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84.1 6.1折 ¥ 13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苗俊青,兰保民,陈宁宁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42625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29745871
上书时间2024-12-14
2018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于漪老师是受表彰的“改革先锋”中唯一的教师代表;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各行各业杰出的英雄人物,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的光荣称号,她是全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中的唯一代表。 诚如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知,“70 多年来,于漪老师用思想的刻刀和实践的画笔,形塑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础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教学思想高度凝炼了教育实践中的见识,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对教育学、教师学的卓识, 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收录在本书里的文章, 均为发表于《教育(教育科研)》杂志“于漪研究”专栏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时间跨度为2021年5月至2024年4月,全书约40万字。收录的论文按照内容和主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编为“基础教育思想研究”,第二编为“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第三编为“德智融合思想研究”,第四篇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汇编成书时,基本上按照文章发表的先后顺序编排;同一编内,同一作者如有多篇相关的文章, 则放在一起排列。
苗俊青,编审,《教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学习报》社长。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同时兼任《文化产业》杂志社社长和总编辑。
兰保民,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现为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市教研室)研究员,兼任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秘书长,发表各类教育教学论文逾两百万字,出版专著三部。
陈宁宁,副编审,原为上海三联书店资深编辑,现为《教育》杂志社上海分部负责人,编委会秘书长。同时兼及创作,其长篇小说《大学春秋》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序言)学习研究于漪的几点思考
第一编:基础教育思想研究 于漪基础教育思想图景速写 丹心与沃土——试论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文化资源 人文精神铸就思想风骨——试论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精神气质及其当代价值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之目的论浅述 追求育人真谛——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之教育价值观浅探 深入学生世界,勘探成长奥秘 深度觉醒: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谈于漪的精神世界与生命境界 站在“制高点”上的求索——解读校长于漪 于漪办学的战略意识与战术本领 坚定文化自信 办好中国教育
第二编: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学科性质的时代篇章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超越性 坚守与超越——兼谈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的时代意义 浅论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时代价值 于漪语文教育理论成因初探 立体 多维 无恒——谈于漪的课堂范式 与学生共建一幢会呼吸的大厦——于漪语文教学艺术之我见 于漪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的传统因子管窥——以中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为例 文本主体之下的阅读教学——于漪阅读教学文本观浅析 于漪作文讲评课的教学论透视 “连接”与“编织”——于漪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当下作文教学的启示
第三编:德智融合思想研究 德智整合,滴灌生命之魂 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本质诉求 打造生命涌动的课堂——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教学思想学习体会 立足课堂 理解生命——于漪“德智融合”教学思想管窥 “读”以品德 “议”以悟德——于漪语文“德智融合”教学思想实践探究 以智为引 归于大美——于漪“德智融合”教学思想在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问以养德——于漪“德智融合”视角看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智识字源巧育德——于漪“德智融合”语文教学思想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回到历史现场 明其理析其法——任务群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德智融合” “言”之有法 “语”中育德——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思想下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策略浅探——于漪“德智融合”教学思想与整本书阅读 “德智融合”视域下革命传统题材的文本价值和教学策略探究——以《 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 探索对话之道 滴灌生命之魂——于漪“德智融合”语文教育思想的校本化实施 器识为魂,全面育人——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德智融合”教育思想校本文化实践探索 德智融合视域下集体探究学习策略研究
第四编:教师教育思想研究 于漪:一个永远建设的人 真功夫是育人能力的学术体现——谈于漪的教师素养观 做一位有德育情怀的语文教师 用学习积蕴成长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于漪教育教学思想青年教师培养摭谈 我和我的老师于漪 于漪老师引领我成长 先生二三事——于漪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劳动教育, 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学习于漪思想有感
|
编后记
2018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于漪老师是受表彰的“改革先锋”中唯一的教师代表;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各行各业杰出的英雄人物,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的光荣称号,她是全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中的唯一代表。 诚如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知,“70 多年来,于漪老师用思想的刻刀和实践的画笔,形塑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础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教学思想高度凝炼了教育实践中的见识,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对教育学、教师学的卓识, 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收录在本书里的文章, 均为发表于《教育(教育科研)》杂志“于漪研究”专栏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时间跨度为2021年5月至2024年4月,全书约40万字。收录的论文按照内容和主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编为“基础教育思想研究”,第二编为“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第三编为“德智融合思想研究”,第四篇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汇编成书时,基本上按照文章发表的先后顺序编排;同一编内,同一作者如有多篇相关的文章, 则放在一起排列。
苗俊青,编审,《教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学习报》社长。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同时兼任《文化产业》杂志社社长和总编辑。
兰保民,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现为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市教研室)研究员,兼任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秘书长,发表各类教育教学论文逾两百万字,出版专著三部。
陈宁宁,副编审,原为上海三联书店资深编辑,现为《教育》杂志社上海分部负责人,编委会秘书长。同时兼及创作,其长篇小说《大学春秋》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于漪基础教育思想图景速写
兰保民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于漪老师曾经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自称“草根教师”,这对她自己来说虽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但无意中却也准确地揭示了其作为人民教育家的鲜明特质。因为凡是草根,无一不是深植于大地,带着田野里的泥土芬芳,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强大的孕育力和创造力。作为一名终生从教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站定在讲台上,成长于课堂中,直面新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孜孜不倦,躬行深思,从而形成了她对基础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鲜活阐述。
因此我们认为,“草根性”是于漪老师作为教育家的独特个性, 同样也是她教育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这三个字,至少揭示出了两个特点:第一,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所关注的,主要集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领域;第二,于漪的教育教学思想, 不是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高楼大厦里, 而是写在倾其毕生之力所奉献着的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大地上。
毋庸讳言,相比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在不少人眼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针对这种偏见, 于漪老师倾其毕生之力“为基础教育鼓与呼”,这并不是出于她自己是一名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这一本位立场,而是源自她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殷殷关切, 源自她对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深刻战略思考。
在她看来, 基础教育从事的是人的基本建设,给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科学文化打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奠基。一个人能不能和谐发展,能不能充分地释放潜能、成就人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为此,就要时刻把“人”放在第一位, 聚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无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学科教学,都要时刻警惕功利思想和浮躁心态的侵蚀,时刻警惕落入“育分”而不“育人”的泥潭。
而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言,今天的基础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和未来的民族性格, 它直接关系到在国际格局中能否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国家建设和发展是否有后劲, 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图大业,其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绝不可等闲视之。因此,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大众, 面向全体学生,敬畏每个孩子的生命, 用心倾听每个孩子的生命呼唤, 充分激发每个生命个体的多元智能,而绝不应局限于英才教育,片面追求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它是向每个人提供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 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为所属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可见,基础教育有它特定的任务, 那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经验、价值、 准则, 在孩子心智发展最活跃的阶段,提供给他们,目的则是激发他们自身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在自我不断得到建设与完善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