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0.9 4.4折 ¥ 4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大国工匠》节目组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6806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8473747
上书时间2024-12-18
序言
《大国工匠》——匠心铸精品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 许强
五一期间,央视重磅推出《大国工匠》。8期节目在《朝闻天下》栏目首播后,全天在新闻频道各档滚动播出。《新闻联播》栏目在版面及其紧张的情况下,播出了全部8期节目的精编版,总计播出时长39分钟。可以说,拿出了核心质的资源,用我们的态度向大国工匠们致敬。
节目的策划源于4月14日,聂辰席部长在新闻中心进行调研、与大家座谈时,提出了强化“四种意识”,实现“四个转变”,以提升央视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本来,“五一”劳动节是一个相对比较“平”的节日,常规关注国内国际新闻、旅游出行资讯、报道好上级指定的劳模典型也可以完成任务,但是,领导的要求使我们未满足于此,副台长、新闻中心主任孙玉胜提出要把“五一”报道当作一个课题,当作学用结合“四个转变”的个转变,深入研究设计,使《大国工匠》节目达到独树一帜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三点:
一、崇尚工匠精神:选题准 立意高
“五一”劳动节的主题策划,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对课题思考的深度决定节目的高度。央视新闻频道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责所在。围绕“劳动”这一课题,我们破题的落点放在了有哪些是不应被忽视却恰恰被忽视了的劳动价值。当下中国,不少人不再相信“行行出状元”,追逐金钱而眼高手低,呈现出浮躁之气。很多领域缺少踏实勤勉、精益求精的技术型或技艺型人才,时代呼唤回归朴素的劳动精神,以去除社会的浮躁之气。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认识有待提升。关注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同样可以成为人才甚至国宝级人才。通过对课题的深入剖析,立意凸显出来,即引导舆论对 “匠人精神”的认识、尊重和追求,弘扬崇尚技术、崇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社会风尚。
定下“大国工匠”的主导策略,如何谋划实施、获得认同感是进一步的课题。首先要研究“大国工匠”这四个字:先说“大国”,我们要研究当今中国哪些行业堪当“大国”二字,其次是“工匠”,我们要研究有怎样水平的劳动者配称为“工匠”。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做“大国工匠”要紧扣一“大”一“小”两个字,“大”是用大行业大成就鼓舞人心,“小”是用小人物小细节打动人心。在节目策划之初我们就一直坚信,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并不缺乏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而缺少的恰恰是发现。应该发现当代中国制造业的技艺,展现中国制造的高端品质,挖掘当代工人的工匠精神,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凭借着对相关领域的长期关注与研究,前后期编辑、记者精准发力,快速锁定了我们的关注对象。从8个中国产业和品牌行业入手,顺藤摸瓜,寻找到正在一线的杰出技术工人,他们有匠心,有独门绝技,既传承了师傅的手艺,又有发展和创新,同时还有家国情怀。
二、完善运行机制:严把控 出精品
在央视新闻频道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主题报道中,《大国工匠》是一个精品工程,保证精品工程的关键就是按照聂辰席部长提出的“五式工作法”,建立有效指挥调度精兵强将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
《大国工匠》实行总导演负责制,总导演在项目总指挥也就是央视新闻中心项目主管主任的领导下,对项目全权负责。按非常规运作方式,总导演被赋予调配前期采访、后期编辑、新媒体以及包装推介团队人力资源的权利,全程监控调度项目进展、安排播出并跟踪研判舆情。
作为“五一”报道的旗舰项目,《大国工匠》打破部门、科组的常规生产方式,从央视新闻中心各部门抽调优秀人才进入项目生产核心,经济新闻部抽调了8组资深记者,新闻频道编辑部投入了专业剪辑编辑,视觉艺术部《真诚沟通》团队介入选题策划并指导拍摄、美术编辑负责包装设计,新媒体新闻部指定专人负责在《大国工匠》的大框架下设计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特色产品。项目制的确立,使得项目人员专心打磨作品,有效增强了执行力。
为了保证每一期节目都是精品,节目生产立项之初就制定了时间表和任务图,将节目生产各环节进行分解,项目各岗位据此推进工作,总指挥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任务考核和质量督导,实现了从选题确定、采访跟踪、后期编辑到节目审查、宣传推介的全流程把控。
三、集约化编播:早投入 广覆盖
创意落地,不仅要打磨作品,也要研究市场研究受众;不仅要做好传统电视媒介的大众传播,也要做好新媒体的精准化、分众化、社交化传播。要改说教式、灌输式为渗透式、感召式、菜单式,以达到的传播效果。在节目编播和宣传推介方面,副总编辑、新闻中心常务主任黄传芳要求《大国工匠》项目在时间和空间上要科学布局,突出两个字:一是“早”,二是“广”。
“早”指的是有节奏的“早”。在投放时间的研究上,我们认为要抓住时机,要在社会公众和其他媒体还没有进入“劳动节模式”前就达到先声夺人的传播效果。今年“五一”劳动节旗舰产品《大国工匠》原计划在“五一”前一周开始投放,计划经过一周的铺垫预热和引入,在5月1号、2号、3号三天达到潮。由于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并波及我国西藏地区,我们及时分析研判舆情,主动调整,将开播时间推迟至4月29日,在“五一”假期三天重点投放。实践证明,“五一”前的播出迅速提升了有关《大国工匠》的话题度。其次是推介早:先期制作的《大国工匠》宣传片在节目开播前一周即开始投放,宣传词“大国工匠•匠心筑梦”巧妙点题,宣传片制作精良,营造出强烈的期待感。
第二是“广”,“广”指的是把控投放维度和投放力度。需要说明的是,“广”也不是泛泛的“广”,而是精准的“广”。首先在内容上,今年的“五一”主题报道中,《大国工匠》是提前投放并持续多天的旗舰报道,其他如情感类的《工人诗篇》、《劳动回想》,针对年轻人的《新创业者》、《我是创客》等,是更分众式的、菜单式的设计。其次是在投放上,根据受众分析和舆情研判,“五一”假期三天我们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加大了《大国工匠》的播出频次,并根据不同栏目的特点制作播出不同的版本,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到达率。此外就是在多媒体平台的覆盖面广,《大国工匠》在电视媒介开播后,多媒体同时互动渗透,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同步精准投放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相关内容
《大国工匠》节目时间紧、任务重,从确定拍摄对象到完成拍摄,许多编辑、记者每天只睡几个小时。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保证了节目在五一期间如期高质量的播出。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此次报道为契机,总结成功经验,在严、细、深、实、快上下功夫,聚焦党和国家新闻宣传的主线,创新主题报道的报道方式,进一步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机制化常态化,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谢谢!
《大国工匠》是这样锻造出来的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岳群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我能代表《大国工匠》的主创人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国工匠》的创作体会。
这次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的《大国工匠》系列报道,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2015年“五一”和“十一”期间在《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相继推出的特别节目,报道聚焦17位行业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反映当代中国对传统“匠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体现出“中国制造”的高品质形象。
说实话,报道推出时,我们并没有想到会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我记得季《大国工匠》播出时,我们专门委托了一家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对《大国工匠》在网上的好评率进行调查,看看挑剔的网友们如何评价。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好评率是91分,在豆瓣上的评分甚至超过了《舌尖上的中国2》,我们当时就在思考,为什么大国工匠这样一个主题报道在网络上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我想从节目的立意、操作两个层面谈谈我们的感受。
一、寻找节目和时代的契合点
《大国工匠》的早灵感,来自和创业者的一次交流,这位创业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坚持用手工打造晶体管收音机的故事,因为他觉得这个才能给人带来美妙听觉感受。这位创业者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老人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感动了他。
这次交谈对我们有很大的触动,我们也在想,为什么一谈到匠人精神,大家总喜欢说瑞士的钟表匠,为什么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可是国人却要冲到国外去疯狂抢购电饭煲、马桶盖?难道真如舆论所说,中国工人缺少匠人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2015年4月中旬,央视新闻中心提前启动了五一节日策划,我们寻找匠人精神的想法,得到了部门和中心领导的肯定,而中心对五一节目的超前策划,让我们有时间去思考节目的定位。从《大国匠人》到《大工匠》,再到《大国工匠》,虽然只是几个字的重新排列组合,但背后却是大家思路一次次激烈碰撞后形成的共识,那就是凸显对以“工匠”为代表的劳动者的尊敬和倡导,反映对“匠心”这一劳动价值与精神的深层追求。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几乎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明确节目定位和人物选择上,而当把彰显中国制造业水平的大工程,和技艺超群的基层的工匠对接在了一起时,主题报道和时代诉求之间也有了很好地契合点,这也为整个报道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制作感召式的电视作品
想要讲好大国工匠的故事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善言谈。一位徒弟这样评价他的师傅,师傅干活“没得说”,不干活时也“没得说”!可是如果师傅都没得说,我们电视报道就没法做了!
其实,这些大国工匠丰富的精神世界,很多都体现在了他们的工作中,所以尽管拍摄时间非常紧张,但是我们的记者还是沉下心来和采访对象接触,去寻找和挖掘他们身上质朴、触动人心的东西。
这些师傅刚开始都有些不适应,身边突然多了个如影随行的人,除了睡觉、上厕所,记者们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和他们呆在一起,师傅们工作时,记者就在旁边观察他们干活儿时的神态,动作、表情和语气......,他们休息时,记者就和他们同一块空地休息,同一张桌子吃饭,聊天……,渐渐地,师傅们和向记者打开了心扉。一位师傅对记者说,他是次在陌生人面前落泪。
沉下心来的挖掘,让每个工匠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他们话语不多,但是却都能直达人心。一位观众这样说到:“哪怕记住一个人的话,你都会受用终身。”
要讲好《大国工匠》故事还有一个不容易,就是拍摄,8位师傅干的都是精细活儿,头发丝十分之一的精度,怎么表现?不仅如此,师傅们的工作动作很单一,焊接、打磨、钻孔,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而且纹丝不动,画面怎么丰富?通常师傅干几个小时,我们的记者就拍几个小时,真正拍摄的镜头不多,但大部分时间在琢磨用光、拍摄角度,为了抓拍师傅工作时的手部细节,摄像将GPRO,一种主观镜头绑在师傅的手腕上,进行抓拍,为了能反应出师傅技艺的精度水平,摄像采用了100微距的摄像头。
在拍摄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师傅时,他从事的氩弧焊发出的弧光,对眼睛的伤害是电焊光的5倍,采访的时候,高凤林师傅多次提醒我,不要直视弧光,对眼睛不好,可是为了展现师傅细微的焊接工艺。记者每次拍摄时都坚持不用防护罩,而是近距离拍摄氩弧焊的弧光!每拍完一组镜头,记者都不得不闭会儿眼睛,调整一下。正是记者用心去体会,去拍摄,才能将大国工匠的故事,有血有肉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为师傅们精湛技艺惊叹的同时,为他们的故事所感动!
三、用匠人精神激励前行
可以说拍摄大国工匠,让我们参与的记者们开启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一位记者这样写道:“做节目中,我不断在寻找他的匠心是什么?正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匠心的可贵和伟大,同时也激励我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在紧迫的时间里,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做出好的节目。”
为什么说紧迫的时间呢?因为我们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在给节目定位和大海捞针式寻找采访对象上,这样给记者留下的采访时间,长的5天,短的只有3天,而这短短的时间里,还包括了记者往返飞机的旅程、和采访对象接触,采访拍摄制作的时间,可以说是几乎无法完成的时间。一位做专题的同事说,你们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做出这样品质的作品来,出了超强的执行力外,肯定有精神的力量在支撑。
的确,拍摄大国工匠的过程,就是我们记者不断学习匠人精神的一个过程,《大国工匠》有个微信工作群,节目的前后期工作人员都在这里进行沟通,从早晨五点到深夜一两点,这个群就没安静过,大到采访拍摄要求,小到一个镜头、一句话的调整,大家集思广益的同时,也会为一个细节争执不休,面红耳赤,可以说,大家都是在以一颗匠人之心,为打造一个完美的作品而努力。
为了做出好的作品,我们一位记者心脏不好,为了做好报道,她口袋里装着速效救心丸,不舒服时,吃一粒继续坚持采访,还有一位记者把刚出手术室的妻子托付给岳母,就立刻赶往采访地,LNG船有十层楼高,我们身材瘦小的女记者每天要穿着几公斤重的钢板鞋爬上爬下,脚后跟抹掉了一层皮,负责片子精编的团队是一帮年轻的姑娘,连续通宵加班,不大的房间里满地都是脱落的头发,看见的人开玩笑说:“收集一下地上的头发,你们们可以做一顶假发了。”
大国工匠节目的采制,给了我们每个记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坚守自己对新闻事业的那份承诺,在新闻业务上更加严谨、更加扎实、更加精细。不久前,作为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我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深入学习后,我们更加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要严以律己,踏实做事,踏实做人,要用匠心,去“研磨”每一个新闻作品,只有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收获优秀的新闻,同时还会收获观众和社会的口碑!
大国工匠播出后,很多网友都担心这些国宝级的技工退休后,谁来担当重任?中央领导在高度肯定《大国工匠》的同时,也要求我们能报道更多行业的优秀技工人才,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推出了《大国工匠》第三季报道,同时在十一期间推出了8集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这两年里,我们看到,在《大国工匠》的推动下,工匠精神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看到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人社部组织了“大国工匠进校园”、“大国工匠进工厂”的活动,我们看到了国家出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技能人才被放到了位,我们还看到,在90后、00后聚集的B站上,大国工匠被弹幕刷屏,很多人成了大国工匠的粉丝。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自豪。这次《大国工匠》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对我们每个采制人员来说是激励,同时是一个新的起点。
中国虽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却不是一个技术工人强国;虽然是一个工业大国,却不是工业强国。时代呼唤我国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和一线生产工人。《大国工匠》就是力图让全社会对工匠的价值予以全面关注,对工匠社会地位提高做出舆论准备,对工匠在认知理念和评判标准上的价值提升,有助于工匠形象的时代性树立。同时引发社会对工匠的评价体系和待遇体系合理建立方面的实质性思考。
我们会继续将《大国工匠》做下去,通过我们的持续努力,唤醒社会对职业技能的尊重,希望师傅们的手艺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希望工匠精神能够照亮人心,照亮中国人筑梦之路。谢谢大家! |
《大国工匠》是央视推出的新闻纪录片,是一部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作品。本书以“大国工匠”纪录片的文字脚本为基础,精选了12位大国工匠进行了二次创作,对主体文章进行重新编写,并加入了人物小传、题记和记者手记,更为立体地展现了大国工匠的风采和拍摄背后的故事。 |
《大国工匠》报道团队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和新闻频道编辑部的骨干记者组成,为了把这些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人发掘出来,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将目光对准现实,将镜头聚焦生活,真诚与大国工匠们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记录他们的足迹,以说理不说教、传输不灌输的新文风新样态,实现了主题宣传的精准传播。 |
高凤林: 火箭“心脏”焊接人 孟剑锋: 錾刻人生 顾秋亮: “两丝”钳工 周东红: 捞纸大师 胡双钱: 航空“手艺人” 马荣: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 张冬伟: LNG 船上“缝”钢板 周平红: 破解难中之难的极巧者 单嘉玖: 一份良心 百年传世 宁允展: 高铁研磨师 朱文立: 用匠心致敬经典的汝瓷大师 张冬梅: 药丸三克 责任千斤 |
《大国工匠》是央视推出的新闻纪录片,是一部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作品。本书以“大国工匠”纪录片的文字脚本为基础,精选了12位大国工匠进行了二次创作,对主体文章进行重新编写,并加入了人物小传、题记和记者手记,更为立体地展现了大国工匠的风采和拍摄背后的故事。 |
《大国工匠》报道团队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和新闻频道编辑部的骨干记者组成,为了把这些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人发掘出来,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将目光对准现实,将镜头聚焦生活,真诚与大国工匠们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记录他们的足迹,以说理不说教、传输不灌输的新文风新样态,实现了主题宣传的精准传播。 |
《大国工匠》一书在向世人传达一套关于工匠的“社会评价”观念参照系。在你习惯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同时,别忘了补一句:万事皆浮云,唯有匠艺高。因为,中国工匠的经典匠艺经过日精月华的淬炼,如流岁月的淘洗,历史风沙的打磨,已经上升为族群生存智慧的种质资源,包含着文化延续的遗传密码。中国工匠塑造了存在于器物中的中国形象,结晶着中国精神。中国工匠们用自己的匠艺作品彰显着中国品质和中国力量。 ——崔文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 他们是甘于寂寞、耐得住清贫而又身怀绝技的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对技艺永无止境的追求中,乐在其中而不觉苦,他们是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他们是背负着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的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很高的学历,就在师父言传身教的带动下,经过经年累月的摸索才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的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不仅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应该大力弘扬和提倡的。本书对于树立匠人精神起到了示范作用,它所能承载的出版意义远不止于讲述中国人的真实故事,而是可以引申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树立职业责任感,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树立了典范。 ——冯雪松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协会会员 |
【现货速发】大国工匠——刘丽
全新天津
¥ 54.90
【现货速发】李冰 造福千秋的大国工匠
全新天津
¥ 11.80
现货速发 绣(精)/大国工匠 北京出版社 9787200158540
全新泰安
¥ 159.00
现货速发 大国工匠-金 北京出版社 9787200160963
全新泰安
¥ 159.00
现货速发 文(精)/大国工匠 北京出版社 9787200158571
全新泰安
¥ 159.00
现货速发 大国工匠-器 北京出版社 9787200160772
全新泰安
¥ 159.00
现货速发 织(精)/大国工匠 北京出版社 9787200160796
全新泰安
¥ 159.00
现货速发 新(精)/大国工匠 北京出版社 9787200160789
全新泰安
¥ 159.00
【现货速发】大国崛起
全新天津
¥ 19.30
【现货速发】大国手
全新天津
¥ 30.7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