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美国学运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美国学运动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9.6 7.5折 26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涛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43038

出版时间2004-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定价26元

货号9049252

上书时间2024-12-1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是国内部有关美国学的专著,也是我的学生张涛博士的第二本专著。
  我在其本专著《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序言”中谈到,张涛原是学外语出身,没有受过专门的历史学的训练。他在1997年报考我的博士生的时候,我曾调阅过他写的论文和文章。我记得他送来的篇文章就是关于美国学的,觉得他对美国学还有些基础,且文笔也颇为典雅,便收了他做学生。他后来的博士论文选题虽然是研究史学流派的,但没有越出美国学的范畴,因为“和谐”史学讨论的主题之一即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塑造美利坚民族及其性格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所以,他在写作其博士论文《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中并没有放弃或停止对美国学的关注。这为其在博士毕业之后迅速展开对美国学运动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我虽然是研究美国史的,且美国学也不是我的专长,但我对美国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1988—1989年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作访问研究时,曾有幸结识了一位在该校念美国学的中国台湾学生,得到一份有关美国学的教学大纲和详细参考书目,并与之多次讨论过有关美国学的问题,使我在做我的专门研究的同时,可以比较方便地搜集一些关于美国学的资料和信息。这一经历使我了解到,美国学和我们的美国研究其实是颇为不同的,即使在美国,它也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尚未完全定型,研究的主题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这为美国学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正因为如此,我一直鼓励张涛在撰写博士论文的同时,不要忘掉美国学研究,并一有机会就和他讨论相关的问题。令我感动的是,他在北大毕业返回重庆母校工作后,能够继续坚持他的美国学研究,并在仅仅三年的时间内就拿出了这样一部厚重而扎实的专著。
  如上所述,即使在美国,美国学也还是一个新兴的、不甚成熟的学科,这为张涛博士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机遇。张涛面临的任务是,他必须搜集和接触有关美国学的大量原始材料和信息,并努力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美国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以便为本书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这种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注于对美国学基本范畴和理论的研究。为此,他在本书第二章中对美国学的核心主题——美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的三大主要表现形式,即国民性格、区域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正是这种探讨为我们揭示了美国学的核心与本质,并划分了它与有关美国的历史学、文学或历史文化学的界线,对于我国的美国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参照意义。本书后面几章,虽然重点在于分别探讨和研究美国学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也就是探讨和研究美国学研究主题的三次转换,但始终没有偏离第二章所揭示的美国学的核心论题。
  本书在大量采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围绕美国学的三大基本研究范畴,详细探讨了美国学与美国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美国学运动兴起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探讨了美国学研究主题迄今为止的三次转换及其内容,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美国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不愧为我国美国学的一部力作。我相信,广大读者定会和我一样从中获益。
  我期盼着张涛博士在美国学领域继续耕耘,有更精深和专业的作品问世。

作者简介
张涛,四川岳池人,1971年生。1992年获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世界史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曾在《世界历史》、《美国

目录
导论
章 美国学运动的起源
 一、人文教育环境
 二、新史学与思想史
 三、文学领域的变革
 四、社会环境
 五、文化外交的影响
第二章 美国学的研究范畴
 一、国民性格
 二、区域文化意识
 三、群体文化意识
第三章 美国学的开路先锋:帕林顿与马西森
 一、命运多舛的自由主义传统
 二、翘首以待的自由主义回归
 三、对帕林顿—马西森自由主义研究的反思
第四章 佩里·米勒的清教研究
 一、清教思想的多元性
 二、清教与历史进程的互动作用
 三、清教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五章 神话—象征与美国学
 一、神话—象征流派的理论框架
 二、神话—象征的内部共性与差异
 三、神话—象征流派的局限性
第六章 美国学的文化转向
 一、文学力量的丧失
 二、文化研究时代的来临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美国研究及美国学运动大事记
附录二 美国学协会历届主席一览表
后记

内容摘要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是国内部有关美国学的专著,也是我的学生张涛博士的第二本专著。
  我在其本专著《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序言”中谈到,张涛原是学外语出身,没有受过专门的历史学的训练。他在1997年报考我的博士生的时候,我曾调阅过他写的论文和文章。我记得他送来的篇文章就是关于美国学的,觉得他对美国学还有些基础,且文笔也颇为典雅,便收了他做学生。他后来的博士论文选题虽然是研究史学流派的,但没有越出美国学的范畴,因为“和谐”史学讨论的主题之一即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塑造美利坚民族及其性格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所以,他在写作其博士论文《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中并没有放弃或停止对美国学的关注。这为其在博士毕业之后迅速展开对美国学运动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我虽然是研究美国史的,且美国学也不是我的专长,但我对美国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1988—1989年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作访问研究时,曾有幸结识了一位在该校念美国学的中国台湾学生,得到一份有关美国学的教学大纲和详细参考书目,并与之多次讨论过有关美国学的问题,使我在做我的专门研究的同时,可以比较方便地搜集一些关于美国学的资料和信息。这一经历使我了解到,美国学和我们的美国研究其实是颇为不同的,即使在美国,它也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尚未完全定型,研究的主题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这为美国学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正因为如此,我一直鼓励张涛在撰写博士论文的同时,不要忘掉美国学研究,并一有机会就和他讨论相关的问题。令我感动的是,他在北大毕业返回重庆母校工作后,能够继续坚持他的美国学研究,并在仅仅三年的时间内就拿出了这样一部厚重而扎实的专著。
  如上所述,即使在美国,美国学也还是一个新兴的、不甚成熟的学科,这为张涛博士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机遇。张涛面临的任务是,他必须搜集和接触有关美国学的大量原始材料和信息,并努力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美国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以便为本书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这种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注于对美国学基本范畴和理论的研究。为此,他在本书第二章中对美国学的核心主题——美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的三大主要表现形式,即国民性格、区域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正是这种探讨为我们揭示了美国学的核心与本质,并划分了它与有关美国的历史学、文学或历史文化学的界线,对于我国的美国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参照意义。本书后面几章,虽然重点在于分别探讨和研究美国学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也就是探讨和研究美国学研究主题的三次转换,但始终没有偏离第二章所揭示的美国学的核心论题。
  本书在大量采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围绕美国学的三大基本研究范畴,详细探讨了美国学与美国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美国学运动兴起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探讨了美国学研究主题迄今为止的三次转换及其内容,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美国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不愧为我国美国学的一部力作。我相信,广大读者定会和我一样从中获益。
  我期盼着张涛博士在美国学领域继续耕耘,有更精深和专业的作品问世。

主编推荐
张涛,四川岳池人,1971年生。1992年获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世界史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曾在《世界历史》、《美国

精彩内容
后记
  本书是重庆市*和四川外语学院科研处2001—2002年度重点资助项目“美国学运动研究”的终成果。
  笔者研究美国学运动的打算早已有之。我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曾试图撰写一本有关的专著,但终因学习任务繁重和准备不够充分而放弃。2000年从北大毕业并返回四川外语学院之后,在教学之余,笔者开始就这一研究进行相关准备,并得到了四川外语学院和重庆市*的立项支持。
  我对美国学运动的兴趣除了书中已经阐明的学术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原因:其一,针对美国学,人们往往泛泛而谈,很少有人顾及该门学科的发展渊源和主要流派。美国学因此成为各种各样美国研究的笼统称呼。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却无法体现美国学的学科特征。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国内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通常会在研究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跨学科(如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理论时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或者对这些理论视而不见,或者僵硬地套用某一理论。美国学所奉行的“原则性机会主义”不失为他们在走出理论困惑时可以借鉴的方法。在学科交叉日益频繁的今天,固步自封于某一传统学科自然不足可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包括笔者在内的美国历史和文化研究者开阔视野,深化和细化研究主题,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等。对美国学运动的考察可以让我们知晓选择性综合借鉴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意义。所以,本书的写作既是对学术问题的探讨,也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尝试。
  从初准备到完成书稿已经两年有余。笔者自己在排除外界干扰的同时所作的艰辛努力不必多言。但我必须提及很多在此过程中为笔者提供过帮助的师长、朋友和同事。我的博士学位导师、北京大学的何顺果教授始终关心着我毕业以后的学术研究。其严谨的治学风格对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何先生不仅对本书的构思提出了独到的建议并关注着笔者的写作进度,而且还在繁忙的科研和教学之余审阅书稿,及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并欣然为本书作序,以激励和鞭策后学。我的师弟、现在四川电视台高就的杨仕文博士所提供的无私帮助令笔者感激不尽。仕文师弟在我毕业之后返回北大攻读博士学位。他从紧张的学习与研究中抽出时间,替笔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搜集并复印了开展本项目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料。没有他的帮助,笔者要完成本书的写作必将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与此同时,我非常感谢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白安川老师和资料室主任李玲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此外,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赵卓祥(Jonathan M.Chu)教授和艾奥瓦大学的理查德·P.霍维茨(Richard P.Horwitz)教授曾为笔者指点迷津,在此一并致谢。
  笔者虽已竭尽全力,书中仍有诸多缺憾之处。例如,在涵盖面方面,笔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以历史和文学的结合为起点、以美国人文化意识为研究对象的美国学运动发展主线上,对于该运动发展历程的旁枝末节则关注不够。而在确定美国学运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论著时,笔者尽管极力遵循学术界的共识,但依然难以避免自己的主观痕迹。国内资料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笔者的研究视野。另外,美国学本是学科交叉的产物,笔者对于历史学以外的学科理论的把握必有疏漏和错误。有鉴于此,敬请美国学界的前辈和同仁以及广大读者不吝指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