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以“自贸区海关法律制度”为专题,关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影响、负面清单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海关监管法律、自贸区航运法律制度的突破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海关法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启示等问题。同时开设有“关税法律制度”、“海关法专题研究”、“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与外国海关法”等栏目,全面介绍和评述海关法律制度前沿问题。
作者简介
陈晖,1969年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教授,海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6年7月华东政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2009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刑法专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刑法和海关法。专著有:《近现代法哲学的两次转型及其意义》(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版)、《走私犯罪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主编作品有:《海关法学》(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年版)、《海关法理论与实践》(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案例海关法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海关法释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著(副主编)作品有:《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等。代表性论文有:《贸易便利化下国际海关立法的新特点及贡献》、《刑法学科学主义倾向之反思》、《犯罪的构成与构成的犯罪》、《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海关法发展趋势之分析》、《权利主体的建构与解构》、《西方法哲学的近现代转型及其意义》等60余篇论文。2001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目录
自贸区海关法律制度
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看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和发展
智利及巴拉圭自贸区实践及其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
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到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政策分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法律制度的突破与完善
转向权利本位:“负面清单”管理的法理分析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困境及出路
——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为背景
海关支持临港地区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
海关法专题研究
进出口货物放行后相对人之信赖利益保护问题探析
供应链视角下海运承运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初探
从《行政强制法》看海关滞纳金制度的完善
海关法扣留期限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冲突与解决——《行政强制法》对海关执行扣留期限的影响
“关境保护”和“边境保护”概念辨析——关境保护概念之提倡
海关缉私权的特殊性及法治困境之化解
关于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实施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
进出境快件渠道中的走私犯罪及其司法实务
逃税走私案件处理由没收私货制改为追税制探析
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间水客走私综合治理初探
关税法律制度
中欧关税立法内容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欧盟海关立法嬗变之分析
进境物品进口税征管制度的反思和完善
浅谈“判例”在关税业务中的应用——以商品归类与减免税为例
我国在出口退税中海关与税务部门深化合作的法律探讨——以欧盟促进税收征管安全现代化改革实践为借鉴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知识产权执法
国际与外国海关法
论TIR证国际运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作用
试论选择性干预战略在美国海关的运用
东盟海关通关管理和审单作业改革:以泰国海关为例
判例研究
论商品归类中纳税人的“无过错推定权”
域外视野
无缝电子数据和物流信息的传输从进口申报转向商业交易的起始环节
欧盟2013年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研究综述
欧盟海关法研究综述
附录 欧盟海关法研究文献索引
《海关法评论》稿约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法研究中心介绍
内容摘要
以“自贸区海关法律制度”为专题,关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影响、负面清单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海关监管法律、自贸区航运法律制度的突破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海关法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启示等问题。同时开设有“关税法律制度”、“海关法专题研究”、“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与外国海关法”等栏目,全面介绍和评述海关法律制度前沿问题。
主编推荐
陈晖,1969年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教授,海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6年7月华东政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2009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刑法专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刑法和海关法。专著有:《近现代法哲学的两次转型及其意义》(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版)、《走私犯罪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主编作品有:《海关法学》(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年版)、《海关法理论与实践》(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案例海关法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海关法释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著(副主编)作品有:《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等。代表性论文有:《贸易便利化下国际海关立法的新特点及贡献》、《刑法学科学主义倾向之反思》、《犯罪的构成与构成的犯罪》、《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海关法发展趋势之分析》、《权利主体的建构与解构》、《西方法哲学的近现代转型及其意义》等60余篇论文。2001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精彩内容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以倡导海关法律实践为基础的,以促进海关法学学科建设与学术成长为目标的,综合性的海关法学研究模式的海关法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并出版系列出版物《海关法评论》三卷。本卷(第四卷)即是在第六届海关法论坛成果基础上出版的。
第六届海关法论坛于2013年11月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总署政法司、上海海关、天津海关、深圳海关、南京海关、宁波海关、杭州海关、呼和浩特海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分院、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昊理文律师事务所、致格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相关专家学者四十余名参加了论坛。论坛分为三个单元进行,分别就“上海自贸区海关法律制度研究”、“关税与缉私法律制度研究”、“海关行政法与海关国际法”三个主题展开研讨交流。自由贸易园区海关法律制度成为本次论坛的热点,为此本次论坛还专门组织前往位于上海外高桥的自贸区进行现场考察。本卷刊登的主要是该研讨会的成果,同时也发表了其他有价值的投稿和译文。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2013年9月2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2013年10月1日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进入实质运营阶段。本卷“自贸区海关法律制度”栏目发表了我的《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看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和发展》一文。文章认为,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园区是从转口贸易发展而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自由贸易园区,就货物贸易而言仍然是海关特殊监管区,是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试验区。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特别是综合保税区的设立顺应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也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布局、良莠不齐和遇到发展“瓶颈”等问题。作为货物贸易的自由贸易园区,未来综合保税区要通过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框架中布局、“先立法、后设区”、区区联动、产业规划、重视教育科技支撑作用等实现科学发展。何力教授的《智利及巴拉圭自贸区实践及其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对比分析了智利伊基克自贸区和巴拉圭埃斯特自贸区这两个南美洲著名的自贸区。伊基克自贸区以其成功的运作,宽严适当的管理,成为世界自贸区成功的典范,保持了数十年的繁荣,成为智利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埃斯特自贸区实行高度宽松的海关措施,当初获得很大成功,但由于管理过宽,导致走私盛行,局面失控,走向了衰败之路。通过这一正一反的例子,文章认为,选址成功与否是自贸区成功与否的客观硬件,贸易和海关政策和措施应宽严适度,服务业应高度开放,结合旅游和娱乐业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中心,扩大自贸区的基础和吸引力。刘海燕副教授和顾睿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法律制度的突破与完善》探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法律制度的问题,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了中资外籍船沿海捎带业务和航运企业投资比例的突破,但仍需扩大中资外籍船沿海捎带业务的适用范围和规范其法律适用,给予中资外籍船的关税待遇优惠,重视自由贸易区航运安全。周和敏、赵德铭、陈倩婷三位律师的《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到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政策分析》指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原海关监管制度存在境外货物入区海关备案程序复杂、制约货物通关速度,区内保税货物海关监管制度过于严厉、企业违规风险较高,保税货物内销征税制度过于单一,企业缺乏选择权等问题,对自贸区“先入区,后报关”监管政策、各个特殊监管区之间允许企业“分批送货,集中报关,自行运输”、“选择性征税”制度等进行了评析,建议落实自贸区“境内关外”的法律地位,给予国内货物进出区以进一步的通关便利,完善选择性征税制度,修改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区内加工贸易企业账册不平衡不应视为违规。娄万锁副教授的《转向权利本位:“负面清单”管理的法理分析》对上海自贸区正在试行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认为契合权利本位理论,并对此进行了评析。吴展博士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困境及出路——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为背景》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困境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概念的混淆是导致困境的因素,结合自贸区设立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指出了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浦东临港地区虽然目前不属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但紧邻洋山保税港区,极有可能成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拓展区,洋山海关课题组的《海关支持临港地区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在回顾总结临港地区发展的基础上,从海关支持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在“海关法专题研究”栏目中发表了俞悦的《进出口货物放行后相对人之信赖利益保护问题探析》一文,该文针对实践中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经常提出的,货物放行后海关改变原来具体行政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问题,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运用到海关法,从海关法律规范角度分析了现有海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并提出基于相对人选择的通关方案设想来解决现实的困境。文章将民法中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应用到海关行政法律中思考海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拓宽了研究思路,不无借鉴意义。赵世璐、胡蓉的《供应链视角下海运承运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初探》从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视角分析了海运承运人的概念,指出我国海关从供应链安全角度对承运人概念缺乏清晰界定,特别是缺乏差别化管理的措施,提出应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相关治理,实现贸易安全与便利。海关法作为部门行政法,有哪些区别于一般行政法的特殊性,是海关行政法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林伟东、乔磊的《从〈行政强制法〉看海关滞纳金制度的完善》区分了海关法律中税款滞纳金和违规补税滞纳金两种类型,并认为前者符合行政强制法关于滞纳金的规定,而后者不符合。但税款滞纳金行政强制程序不完善,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建议根据行政强制法进一步规范。文章根据行政法律,对海关法律中具体制度展开分析研究,这是海关法和行政法结合研究的一个方向。崔建高的《海关法扣留期限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冲突与解决——〈行政强制法〉对海关执行扣留期限的影响》也是一篇结合行政强制法思考海关法律制度的文章,该文认为现行海关法律中规定的扣留时间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第25条规定相冲突,建议做出立法修改。祝少春副教授的《“关境保护”和“边境保护”概念辨析——关境保护概念之提倡》一文在对关境与边境概念辨析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现行海关制度领域中提倡使用“关境保护”的概念。万曙春副教授的《海关缉私权的特殊性及法治困境之化解》一文以海关缉私权力为切入点,对海关缉私权力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作者认为海关缉私权力构成和运行的特殊性都是基于海关对于进出境货物物品监管这一特殊职能而产生,但这些特殊性制度规定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之间存在内在紧张和冲突,必须在宪法合法性范围内予以规范。文章依据宪法思考海关法中海关权力特殊性和规范问题,这一研究思路值得提倡和深化。朱江华的《关于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实施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将诱惑侦查的相关理论应用到走私犯罪侦查,对相关制度规范进行了分析。通过进出境快件进行走私是目前走私犯罪中比较突出的犯罪现象,胡春健检察官的《进出境快件渠道中的走私犯罪及其司法实务》对此类走私犯罪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涉及的司法实务问题进行了探讨。孙超英的《逃税走私案处理由没收私货制改为追税制探析》对我国刑法和海关法中规定逃税走私案件没收私货,并追缴走私货值等值价款的规定进行了立法沿革、比较和法理分析,认为对逃税案件进行价值考量分析应改没收私货制为追税制,并提出了具体立法设想,为完善走私案件的处罚提供了另一个考虑的思路。李繇的《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间水客走私综合治理初探》关注了内地和香港地区水客走私这一热点问题,从司法制度、贸易、社会因素等分析水客走私猖獗的原因以及执法上的困境,提出通过加强两地海关和司法的合作、引导民主以及合理的贸易安排逐步解决水客走私的问题。
关税法是海关法的重要内容,海关起源于税收,很多国家无海关法但一定有关税法,本卷设立“关税法律制度”栏目关注关税法律问题。栏目中发表海关一级关税专家苏铁的《中欧关税立法内容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欧盟海关立法嬗变之分析》。作者详细叙述了欧盟关税法的立法历程,对欧盟关税法的立法变化要点进行了概括,特别对我国和欧盟关税法律制度进行了十个方面的比较和原因分析,对完善我国关税法从理念和制度层面进行了建议,对我国关税法律制度研究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如果说苏铁一文主要是侧重进出口货物来论述关税法律制度,那么林典立的《进境物品进口税征管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则主要围绕进出境物品展开,二者相得益彰。围绕进境物品进口税,文章对社会上流行的“国家不能与民争利,应当取消进口税”、“进境物品与进口货物的税率应保持一致”、“应按照实际购买价格确定进境物品的完税价格”三种观点进行了评析,对目前进境物品进口税法律中存在的实体和程序规定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实行差别化税率、在进境物品监管领域不执行20种应当征税商品的税收政策、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邮件按照物品监管规定办理通关手续、明确规定不可放行物品价值限额和例外情形、重构另行估价制度、实行更为灵活的税制修改机制和完善进口税征管制度立法等设想,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完善我国进境物品关税法律制度具有现实意义。石峰的《浅谈“判例”在关税业务中的应用——以商品归类与减免税为例》以商品归类和减免税为例,分析了关税法律制度中判例的存在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积极意义。文章还针对这类判例可能带来新的执法不统一、法律效力、溯及力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我认为,《海关法》第43条第1款规定的“海关可以根据对外贸易经营者提出的书面申请,对拟作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预先作出商品归类等行政裁定”就是判例制度在海关法中的应用,只是该制度一直未能有效地在海关实践中应用。在总结海关现有实践做法的基础上,研究海关行政裁定制度的可实施性是根本解决目前海关实践中各种“判例”诸多问题的方向。刘奇超、高丛珊的《我国在出口退税中海关与税务部门深化合作的法律探讨——以欧盟促进税收征管安全现代化改革实践为借鉴》借鉴了欧盟促进税政征管安全现代化改革项目中海关和税务部门合作的范例,分析了我国海关在出口骗税活动中针对申报不实的海关监管问题,提出我国海关在出口骗税中的法律规范完善及其同税务部门深化合作的设想。该文突破了海关法的界限,结合税收征管法和海关法探讨关税法律中的实践问题,拓宽了研究视野,对关税法律制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栏目中发表了张乃根教授的《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知识产权执法》一文(英文稿)。该文针对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为加强国际海关间的学术交流,自上卷开始刊登全英文稿件。本卷除刊登张乃根教授的英文稿外,所有稿件都刊有英文摘要。
在“国际与外国海关法”栏目发表了刘达芳副教授的《论TIR证国际运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作用》,该文介绍了TIR证国际运输以及我国开展TIR证国际运输的条件,建议我国尽早开展TIR证国际运输。我认为,研究我国加入《TIR证国际货物运输海关公约》对于我国当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特别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适应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贸易安全与便利是国际海关面临的主要问题,周阳副教授的《试论选择性干预战略在美国海关的运用》从国际公法和国家战略的角度,研究了美国海关是如何通过选择性干预战略来实现其国家利益,并影响国际海关法的。周阳副教授一直跟踪研究美国海关法,该文对了解国际海关法前沿十分有价值。张树杰、成竟的《东盟海关通关管理和审单作业改革:以泰国海关为例》以泰国海关为例介绍了东盟海关通关改革的现状和发展。张树杰、成竟分别是中国海关派驻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地区能力建设办公室的前任和现任技术专员,对东盟海关的发展状况十分了解。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海关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判例研究”栏目中发表了陈映川的《论商品归类中纳税人的“无过错推定权”》。商品归类是目前纳税争议中突出的问题,一旦相对人归类申报不实,海关是否行政处罚也是备受争议。本卷中俞悦的《进出口货物放行后相对人之信赖利益保护问题探析》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引入,试图区分申报程序中相对人是否实行实质要件申报和形式要件申报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而陈映川的文章则援引福州富成味精食品有限公司因出口货物L-苏氨酸的税则号列的确定问题诉福州海关海关行政处罚一案,对此类商品归类争议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援引国内外法例,建议将无过错责任原则有条件地引入到商品归类争议处理中,并将此类条件限定在商品归类存在技术性争议、归类结果的信赖利益保护和海关未尽归类审核的义务三种情形下,此种从实体条件上来界定申报不实的法律界限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在“域外视野”栏目发表了英国税务及海关署的高级管理者David Hesketh的《无缝电子数据和物流信息的传输从进口申报转向商业交易的起始环节》,文章介绍了在确保贸易安全和便利的背景下,英国海关是如何利用电子数据改革海关传统业务,确保国际贸易供应链流动的。该文对了解目前英国海关改革和发展十分有帮助。本栏目还发表了朱秋沅副教授与徐枫副处长的译文《欧盟2013年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致力于在区域层面统一各成员国的知识产权边境执法制度,共进行了四次关于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区域统一立法。第四次立法即为本译文中的“关于知识产权海关执法的2013年6月12日(EU)第608/2013号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条例”。该条例于2011年由欧盟委员会提案,经一般立法程序于2013年6月通过,于2013年7月19日生效,条例中的部分条款也于同日开始实施,还有大部分条款于2014年1月1日实施。第四次立法再次大幅度提升了欧盟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标准,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研究综述”栏目中发表了朱秋沅副教授的《欧盟海关法研究综述》,该文对国内外欧盟海关法研究状况进行全面介绍和述评,对研究欧盟海关法十分有价值。欧盟海关法是国际海关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曾在法律出版社规划出版了“国际海关法律研究丛书”,并已出版《美国海关法律制度研究》(周阳著)、《日本海关法原理与制度》(何力著)、《国际海关法研究》(朱秋沅著)、《世界海关组织及法律制度研究》(何力著),希望在本研究综述基础上,尽早出版欧盟海关法律制度研究专著。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意味着中国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其领域也将从货物贸易深入到金融、投资等服务贸易。由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上建立运行的,且是自由贸易区(FTA)和自由贸易园区(FTZ)的叠加,这也对海关法律制度的改革创新提出更多挑战。从国内海关法看,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与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两步申报”试点、“单一窗口”、跨境电子商务立法、边境管控立法、口岸立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海关执法统一性等问题;从国际海关法看,也面临全球经济新规则与海关贸易安全与便利、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国内海关法衔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关法、新型贸易形态与海关法等问题。从比较海关法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凸显了海关法比较和借鉴的迫切,全球经济新规则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使统一海关法典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可能。法律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海关法评论》倡导以海关法律实践为基础,以促进海关法学学科建设与学术成长为目标、综合性的海关法学研究模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海关法的研究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我们也期盼着在这片土壤上早日结出累累硕果。《海关法评论》将为之努力。
陈晖2014年劳动节于上海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