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 言
“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基于此,本书围绕城市空间的合理构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着眼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系统分析了城市空间巨系统中城市空间与城市要素的协调发展。首先,本书梳理了城市空间与经济、科技、社会及历史遗留等要素协调发展的理论认知以及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并对我国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认知和顶层设计进行了探讨。其次,本书从经济发展、遗存保护、空间优化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后,本书探究了城市服务功能国际化以及大城市空间发展网络化趋势。
1
导语摘要
城市是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是城市各要素的综合载体,是人类现代及历史上各种城市活动的投影,其形态与组织反映出城市系统中各主客体的存在形式和相互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城市空间经过城市社会历史的涤荡而不断演化并沉淀下来。回首过往,我国刚刚经历了一场被誉为世界奇迹的高速城市化发展历程,随着城市人口、资金、科技等各种发展要素的快速集聚,城市空间面临着与经济、人口、历史、科技等多个维度协调发展压力,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与城市要素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关注的焦点应当从从“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基于此,整篇书稿围绕城市空间问题,从理论分析到实践论证,从历史完成到未来展望,系统分析了城市空间与城市要素的协调发展问题。首先,书稿用了三个章节的篇幅梳理了城市空间与经济、历史、科技等要素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并总结了我国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和顶层设计。其次,书稿分三个章节从经济发展、遗存保护、科技进步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后,书稿以两个章节,以西安为例,探究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大城市空间发展网络化趋势。
作者简介
冉淑青,1982年4月出生,河北省清苑县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发表相关论文十几篇,在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目录
1
1
9
12
17
22
32
41
41
63
78
78
89
103
110
110
118
“田园城市”指引下开发区的理想构图/
144
156
156
159
172
180
188
188
198
206
218
218
230
239
257
257
263
284
299
内容摘要
城市是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是城市各要素的综合载体,是人类现代及历史上各种城市活动的投影,其形态与组织反映出城市系统中各主客体的存在形式和相互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城市空间经过城市社会历史的涤荡而不断演化并沉淀下来。回首过往,我国刚刚经历了一场被誉为世界奇迹的高速城市化发展历程,随着城市人口、资金、科技等各种发展要素的快速集聚,城市空间面临着与经济、人口、历史、科技等多个维度协调发展压力,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与城市要素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关注的焦点应当从从“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基于此,整篇书稿围绕城市空间问题,从理论分析到实践论证,从历史完成到未来展望,系统分析了城市空间与城市要素的协调发展问题。首先,书稿用了三个章节的篇幅梳理了城市空间与经济、历史、科技等要素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并总结了我国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和顶层设计。其次,书稿分三个章节从经济发展、遗存保护、科技进步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后,书稿以两个章节,以西安为例,探究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大城市空间发展网络化趋势。
主编推荐
冉淑青,1982年4月出生,河北省清苑县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发表相关论文十几篇,在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