她并不以悲悯为标签,她不利用悲悯,她的悲悯是相由心生,是从她的内心出发的,是一种自然的溢出和流露,是真的、诚的、恳切的。她对人、对生灵、对世界和万物的情感是真挚的,自然的。正是因为心中的大爱,和天性上的敏感,才有了她对人间的深情,对一块石头的关注和抚慰,有了她对无名和无名事物的敬意、谦卑、体察和认同。重要的是,她在对落叶的怜悯中,感觉、感受到了来自落叶的回应。同样是关于《红的问题》,她这样写和她的生命短兵相接的《红河》:

 

它高烧不愈。嘴里含着泥沙。

它没有说出的话

使我的琴弦颤动,野花喊住

前倾的悬崖。

有人过河

有人经过隧道

夕阳已经够红了

河水已经够红了,满山的枫叶

也发疯地红——

暮色苍茫啊

这暮色:

果子尚未熟透,繁星尚未露出针孔。

 

和落叶一样,红河也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高烧不愈”,它“嘴里含着泥沙”。与落叶对诗人的回应不同,红河“没有说出的话”,让诗人内心的“琴弦颤动”。而苍茫的暮色中,“果子尚未熟透,繁星尚未露出针孔。”则揭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的生命状态,果子虽未熟透,但已经丰收在望。繁星虽然未现,但暮色已经降临。这是临近收获的,“未完成”状态。与此相对应,诗人的自我修炼也是未完成的。在灯灯近年来的诗歌中,我明显看到她在创作上有意识地加强了自省、自审和自觉。她一边审视自己,一边正以一个“在路上”的“未完成”的形象,向一个无限的澄明的境遇靠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她近年来的诗作中,她的道德感和同情心越来越强烈,她的担当意识和承担精神也越来越凸显。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她一直以来对美好事物的肯定与确信。和当下很多诗人不同,她并不是直接批判,也不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宣谕。她选择了用诗歌之火、诗歌之灯,对世界和人世进行星辰般的深情观照和抚慰。在她诗句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暖意,还有一种安静、沉潜的光亮。从前期的纤细透明到如今的硬朗澄明,她从对个体的关注上升到对人性的关怀。很多时候,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人的形象,呈现的是写诗的这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诗人在写诗,而是诗在写诗人。博尔赫斯在一个访谈中说,所有的作家都是在一遍一遍地写着同一本书。这同一本书,应该就是作家本人。当很多人怀着一种身份的焦虑和文学史的焦虑,对题材和主题进行大写、快写、扩写时,灯灯在进行的是自我的人性修炼和人格升华。同那些批量制作、兑水、廉价的抒情和稀薄的诗意相比,灯灯近作中体现的是一个诗人真切的体温、血液和良知。  

诗人何为?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毫无疑问,在这个喧嚣的崇尚娱乐的年代,诗歌应该向我们展现更多的信念、诚实、诚恳和诚意,从而告别虚假、平庸和浮泛,以本真、本色的写作姿态,清醒、庄重地为诗歌和时代正名。诗要介入自身、介入现实。现实却有很多个现实,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各个不同的现实。而你只能表达你所能看到、能感觉到的现实。你的个人的精神高度决定了你作品的高度。你的诗能被别人辨认出来,归根结底并不是人们辨认的诗,而是辨认出了你这个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理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是你这个人,让你的诗获具了和别的人、别的诗区别开来的那种鲜明的可辨识度。

在当代诗歌的版图中,灯灯的诗歌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很久以来,她就是一个戴着帽子、紧抿嘴唇的形象。近年来,灯灯的诗歌一直面向更高的“山顶”,她不断地超越自己,也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她的认识。她通过写作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坚定地向着更高的自我迈进。对狭隘,她怀有一种高度的警惕,她向往一个开阔深邃的扩大的自我、一个超越了凡尘俗见的自我、一个符合人类内在道德律的自我。她听从某种类似宗教般的召唤,追求一种人类大情怀之上的意义。这是一种“自省”、“大爱”的人生观,一种“星辰”般的以照亮和指向为目标的人生观。在灯灯诗里,早期那种带有美好情怀和意味的小情诗,终被修正成为一种自我追问、谦卑感恩的“大爱诗”“生命诗”,从而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带有了对人类灵魂进行拷问和追问的精神向度。

而这一切,显然是从诗人的自我盘诘与惭愧、羞愧开始的。一个本真的个体生命被我们觉察,在一个开阔的地带和我们照面。这得益于诗人的自我提醒和自我完善。灯灯的诗在个人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人化的形式技艺、思想起源和宽大的生存关怀、文化关怀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入的彼此激活的能动关系。她的真切、明晰,她对自身的认识、反省、询问,对世界的反复打量,在某种程度上感召了我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