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3.7 5.3折 ¥ 4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周德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39731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3605450
上书时间2024-12-15
"自序 中国制造活下来,中国经济才有救
“中国制造”的名声越来越不好听,似乎它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事实上,“中国制造”太重要了。
不妨先从“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使中国获得“世界工厂”的名号说起。
“世界工厂”是一种什么样的称谓?从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在世界经济史上,有3个国家曾被明确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英国、美国和日本。由此来看,“世界工厂”应该是对世界工业强国,尤其是对制造业强国的一种肯定和赞扬。
继2009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后,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跻身世界”。这一次,继英国、美国和日本之后,中国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产品已经遍布全球,且有210余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
当“Made in China”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手里的商标,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时,我们倍感自豪与荣耀。但很多人没有看到,当中国制造以低成本优势、更具爆发性的力量承载起中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时,中国制造光鲜表面之下的隐患已开始显现。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制造业就已经尽显疲态。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中国制造业的脚步更加沉重。中国制造的颓势突出表现为由低成本优势消失、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因素所导致的海外订单减少,以及跨国企业的迁离。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如阿迪达斯、耐克、佳顿(Jarden)、卡特彼勒等,都开始奏起了“离歌”。
“潮水”退去后,我们看到了隐藏在中国制造“体内”的一根根软肋: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不佳;出口商品多是价格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只能赚取微薄利润;高耗能低产出,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堪忧,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中国制造“感冒”,中国制造的主体——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含量低、毫无品牌与创新优势的中小企业,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大和残酷的大洗牌。它们游走在死亡边缘,不是已经倒闭,就是在咬牙硬撑,抑或像一头头困兽,找不到任何出口。
一时间,“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似乎已不再是对中国出口加工能力的一种溢美,而是成了对产品深加工能力差、原创性少、附加值低的一种嘲讽。于是,有人大声呐喊:中国没有制造业!所谓的“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这种看法客观吗?我们显然不能因为技术含量欠缺、价格低廉、附加值低,就完全否定中国制造,置中国制造于不顾!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决定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兴衰成败。这种说法,没有丝毫夸张。当欧洲多国经济因债务危机而深陷泥沼、步履蹒跚时,只有德国一枝独秀,依然保持强劲态势,失业率甚至下降到几十年来的水平。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德国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
从日本的经济兴衰历程中,更是可以窥见经济走向与制造业兴衰的正相关性。20世纪80年代,背负日元升值的沉重压力,日本商品仍旧横扫全球,日本还能够跻身经济强国,这些都得益于日本制造在全球的所向披靡。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产业向海外转移,日本经济进入了所谓“失去的10年”,即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低速增长与停滞相互交织的时代。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都由出口和投资两驾“马车”来驱动,而驱动这两驾“马车”的引擎正是制造业。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制造以势不可挡的草根韧性打破计划经济的堡垒,盘活了整个中国经济。约有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由中国制造贡献,中国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造就了一大批有实力的本土制造企业;中国制造生产的商品,以价格低廉为“舟”,远渡重洋销往海外市场,为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制造生产的“硬货”,如钢铁、机器设备、水泥等“原材料”,支撑着中国的桥梁、机场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离不开中国制造。缺乏制造业的支撑,中国经济必然会在“泡沫”中迷失方向。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客观上给中国制造增添了大量压力。但是,谁又敢肯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中,没有中国制造不振的“身影”呢?
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步发展下去,一定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平稳和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制造正在经历的种种阵痛,中小企业正在经历的残酷挣扎,就是要告诉中国制造和中小企业,“以廉取胜”的道路已经走不通,是时候和过去的辉煌说声再见,切实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现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提升、转型方面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对中国制造需要转型升级,笔者无疑深感赞同,但关键问题是,中国制造要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笔者认为,对既缺乏技术、资本和人才又奄奄一息的中国制造来说,切不可盲目转型升级,生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活下来,中国制造才能够自我调整,并推进转型升级。而中国制造要活下来,除了解决市场萎缩、用工荒等难题外,还要学会找钱,利用一切创新金融中的融资机会,提高融资能力。
活下来后,中国制造要在整合的基础上,再想办法推进转型升级,从生产低档产品转为生产中高档产品,靠“质”的提升来赢得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利润,增强自身竞争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此外,仅靠中国制造企业自身的努力尚不够,还需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为配合中国制造完成自救,相关政府部门要行动起来,融资、减税、减费、减息等政策多管齐下,为它们营造更好的转型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愈中国制造的“重病”,帮助中国制造恢复元气。
中小企业活下来,中国制造才有希望,中国经济也才有希望!
"
"目录 序章 中国制造遭遇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的挑战 /
世界经济正在经历衰退 /
放缓的中国脚步 /
“三荒”遭遇“两高” /
“倒闭潮”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
怎么办?先活下来! /
Chapter1
章 订单少,就走投无路了吗? /
我国有13多亿人,为什么内需还是不足? /
善于发现,寻找市场盲点 /
“定制”生产,成为下一个“例外” /
电子商务是个好渠道 /
绕开欧美,到海外成本“洼地”建厂 /
海外开店,近距离接触客户 /
Chapter2
第二章 越没钱,越要会管钱 /
资金链紧张,不能光抱怨大环境不好 /
朋友的欠债、“三角债”,你还追不追? /
每一笔钱都要花到利润增长点上 /
房地产、资源、股市,都不要碰! /
薄利多销,也是个好办法 /
出售不良资产,把“死钱”变“活钱” /
Chapter3
第三章 “用工荒”,更要守住团队 /
“跑路”才是自寻死路 /
信心是黄金:“世道”乱,队伍不能乱 /
钱少,也要给员工发工资 /
以事业留人,用股权聚人心 /
打“温情牌”:人性化管理更能留住人 /
“放水养鱼”,给员工成长空间 /
Chapter4
第四章 银行“钱荒”,到哪里找资金? /
银行“钱荒”还会持续多久 /
从“钱荒”看中国制造融资困境 /
制造企业能不能融资,要看金融改革的口子有多大 /
高利贷肆虐,民间资本还靠谱吗? /
小微银行是门当户对的“资金池” /
叫好不卖座,中小企业私募债还是好的选择吗? /
政府会不会出台更多扶持中国制造发展的政策? /
Chapter5
第五章 创新金融中的融资机会 /
从飞机到复印机:融资租赁为中国制造提供固定资产 /
票据融资:没担保,小制造企业照样可以获得贷款 /
哪些企业更容易找到天使投资人? /
典当行:一辆车能救活一家企业 /
数万亿的信托能为中国制造带来多少救命钱? /
网络融资抢银行生意,阿里巴巴能不能拿到牌照? /
Chapter6
第六章 期待政策扶持,更要提高融资技能 /
找钱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 /
不贪多,清楚自己“值”多少钱 /
人脉就是钱脉,想方设法打入“投资圈” /
清晰的盈利模式很重要 /
及时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 /
必要的时候,不妨妥协一下 /
先抱团,壮大实力再融资 /
报表太完美,未必是好事 /
Chapter7
第七章 转型,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 /
加速死亡:盲目转型的后果 /
再怎么“转”,都要找到商业模式 /
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 /
可行性方案:联合—升级—转型 /
Chapter8
第八章 “寒冬”来临,创新也是自寻死路? /
LED的教训:模仿者节节败退 /
现在创新还来得及吗? /
创新,未必就是大刀阔斧的变革 /
被忽视的致命缺陷: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并非可有可无 /
家族企业与合伙制企业,有多少管理创新的空间? /
Chapter9
第九章 产业转型,就要更换产业? /
高科技的“银子”真的好赚吗? /
创新传统产业的盈利模式,也是一种转型 /
船小好调头,经常换产品是盈还是亏? /
“剩”者为王: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Chapter10
第十章 塑造自我品牌,不甘于为人做“嫁衣” /
习惯了代工,还敢追求品牌吗? /
什么时候塑造品牌合适? /
一包榨菜凭什么价值过百亿? /
善于借势,打造自我品牌 /
资历浅,不妨做做“黑马” /
没有好产品,品牌就是空壳 /
Conclusion
结语 中国制造到底有没有前途? /
"
"本书的价值在于,更现实,更接地气,更能理解中国制造企业的苦衷。现在普遍提出制造企业升级,这是不切实际的。制造企业连活下来都困难,让它们盲目升级无疑是死路一条。活下来,更重要!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李连仲
周德文会长长期在制造企业一线调研,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也更了解广大制造企业主的难处。对于制造企业怎么走,他是有发言权的,能为制造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自救方案。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 李子彬
制造企业想要走出困境,既要有敢于直面瓶颈的胆量和勇气,也要有积极灵活的头脑和想法,更要掌握长期发展的技巧和策略。
——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南存辉
书中所讲的生存、找钱与转型,不仅是在为制造企业指出一条自救道路,对于我们其他行业的企业,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值得企业家和致力于创业的人们阅读和学习。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振滔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