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6.2 5.2折 69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守文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5231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25228937

上书时间2024-12-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生成“新类型”,开启发展的“新阶段”。本书基于学界的既有研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宪法与经济法这“三大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危机理论,强调有效发展、公平分配,以及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和危机,是经济法的重要功能和调整目标,而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和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法治建设,并不断提炼中国的经济法治理论。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是“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三大关系与体制理论”“发展理念与发展理论”“分配主线与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与危机应对”“经济立法与法治理论”。以上各章层层递进,力图说明:无论是“三大关系”的调整还是相关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协调发展理念的落实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无论是分配问题的解决还是分配制度的完善,无论是风险的防范还是危机的应对,都需要经济法治的保障和经济法理论的拓展。上述理论探讨所呈现的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对经济法理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张守文,男,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
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法理论、财税法、竞争法、信息法、社会法等,较为重要的著作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1993年)、《信息法学》(1995年)、《税法的困境与挑战》(2000年)、《经济法理论的重构》(2004年)、《财税法疏议》(2005年)、《经济法原理》(2013年)、《分配危机与经济法规制》(2015年)等,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获*首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司法部首届法学研究成果和法学教材一等奖、*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入选*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

目录
章 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    
第二章 “三大关系”与体制理论    
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  
第二节 “改革决定”与经济法共识   
第三节 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解析 
第三章 发展理念与发展理论    
节 经济法上的协调思想  
第二节 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双重调整”的经济法思考        
第四章 分配主线与分配理论 
节 贯穿经济法理论和制度的分配主线 
第二节 缓释“双重压力”的经济法路径 
第三节 分配结构的经济法调整 
第四节 差异性分配及其经济法规制         
第五章 风险理论与危机应对   
节 风险社会与风险理论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经济法解析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理论拓掘   
第四节 危机应对与经济法的有效发展 
第六章 经济立法与法治理论    
节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  
第二节 经济立法的“试点模式”  
第三节 “结构性减税”与经济法治 
第四节 提升治国能力的经济法路径  

内容摘要
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生成“新类型”,开启发展的“新阶段”。本书基于学界的既有研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宪法与经济法这“三大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危机理论,强调有效发展、公平分配,以及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和危机,是经济法的重要功能和调整目标,而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和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法治建设,并不断提炼中国的经济法治理论。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是“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三大关系与体制理论”“发展理念与发展理论”“分配主线与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与危机应对”“经济立法与法治理论”。以上各章层层递进,力图说明:无论是“三大关系”的调整还是相关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协调发展理念的落实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无论是分配问题的解决还是分配制度的完善,无论是风险的防范还是危机的应对,都需要经济法治的保障和经济法理论的拓展。上述理论探讨所呈现的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对经济法理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主编推荐
张守文,男,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
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法理论、财税法、竞争法、信息法、社会法等,较为重要的著作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1993年)、《信息法学》(1995年)、《税法的困境与挑战》(2000年)、《经济法理论的重构》(2004年)、《财税法疏议》(2005年)、《经济法原理》(2013年)、《分配危机与经济法规制》(2015年)等,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获*首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司法部首届法学研究成果和法学教材一等奖、*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入选*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

精彩内容
章   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   
一、背景与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以及经济法制的不断完善,经过学界的共同努力,中国经济法理论从无到有,日臻完善;对于其不同时期的学术推进,已有多种理论梳理 ① 。这些学术总结,在勾勒经济法理论发展脉络的同时,亦力求揭示其国别差异与部门差别,从而明晰其未来走向,因而对于“理论发展研究”的持续展开甚有裨益。  
从国别差异看,经济法自产生以来,始终与各国的经济政策直接相关,由此使其不仅具有国际共通性,更具有突出的国别性。而基于中国土壤生成的经济法,则更具有异于他国经济法的诸多特殊性。因此,在全球视野下研究中国经济法理论,着力解决中国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法学者的研究路径和目标,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经济法理论”的一些独特内容 ② 。
从部门差异看,环顾全球,若以进入垄断阶段后市场规制法的独立兴起为起点,则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并不长。由于经济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既与传统部门法共存于现代社会,又要对传统部门法有诸多超越或突破,因而在人们的固有认识或传统观念不易转变的情况下,经济法理论的提炼和认同难度更大。这既是经济法研究在各国都历经曲折的重要原因,也几乎是各种新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真正转变传统法学观念,对经济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才能理解经济法学对整体法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① 。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的改革。考古察今,真正符合规律的改革,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制度架构,并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正是在法律制度日臻完善、传统观念持续转变的过程中 ② ,中国经济法理论才日益成熟和发展起来。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的背景下,改革、法治与发展的“三者关系”,可谓至为重要,而“三者关系”的有效协调,都离不开经济法的适度调整。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与经济法的关系、宪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更是需要在理论上作出回答的重要问题,这些关系直接涉及经济法上的诸多体制问题,是经济法领域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宪法”的具体化,经济法已被提升到影响国家整体治理的高度,不仅直接影响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也关乎法治的整体进步。随着人们对经济法的定位、功能、目标等认识的日渐清晰,以及经济法在新时期现实作用的日益凸显,经济法理论在发展阶段和理论类型等方面,都已不同于既往,因而需要关注和研究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才能形成相关的“新视域”。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为某些理论领域的新发掘、新拓展),对于经济法学、整体法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本书将基于经济法理论的既有研究,结合经济法制度的近期发展,先探讨经济法领域重要的“三大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探究经济法上的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与危机理论等新型理论,分析如何加强经济法治,来推动有效发展,促进公平分配,防范和化解危机,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法的调整目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