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窦娥冤——关汉卿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窦娥冤——关汉卿选集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2.4 5.6折 22 全新

库存218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元) 关汉卿著; 康保成, 李树玲选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3823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2元

货号29242946

上书时间2024-12-1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关汉卿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毫无争议的流作家,也是世界文学有成就的优秀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出大约六十个剧本和一批散曲,其中流传下来的剧本约十八个,散曲约七十首。他满怀对旧世界的无比愤懑,对下层群众的无限深情,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文人命运的自悲自悯,挥动那如椽巨笔,谱写出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杂剧和不少优美的散曲。

关汉卿,大都(今北京)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卒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以后。关汉卿的时代,科举制度一度被取消,文人失去了进身之阶。加之元蒙统治者对汉人的鄙视,汉族儒生的社会地位下降到点,甚至人分十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竟居于娼妓之下!在困境中,许多儒生屈尊走向书会(编写戏剧、话本的团体组织)、走向勾栏瓦舍(演出戏剧、杂艺的场所)。文人和艺人结合,创造出崭新的戏剧文化和戏剧形式。关汉卿,便是这许多文人中杰出的一个。

在关汉卿之前,中国戏剧走过了漫长的萌芽、发展道路。与古希腊悲剧差不多同时,中国也有了早的演员(优)和戏剧(优戏)。秦汉时期,角抵戏颇为风行。隋唐时盛行参军戏,宋代流行宋杂剧。然而,比起长江大河般的诗文来说,民间戏剧文化只不过是一支浅浅的溪流。统治者一面关起门来看戏,一面又斥其有伤风化、坏人心术,竭尽扼杀、禁毁之能事。士大夫们更以涉足戏剧为耻。所以,我国虽然早就有了戏剧,但个用汉字写成的剧本,直到南宋后期方告出现。本来,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世界各国的戏剧史表明,剧本文学对戏剧演出的制约、推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莎士比亚、莫里哀、萧伯纳,这些大戏剧家都以创作剧本而闻名于世。尤其在中国,戏剧艰难地蹒跚前行了那么长时间,仍然停留在比较幼稚的阶段。无论是先秦优戏,还是后来的角抵戏、参军戏、宋杂剧,都还仅以滑稽调笑为基本特征。“戏”实际上是开玩笑的同义语。显然,中国戏剧要成熟,没有文人的参与和认同是不行的。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下层文人,就是在这时候登上了戏剧创作的历史舞台。

关汉卿是早的元杂剧作家之一。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关汉卿“初为杂剧之始”,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都列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可以说关汉卿是元杂剧重要的奠基人。他和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造出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并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同,“元曲”得以和唐诗、宋词并举。正如王国维所说:“元杂剧于科白中叙事,而曲文全为代言。……不可谓非戏曲上之一大进步也。此二者之进步,一属形式,一属材质,二者兼备,而后我国之真戏曲出焉。”(《宋元戏曲史》)毫无疑问,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也使世界艺术宝库中增添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品种。当今有学者称,元杂剧一出现即完备,一出现即繁荣,这真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创造者,就是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明在为《录鬼簿》补写的作家挽词中说关汉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姓名香四大神州”。元代另一著名杂剧作家高文秀被誉为“小汉卿”,杭州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足见关汉卿在元代杂剧创作中的地位。

名不见经传的关汉卿,显然来自社会下层。正史没有记下他的名字。从《录鬼簿》《析津志》《元曲选序》等点滴史料及关汉卿自己的散曲中,我们仅知道“汉卿”是他的字。一代文化巨人,竟没有留下名,这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剧史的悲哀!

他没有功名,也丝毫没有一般文人士大夫的妄自尊大和迂腐气。他与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戏剧演员厮混在一起,“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元曲选序》)。他与那个被誉为“杂剧为当今独步”的女演员珠帘秀有深厚的交情,在《赠珠帘秀》散套中,对其色艺推崇备至。他毫不讳言自己“半生来倚翠偎红,一世里眠花宿柳”,并表示:“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肯向烟花路儿上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热爱生活,他有一段漫游经历:“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同上)有名的《杭州景》套曲,把宋亡以后的杭州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他或许还到过开封、洛阳、扬州等地。他是封建社会的浪子,又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这从他的杂剧、散曲作品中可以得到好的印证。

关汉卿的脚步稳健地踩在元代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上。戏剧家们往往寄情于古人,热衷于在历史题材中遨游。这不用担心文字之祸,写起来会省力一些。关汉卿显然比一般剧作家更注重当代。他的忧闷和愤怒,梦幻和希冀,大都寄托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窦娥遭冤狱,宋引章从良,谭记儿改嫁,张珪、李四两家的聚散离合,王瑞兰与蒋世隆之间曲折缠绵的爱情生活,乃至四春园里发生的命案,都不是什么名标千古、扭转乾坤的大事。然而,作家的笔触却深入到他所熟悉的芸芸众生之中,和他们休戚与共,声息相通。他成功地写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普通人。在他笔下,不仅有正直、善良、坚强、聪慧的正面典型,也有残暴、好色、歹毒、阴险的坏人,还有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中间人物。《窦娥冤》中的蔡婆、《鲁斋郎》中的张珪,均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概由于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吧,读者会感到,那些中间人物就在人们中间。与历史题材、风云人物相比,当代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更典型。平民百姓可以避开上层政治生活,可以与宦海沉浮无涉,但却避不开流氓恶棍、贪官污吏,避不开各自的艰难曲折与悲剧命运。写他们,无疑能引起更多当代观众的共鸣,也能引起后世观众、读者更多的沉思。当然,关汉卿也写历史剧,也写风云人物。三国时期的蜀将关羽,就被他写成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超人。有人说,这里寄托了作者的民族感情。看来很有道理。

关汉卿剧作的语言朴实无华而富有戏剧性,是本色当行的戏剧语言,以至于七百年后的今天,还能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窦娥冤》中的〔滚绣球〕〔端正好〕,呼天抢地,震天动地;《单刀会》中的〔驻马听〕〔新水令〕,豪迈奔放,其势如潮;《鲁斋郎》中的〔南吕一枝花〕套曲,曲折往复,如泣如诉,这都是历来为人们所击赏的名曲。但作为戏剧,更为可贵的是性格化、口语化、戏剧化的对白。同为妓女,赵盼儿的利落老练,宋引章的天真淳朴,皆惟妙惟肖,宛如口出。同是反面人物,杨衙内附庸风雅,张驴儿下流无耻,鲁斋郎粗鲁强横,周舍奸诈狡猾,这大都从对白中表现出来。关汉卿是语言大师,但他的真功夫却是在语言之外。只有在艺人堆里混出来的人,只有能粉墨登场的戏剧家,才真正懂得“真戏曲”与案头文学的区别。于是,民间常用的歇后语、口头禅,被关汉卿信手拈入剧中,立刻显得妙趣横生,多彩多姿。

关汉卿重视戏剧冲突和戏剧结构,注意运用衬托、铺垫、误会、巧合等戏剧手段。因而,平凡的人物,普通的故事,朴实的语言,却可以写得引人入胜。《窦娥冤》以描写戏剧冲突和戏剧高潮取胜,《救风尘》则以巧妙的戏剧结构见长,《鲁斋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望江亭》却从细节描写中出戏……关汉卿善于将戏剧故事传奇化。戏,本来就不是真的。谭记儿巧装打扮,智赚皇帝亲自赐与杨衙内的势剑金牌,赵盼儿风月场中战胜花花公子周舍,都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窦娥的三桩誓愿,更不可能实现。然而,戏剧就从这些传奇化的情节中生发出来。观众和读者,谁也不会去指责这不真实那不真实,而总是随着剧中人物命运的沉浮,忽而叹息、愤怒,忽而振奋、欢笑。在关剧中,正面人物往往被理想化、被拔高,反面人物总是被丑化。这是中国戏剧的特点,符合我国传统的戏剧审美心理。从根本上说,中华民族是个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民族。现实生活够严酷了,如果从戏剧中也得不到一点安慰,听不到一声欢笑,那日子不是更没过头了吗?

关汉卿的主要成就是杂剧,但同时也是一位散曲大家。他的散曲,内容涉及爱情、闺情、游乐、自然风物的吟咏和发泄心中的苦闷等题材。从表面上看,他的杂剧与散曲有着某种不和谐,其实,却恰恰反映出这位大文学家的两个方面。从杂剧和散曲这两种不同的形式看,前者是叙事性、代言体,是在演“戏”,当然是要讲别人;后者更多地继承了词的传统,更容易表现自我。从关汉卿的人格看,他既是向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勇士,又是封建阶级的浪子。我们不能要求同一个作家用两种不同的题材写出同一风格的作品来,不能要求他只写社会问题而不宣泄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艺术上看,关汉卿的散曲感情真挚,语言本色生动。如前文引用过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用俏皮诙谐、佯狂玩世的语言,活脱脱塑造出一个封建时代的浪子、多才多艺的戏剧家的自我形象。再如〔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通篇把作为人的珠帘秀当作物的珠帘来描绘、来吟咏、来赞美,其构思的巧妙程度,令人叹佩。他的小令,也有一些写得比较成功,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本书从关汉卿现存作品中选出八个杂剧和二十多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本书杂剧部分的校勘,《拜月亭》仅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单刀会》《绯衣梦》以脉望馆抄校本为底本,此外均以《元曲选》本为底本。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出校记。注释力求简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词语,为方便读者,不避重注。

在注释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吴国钦、王学奇等先生的两种《关汉卿全集校注》,并得到王季思老师、黄天骥老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康保成

1994年2月于中山大学



导语摘要

★ 关汉卿*有代表性的杂剧和散曲选

★ 《窦娥冤》(节选)被收入教材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阅读书目

★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注释详尽

 

关汉卿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著名的就是《窦娥冤》,描写了一个普通妇女所遭受的冤狱:年轻的寡妇窦娥无辜地被官府判斩。王国维称《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本书共包括从关汉卿存世作品中选出的八个杂剧和若干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注释力求简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词语,为方便读者,不避重注。



商品简介

★ 关汉卿*有代表性的杂剧和散曲选

 

★ 《窦娥冤》(节选)被收入教材

 

作者简介

康保成,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近年来侧重从戏剧与民俗、宗教的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古代戏剧形态的演变。著有《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苏州剧派研究》《傩戏艺术源流》《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等;古籍整理《全元戏曲》《四大名剧校点》等。



目录




目次


前言


杂剧


感天动地窦娥冤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望江亭中秋切鲙


闺怨佳人拜月亭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散曲


小令


仙吕·一半儿题情(四首)


双调·沉醉东风(五首)


南吕·四块玉(五首)


双调·大德歌(四首)


套数


黄钟·侍香金童


仙吕·翠裙腰闺怨


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双调·新水令(二十换头)


 







内容摘要

★ 关汉卿*有代表性的杂剧和散曲选


★ 《窦娥冤》(节选)被收入教材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阅读书目


★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注释详尽


 


关汉卿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著名的就是《窦娥冤》,描写了一个普通妇女所遭受的冤狱:年轻的寡妇窦娥无辜地被官府判斩。王国维称《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本书共包括从关汉卿存世作品中选出的八个杂剧和若干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注释力求简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词语,为方便读者,不避重注。



主编推荐

康保成,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近年来侧重从戏剧与民俗、宗教的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古代戏剧形态的演变。著有《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苏州剧派研究》《傩戏艺术源流》《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等;古籍整理《全元戏曲》《四大名剧校点》等。



精彩内容

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1〕

楔子〔2〕

(卜儿〔3〕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4〕。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5〕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6〕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冲末〔7〕扮窦天章引正旦〔8〕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9〕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10〕;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11〕人也。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12〕时运不通,功名未遂。不幸浑家〔13〕亡化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小字端云,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他数次问小生索取,教我把甚么还他?谁想蔡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14〕,正待上朝取应〔15〕,又苦盘缠缺少。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做叹科〔16〕,云)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就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够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说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婆婆在家么?(卜儿上,云)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做相见科。窦天章云)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小生目下就要上朝进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觑则个〔17〕。(卜儿云)这等,你是我亲家了。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18〕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再送与你十两银子做盘缠。亲家,你休嫌轻少。(窦天章做谢科,云)多谢了婆婆。先少你许多银子,都不要我还了,今又送我盘缠,此恩异日必当重报。婆婆,女孩儿早晚呆痴,看小生薄面,看觑女孩儿咱〔19〕。(卜儿云)亲家,这不消你嘱咐,令爱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他,你只管放心的去。(窦天章云)婆婆,端云孩儿该打呵,看小生面则〔20〕骂几句;当骂呵,则处分〔21〕几句。孩儿,你也不比在我跟前,我是你亲爷,将就的你;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你只讨那打骂吃。儿!我也是出于无奈。(做悲科,唱)

【仙吕赏花时】我也只为无计营生四壁贫,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从今日远践洛阳尘〔22〕,又不知归期定准,则落的无语暗消魂〔23〕。 (下)

(卜儿云)窦秀才留下他这女孩儿与我做媳妇儿,他一径上朝应举去了。(正旦做悲科,云)爹爹,你直下的〔24〕撇了我孩儿去也!(卜儿云)媳妇儿,你在我家,我是亲婆,你是亲媳妇,只当自家骨肉一般。你不要啼哭,跟着老身前后执料去来〔25〕。(同下)

 

注释

〔1〕《窦娥冤》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古典悲剧。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著名戏曲史家王季思教授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首列此剧。早在十九世纪初,《窦娥冤》已被巴尊(MBazin)译成法文,二十世纪初又有公原民平的日译本。明代以来,《窦娥冤》不断被改编上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此剧仍活在戏剧舞台上,并被搬上银幕。窦娥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2〕楔(xiē歇)子:本是木工用来塞紧器具隙缝或榫(sǔn损)头的小木片。后来戏剧、小说借用来指一个段落。元杂剧一般分为四折,有时为了交代或联系剧情,加上一个或两个楔子。其位置不固定,或在剧首,或在折与折之间。所唱曲子只用一二支小令,不用长套。

〔3〕卜儿:元杂剧的老妇人。

〔4〕“花有重开日”四句:这是定场诗。元杂剧人物上场往往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做定场诗。这首定场诗化用了宋代陈著的诗。

〔5〕楚州:地名,旧治在今江苏省靖江市,下文的山阳属楚州。

〔6〕准:抵偿。

〔7〕冲末:脚色名。元杂剧中男脚色叫末,犹如近代京剧中的生。其中正末是男主角,此外还有冲末、副末、外末、小末等名目。

〔8〕正旦:脚色名。元杂剧中女脚色称旦,其中正旦是女主角。此外,还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老旦、搽旦等名目。

〔9〕缥缃(piǎo xiānɡ漂厢):缥,淡青色的绸子;缃,浅黄色的绸子。古人常用来包书或作书袋,后来就用作书卷的代称。

〔10〕马相如:即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早年贫困,《史记·司马相如传》说他“家居徒四壁立”。蜀中富豪卓王孙的孀女卓文君爱上了他,和他私奔。后在成都卖酒,文君当垆卖酒,他洗涤酒器。不久汉武帝读到他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他到朝中做官。

〔11〕京兆:汉代京畿(jī基)的行政区划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之地。

〔12〕争奈:即怎奈。“争”,同“怎”。

〔13〕浑家:妻子。

〔14〕春榜动,选场开:指进士的考试要开始了。唐宋考进士和发榜都在春季,因此叫春榜。选场即试场。

〔15〕上朝取应:到京城去应考。

〔16〕科:元杂剧演出术语,提示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或舞台效果。如“做饮酒科”、“做哭科”、“内做风科”等。

〔17〕看觑则个:看觑即照顾;则个是语尾助词,带有希望、祈求的语气。

〔18〕兀(wù勿)的:也作兀得、兀底。指示词,犹如“这个”。有时也兼表惊异或郑重的语气。

〔19〕咱:语气助词,含希望、请求的意思。

〔20〕则:同“只”。后文中“则落的”、“则是”,即只落得、只是。

〔21〕处分:这里是数落、责备的意思。

〔22〕远践洛阳尘:去京城求取功名。洛阳,东汉都城,后泛指京都。

〔23〕暗消魂:言离别时凄凉、难过的心境。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24〕直:简直,竟然。下的:也作下得,舍得。

〔25〕执料去来:照料去。来,语气助词,无义。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