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宋慈洗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宋慈洗冤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9.4 7.5折 39 全新

库存1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斌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9352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3741382

上书时间2024-12-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青年学者钱斌先生继在《百家讲坛》讲述《千年一笔谈》之后,再次推出宋代科学文化专题。本书穷十余年研究,以科学史的视角,勾勒出宋慈的成长经历,解析他成为“法医学之父”的社会、历史原因及个人因素,介绍了《洗冤集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科学手段进行说明,分析了《洗冤集录》对中国和世界法律文化的影响,同时澄清了当代人对古代刑狱的一些错误认识。



作者简介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国近现代国情研究所所长。央视《百家讲坛》《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被评选为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度全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安徽省图书馆“2014年度听众喜爱的主讲人”。研究方向为科学和文化的生态与传播问题,开创了“用文化普及科学”的新路径。所著《千年一笔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及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活动。



目录
第一讲 戎马倥偬
第二讲 循吏楷模
第三讲 四任提刑
第四讲 著述集录
第五讲 死因之断
第六讲 蒸骨奇法
第七讲 滴血认亲
第八讲 银钗验毒
第九讲 动物探案
第十讲 断鰲立极
后记 选择

内容摘要


青年学者钱斌先生继在《百家讲坛》讲述《千年一笔谈》之后,再次推出宋代科学文化专题。本书穷十余年研究,以科学史的视角,勾勒出宋慈的成长经历,解析他成为“法医学之父”的社会、历史原因及个人因素,介绍了《洗冤集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科学手段进行说明,分析了《洗冤集录》对中国和世界法律文化的影响,同时澄清了当代人对古代刑狱的一些错误认识。



主编推荐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国近现代国情研究所所长。央视《百家讲坛》《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被评选为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度全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安徽省图书馆“2014年度听众喜爱的主讲人”。研究方向为科学和文化的生态与传播问题,开创了“用文化普及科学”的新路径。所著《千年一笔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及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活动。



精彩内容
 怎么区分是自缢还是他缢呢?
自缢的人有男有女、有胖有瘦,环境和地点也是干差万别。像焦仲卿,他和崇祯帝、太监王承恩是吊死在树枝上的,而崇祯的后妃们则是吊死在室内,或许是房梁上,他们甚至连结绳套的方式都不一样,怎么鉴别?
宋慈在《洗冤集录》里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详细介绍了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鉴别方法,他道出其中的关键:喉下痕紫黑赤色或黑淤色,直至左右耳后发际。
宋慈认为,关键是要看自缢时的绳索在脖子上留下的勒痕。这道勒痕应该是深紫色的,而且一直延伸到左右耳后的发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自缢身死。
为什么呢?我们以一个案子来说明。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河南发生了一起案件。
有一对夫妻晚上休息,丈夫让妻子给他泡一碗茶喝。妻子动作慢了,丈夫很不高兴,开始骂骂咧咧,妻子也不甘示弱,顶嘴回骂。丈夫恼了,一拳打在妻子左耳上,把她打倒在地。妻子倒地后,还嘴硬,说:“你爹妈怎么养了你这个野种!”丈夫顺手捡起地上的一根棒子,向妻子砸过去。妻子用手一挡,棒子砸在手上,她的手被砸伤,鲜血淋漓。丈夫赶上前去,照着妻子的脑门又狠踹了几脚。妻子立马昏了过去,不久呼吸急促,接着一命呜呼了。
见妻子死了,丈夫害怕起来。为了逃避罪责,他伪造了现场。他把妻子手上的血迹擦干净,又给她换了一套衣服,把她放平整,然后用绳子在尸体脖子上用力锯勒,造成她自缢的假象。这一切做好后,他去死者家里报丧,说是妻子争吵后上吊自杀了。妻子家里来人一看,死者的头上、耳上和手上都有伤,这说明即便她是自杀也一定与老公打骂有关,于是马上到县衙报案。
县令带仵作到现场检验尸体,仵作检验出死者左耳、脑门致命部位有伤痕,脖子上“微有”勒痕。县令于是得出结论:这个丈夫殴打妻子后,又勒死了她,然后以“无故杀妻”之罪结案并上报府衙。知府看了案卷,觉得“微有”勒痕未必是致死的原因,于是派出仵作重新验尸。府衙来的仵作仔细验看了死者脖子上的勒痕,发现只是一道白痕,不是《洗冤集录》上说的那种紫色,断定是死后卡勒所致。知府提审丈夫,他的供述与仵作检验结果一致,确实是先殴打致死然后再以绳勒的。知府于是改判,将罪名改为“夫殴妻致死”,判绞监候。所谓绞监候,就是暂时监禁
,留待来年秋审或者朝审再决定是否执行绞刑。
从这个案子我们可以看出,真自缢死和假自缢死,在勒痕的颜色上是不同的,自缢死后勒痕的颜色呈深紫色,而假自缢死只能造成一道白色或略深一点颜色的勒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血液循环受阻,所以自缢的人会在脖子下瘀血,勒痕颜色就会很深;而如
果是死后吊上去的,他已经没有血液循环了,也就不会形成深紫色的勒痕。古人还没有血液循环的认识,所以只能从表象,也就是从勒痕的颜色来进行判断。
然而从这个勒痕,我们就已经可以判断焦仲卿、崇祯帝他们的死因了。
《洗冤集录》记载的判别方法给后世的官吏们断案提供了一个依据,只要熟读此书的官员,往往看到勒痕,就可以判明案情。
我们举个例子。清朝的时候,一次在山东平度县,有人报告说村里有一个不知名的人自缢身死。县令到了现场,仔细查看了死者的脖颈,然后问村长:“你们村子里有几户人家?”村长说:“十一户。”“他们都在家中吗?”“不是,有一户父子二人赶集去了。”“好,等他们回来,你把他们叫到大堂。”等那父子二人到了大堂,县令一拍惊堂木,问:“你们为什么要搬动尸体,伪造现场?”父子二人吓了一跳,说了实话。原来二人早上出门,却发现一个人吊死在门口,他们怕担干系,连忙把尸体移走,又挂了起来,然后赶集去了。他们本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被县令一眼看破。
县令是怎么发现的呢?说穿了也不奇怪。他看到尸体脖颈处有两道勒痕,一道深紫色,一直延伸到耳后,说明此人系自缢而死;另外一道颜色很浅,说明是死后被移尸了。
由于后世《洗冤集录》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对于自缢鉴别的内容又写得很详细,这就给看过这本书的人伪造现场提供了可能。清道光年问~本叫《客窗闲话》的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某甲家境小康。他的表兄是个剩男,又穷又无赖,时常向某甲借钱,却又老是赖着不还。一年冬天,表兄又来借钱,说要借一百贯铜钱还债。某甲忍无可忍,就把表兄赶了出去,也不借钱给他。不料表兄这次还真是欠了一屁股债,他急了,就在屋外高声叫骂
,某甲在屋里也不睬他。表兄骂了一会儿,看表弟不理不睬,也觉无趣。他想想自己实在无法面对债主,一时想不开,“遂缢于檐椽之下”,意思是就在某甲家的屋檐下上了吊。
某甲在屋里听不到骂声了,就从后门绕出来看看表兄走了没有,却见一具尸体挂在那儿,不禁大惊失色。表兄死在这儿,他怎么也摆脱不了干系,以后官府敲诈、地保讹诈,那是没完没了,怎么办呢?’幸好这时天色已晚,天寒地冻的也没人走动,没人发现这件事。他赶忙回家,拿了一笔重金,跑到当地一位很有名的讼师那儿,请他想想办法。
那个讼师正在家和几个朋友玩叶子戏(明清时的一种纸牌),听了某甲述说,淡淡地说:“予戏大负
,无暇虑也。”讼师明里是说,我打牌都打输了,哪有心情管你的闲事,其实话里有话。
某甲心领神会,赶忙把带来的银钱奉上。讼师接了钱,登时眉开眼笑,他对某甲说:“你赶快回去把尸体解下来,注意千万别让人看见了,然后你再到我这儿来,我教你怎么做。”某甲回到家,把尸体解下来,放进屋里,然后又跑到讼师那儿。讼师打牌正起劲,见到某甲来了,吩咐他坐下来观战。某甲哪有这个心情?瞅个空就问讼
师下一步该怎么办,讼师也不睬他。
到了后半夜,讼师才对他说:“你赶快回去,把尸体再按原样吊起来。”某甲大惊,说:“您这不是害我吗?我这么挂上去,明天大家不就都知道表兄是死在我家了吗?求求
您告诉我怎么才能消灾躲祸吧!”讼师很不高兴,对他说:“汝违吾教,看汝破家也。”意思是说,你要是不按我说的办,那就等着家破人亡吧!
某甲很害怕,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跑回家把尸体原样地挂了起来,然后又跑到讼师那儿。
P93-9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