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0.6 4.6折 ¥ 4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邓仕勇、白雪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7421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8486234
上书时间2024-12-18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在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改造与拆迁始终伴随脚步、一路前行,本书将走进一幅幅真实感人的拆迁画面,如攻坚克难的破冰之举、小金速度奇迹、尊风敬俗的人性化拆迁、老建筑的修葺重建、城中村的蜕变等,其中离不开老百姓对城市发展的理解支持和拆迁人员难以言说的辛酸。作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呈现惠州城市改造与民心工程建设的历史点滴,展现惠州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智慧,旨在为推进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邓仕勇,广东惠州人,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惠州市小作家学会会长。199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中国报告文学》《散文选刊》《作品》《惠州日报》等国内各级杂志报纸上发表作品两百多篇。作品获“第22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第三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精选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二届‘有为杯’报告文学奖”、“惠州‘六如轩’文学奖”等十多个奖项,著有散文集《客家人》和长篇报告文学《别向命运屈服》。
白雪,本名吴红霞,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两届广东司法行政文联委员和广东省作协司法分会副会长。迄今发表近300万字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报告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散文选刊》《作品》《南方日报》《青海日报》《南方法制报》等多家报刊。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征文中获奖。著有散文集《红霞.白雪.蓝天》、小说集《飞越红尘》、作品集《深谷幽兰》、报告文学集《南粤惠风》、长篇报告文学《两代人的文化情缘》。
导 语
章 破局
一、无赖式的“难通户”
二、临危受命
第二章 要想富 先修路
一、接到烫手的山芋
二、菩萨心肠和护法金刚
三、“西出口”那些闹心事
四、6 万与17 万
五、“惠大高速”上的土坯房和芭蕉树
六、四环路上早搬迁和连夜搬迁的“难通户”
七、半颗巧克力和一块金子
八、拆迁办的干部:下田能收谷,上田能搬
九、打通东部新城血脉的隆生大桥
十、金恺大道从他家的小楼穿过
第三章 “城中村”的蜕变:山鸡变凤凰
一、望江村,还你水清鱼嬉稻花香
二、水北村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留住老城的根与魂
一、东坡祠重现白鹤峰
二、修葺一新的宾兴馆
第五章 速写:一群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
一、首创集体签约的奇迹
二、朝气蓬勃的“老行尊”
三、守住底线,阳光拆迁
四、人心都是肉长的
五、自嘲“命苦”的大忙人
六、一块五年才啃下来的“硬骨头”
七、唱《海阔天空》的汉子
第六章 “匪”夷所思的镇长
一、鞋子上有泥巴才是接地气的好干部
二、巧断“金埕”案
三、“黑脸”与“红脸”
四、邪不压正
五、“打断骨头连着筋”
六、“我要拆迁干部做女婿”
第七章 我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
一、明白人香婶
二、网名“鹅城的春天”
三、杨爷山下的“新聊斋”故事
四、重建的“胡氏宗祠”
五、骆记豆腐坊的“全家福”
第八章 堪称奇迹的两大战役
一、五天告捷的闪电战
二、十个寒暑才打赢的持久战
尾 声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在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改造与拆迁始终伴随脚步、一路前行,本书将走进一幅幅真实感人的拆迁画面,如攻坚克难的破冰之举、小金速度奇迹、尊风敬俗的人性化拆迁、老建筑的修葺重建、城中村的蜕变等,其中离不开老百姓对城市发展的理解支持和拆迁人员难以言说的辛酸。作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呈现惠州城市改造与民心工程建设的历史点滴,展现惠州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智慧,旨在为推进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邓仕勇,广东惠州人,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惠州市小作家学会会长。199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中国报告文学》《散文选刊》《作品》《惠州日报》等国内各级杂志报纸上发表作品两百多篇。作品获“第22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第三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精选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二届‘有为杯’报告文学奖”、“惠州‘六如轩’文学奖”等十多个奖项,著有散文集《客家人》和长篇报告文学《别向命运屈服》。
白雪,本名吴红霞,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两届广东司法行政文联委员和广东省作协司法分会副会长。迄今发表近300万字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报告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散文选刊》《作品》《南方日报》《青海日报》《南方法制报》等多家报刊。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征文中获奖。著有散文集《红霞.白雪.蓝天》、小说集《飞越红尘》、作品集《深谷幽兰》、报告文学集《南粤惠风》、长篇报告文学《两代人的文化情缘》。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隋唐时已是“粤东重镇”,素有“岭东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千百年来惠州一直都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如今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并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而位于惠州市中部,东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东部,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的惠城区,已是惠州市的中心区,也是惠州市政府所在地。殊不知,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惠州设卫城开七门奠定城市格局以来,到30多年前的1988年惠阳(当时行政区划为惠阳地区)撤区设市时,惠州市的惠城区还处在“三个一”的落后境地: “一条马路、一路公交车、一个交通执勤岗”。用位地改市市委书记邓华轩的话说就是“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的加快,城市化的速度也日益加快。人口剧增,并大量聚集在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城市里,城市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和困扰。环境的治理、生态的治理迫在眉睫。纵观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其发展脉络莫不重复这样一个模式:前50年,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后50年,牺牲发展来换取环境。所庆幸的是:从野蛮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的前工业化时代,到以生态为本的绿色经济时代,人类正在一步步向着自由王国迈进。
以惠州市惠城区为例,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拆迁”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敏感而又沉重,因为它拆掉的不仅仅是那些老旧、凋敝、杂乱无章的旧屋老宅,同时也拆掉了老百姓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好记忆,拆掉了他们故土难离的情分。但如今的惠城区已是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贸易的核心区域,城在山中、楼在林中、景在水中、人在画中,如同一幅酣墨淋漓的山水画,成为改革开放40年惠州城市发展的缩影。
惠城区政府是如何处理好征拆补偿这一情况的?如何让牺牲了个体利益和短期效益的平民百姓看到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如何创出了零上访、零事故、零投诉、零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局面?如何让“拆迁”这个冰冷的字眼变得有骨血有温度?这其中有许多跌宕起伏、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一个个的小故事,就像串起来的一串珍珠,在温煦的岁月里,闪烁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美丽的光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