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微观经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微观经济学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4.3 6.9折 35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玉梅 浦徐进 徐敏丽 主编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7057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4189356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纯西方经济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现象,我们认为经济学教材需要不断丰富与完善,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中国经济、书写中国故事。我们在前期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和《西方经济学原理》教材基础上,将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并成立了经济学教学团队与经济学原理教材编写组。
  目前,国内经济学教材琳琅满目,一类是从国外引进,整个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国外经济学发展背景为主,从案例到课后的思考不能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一类以模型和数学推导为主,教材比较抽象,本科阶段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如何针对中国的现实经济,编写具有解释力的经济学教材是经济学教学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尝试把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出版了颇具特色的经济学教材,但在使用学生群体和覆盖面上主要以研究生为主。编写组认为对面广量大的本科生使用的经济学教材亟待改革与完善。
  在本教材的编写中,我们侧重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基础上,我们将西方经济学原理改为经济学,力求经济学能够与中国现实结合。在很多章节,我们引入中国案例,强调经济学的本土化。例如,我们运用马云职业变化解释经济学中选择、稀缺性、机会成本等概念;万宝产权之争解释博弈论基本思想等。在我们的教材中,不仅汇聚了中国当代经济学中富传奇和热点的案例,同时摘录了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经济学教学也需要由 “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我们认为一本好的教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本教材的重新编写目的也正致力于此。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成员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经济学教材,发挥教学团队优势,分工合作,保力求教材编写中概念准确、案例新颖。编写组成员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具有丰富的经济学教学经验,保障了教材编写质量。全书分工如下:谢玉梅负责制定教材编写大纲,撰写了章和第十一章,并对部分章节案例进行了编写,负责全书的审定;徐敏丽编写第二章和第三章、钱娜编写第四章、徐海俊和周五七编写第五章、王敏琴编写第六章和第九章、周方召和黄建康编写第八章、浦徐进编写第九章、薛鹏编写第十章。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大量教材和文献资料,在此谨致谢意!
  如果读者在使用教材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修订再版时进一步完善。

导语摘要
本书是标准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者指出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帮助人们理性应对个人和集体的各种选择,其*终目的是有效率地分配资源,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绪论的经济模型将消费者和企业各自的经济活动和双方的联系进行抽象化表达,本书的章节安排与这个经济模型对应。首先,编者讨论了经济学中较重要的两个概念,供给和需求,列举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内生和外生因素,并在随后的一章中介绍了弹性原理。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讲解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条件,而且不得不面对各种市场环境,编者在第6章至第8章分别介绍了完全竞争、垄断和垄断竞争以及寡头垄断这几种市场条件。然后,编者描述了要素市场的供需和均衡,并且结合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讨论一般均衡。*后,第11章阐述了种种市场失灵的问题和政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谢玉梅,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第二届院教学名师。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Monash大学访问学者。曾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CSSCI来源10篇,人大报刊全文转载2篇)、专著2部(参著1部,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第九届省社哲三等奖),主编丛书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多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经济学研究对象

1.2 经济学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1.3 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2章 供给与需求

2.1 需求

2.2 供给

2.3 均衡理论

2.4 政府干预

第3章 弹性原理

3.1 需求弹性

3.2 供给价格弹性

3.3 税收负担分配与弹性

3.4 蛛网理论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效用理论

4.2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4.3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4.4 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4.5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5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5.1 投入和产出

5.2 一种可变要素投入下的厂商决策

5.3 成本的测度

5.4 短期成本分析

5.5 长期成本分析

5.6 收益与利润化

附录:长期成本函数的推导

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6.1 市场环境与市场结构

6.2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分析

6.3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6.4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6.5 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

第7章 垄断与垄断竞争

7.1 垄断厂商及其成因

7.2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7.3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7.4 垄断定价

7.5 垄断竞争

第8章 博弈论与寡头市场

8.1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8.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8.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8.4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8.5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8.6 寡头市场

8.7 卡特尔组织(Cartel)

第9章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9.1 生产要素市场厂商利润化的原则

9.2 劳动力市场及工资的决定

9.3 收入分配理论

第10章 一般均衡理论

10.1 一般均衡理论

10.2 帕累托与福利经济学

第11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

11.1 外部性

11.2 公共物品

11.3 反垄断与规制

11.4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标准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者指出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帮助人们理性应对个人和集体的各种选择,其*终目的是有效率地分配资源,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绪论的经济模型将消费者和企业各自的经济活动和双方的联系进行抽象化表达,本书的章节安排与这个经济模型对应。首先,编者讨论了经济学中较重要的两个概念,供给和需求,列举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内生和外生因素,并在随后的一章中介绍了弹性原理。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讲解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条件,而且不得不面对各种市场环境,编者在第6章至第8章分别介绍了完全竞争、垄断和垄断竞争以及寡头垄断这几种市场条件。然后,编者描述了要素市场的供需和均衡,并且结合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讨论一般均衡。*后,第11章阐述了种种市场失灵的问题和政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问题。

主编推荐
谢玉梅,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第二届院教学名师。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Monash大学访问学者。曾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CSSCI来源10篇,人大报刊全文转载2篇)、专著2部(参著1部,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第九届省社哲三等奖),主编丛书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多项。

精彩内容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2006年6月2日,《证券日报》报道,东阿阿胶从当年5月1日启动阿胶产品价格上涨计划,该公司阿胶块的出厂价在6月15日前全部从原来的82元/斤提高到112元/斤,提价幅度高达36%;零售价格从原来的114元/斤提高到148元/斤,提价幅度接近30%,达到国家发改委规定的零售价。2006年以来,东阿阿胶涨价10余次,到2014年11月,出厂价从每斤82元提高到828元,涨了10倍多;而零售价从每斤114元到目前的1306元,涨价幅度超过1046%。公司公告显示,仅仅2010年,东阿阿胶涨价三次,分别为当年的1月、5月和10月,涨价幅度分别为20%、5%和10%。
  2010年,使用牛皮、下脚料生产假阿胶的产业“黑幕”被曝光后,阿胶行业面临大整改,市场得到了规范,大量小作坊被淘汰出局,号称占据七成阿胶市场的东阿阿胶被视为的赢家。更为重要的是,2010年底,阿胶不再列入政府定价管理范围,企业可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自主定价。禁令取消后,东阿阿胶在2011年1月5日发布公告称,提高阿胶块出厂价,涨价幅度不超过60%。统计显示,其零售价当年提价幅度更高达100%。然而,东阿阿胶的涨价政策遭遇了来自市场的压力,2011年出现销售不畅,于是,东阿阿胶2012年提价政策转为温和,于1月提高零售价和出厂价10%,出厂价达到每斤525元,本年度后未见调价公告。
  不断提升的价格大大促进了东阿阿胶销售额的增长,其年报显示,2010年,阿胶及系列产品的营业收入为18.02亿元,同比增长42.79%;2011年阿胶及系列产品收入22.89亿元,同比增长27.02%;2012年,阿胶及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为28.25亿元,同比增长23.42%。但由于驴皮是阿胶的主要原材料,驴皮价格连年上涨抵消了提价带来的部分利好,驴皮直接影响阿胶成本。
  《财经日报》报道称,据业内估算,在东阿阿胶的驴皮构成上,国内收购、自建基地和进口,分别占比约60%、25%、15%。此前,国内驴皮和进口驴皮之间存在价格差距,2011年国内驴皮收购价在5万元/吨左右,进口价约8万元/吨,而2012年国内驴皮收购价大幅上涨了40%,国内收购价逼近每吨八万元,与进口价基本持平。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上半年驴皮价格就已经达到每公斤160元,为进口驴皮的2倍。(2014年01月27日 00:51 每日经济新闻)
  阿胶价格为什么会上涨?价格上升对企业销售量和消费者需求量是否会产生影响?政府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有什么不同?政府管制价格和放开价格对阿胶市场有哪些影响?阿胶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消费者,但对高端和低端消费者影响有什么不同?阿胶价格上升是否对虫草、人参、海参等滋补品需求量产生影响?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将运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2.1 需求
  2.1.1需求的含义
  需求(Demand)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作为需求,必然具备两个条件: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仅有个人欲望没有购买能力的只能称为需要。例如,在阿胶案例中,阿胶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部分消费者退出市场,尽管部分消费者有购买欲望但受制于购买能力。因此,需求是以购买能力为前提,它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需求的表达涉及两个变量:购买的商品价格及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需求数量不是实际购买量,因为买多少还得取决于供给情况。例如,消费者带足了钱去购物,但是商场可能告诉你暂时缺货或者已经卖完了,这样需求数量实际上大于或者等于实际购买量。            第11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 393.2公里。据1981年调查,太湖水域属Ⅱ类水的面积占69%,Ⅲ类水占30%,Ⅳ类水占1%;中营养状态面积占83%。但随着经济发展,太湖流域的乡镇工业快速增长,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大量企业、居民生活、农业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太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急剧上升。20世纪末,太湖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2个等级,达到富营养。2005年,太湖富营养化面积已经占到太湖水面的86.8%,部分地区富营养化程度十分严重。2007年5月,由于太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急剧恶化,江苏省无锡市爆发太湖蓝藻事件,致使无锡市大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使用,居民生活用水严重短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太湖具有公有产权特征。但作为公共资源的太湖产权既不完整,又不能得到明确界定,每人都可以使用这一公共资源并且无需付费。对于太湖来说,每家企业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为了自身追求利润化,必然会把治污成本转嫁给社会,不会去为了珍惜公共资源而不排或少排污水,从而导致太湖水资源被过度使用后蓝藻爆发。当公共资源太湖水遭受污染时,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所有者及时地诉诸法律,追回损失,直到公有资源遭到了相当严重损坏时才引起政府的重视,但巨大的损失往往已无法挽回。
  在太湖蓝藻事件中,企业因为产出污水排放进太湖而不必付费,由此带来企业生产活动的负外部性,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当一个经济体中发生外部性时,市场规则失去作用。太湖蓝藻事件对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价格调整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状态。但是,这个定理在现实经济中受到挑战。此外,在现实市场经济中,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看不见的手”的定理不能完全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帕累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一般而言,市场失灵包括下列几种情形:在完全依靠市场的情况下,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认为市场解决问题的后果是“不理想”的;作为特定制度安排,市场配置私人物品性质的资源有效,但本身不能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种“失灵”与市场机制本身运作状况无关,是市场“拿它没办法”而造成的,不是“市场的错”,是人们强加给市场“负责”的,对此,我们称之为“市场无能”;由于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在现实中不完全具备,因而也就不能有效运转而造成资源配置无效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我们称之为“真正的市场失灵”。以下我们就造成市场失灵的四类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11.1 外部性
  11.1.1 外部性的概念
  我们学习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往往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定,即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没有影响,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外部影响”。换句话说,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实现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私人收益相等,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相等,从而可满足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相等,实现帕累托状态下的资源配置条件。然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个假定往往不能成立。在太湖蓝藻案例中,太湖周边的企业和居民将污水排入河流,导致太湖大面积富养化,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对以捕鱼为生的太湖渔民带来了收入的减少,但排污企业和排污居民并未补偿渔民这部分损失;在其他一些例子中,如果苹果园因蜜蜂传粉带来苹果产量的增长,但果园所有者并未给养蜂者任何收益作为回报。这种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就是外部性问题。因此,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主体受损或受益的情况,而这种外部问题无法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整。
  11.1.2 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效果不同,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也称为“外部经济”,是指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因此得到收益。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其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也称为“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造成危害,但是他却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其所造成的社会成本。 外部性有时候是国际问题。例如,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就有这样的外部性,其国际影响颇受关注。二氧化硫上升到大气的上层,被风吹至各处。雨水以酸雨的形式把二氧化硫带回地面,降落在数百里外的森林和湖泊。有时候酸雨会降临在非该二氧化硫的排放国。在北美,中西部工业中心燃油导致的酸雨会降临在加拿大或者纽约州北部。全球变暖是国际层面上一个外部性的例子。当地球大气中累积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时,它阻止了太阳的热能从地表散失,产生了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是由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和个人造成的,但是其影响是全球性的。
  根据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外部性可分为“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生产外部性指的是厂商的生产影响了其他人的福利。例如,企业排放废水给太湖渔民带来的损害,养蜂业受益于果树种植面积的扩大。消费外部性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直接影响了另一个经济行为人消费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酒后开车并危及别人的性命,酒的消费就引起了损失,同样,一个人接受教育给社会创造价值,教育的消费带来了好处。
  以化工厂为例,如果企业为节省成本不建排污装置而直接将污水排入河流,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却没有付费,这是典型的生产负外部性行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