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5.8 5.9折 ¥ 27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李冬君 著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ISBN9787537961653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7元
货号23198729
上书时间2024-12-09
春生、夏长、秋获、冬藏,是人类文明赋予自然的一个生命流程。四季在每一个华丽的转身之际,都给人们一个阳光灿烂的启示:一年都是好景致。作者在书中细细地品味四季的花香,漫漫地观赏一年景的色彩,在文化中国的四季流转中,发现美的惊喜,撷芳采华,铺就心灵的锦绣之路,成全了自我的精神四季。诗样的语言,文化的视角,深厚的史学功力,冷峻超拔的史学观点,作者诠释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中国。全书以唱叹之笔写史,将义理、考据、词章三者高度融合,读者能从作者的行文中感受到神游八表、思接千载的激情,又能领悟到作者穷搜深讨、精益求精的考据功夫。
春生、夏长、秋获、冬藏,是人类文明赋予自然的一个生命流程。四季在每一个华丽的转身之际,都给人们一个阳光灿烂的启示:一年都是好景致。作者在书中细细地品味四季的花香,漫漫地观赏一年景的色彩,在文化中国的四季流转中,发现美的惊喜,撷芳采华,铺就心灵的锦绣之路,成全了自我的精神四季。诗样的语言,文化的视角,深厚的史学功力,
冷峻超拔的史学观点,作者诠释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中国。全书以唱叹之笔写史,将义理、考据、词章三者高度融合,读者能从作者的行文中感受到神游八表、思接千载的激情,又能领悟到作者穷搜深讨、精益求精的考据功夫。
春生、夏长、秋获、冬藏,是人类文明赋予自然的一个生命流程。四季在每一个华丽的转身之际,都给人们一个阳光灿烂的启示:一年都是好景致
收藏春天的风雅
喝茶是件风雅之事,但那一定是春天的绿茶,充满生机的明前和雨前,偶尔幸运还能拥着一小罐“雪前”。三月孟春,采茶抢先。清晨,鼻息嗅嗅,凉意甚凛,一睁眼雪花飘过窗外,与性子悠悠的雪花抢点时间吧。可见,“雪前”来得比明前、雨前更珍贵了。
海拔600到900米,山要长得有形有势,茶树倚势偎形,这里一块,那里一片,一两行,两三排,层叠如梯,左右参差,紧靠在山体上。偶尔因一巨石隔而为邻,间或被村口的风水树分而为园。节奏错落,眼感舒坦。
是茶农一锄一锄刨出来的,边界随意,与邻家隔三差五,散漫着山野的朴风。其实,茶园并不一定满山铺张,追求工业化生产效率的“宏大叙事”,会伤了茶性。
春来了,茶芽沁着冰雪的余味儿,朦胧在醒春的寒意里,享受着云雾缭绕的抚慰,芽头蓄势勃勃,只待春雷惊蛰。万物复苏之际,草木之属醒来的是茶芽。茶农们相信,造物主心理有数,是它的安排。
晨曦浸染天青,草木还在憨睡,茶农们已经摆齐了锣鼓,润好了喉咙。嗵,一槌子下来,霎时,锣鼓喧天,喊声动地。“我家茶,快发芽!我的茶,快发芽!……”茶农们呼天喊地,与自然一齐造化,这应该是感人的天人合一场景了。擂鼓催春,在催促雷声中模仿雷声催醒茶芽,是造物主赐给茶农的聪慧,在宋代称作“喊山”。生命呼唤生命,生命唤醒生命,是春茶回荡在山野里的原始风雅,无言的造化,感天动地。
一声声亘古嘹亮,一槌槌激荡山崖。震碎了雾花,清凉凉地洒落在被吵醒了的芽头上,于是一个个娇娇嫩嫩舒展开了身段,玉露滴翠了一片新绿。
手指在茶芽上雀跃,像音符交响,却穿不透寒雾的冷浸。摘头芽极为辛苦,即便云开雾散,春寒依旧在阳光下料峭,与茶芽一样娇嫩的手指若能博得一丝日照的青睐,已是采茶的好日子啦。
哎,满眼绿肥,一定要“红消瘦”的风雅来陪衬的。一时起兴的诗意,栖居在采茶女儿的苦乐中,并非斜睨一瞥的阳春白雪,而是在感动中提升了采茶的审美意境,吟出了形而上的茶园风雅,苦乐消融在民本主义式的苦涩美感中,春茶有了诗意的风雅。
想起盏边儿常有的雅谈,二八女儿秀口采茶芽,恐怕是诗意的成分居多,茶芽再嫩也寒凛得紧,少女柔唇是难以承受的,不过是诗眼眺望出来的风雅。从少女的齿间留春到春留诗人的锦绣齿间,回甘在风流倜傥的舌苔上撩拨一曲“点绛唇”,茶香袅袅里便虚实隐约着水墨丹朱般的少女式的审美意象,给春茶一个清白的出身。
一门闺秀,一枚茶芽,飘飘摇摇落入江南昆曲的园子里,不落梅边落柳边。牡丹亭外茶汤秀口,带有生命之春的吻痕,温存着才子们舌尖上的雅兴;牡丹亭里旦花与巾生则寥寥恨、低低吟,正踌躇着今世往生的缘定。杜丽娘就像一枚醒春的茶芽,伸展了自由的身段,哀婉着恋爱的吟唱,一个青春完美的生命,在“悲哉秋之为泣”的季节里落花一瞬。然而死去活来,杜丽娘在柳生梦里的生的呼唤中,在又一个春雷惊蛰时发芽重生,留下一枚茶芽上的昆曲风雅。
无独有偶,晚明性灵茶痴张岱在满人入关后,便躲进他的《陶庵梦忆》里风雅。他说,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可供一刻受用。真是“性相近”呐。
茶之风雅还会让人想起京都的月夜,奈良的雨天,和服下的木屐叮叮咚咚,细碎地敲击着石筑的小路苔藓凉,细雨摇晃在油纸伞上,就是无法贴近美人的面庞。是赴茶会吧,推开修葺过的柴扉,经过湿漉漉的露地,驻足在一口沧桑感十足的石井前净手,然后恭身进入草庵茶室,一个盛满了寂茶风雅的精神空间,时间凝眸,忙里走个神儿,瞬间感受生命不动,欲望便闲寂下来,人生无常、珍惜聚缘的那份儿醒悟,便煮出一壶春茶,泡出一个吴越同舟的世界。
妙玉在庵里洁身自好,似与茶性近,连黛玉和宝钗都不敢造次。她用沉养了五年的雪水烹茶,那雪还是寺里的梅花上的未及落地时辛苦收来的。这份精致的风雅不仅令黛玉宝钗啧啧,还让书外人生羡不已。不过,她对自己蠲的隔年雨水的评价,反倒给这份风雅打了折扣。一句“如何吃得?”显明分别心太重,还要争个先,这倒契合大观园里的女儿兵法,且带几分矫情。
每一位称得上的茶人,都是禅中人,茶之风雅亦是禅之风雅,茶禅一味,便是禅者在茶里修为的风雅。青灯黄卷古佛,一盏茶汤烟袅,幽玄枯寂,是出世之人修行出来的禅堂古奥之美,但这只是茶禅风雅的初境。佛一入禅便大不同了,其实是入了文人家门。喝茶在禅宗不仅是为枯坐时提神,更是从茶之清苦里品味自我安顿,茶是自由修为的舞台,独立思想的道场。
沩仰宗祖慧寂老禅立下的宗规,颇与茶之精神相吻:“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两三碗,意在镢头边。”四句里两件形式主义的事儿不要做,要做的就是喝茶锄地。于是慧寂在自己的茶园里,泡出了仰山禅茶,并原创了在山坡上种水稻的梯田。他的训诫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直透生命的本质,朴白、简单、精进、淡定,是山里禅茶之风雅。
曾经在网上沸扬了好一阵子的那座“叫春的城市”,其实正是慧寂开宗立派的地方。禅宗一花开五叶,三叶在宜春,因此,宜春还是“一座叫禅的山城”。据说,仰山脚下有一家叫“五叶禅茶”的公司,正在开发仰山禅茶。
禅茶之风雅是个性的,也是普世的。禅如白开水,淡是万味缘,茶性俭而微涩,在白开水里宽容了人生的苦辣酸甜咸。张岱说:香朴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春寒孕育了春茶清凛的个性,大山则给了春茶不动如山的定性以及宽厚的心胸。一芽一世界,一叶醒人心,享受禅茶之风雅的人,多半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孤高之人。这是禅茶给茶人的底色。
就像无法收藏生命一样,我们也无法收藏时间。春雷醒的茶芽在“一年之际在春”的时间流逝中枯萎,令人心疼不已。它没有红茶、普洱裹着时间的沧桑,在苔藓味里浸泡着一年老似一年的圆融与温情。它与四季周旋,在每一季留下春的味道,生命在四季里实习,在下一个春天来临之际,它必须涅槃。这是它遵循自然大道的高贵,看透死亡的豁达。
它在生命的一瞬中留下的风雅无边,弥补了“有限”的缺憾。犹如日本大茶人冈仓天心的肺腑体验,春茶是一种对“残美”的崇拜,是对不可能完美的生命进行尽可能完美表白的一种温柔的尝试。春茶之风雅是对内在生命的雕塑过程。
风雅是个性的,相对于富贵的龙井,安逸娇小的碧螺春,山里的春茶似乎更具有一份儿古风凛冽的感动,更具备一种生命体验的挑战。也许是仰山、井冈山、黄山、峨眉山,在大山里泡茶,真乃四时为之插花,山川为之挂画。这是关于春茶之风雅的品位问题,有关品位,决不妥协。就像玻璃杯会让茶汤失了背景的依赖,而瓷碗却给茶汤一个清白的底色。没有这份风雅,你如何面对春茶?
春茶在消失之际,把风雅卖了个高价。
山水画虚构山居的理念,春茶之风雅虚构的是精神家园——吾倦矣,吃茶去,在精神修为的世界里收藏春天的风雅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