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思想之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思想之声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0.2 7.0折 29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 叶·普里马科夫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14107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22920335

上书时间2024-12-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思想之声》是叶·普里马科夫*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他多年深度思考与科学研究的结晶。书中,他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做出了重要论述。《思想之声》一定会在中国读者中产生共鸣。



商品简介

  《思想之声》是叶·普里马科夫*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他多年深度思考与科学研究的结晶。书中,他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做出了重要论述。《思想之声》一定会在中国读者中产生共鸣。



作者简介

  叶·普里马科夫,1929年10月29日出生于基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著名中东问题专家。曾任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所长、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外交部部长、政府总理、国家杜马议员和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主席等职。近年来,叶·普里马科夫潜心研究苏联兴衰、俄罗斯经济与发展、国际政治与外交等问题,总结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有:《大政治年代》(1999年),《临危受命》(2001年),《“9·11”和入侵伊拉克后的世界》(2003年),《走过政治雷区》(2007年),《没有俄罗斯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政治近视眼可导致何种后果》(2010年)等。
  李成滋,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主要从事俄语语言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先后在《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国语文》、《国外社会科学情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译著和工具书十余部,曾获华东地区科技图书出版二等奖(1990年)。主要作品有:《农工一体化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1983年),《工程师纵横谈》(1985年),《大俄汉科学技术词典》(1988年),《外国科技人物词典》(工程技术卷)主编(1990年),《英语姓名读音译名词典》主编(1994年),《俄英汉英美姓名译名词典》主编(1997年),《踏着正义战争之路前进》(2010年)等。



目录

历史无法重写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碰撞
趋同化——神话还是现实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独联体将举步维艰
俄罗斯:必须转变经济模式
政治不稳定征兆(“统一俄罗斯党”的意识形态是灵丹妙药吗?)
现代化:若干反命题
俄罗斯所面临的世界
来自国内与来自国外威胁之对比
再论中东问题
代后记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思想之声》是叶·普里马科夫*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他多年深度思考与科学研究的结晶。书中,他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做出了重要论述。《思想之声》一定会在中国读者中产生共鸣。



主编推荐

  叶·普里马科夫,1929年10月29日出生于基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著名中东问题专家。曾任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所长、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苏联苏维埃联盟院主席、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外交部部长、政府总理、国家杜马议员和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主席等职。近年来,叶·普里马科夫潜心研究苏联兴衰、俄罗斯经济与发展、国际政治与外交等问题,总结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有:《大政治年代》(1999年),《临危受命》(2001年),《“9·11”和入侵伊拉克后的世界》(2003年),《走过政治雷区》(2007年),《没有俄罗斯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政治近视眼可导致何种后果》(2010年)等。
  李成滋,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主要从事俄语语言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先后在《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国语文》、《国外社会科学情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译著和工具书十余部,曾获华东地区科技图书出版二等奖(1990年)。主要作品有:《农工一体化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1983年),《工程师纵横谈》(1985年),《大俄汉科学技术词典》(1988年),《外国科技人物词典》(工程技术卷)主编(1990年),《英语姓名读音译名词典》主编(1994年),《俄英汉英美姓名译名词典》主编(1997年),《踏着正义战争之路前进》(2010年)等。



精彩内容

    历史无法重写
  在当今政治书籍中,越来越多的作者把1917年的十月事件称做“政变”。使用这一术语的不仅有右翼反对党政治家,而且还有政治学者。与此同时,判定该事件是“革命”还是“政变”对于认识俄罗斯历史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在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上,人们头脑中总会烙上统治力量意识形态的痕迹,即使后来人们对事件的评价重新进行修正,但仍然会受到新的思想政治氛围的影响。对1917年十月事件的解释也不例外。该事件被贬低为上层政变,已经成为当前否定苏联70年进步历史的依据。更有甚者,居然试图证明:当时快速发展的俄国经济似乎就葬送在1917年的十月事件身上,而不是葬送在次世界大战上。
   现阶段,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试图为苏联时期的生活进行全面辩护。他们准备无视那些对千百万人来说是犯罪的内部争权斗争和造成整个农民阶层陷入痛苦之中的错误政策。但是,这一切是上层政变的结果,还是俄国在一场不可避免的革命进程中裹挟着的某些异常因素所带来的后果?
   革命不同于政变,其特点就在于,革命提出并解决的问题都是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比如改变所有制形式,摧毁旧的管理体制和权力机构等。没有革命的环境就不可能爆发革命。革命的环境包括:下层民众不愿在原有旧体制下继续生活下去,上层官员又无法用旧体制管理国家等。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前的形势和环境恰恰如此。军队在前线连连失利,沙俄官员贪污腐败风气盛行,以拉斯普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腐朽,没有推行民主改革的意愿和能力等等——这些统计尚不完全的因素便是当时尼古拉二世专制统治下俄国状况的真实写照。此外还需要补充一点,当时的统治集团竟然向因反对日益加重的剥削而上街抗议游行的工人开枪。
   记得我曾经这样问过令我尊敬的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尼古拉二世这样的人物能够列入圣徒吗?这位至圣者对该问题深表理解地说,尼古拉二世已经被俄国东正教会列为圣徒,这并非因为他生前的行为,而是因为他去世时是一个蒙难教徒。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