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5.6 6.7折 ¥ 3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李世化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3451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3617962
上书时间2024-12-14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并以“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无为而治”到庄周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周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老聃更远。
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自处和处世,道家之老庄实在是华夏民族在孔孟儒学、宋明理学的束缚之下,能够关照人的本真,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家园。“无为”便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无为”是因,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行为、思想强求的否定;而“逍遥”是果,它是人们在扫行“无为”这个指令或程序后的结果,是一个状态,是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状态。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车代替了步辇,汽车又取代了马车。世界似乎缩小,人们因此获得了许多的便捷。但同时人们不得不加快脚步来跟上这个有加速度社会的步伐。在追赶之中,渐渐迷失在对豪宅、香车、美食的热望之中,找不到方向,偶尔停下来,才想起来问问累得气喘吁吁的自己:我活着为什么这么累?人不可以活得轻松自在一点吗?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可以打开你心灵的枷锁,庄子的逍遥处世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加轻快。
首先你要正确认识自己。你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尘埃,所以你不要狂妄自大;你是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能发出独一无二的美丽光芒。因此你更不要妄自菲薄。“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既然在时空之中,你短暂、渺小,那么在那些比自己生命更加短暂、渺小的得失、恩怨、宠辱面前,你是否可以把它们看得平淡,视其为生命的点缀呢?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然”,在你的一生中总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也许你还有一小小的心愿,想把它们做得精彩点呢,这时你千万要记住“适时无为,则无不为”。有取有舍,轻松自在。
*后,人是社会的人,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悦人又悦己”是交往的重要准则。何谓“悦人”,是说在交往过程中,坦诚以待,但不可在言语、行为上对别人有伤害,让别人跟你在一起时有愉悦之感。何谓“悦己”,是说自己在不违背自己内心准则的情况下享受亲情、友情、爱情。同时和他们保持恰当距离,以免伤害自己。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画家任永简介:
任永,安徽萧县人,现居京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并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李孝萱、李津。画廊及北京环铁国际美术馆代理馆长、策展人,上海工程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画展,并在江苏、山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者李世化简介:
章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庄子其人
庄子其书
推崇至道,超脱世俗
逍遥于世,我行我素
第二章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人陷于超重的生活而不自知,他们整日奔波忙碌于金钱、地位、权势,而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快乐,如果你发觉自己多余的时间太少,有些其他想做的事情无法实现,或者让你感觉快乐的生活越来越少,你就要小心了。
不要被超重的生活所累
不要被虚名左右
不要让名利遮住眼睛
不要让嫉妒抹去快乐
走出心灵的樊笼
放得下的快乐
人生需用心感受
欲望太重心难静
给责任包袱减压
走出贪欲的坟墓
简单快乐的生活
第三章随风逍遥,快乐人生
逍遥,不是让你四处乱撞,无事可做,而是让你的心处于一种自由快乐的状态,忘掉那些所谓的世俗的烦恼,树立生活的信心,做一个随风逍遥的快乐人。
心性旷达,不被世俗左右
心纯如水自逍遥
快乐是一种自我感觉
生活在快乐之中
人生不必强力苛求太多
放飞心情
独处中的快乐
生活在快乐潇洒之中
去除身上额外负担,随风逍遥
跟自己过不去
第四章肯定自我,保持本色
每个人都很难认清自我,所以面对外来的种种,往往对自己会产生怀疑,失掉自我本性,随波逐流,将真我埋没,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可以代替谁,关键是你是否保持了自我,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
识人先识己
拥有自信,快乐生活
人生畅行无阻的境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认清自我价值
顺应自然,保持本色
做人要做自己
不要被旁人的话迷失自己
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不要让生活之舟偏离你的航线
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肯定自我,秉持本色
第五章无欲无求,平常心态
保持平常心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并不是消极地让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要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以便能充分调动发挥生命的潜质,使生命更加灿烂地放射出原有的光华。
用平常心态看得失
用平常心享受非常事
打开心灵之锁,快乐生活
凡事想得开——乐观做人
雾里看花,荣辱皆云烟
只要心性好,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难得平常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以平常心面对“好”与“坏”
做拥有平凡心态的快乐人
第六章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发现自己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目的,不如停下你的脚步,随遇而安。人不易知足,却必须学会知足,这样,你才能获得快乐。
智者生存之道
学会享受此时此刻
抓住人生的关键所在
不为功利之争所累
唯有知足才能常乐
“适应”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让事实说话
快乐的人容易满足
远离痛苦,知足常乐
放宽爱的尺度,知足快乐
第七章适时无为,则无不为
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适时无为,是为了更好的有为,聪明的人善于将“有为”与“无为”合用,是为了收获好的“达”。
适时无为,实则有为
无心插柳柳成荫
聪明人做聪明事
退一步路更宽
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舍小我成就大我
在拥有中学会放弃
妥协退让有时是必要的
在机遇面前要敢于取舍
转个“弯”做事
外方内圆,软硬有道
低头是为了更好的抬头
放弃也是一种洒脱
适时放手,重获机遇
第八章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只有积水深的地方,才能浮起大船。人若想成功,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成功需要勇气,也需要不断地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多一份行动,多一份成功
名声来自踏实做事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成功需要不懈努力
实现梦想需靠热忱打拼
成功需要走好每一步
稳扎稳打才能稳操胜券
心无二用是的智慧
坚强的毅力助你走向成功
小不忍则乱大谋
成功偏爱有准备的人
有远见,成就未来
成功需要不断磨炼
关注每一个细节
要想达到处,必须从处开始
想成功就不要半途而废
第九章不将不迎,顺应自然
人容易丢失自我,去迎合他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取自己想到的东西,将自我的尊严踩于脚下,其实,仔细想来,这种迎合,有时候不仅得不到满足,或者只是暂时的满足,而自身所失去的却远远超过了想象。
人心若镜,不将不迎
敢于说“不”,快乐自己轻松他人
强扭的瓜不会甜
做人要有“好”有“坏”
不要盲从他人,做人要有主见
做自己的主人
面对谗言,要保持头脑清醒
把嘲笑当作对生命的洗礼
第十章不巧若拙,大智若愚
巧中有拙,拙中有巧,用大智若愚的一种心态存活于当今的社会,实为一种明智之举,如此不但保住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傻人”有“傻”福
做人应保持低调
让别人觉得笨拙才好
装傻也是一种聪明
对付小人要用心机
无理勿需争三分,得理还需让人
糊涂难得
放低身段做人
用假象欺瞒对手
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第十一章君子之交,清淡如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可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所谓君子之交,清淡如水,朋友之间的交往还是要讲究一定的尺度的,否则,随心所欲,不但交不到新朋友,还会丢掉老朋友,既伤人又伤情。
君子之交需以诚相待
善待自己,宽待他人
面对突然升温的友情应提高警惕
“铁哥们”有时需用淡水来养
友谊之树常青秘诀——亲疏有度
友谊要在淡中求真
友情要保有弹簧距离
友情不要太亲近
朋友交往掌握好分寸
朋友之间不要以利益来计算
不可透支朋友资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并以“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无为而治”到庄周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周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老聃更远。
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自处和处世,道家之老庄实在是华夏民族在孔孟儒学、宋明理学的束缚之下,能够关照人的本真,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家园。“无为”便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无为”是因,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行为、思想强求的否定;而“逍遥”是果,它是人们在扫行“无为”这个指令或程序后的结果,是一个状态,是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状态。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车代替了步辇,汽车又取代了马车。世界似乎缩小,人们因此获得了许多的便捷。但同时人们不得不加快脚步来跟上这个有加速度社会的步伐。在追赶之中,渐渐迷失在对豪宅、香车、美食的热望之中,找不到方向,偶尔停下来,才想起来问问累得气喘吁吁的自己:我活着为什么这么累?人不可以活得轻松自在一点吗?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可以打开你心灵的枷锁,庄子的逍遥处世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加轻快。
首先你要正确认识自己。你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尘埃,所以你不要狂妄自大;你是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能发出独一无二的美丽光芒。因此你更不要妄自菲薄。“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既然在时空之中,你短暂、渺小,那么在那些比自己生命更加短暂、渺小的得失、恩怨、宠辱面前,你是否可以把它们看得平淡,视其为生命的点缀呢?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然”,在你的一生中总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也许你还有一小小的心愿,想把它们做得精彩点呢,这时你千万要记住“适时无为,则无不为”。有取有舍,轻松自在。
*后,人是社会的人,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悦人又悦己”是交往的重要准则。何谓“悦人”,是说在交往过程中,坦诚以待,但不可在言语、行为上对别人有伤害,让别人跟你在一起时有愉悦之感。何谓“悦己”,是说自己在不违背自己内心准则的情况下享受亲情、友情、爱情。同时和他们保持恰当距离,以免伤害自己。
画家任永简介:
任永,安徽萧县人,现居京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并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李孝萱、李津。画廊及北京环铁国际美术馆代理馆长、策展人,上海工程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画展,并在江苏、山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者李世化简介:
李世化,陕西榆林人 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多家文化公司担任管理工作, 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禅修养心》、《道修养性》等数部作品。 【原文】名者,实之宾也。
【大意】名是实的影子,是次要的。
庄子是一位追求自由、乐得逍遥的名士,对楚威王的赏识不为所动,宁愿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
古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过一辈子。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有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如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极。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如果是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相反的付出越多越可怕。
因此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要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劲,莫为名利蒙蔽你的眼睛。
从现实来讲,求名并非什么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如果求名心太切,有时就会容易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对已有的名气不满足,于是产生邪念。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事例值得深思。
曾记: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拿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不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是否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着实令人喜爱,如果他人不曾看过,就把它给我吧。”希夷说道:“这两句是我诗中之眼,如果把它去掉,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念这两句诗。
不觉暗想,如果此诗一面世,就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办法让它属于自己。便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老天对他的报应。”
宋之问在自己的领域中是很有建树的,如果不是被名利迷住心窍,遮住双眼,就不会走上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有时,美名会从天而降,你会怎么办呢?我国著名的京剧演员关肃霜,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关肃霜等9名演员义务赡养失子老人”的报道,同时收到了报社寄来的中共湖北省委顾问李尔重写的“赞关肃霜等九同志义行之歌”的诗稿校样。这使她深感不安。原来,京剧演员于春海去世后,他的母亲和继父生活无靠,剧团的团支部书记何美珍提议大家捐款义务赡养老人,这一活动持续了二十三年,共捐款6000多元。关肃霜一开始并不知道,是后来参加的。但报道却把她说成了倡导者,这就违背了事实。关肃霜看到报道后,马上委托组织给报社复信,请求公开说明事实。李尔重也尊重关肃霜的意见,将诗题改成“赞云南省京剧院施沛、何美珍等26位同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激战,美军后打败日军,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作为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照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名战士叫海斯,在战斗中表现极为一般,但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并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此时他的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声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符实,总是处在内疚、自愧之中。所以每天就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面对同样飞来的美名,关肃霜和海斯的态度不同,结局也不相同。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对于那些有正义感,有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做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却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不如像关肃霜,活得真实、轻松、自在、安然。
名利犹如孪生兄弟,彼此相依,谁也离不开谁。现实中人有重名不重利者,自戏为散淡之人,人称清廉之士。有人重利不重名,讲究实惠,认为名誉好听不好吃,无用。有人追名逐利,什么也舍不得放下,总想名利双收。这三种人有三种人生观、名利观,哪个更高洁,更可取,不言而喻。人生无利则无以生存,无以养身,不能养身则无法立业。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求利之人都视为小人,这要看为谁谋利和以怎样的手段谋利,获利后又怎样对待和利用所获取的利。如今,获利多少常常成为一个人价值大小的衡量标准。一个企业不赢利,说得再动听,仍旧没什么好名声;一个企业领导,只会搞花架子,却无创利本事,不是好领导。
如今的社会,人人离不开钱,什么事都得用钱,“有钱好办事”亦成了当下的口头禅。钱能给人们带来欢乐,使人们生活舒适安逸,免去饥寒交迫之苦,钱能给人带来自信,不必张口求人,使人们办事顺利。
钱财对于人来说很重要,但世界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品格、德行。从古到今,有钱人很多,但人们将其记住的很少,而对那些古今德高望重的圣贤,人们却如数家珍,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虽死犹生的人,不是他富有金钱,而是他富有高尚的道德精神。所以在利与义之间,君子的做法是舍利取义。
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春天,有一个叫曾叔卿的人,因为家中穷得揭不开锅,便向亲友借钱买了一些坛子之类的陶器,想要运到福建去卖,以便赚几个钱买米度日。正要走时,有人捎信给他说,福建遭水灾,民不聊生,他想陶器肯定没有人买,便暂时放在家中。一天,一个商人路过,买下了他所有的陶器,钱货两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