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2.6 4.7折 ¥ 26.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清) 曾国藩 著,梁启超,蔡鍔 辑录,高高国际 出品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07642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8元
货号23265788
上书时间2024-12-15
出版说明
一、本书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曾文正公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的《曾文正公嘉言钞》。《曾胡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二、《曾文正公嘉言钞》与《曾胡治兵语录》于1917年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上海振武书局刊行,本书所摘录均以这两个版本为底本。
三、本书以简便、实用为原则,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在翻译上以意译为主,不刻意追求逐字逐句的对译,把传达思想精髓作为准则,但我们也会努力做到翻译的精确,尽量忠实于原著。
四、在“原文”和“大意”的编排上,由于考虑到“原文”上下文连贯性不强的特点,我们将“大意”插入到“原文”之下,以方便读者对照阅读。而对长篇的文字,比如梁启超序、蔡锷序、蔡锷按等,则先将“原文”完整呈现出来,再将“大意”整体呈现,以不破坏文章的连贯性。
五、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其他版本的图书对相同内容的翻译,但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理解,在此对所参考的译者一并致谢。当然,限于译注者才识学力有限,难免会有不少错误,敬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被后世誉为“一代通才”“千古完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显著,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蔡锷(1882—1916),子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年少时蔡锷曾是梁启超在时务学堂任中文总教习的入室弟子,并在那里接受了维新思想。1899年蔡锷赴日本留学,但感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后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从此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嘉言钞 梁启超 辑
梁启超
书札
家书
家训
日记
文集
治兵语录 蔡 锷 辑录
蔡锷 序
梁启超 序
将才
用人
尚志
诚实
勇毅
严明
公明
仁爱
勤劳
和辑
兵机
战守
附 曾国藩传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被后世誉为“一代通才”“千古完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显著,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蔡锷(1882—1916),子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年少时蔡锷曾是梁启超在时务学堂任中文总教习的入室弟子,并在那里接受了维新思想。1899年蔡锷赴日本留学,但感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后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从此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嘉言钞
梁启超 辑
【原文】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信否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不敢言。若曾文正之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所敢言也。何也?文正所受于天者,良无以异于人也,且人亦孰不欲向上?然生当学绝道丧、人欲横流之会,窳(yǔ)败之习俗以雷霆万钧之力相罩相压,非甚强毅者固不足以抗圉(yǔ)之。荀卿亦有言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而严师畏友又非可亟得之于末世,则夫滔滔者之日趋于下,更奚足怪!其一二有志之士,其亦惟乞灵典册,得片言单义而持守之,以自鞭策,自夹辅,自营养,犹或可以防杜堕落而渐进于高明。
古人所以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日三复,而终身诵焉,也抑先圣之所以扶世教正人心者,《四书》、《六经》亦盖备矣。然义丰词约,往往非末学所骤能领会,且亦童而习焉,或以为陈言而忽不加省也。近古诸贤阐扬辅导之言益汗牛充栋,然其义大率偏于收敛,而贫于发扬。夫人生数十寒暑,受其群之荫以获自存,则于其群岂能不思所报?报之则必有事焉,非曰逃虚守静而即可以告无罪也,明矣。于是乎不能不日与外境相接构,且既思以己之所信易天下,则行且终其身以转战于此浊世。若何而后能磨炼其身心,以自立于不败?若何而后能遇事物泛应曲当,无所挠枉?天下之学问,殆无以过此。非有所程式而养之于素,其孰能致者?曾文正之殁,去今不过数十年,国中之习尚事势皆不甚相远。而文正以朴拙之姿,起家寒素,饱经患难,丁人心陷溺之极运,终其生于挫折讥妒之林,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又曰:“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况相去仅一世,遗泽未斩,模楷在望者耶!则兹编也,其真全国人之布帛菽粟,而斯须不可去身者也。
丙辰二月朔新会梁启超
【大意】
曾文正公,不仅仅是近代,同时也是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不仅仅是我国,同时也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然而,文正公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超出常人的才能,在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贤才俊杰中,他一直被认为是笨拙的,他的一生也是在坎坷沉浮中度过,但他却能够在立德、立功、立言这三方面作出突出的贡献,让后世铭记。而他之所以成就了震古烁今、无人能比的成就,主要是源于他能够树立起不甘于平庸的远大志向。他在困境中学习,在勤勉中前进,经历千难万险而不屈不挠,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一点一点地积累,不断地进步。他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终生勤奋,从不倦怠,做人刚正不阿,做事持之以恒,以真诚为立身之本,无论如何艰苦,都能够勇敢地追求上进。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孟子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尧舜那样,我不敢随便断言。但每个人通过不断的学习而达到曾文正公那样的高度,我是持肯定态度的。为什么呢?实际上,老天爷赋予他的天赋,和别人相比实在没有什么不同。况且,哪个人不希望成就一番事业呢?然而,出生在一个真学问断绝、道德沦丧、欲望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时代,社会上各种肮脏的习气以雷霆万钧之势笼罩下来,挤压过来,如果不是性格刚强、意志坚定的人,是难以抵抗得了的。荀子曾经说过,对于那些平庸懒散的民众,是需要老师、朋友来激发他们的潜能的。然而,在这样末落的世道中,严格的老师、值得敬畏的朋友却是很难轻易遇到。就这样,整个社会不可遏止地走向崩溃,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其中有一两个有志向的人,也只是从古人的典籍中寻找灵丹妙药,觅得一两句格言警句作为自己坚守的目标,然后自我鞭策,自我辅助,自我支持,这样或许还可以防止堕落,从而逐渐达到高尚圣明的境界。
古人得到一句警句名言,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且能够在一天之内反复地默念,以至于一生都在诵读,那是古代的圣哲用来扶助社会、教导人心的言辞语句。而这些经典的语句,在《四书》、《六经》中基本上已经收录齐备了。然而,经典的语句虽然涵义丰富,却言辞简约,那些学识粗浅的人往往难以马上领会,好在他们从儿童时期就研读学习。或许有人以为,这些经典的话语都是一些陈词滥调的东西,根本不能够据此自我反省。近古的很多贤达之士提出了很多匡救社会与人心的箴言高论,但他们的主旨往往是教导人如何收敛欲望,对于如何发挥个人能力却极少提到。人的一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他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群体,难道他不需要对社会群体有所回报吗?而要回报社会,就得出来做事。很显然,逃避现实,独守一份平静的生活,是不可能回报社会的,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样,他就不得不天天与外界周旋往来,同时秉持着自己的信念来改变世界,并使自己在这个污浊的世道中一直坚强地活着。如何磨炼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怎样做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任何事情,使自己心想事成?天下的学问,也不过如此。但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着,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曾文正公去世到现在不过几十年,当今的社会现实,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然而,曾文正公却能够凭借其质朴鲁钝的天分、平民的出身,历经千难万险,在厄运不断、屡遭猜忌的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刚正不阿,百折不挠,终改变了颓败的世风,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他的言论,每个字都来自亲身经历,并且切合实际。所以读上去感到亲切而有深意,足以为当今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人提供思想指导,其作用不是唐宋以后那些前辈名儒的言论所能比的。孟子说过:“听到伯夷的事迹,懦夫也会树立远大的志向。”又说:“历史上的那些奋勇之人,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他的事迹后,没有不发愤图强的。”何况现在距文正公去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他对后代的影响还在扩大,他的光辉形象还没有泯灭!因此,这本《嘉言钞》,无疑就像是全国百姓的衣服和食物一样,一刻也不能离身。
一九一六年二月初一新会梁启超
【原文】
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翫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大意】
今天空谈如何治理国家的方法,还不如多研究考察外在名声与实际作为之间的关系;今天空谈研究学术的方法,还不如去挑选那些踏实肯干的人士。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能够挽救浮华的,莫过于质朴了。经过长时间的松懈拖拉之后,以猛烈来振作精神,其用意就在此吧!
【原文】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于哉?
【大意】
我们今天如果能够有所发现,又想作远行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预备好结实的车子吗?
【原文】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大意】
忍耐冷清和艰苦的环境,忍耐劳累与寂寞的日子。
【原文】
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住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
【大意】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看他的志趣之所在。志趣低的人,一般都安于流俗平庸的陈规,于是变得越来越浅陋和卑下;而志趣高的人,则仰慕先贤哲人的作风和行事,于是变得越来越高明。
【原文】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
【大意】
没有士兵不足以忧心忡忡,没有军饷不足以痛哭流涕。只是放眼看当今世道,想寻求一个在利益面前不争先恐后,在正义面前不甘人后,敢于献身、忠心耿耿的人,却不能很快得到,这才是真正让人扼腕长叹的。
【原文】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精忠耿耿之寸衷,与斯民相对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有一补。不然,但就局势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
【大意】
今天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已经荒废不堪,什么事都不能做,各种弊病也一同并发,不可收拾。只有凭借这颗耿耿的忠心,与民众共处于白骨如山、积血如潭之中,希望能够堵塞横流的人欲,借以挽回厌恶混乱的天心,或许有万分之一的补救可能。否则,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就像滔滔的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终结。
【原文】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产延内,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
【大意】
集思广益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内心要持有不可动摇的主见,就像套住群马的缰绳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样。但一定要广泛听取众人的建议,就像千万条溪水流向大江一样,兼容并包,这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原文】
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生息之术,计惟力去害民之人,以听吾民之自尊自活而已。
【大意】
现在百姓穷苦,国家财政困难,我们也没有其他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办法。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竭力除掉那些祸害百姓的人,然后任由百姓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生活,自得其乐,如此而已。
【原文】
带勇之人,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
【大意】
统帅军队的人,要有才干可以治理民众,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求名求利,第四要忍受辛苦。大致说来,只要是忠义、有血性的人,那么这四种品质都会同时具备。
【原文】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大意】
古时候的名将之所以能够得到士卒的真心拥戴,并不仅仅只是依靠钱财的,还有很多除了金钱之外的因素。而后世的将领往往只会用粮食和丰厚的军饷作为笼络人心的工具,这种办法已经沦为浅薄了,也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给的金钱多时,人们就会奋勇如同蚂蚁一样附和你,而一旦没有钱财,他们也就如同鸟兽一样散去了。
【原文】
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囷(qūn)肝胆又与掀振一番。
【大意】
我进入这个世界已经很深了,早就讨厌那些宽厚的论说和模棱两可的现象,因为正是这些造成了这个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世界。而这些论调误人误家与误国已经不止一日了,偶尔有所感触,我的五脏六腑就如同翻江倒海一样,无法平静。
【原文】
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浙几于熟,如鸡伏即,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
【大意】
训练士兵,必须要求营官白天黑夜都要努力操练,才能慢慢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就好比母鸡孵蛋,火炉炼丹一样,一刻也不能松懈。
【原文】
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姁(xǔ)步,倡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见。国藩昔厕六曹,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次骨。
【大意】
近二三十年以来,士大夫习惯于安逸优裕的生活,挥动修长的衣袖,迈着和缓的步子,提倡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风气,一旦见到慷慨激昂以鸣不平的人,就会在背后议论他,认为此人是不懂事、浅薄又好自我表现。我先前供职于六部,就亲自见识过这种风气,那时就已经对这种风气恨之入骨了。
【原文】
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己稔知之而惯尝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遂,思欲稍易三四十年来不白不黑、不痛不瘁、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而仁人君予,固不当责以中庸之道,且当怜其有所激而矫之之苦衷也。
【大意】
我做官有些年头,早就看惯了京师的官场习气,那些达官贵人生活优裕安逸,看重声望;下层的官员则圆滑世故,趋炎附势。这些问题见得多了,我的郁闷也越积越多,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变成一种慷慨激烈、嫉恶如仇的性格。我一直希望能够稍稍改变三四十年来这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又牢不可破的积习,但有时候会采取矫枉过正的做法,不免有些意气用事的偏颇,因此屡遭埋怨和指责,招致讥讽和打击,但真正的仁人君子是不会以中庸之道来指责我的,他们应当体谅我这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是有苦衷的。
【原文】
苍苍者究竟未知何若,吾辈竭力为之,成败不复计耳。
【大意】
上天的意思究竟怎样是无法预知的,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做就可以了,至于是成功或失败,那就不需要计较了。
【原文】
愚民无知,于素所未见未闻之事,辄疑其难于上天。一人告退,百人附和,其实并无真知灼见;假令一人称好,即千人同声称好矣。
【大意】
普通老百姓愚昧无知,对于平日从未见过和听过的事情,就怀疑这些事情做起来如同上天那样困难。所以如果有一个人表示退出,便有一百人来附和,其实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有一个人叫好,就会有一千个人同声叫好。
【原文】
虹贯荆卿之心,而见者以为淫氛而薄之;碧化苌宏之血,而览者以为顽石而弃之。古今同慨,我岂伊殊?屈累之所以一沉,而万世不复返顾者,良有以也。
【大意】
荆轲之心化为横贯天宇的彩虹,但观景者却将它视为不正的色彩而鄙薄;苌宏死后的血化为碧玉,但赏玉的人却将它视为顽石而丢弃。古往今来,一直都有这种遗憾的事情而让人感慨,我又岂能例外?屈原之所以决心沉入江底而永不反悔,的确是有缘故的。
【原文】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
【大意】
时事越来越艰难,而要挽救的办法,必须首先要怀着敬畏危惧之心。只要胸中聚集了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可以担负起艰巨的重任。但是,如果把事情看得太过于容易,也是一种毛病。
【原文】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住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
【大意】
凡是善于下棋的人,每每在棋局危急的时刻,都能够做到一面挽救自己,一面攻破敌方,往往能够做到如同因为生病而调养得更加美丽和健康一样,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善于用兵的人也是这样。
【原文】
急于求效,杀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当前而不克见。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
【大意】
急于求得成效,再加上浮躁之气夹杂在其中,这样的人即使泰山就在前面都看不到。以瓦片作为赌注的人心态放松,所以显得十分灵巧;以贵重的钩带作为赌注的人,内心就会有所忌惮;以黄金作为赌注的人,就会因为心中慌乱而昏昏然。所以,如果对于心外之物过于关注,那么内心就会变得轻浮而不稳,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很长时间了。
【原文】
锐气暗损,为兵家所忌。用兵无他廖巧,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巳。
【大意】
锐气悄悄地损失,这是为兵家所忌讳的。用兵没有什么别的技巧,只是常保持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士气就够了。
【原文】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候,狃于屡胜,将丰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大意】
太阳过了正午便要逐渐从西边落下去,月亮到了盈满之后便要一天天亏缺,所以古诗中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句子,君子认为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悟出了大道。自从我带兵以来,每每处在对胜败存有疑虑,没有把握时,往往战战兢兢,心有恐惧,全军上下危惧警惕,后来往往获得大胜;有时候志得意满,鉴于屡次获得胜利,并导致将士们骄矜散漫,结果却经常有意想不到的失败。
【原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