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8.2 4.3折 88 全新

库存9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黎小龙,张文,郎诚 编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177784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5195791

上书时间2024-12-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将以三峡移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适应性研究为纲,以就地后靠移民、内安移民、外迁移民在以上层面的文化适应性分析为目的,探求三峡文化圈、重庆文化圈、异地文化圈各自的移民文化内涵。


目录
一、绪论
(一)三峡移民与三峡移民文化概述
(二)三峡移民与三峡移民文化类型
(三)三峡移民研究与三峡移民文化理论
(四)移民理论与三峡移民文化适应性研究
二、三峡移民与三峡移民文化的形成
(一)历史上的三峡文化与三峡移民
(二)三峡工程与三峡移民
(三)三峡移民与三峡移民文化
(四)本章小结
三、三峡移民的物质文化适应性研究
(一)就地后靠移民的物质文化适应性分析
(二)内安移民的物质文化适应性分析
(三)外迁移民的物质文化适应性分析
(四)本章小结
四、三峡移民的精神文化适应性研究
(一)就地后靠移民的精神文化适应性分析
(二)内安移民的精神文化适应性分析
(三)外迁移民的精神文化适应性分析
(四)本章小结
五、三峡移民的制度文化适应性研究
(一)就地后靠移民的制度文化适应性分析
(二)内安移民的制度文化适应性分析
(三)外迁移民的制度文化适应性分析
(四)本章小结
六、三峡移民文化理论总结研究
(一)三峡移民文化适应性前提与三峡移民文化构建
(二)三峡移民文化适应性过程与三峡移民文化构建
(三)三峡移民文化与国家观念构建
(四)三峡移民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遗产
附录
附录1.就地后靠、内安、外迁移民考察点概况
附录2.三峡移民文化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3.三峡移民访谈提纲
后记

内容摘要
  《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将以三峡移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适应性研究为纲,以就地后靠移民、内安移民、外迁移民在以上层面的文化适应性分析为目的,探求三峡文化圈、重庆文化圈、异地文化圈各自的移民文化内涵。


精彩内容
《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
  (一)历史上的三峡文化与三峡移民
  1.历史上的三峡文化
  三峡文化是历代生活在三峡地区的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对三峡文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学术界本着弘扬三峡文化、振兴巴山楚水、建设繁荣美丽新三峡的宗旨,全方位展开了对这一区域文化的研究,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论著、咨询报告、对策方案等研究成果面世,连续性出版物《三峡文化研究丛刊》收录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经过20余年艰苦细致的研究,三峡文化已经为世人所了解,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三峡文化的形成进行概括性梳理,并总结三峡文化的主要特征,提炼三峡文化精神。
  迄今为止,三峡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多万年前。1984—1986年我国古人类学家先后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的牙齿及颌骨化石,还有少量石器和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巫山人”的发现,证明了早在200多万年前就已有古人类在三峡地区生活,也有力证明了三峡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此前,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长阳县大堰乡钟家湾的龙洞中发现了距今20万年的“长阳人”化石,说明旧石器时代三峡地区一直有人类居住。进入新石器时代,三峡地区发现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其中,以距今约6000年的大溪文化能体现三峡地区特色。大溪文化主要分布于三峡峡区沿岸和鄂中偏南与湘西北部一带,经过1959年和1975年的两次发掘,已在巫山县大溪镇清理了200多座墓葬,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器以及玉器数千件。①考古发现表明,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基本上从山洞逐渐移居到三峡地区长江及支流沿岸的山前台地和缓坡地带定居,形成村落,有了房屋,能够制造比较精致的石器和陶器,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渔猎业也有了一定发展。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