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7.8 4.2折 ¥ 42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李运启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03493898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5198863
上书时间2024-12-15
章 仁爱篇 / 001
第二章 学习篇 / 013
第三章 诚信篇 / 026
第四章 修身篇 / 033
第五章 处世篇 / 050
第六章 孝行篇 / 068
第七章 责任篇 / 076
第八章 民本篇 / 088
第九章 从政篇 / 102
第十章 公平篇 / 114
第十一章 选贤篇 / 126
第十二章 法治篇 / 142
第十三章 经济篇 / 157
第十四章 军事篇 / 176
第十五章 理性篇 / 194
第十六章 和谐篇 / 205
第十七章 舆论篇 / 214
第十八章 文学篇 / 226
第 一 章 仁爱篇
一、导 读
人类生命是自然的厚爱,是历经上百万年的缓慢进化,才达到今天这样一个能逐渐掌握自身命运的阶段。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相比,人或者具有像人一样有智慧的动物,无疑是这个世界上可宝贵的东西。正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关注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能顺利进化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既是一切知识体系的出发点,也应成为一切知识体系的终极目标。
爱,是人类进化的助推剂,是人类由弱至强、由少至多、由个人至集体、由分散至凝聚的一种初的原动力。熊、虎、狮、豹,任何一种大型动物都有力量置人于死地,但终从残酷的丛林法则中脱颖而出的是人类。为什么力量和速度都远超人类的熊、虎、狮、豹未能统治这个世界呢?人类之所以终成为世界的主宰,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尤其是出自人类天性的那种母爱,让婴幼儿在人类早期的那种艰苦环境中,能够获得的生存概率。
凭借爱的力量,同一宗族的人群,同一地域的人群,团结为一个整体,并在爱的信仰的基础之上,建立起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从而得以战胜力量远超人类的动物群体,战胜各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自然灾害,并由此而得以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修身标准、政治主张、经济思想、教育理念、军事观点,无一不是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仁爱,便不成其为儒家。
儒家的仁爱,源自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这种爱出乎人的天性,源自人的本能,不学而有,不教而知,世代相传。但儒家的仁爱,又是一种博爱,一种大爱,它是将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推而广之,扩展到兄弟姐妹,扩展到亲戚朋友,扩展到同学同事,扩展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群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的过程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
儒家的仁爱,既源自人性,又符合理性,它没有先知与神的引导,仅凭人类的良知,便可感知爱的存在;它是对人类生活一种理性的概括和总结,没有仁爱,人与人之间将形同陌路,国与国之间将互为仇敌,政府与百姓之间将互不信任。仁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有了仁爱,人与人之间将相互关心,国与国之间将和睦共处,政府和百姓之间将相互信赖。
在很多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爱总是依托一种宗教而存在的,但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日渐清晰,上帝和菩萨已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而依附于上帝和菩萨身上的许多道德信条,似乎也在日渐失去它的感化和强制的力量。唯独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历久弥新,不仅没有因科技的发展而减损其内在的力量,反而日益凸显出它的人性价值和现代意义。儒家的仁爱,超越宗教、种族和地域的限制,无论一个人有没有信仰,无论他信上帝,还是信菩萨,无论他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可以把爱施予别人,也都可以得到别人的施予,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任何一种爱,都是有回报的。基督教宣扬博爱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灵魂可以得到拯救;佛教宣扬行善的人,死后可以免下地狱,来生还可以重新做人。这些回报虽无从考证,却表达了整个人类对“善”的肯定和向往。虽然儒家以利他为核心,不求回报,也反对“仁爱”的功利目的,但从人类发展的总体历程来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绝非一句虚言。虽然不见得每一件善行都能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每一件恶行都能得到大快人心的惩处,但从大概率而言,善良的人毫无疑问将有更好的人缘,更多的机会,更平和的心态,更健康的生活;而过于自私的人,毫无疑问将获得更多的指责,更多的遗弃和更艰难的生存处境,至于作恶多端者,则终究逃不过法律的严惩。由此可见,行善、施爱,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二、经典选读
(一)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出生于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省曲阜市),祖上为宋国贵族,其父叔梁纥(hé)为避战乱,移居于陬。孔子早年曾做过“委吏”“乘田”之类的小官,三十岁左右突破官府垄断,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避乱至齐,游说齐景公,景公推说其年老,未予重用。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齐国送了80名美女到鲁国,执政的季桓子接受了女乐,鲁国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随即辞官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行程,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国,前后达14年之久,多次遭遇绝粮、众人围困和反对者意欲加害的危险。晚年因弟子的努力,回到鲁国,潜心教学,修订六经,编成《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将其言行语录,整理编成《论语》一书。
1. 樊迟1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注释】 1樊迟:孔子弟子,名樊须,字子迟。
【译文】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仁就是爱人。”
2.子贡1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2,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注释】 1子贡:孔子弟子,名端木赐,字子贡。2何事于仁:何止于仁。3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恐怕都难以达到。病诸,难以达到。
【译文】 子贡问道:“如果一个人对老百姓广施恩惠,普济众生,这样的行为怎么样?可以说是仁者了吗?”孔子回答道:“这何止于仁啊,已经称得上是圣人了。尧舜恐怕都难以达到!所谓仁者,是自己有所作为,还要帮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成功了,还要帮助别人成功。”
3.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立志行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4. 厩焚1,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
——《论语·乡党》
【注释】 1厩焚:马厩起火了。2不问马:此句为记录者所加,意指孔子贵人贱物,仓促之间,以人为急,未来得及问马。
【译文】 马厩起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烧伤人没有?”不问有没有马被烧死。
5. 司马牛1忧曰 :“人皆有兄弟,吾独亡2 。”子夏3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注释】 1司马牛:孔子弟子,名耕,字子牛。2亡:无,没有。3子夏:孔子弟子,名卜商,字子夏。晋国人。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还曾做过魏文侯的老师。
【译文】 司马牛很忧虑地问道:“每个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回答道:“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做事严谨而不出差错,待人谦恭有礼,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注释】 1其恕乎:大概是宽恕包容吧。恕,宽恕包容。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去践行的吗?”孔子答道:“如果有这句话,大概是宽恕包容吧。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7. 子张1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注释】 1子张:孔子弟子,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答道:“在天下能做五件事情,就称得上是仁了。”子张问是哪五件事,孔子答道:“恭敬、宽容、诚信、敏捷、恩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容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的人信任,办事敏捷就能取得成效,予人恩惠别人就乐意听从使唤。”
(二)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成为儒家曾子、子思学派的继承者。学成之后,游说诸侯,到过梁、齐、宋、滕、鲁等国,但当时诸侯争霸,征战不休,其仁政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施行的机会。晚年退居讲学,与门人一起,著成《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1.孟子见梁襄王1。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2。卒然3问曰:“天下恶乎定4?”吾对曰:“定于一5。”“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6?”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7,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1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2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他也没有敬畏的感觉。就之,接近他。3卒然:突然。4恶乎定:怎样才能安定。5定于一:统一才能安定。6孰能与之:谁会跟随他呢?与,跟随。7人牧:治理人民的人。牧:放牧,管理。
【译文】 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出来对人说,从远处看他,不像是个君主,待在他的身边也没有敬畏感。突然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能安定。”他继续问道:“谁能统一天下?”我回答说:“不喜欢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道:“谁会跟随这样的人呢?”我回答说:“天下谁都会跟随这样的人。大王知道禾苗的生长吗?七八月间天热久旱,禾苗一下子就枯槁了,这个时候天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则禾苗浡然生长。如果能像这样,谁能抵抗得了?可现在天下的统治者,没有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不喜欢杀人的,则天下的老百姓都将翘首以盼。果真做到这样,老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源源不断谁能阻挡得了?”
2.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2 ——非所以内交3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4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5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1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2孺子:幼儿,儿童。怵(chù)惕:惊惧;恻隐:哀痛,同情。3内交:结交,内同“纳”。4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5端:发端,源头。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先王因为有同情怜悯之心,所以有爱护百姓的政策。以同情怜悯之心,实施爱护百姓的政策,治理天下易如反掌。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呢,就像一个人突然看到有小孩将要掉到井中,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惊惧哀痛的心情——这并不是要与小孩的父母结交,并不是要在乡党朋友之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听到小孩的哭声。从这一点来看,没有同情怜悯之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怜悯之心,是仁的开始。羞耻之心,是义的开始;谦让之心,是礼的开始;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开始。”
3.孟子曰:“三代1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离娄上》
【注释】 1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译文】 孟子说:“三代之得到天下是因为仁义,其失去天下则是因为不仁。国家之所以兴废存亡,也是一样的。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身体。现在有人厌恶死亡而又沉溺于不仁之中,就跟厌恶醉酒而又喜欢酗酒一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