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读欧随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读欧随笔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0 5.3折 3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中山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89010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5087208

上书时间2024-12-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关于欧阳修研究的学术随笔文集。欧阳修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的中坚人物,同时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是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本书作者将欧阳修置于北宋中期的历史大环境下,对其为人为文为政进行了全面评析,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在欧阳修研究方面,多有创获。



作者简介

张中山,笔名若白,商州人,196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党政工作。曾任《商洛日报》总编辑,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三部。



目录

欧阳修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1)


 


欧阳修的治国理政思想(8)


 


欧阳修的人才观述略(21)


 


可贵的“以身许国”精神(29)


 


庆历改革的积极推动者(33)


 


庆历改革者们的失策(39)


 


奉使河东河北彰显为政才干(45)


 


唯谈政事不谈文章(51)


 


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55)


 


身处逆境达观自适(60)


 


不慕荣利,知足知止(64)


 


欧阳修“洛阳情结”略析(68)


 


欧阳修与范仲淹(73)


 


欧王之间是与非(77)


 


欧阳修与三苏(87)


 


友情如山之重(91)


 


关于欧公请罢狄青事(95)


 


略论欧阳修前后期思想之变化(100)


 


欧公两次遭诋诬始末(109)


 


濮议中的欧阳修(115)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之比较(120)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与贡献(127)


 


涉笔有声响落纸成烟云


 


——读欧阳修杂记散文札记(137)


 


解读醉翁之乐


 


——读《醉翁亭记》札记(148)


 


人生之秋衰病心声


 


——读《秋声赋》札记(153)


 


一篇摇曳多姿的美文


 


——读《夷陵县至喜堂记》(159)


 


北宋古文复兴之路


 


——读《苏氏文集序》札记(163)


 


略谈欧公的碑志文(168)


 


一篇名文的负效应


 


——读《朋党论》札记(175)


 


范、欧两篇名作比读(178)


 


关于欧文“六一风神”(183)


 


化陈腐而显生机


 


——欧公对“四六文”的改造(189)


 


欧阳修与韩愈比较论(198)


 


欧诗刍议(206)


 


欧阳修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读欧阳修词札记之一(217)


 


欧公两首词之作年探讨


 


——读欧阳修词札记之二(227)


 


关于欧公艳词之我见


 


——读欧阳修词札记之三(231)


 


随笔小品《归田录》的价值


(235)


 


《六一诗话》的文学史意义(243)


 


欧阳修新见书简略述(250)


 


欧阳修读经的启示(264)


 


独具个性特色的《新五代史》(269)


 


《永春县令欧君(庆)墓表》作年考(276)


 


《张子野墓志铭》作年考(278)


 


中华书局《欧阳修全集》点校本指瑕(280)


 


欧阳修的故事(284)


 


关于宋代文学的读书札记(319)


 


附录:


 


宋史·欧阳修传(333)


 


简评杨庆存先生的《宋代文学论稿》(340)


 


欧阳修研究的开拓之作


 


——简评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343)


 


参考书目(346)


后记(350)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关于欧阳修研究的学术随笔文集。欧阳修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的中坚人物,同时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是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本书作者将欧阳修置于北宋中期的历史大环境下,对其为人为文为政进行了全面评析,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在欧阳修研究方面,多有创获。



主编推荐

张中山,笔名若白,商州人,196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党政工作。曾任《商洛日报》总编辑,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三部。



精彩内容
1. 序

 

                      “六一风神”慧眼看——《读欧随笔》序

                                       杨乾坤

 

    “六一风神”,本是明人茅坤对欧阳修文风之评价,因欧公晚年号“六一居士”,文又直追史迁,故有是称。然而“风神”亦指风度和神采,遥想欧公当年,其文才天下宗之,其史才天下赏之,其吏才天下钦之,三才合一,何尝不可解之曰:“六一风神”。

    我兄张中山先生,学养深厚,对文史研究有素,且为睿智之士。其思之精,思之深,常超乎尘垢之外,即以对欧阳修研究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数十年来他因对欧公知之爱之,故常引欧公之诗文以为谈资,谈赏既久,进而有研究之意愿。然而兄在商洛市文化局和《商洛日报》社主政期间,政事纷繁,无暇顾及,退休之后,复还自然身,遂于无梦居中,研究起欧公:披阅倾读,倚南窗以寄傲;细读精析,恒兀兀以穷年。攻疑克难,见观点之新锐;妙笔生华,骋雄辩而立言。

    今正果修成,编辑成帙,计20余万字。欧公在文学上的领袖地位,在史学上的精深造诣,在政治上的卓越建树,皆昂然于其中,我知其字字得来之不易也。因为对欧公之研究,古贤今人涉及者众,涉及领域亦多,故要于此中再蹚出一条路来,自见了戛戛其难;先须有慧心接触体验之,以见欧公之超然;复得有慧眼观察研究之,以见欧公之伟然。中山先生正是以慧眼而观“六一风神”的。

    在中山先生的笔下,欧公既是政治家,又是国之柱石。欧公伟矣,既见其为政之思想、务本兴农,以图国家之强盛;敢于担当,以见许国之公忠;加强吏制,以握强国之机柄;不见治迹,以掌天下之大同。又见其为政之主张:宽简便民,以擎理政之大念;不事风采,以图行事之干练;养才择吏,以图吏制之精悍;兼听博采,以图决事之稳健。

    于是见了欧公以身许国之精神:敢上罢宰相吕夷简之疏,因其昏庸误国也;敢作《与高司谏书》,让高若讷“直携此书入朝,使正予罪而诛之”;敢于贡举之时,对尚为险怪奇涩“太学体”者痛加排抑;敢于“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出使河东,使天险麟州而存宋之版图;出使河北,提出对契丹(即后来的辽国)防患于未然;推动庆历新政,半年上奏札70多篇,篇篇见肝胆也;仕宦四十年,上奏札250多篇,篇篇见忠贞也。至于欧公为官之态度,则是胸怀宽阔,而见其气概;反对因循,而见其刚坚;行事忠贞,而见其高尚;身处逆境,而见其达观。先贬夷陵,而夷陵治;再贬滁州,而滁州治;复历扬、颍诸州,而诸州治;知开封府,而京师又治。在台谏,则敢“横身当众怒”;做官员,则敢“孤忠一许国”。此种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千古而下,亦是感佩人心。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足见中山先生之慧眼卓识也。慧眼卓识,再经大手笔经营,“六一风神”更是了得。在中山先生笔下,欧公的文坛领袖风采更是灿然。欧公是宋代文学的巨擘,其文、其诗、其词,都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晚唐五季至宋,统治文坛的是四六文。此时的四六文已发展到另一,浮艳华丽,内容空虚,而文质卑弱;至庆历年间以孙复、石介为代表的士人反对四六文风却又大倡一种所谓的“太学体”,词涩言苦,险怪奇曲,风行一时。欧阳修力斥这种浮艳四六时文和“太学体”,推动并领导了宋代的古文运动。其措施有二:一是以行政手段强硬入手,以主持嘉祐二年(1057)贡举之机,采取断然措施,对作文遵从“太学体”的士子,一概不取,使得“场屋(科场)之习从此遂变”;一是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力矫之。欧公通过近千篇古文的创作业绩,创作出大批自然条畅、博采众长的古文,“天下翕然师尊之”。以其巨大之影响,又经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大批人士的力推,历经30余年,终于彻底纠正了文风,为宋代古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影响了后来近千年的古文创作,以此观之,欧阳修功莫大焉。三代秦汉之文,涉魏晋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宋史·欧阳修传》的这段评论,可谓的评。

    欧公的诗作有860多首,平易晓畅,其风格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巨大。中山先生自觉将欧公的诗论与创作实践相联系,认为其诗的特点就是率真随意,以散文句式入诗,以古文章法写诗,以议论入诗,这些诗句带来了平易晓畅的优点,显然也带来了浅白直露之不足。虽然,瑕不掩瑜也。欧阳修的诗风,逐步奠定了有别于唐诗的宋诗面目,以文学史角度去审视,应该说宋诗是对唐诗的突破和发展,在这方面,欧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欧阳修的词作有260多首,使用词牌达70多个。他将词的创作,贯穿于其创作之始终,并将词自觉地提升为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的地位。中山先生认为,欧阳修在宋词发展中是位标志性的人物,其对宋词发展有三方面的贡献:将词提升到文学的主要体裁的地位,将宋词的发展成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宋词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开拓了宋词的题材范围,使词突破了“艳科”的藩篱,而与诗一样,承载起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学功能;为宋词豪放派开辟了门径,使词从“艳科”向社会化扩大,从柔媚向阳刚播迁,终使词在婉约与豪放之间和谐发展,而取得了卓越的文学地位,欧公是一位开山式的人物。

    将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作深入研究,研究的结果令人耳目一新,中山先生之慧眼,若非洞悉欧公之作,何能至此!

    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中山先生正是以慧眼而观“六一风神”的。细检《读欧随笔》中,人所已道,则见其所道之精警,醉翁之乐足典型也;人所未道,则见其所道之精妙,碑志文字不可忽也;人所易道,则见所道别开生面,友谊如山之重也;人所难道,则见其雄辩滔滔,论欧公前后思想之变化是也;人已涉猎者,则见其匠心独运:“庆历改革的积极推动者”,见解之深邃也;独具个性特色的《新五代史》评说,见解之精准也;人未涉猎者,则见其独有会心,《秋声赋》诣意之探秘也;史事联系今日现实之借鉴也。凡此种种,中山先生皆以慧眼观之,然后烂熟于胸中,而衍以成文。每下一义,或有水到渠成者,而大抵煞费筹思;每发一论,或有出口成章者,而大抵厚积而薄发;每有一悟,或有妙手偶得者,而大抵经过熟虑;每成一篇,或有下笔立就者,而大抵费时旬月直至累月。看来字字皆心血,我兄辛苦不寻常。以十余载之努力,研欧不已,积数十年之学问,终于有成。而《读欧随笔》即将付梓,我谨向中山兄祝贺。欧公千载而下,又逢识者,大是幸事;中山兄思接千载,而观“六一风神”,大是雅事。幸者,知欧公名垂之不朽;雅者,知中山兄研欧而有大成。幸雅相合,《读欧随笔》必将自立于书林也。谨为序。

                                                                         2016.7.16西安

 

2. 书摘

                             欧阳修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称“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人,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即公元1007年。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诗也写得好,词也写得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他是一个中坚人物,宋代的王安石、曾巩和三苏都是他的门生,他是名副其实的北宋文坛领袖。同时,他也是史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他主持编撰的《新唐书》和独立撰写的《新五代史》,历来以“言约事丰”“事信言文”而受到史学界的称赞,甚至有人认为,他在史学上的成就毫不逊色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他对《诗》《书》《易》《礼》《春秋》等先秦经典的研究,不惑汉唐人的传注,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在金石学研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之为金石学之鼻祖。因此,可以说欧阳修是一个全面的文化人,无论在北宋文坛,还是中国文化史上,他都是一棵大树,一座大山。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做过绵州推官、泰州判官。推官判官都是州官的幕僚,级别较低。欧阳修4岁失怙,他母亲郑夫人带他投奔在隨州做官的叔父欧阳晔。欧阳晔也是小官,家贫。不过郑夫人出身于江南大户人家,能识字断文,因此就在家里教欧阳修识字读书,并经常给他讲他父亲为官清廉、忠孝仁厚的故事。这些对欧阳修性格的培养、人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阳修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是在隨州度过的。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他参加科举礼部考试获,殿试获甲科第十四名,被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与西京留守推官”,从此正式走上仕途,这年他24岁。欧阳修走上仕途的站,遇到的环境很好。西京留守长官钱惟演,是一位真宗朝的老臣,也是西昆诗人集团的主要人物,他十分爱惜人才,待僚属非常宽厚仁爱,再加上通判谢绛,也是一位文章高手,通明豁达。当时在钱、谢幕府里集中了一大批文学之士,梅尧臣、尹洙、杨子聪、张应之、陈经、王几道等等。特别是诗人梅尧臣(字圣俞)和古文家尹洙(字师鲁),都是诗文高手,和他们成为至交,对欧阳修的诗文创作影响很大。他曾在《记旧本韩文后》中说: “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当时整个社会上的文风是以杨亿、刘筠的“四六文”为正宗,号称“时文”,以此“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但他毅然抛弃作“四六文”,认为尹师鲁文章“简而有法”,于是走上以古文创作为宗旨的道路。

    这里有一个故事,他到洛阳第二年,钱惟演在官署造了一座双桂楼,落成时就让谢绛、尹洙和欧阳修每人写一篇记,结果谢绛写了500多字,尹洙只写了380多字,而欧阳修写了近千字。欧阳修感到自己的文章不如尹、谢的文章好,就连夜改写了一篇,结果比尹洙的文章还少了几个字。尹师鲁称赞他:“欧九真是一日千里!”古人作文是以言简意赅为上,不像我们今天,看谁能写大块头文章。从此欧阳修文名大振,为世所称道。在西京做推官三年,是欧阳修一生为得意的三年,也是他青年才子“诗酒风流”的三年。景祐元年(1034)三月任满回京,被王曙推荐进入学士院,做馆阁校勘。“校勘”虽然还只是准馆阁成员,但是这是仕途十分重要的一步。在宋代馆阁是“清华切要”的机关,从校勘到校理,再到修撰、知制诰、翰林学士,就是走向权力的层参政、宰相的途径。这时欧阳修28岁。正在他仕途顺遂时,仁宗景祐三年(1036),朝廷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权知开封府的范仲淹上书批评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用人尽出私门。结果惹恼了仁宗,就把范仲淹贬到饶州去了。这时年轻正直敢言的欧阳修,认为范仲淹为官清廉,立朝有本末,理在范仲淹一边,不该被贬,就给谏官高若讷写了一封著名的信《与高司谏书》,痛斥高若讷作为谏官,不仅不替范仲淹辩诬,反而“落井下石”,真是“君子之贼”“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被欧阳修写作的技巧、论辩的周密、语言的尖锐泼辣、正气逼人的风范所震撼。当然,结果不难想见,一个小小的低级官员,是斗不过宰相的。欧阳修当即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那时他还不足30岁。

    这一贬就是6年,先后知夷陵、乾德两县。仁宗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调滑州武成军判官,不久回京,复位馆阁校勘。庆历二年(1042)又出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