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49.9 5.8折 ¥ 86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盛葳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65234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6元
货号28538328
上书时间2024-12-14
本书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丛”之一。“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丛”由罗中立、谭平主编,立足中国立场和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通过文献和作品,力图客观、真实、全面反映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线索、艺术脉络,对艺术思潮和史实进行系统梳理。“丛书”遴选了一批代表性的、亲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史家、批评家、理论家的著作,是40年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
中西、新旧等问题始终纠缠着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在走向现代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对中国的新艺术而言,首先必须意识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凝视,而后拆解其中的话语霸权,并*终重建话语主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殖民理论的出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契机。本书对后殖民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批评实践进行了梳理,并在反思民族主义、本质主义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本土化和语境化的改造与使用方案,通过对一系列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批判性研究,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并寻求可能的解决之道。
盛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现任《美术》杂志副主编、副编审,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副秘书长、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美协会员。从事现当代美术研究,2009年获“王森然美术史奖”,2010年获“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2014年入选“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出版《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等著作;发表《当代艺术的社会历史》《捍卫批评》《艺术史的“监狱”》《无名画会考》等论文百余篇。
目 录
绪论:问题的起源与现状
章 早期边疆写生与民族诉求
一、现代边疆观与民族观的起源
二、早期边疆写生的共性与差异
三、写生中的视觉秩序与图像政治
第二章 长城的历史及其视觉形象
一、辉煌与颓败的长城
二、从西方到东方
三、祭奠与修复
第三章 民族主义与本质主义问题
一、民族主义问题
二、本质主义问题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想象
一、后现代艺术在中国
二、现代还是后现代?
三、“架上艺术”与绘画回归热潮
第五章 地域权力诉求与艺术竞争
一、上海与抽象艺术
二、广州与消费文化
三、地域艺术与权力诉求
第六章 青年艺术话语及现实处境
一、青年艺术的发生系统
二、青年艺术的文化地图
三、“新水墨”热及其背后
第七章 一个画种的中国解决方案
一、复数、符号、模件
二、社会、结构、秩序
三、消费、个人、主体
四、参与、分享、差异
五、交往、流通、实践
第八章 极多主义与中国性再讨论
一、极多主义与意派
二、“中国式”命名
三、“对话”中的“中国性”
第九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制度
一、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叙事
二、中国当代艺术的制度反思
结论:可能告别后殖民吗?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丛”之一。“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丛”由罗中立、谭平主编,立足中国立场和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通过文献和作品,力图客观、真实、全面反映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线索、艺术脉络,对艺术思潮和史实进行系统梳理。“丛书”遴选了一批代表性的、亲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史家、批评家、理论家的著作,是40年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
中西、新旧等问题始终纠缠着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在走向现代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对中国的新艺术而言,首先必须意识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凝视,而后拆解其中的话语霸权,并*终重建话语主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殖民理论的出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契机。本书对后殖民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批评实践进行了梳理,并在反思民族主义、本质主义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本土化和语境化的改造与使用方案,通过对一系列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批判性研究,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并寻求可能的解决之道。
盛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现任《美术》杂志副主编、副编审,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副秘书长、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美协会员。从事现当代美术研究,2009年获“王森然美术史奖”,2010年获“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2014年入选“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出版《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等著作;发表《当代艺术的社会历史》《捍卫批评》《艺术史的“监狱”》《无名画会考》等论文百余篇。
后记
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始终萦绕着中西、新旧等核心议题。对于艺术史研究、艺术批评而言,无论是清末至民国的“美术革命”、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革命美术”,还是现代艺术的“西风东渐”“85美术新潮”,抑或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些问题都无法回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殖民理论的出现和兴起为探讨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90年代以后,后殖民理论被译介到国内,并在21世纪的文艺批评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现了大量关于文学、电影、美术的批评实践。我正是在大学时接触到后殖民理论,并为之所吸引。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岛子教授所设立的后现代主义研究方向所致,另一方面也因为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艺术,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书中的部分章节开始于十多年前在清华园求学时的学术兴趣和批评写作。那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全面走向世界、在全球产生影响并激发起艺术市场勃兴的时期。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及紧随其后的其他“中国牌”艺术创作在西方的全面走红,从后殖民理论出发的批评实践可谓“对症下药”。
在后殖民批评刚刚兴起的时候,为从宏观上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提供了直接理论资源,但随着艺术现实的变化及对后殖民理论自身的理解不断深入,讨论的问题也渐趋复杂。后现代主义的流行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什么?中国当代艺术如何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回应全球化?在中国当代艺术内部,是否因此出现断裂和冲突?无论如何,后殖民批评确实为从全球角度思考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但无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还是对于中国的后殖民批评而言,这都只是一个开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与实践,以及背后推动它们的全球化语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也为后殖民理论自身及基于该理论的批评写作带来了变化,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疯狂、创作主题和资源向传统的回归、青年艺术的崛起、新水墨和版画的勃兴、新的理论体系构想与建设 …… 纷至沓来。因此,在一个发展了的意义上运用后殖民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审视,同样对实践与理论都有意义。
然而,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写作实践有时会出现走样的现象,从一种批判性的理论演变为民族主义的保守话语。在这里,理论自身并没有太大变化,但运用的方式、针对的对象和批评的目的却发生了位移。因此,本书也从理论自身的角度,对后殖民批评的应用语境及其漏洞进行了反省,并提出在修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语境化的使用,从而重新使后殖民批评保持活力与锐度。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运用已经经历了20余年,从一开始严格按照该理论的批评实验到今天建立在理论反省基础上的综合性写作,我也一直关注后殖民理论自身的发展、艺术批评对理论的运用与反思及与不断变动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适应度等问题。今天,面对世界性的保守主义抬头和新一轮的逆全球化浪潮,后殖民理论或许也需要
做出新的调整,以面对新的现实。
因此,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尽管后殖民主义不是的,但对于艺术历史和艺术批评的写作而言,它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这也是我十几年来持续关注后殖民理论的原因。本书并非集中完成,而是在这十几年中陆续写作的。在这些年中,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但后殖民理论总能提供一些思考的起点和批评的方法。尽管本书的章节带有专题性质,但同时也构成了对艺术历史的观察。我们习惯于将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这段中国历史描述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那么,后殖民理论的应用范围也理应不局限于半殖民状态结束“之后”的全球化语境,同样也应该包括对“之前”半殖民状态的追溯,从而建立起其历史连续性。本书的内容和体例正是遵循这样的标准确定的。
2017年4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