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3.6 6.2折 ¥ 22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李东华,苗依依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01612390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2元
货号25101201
上书时间2024-12-02
没人能替你长大(代序)
李东华
从来都想不通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心心念念要买学区房——当然,那些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的土豪除外。可是我看到很多人家都是工薪阶层,辛辛苦苦攒钱就为了把孩子送进一所重点校: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等孩子学业完成找工作娶妻生子,于是又一轮的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开始了。循环往复,子子孙孙无穷焉。中国人看重的就是“重点”二字,信仰的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一年我给一群幼儿园园长讲课,我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害人,上幼儿园的孩子就该痛痛快快地玩,而不是抢着认字和学拼音。”这话还没说完,就差点被听众赶下台。因为园长们心里都清楚,如果她们按照我的话去办幼儿园,没一个家长会答应。家长们更喜欢幼儿园学小学知识,小学学初中的,初中学高中的……总而言之,务必比别的孩子上的学校好,起步比别的孩子早,以保证这一辈子都走在别人前头。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肯定不是一个好妈妈。因为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她:“你能考上哪所学校就上哪所学校,妈妈决不买学区房,也不会找关系或花钱赞助你上名校。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类似的话还有:“妈妈决不会去找你们的老师套近乎,你要学会自己和老师同学相处,遇到问题自己解决。”
听上去挺无情的吧。
不过我确实就是这样做的。她的小学就是我家隔壁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初中是女儿自己去考的,考上了区里的一所重点校,当时她很想上北京四中,实力不够,未能如愿,算是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还挺刻骨铭心的,因为常听她发誓高中非四中不上。临到中考,她本可直升本校,当时我心里很纠结,觉得本校也很不错,如果放弃直升,万一发挥失常,不但进不了心仪的学校,甚至连本校都不如,到那时岂不悔之晚矣?我把担心跟女儿说了,她想了一个晚上,这样回我:“我愿意承担坏的后果。”既然这样,那就放手一搏吧,人生如果只求平稳,不敢冒险,那也没多大意思吧?
后来女儿终于得偿所愿,考上了北京四中。我很替她开心,不仅仅因为北京四中是赫赫有名的重点学校,满足了作为家长都会有的虚荣心,而是这个过程是个很好的历练——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
比起买学区房、进重点校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得让孩子从小明白他得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且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果实一定比别人给予的更甘甜,印象更深刻,因而他也会更珍惜。
这样做并不是说对孩子放任自流。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义不容辞地帮助他。比如我女儿爱读书,这当然是好习惯,但是我发现,她都上小学五六年级了,还是只喜欢读童话。我当然希望她读一些科普类、人文社科类作品,把阅读视野拓宽一些,然而书也给她买了,心也跟她谈了,就是不见她有什么行动。我不得不和她“斗智斗勇”,玩点小心计。有一天,我带回家一本科普书,向她“求助”,我告诉她我要参加一个研讨会,要就这本书发言,可我工作太忙,实在没时间看了,问她能不能帮我看一下,看得要仔细,并且要写下读后感,我要参照她的读后感去发言。女儿果然“上当受骗”,因为能帮助大人去看一本书,让她很有成就感。就是通过类似的方式,我“骗”她读了好多她本不愿读而我又觉得她该读的书,直到她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
我曾经在大街上目睹一个父亲撕毁了儿子的卷子,并怒斥他:“怎么考这么点分?平时都干啥去了?”并且动手打了他。我当时怒不可遏,用我女儿的话说,就是自以为自己是个儿童文学作家,就把天下的儿童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我怒气冲冲地走过去,让那个父亲住手,并向他兜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他考了八十分以上,你可以鼓励他靠自学或请教老师同学,把不会的漏洞补上;如果他考了不到八十分,证明出现了知识黑洞,靠他自己很难补上,要家长或请老师系统地帮他梳理补习。这时候他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责骂,骂是骂不会的,相反会让他更畏惧,更自卑,更不愿意去碰这一科,这样,黑洞会越来越大。”我不知道这个父亲有没有听我的。但这确实是我的经验之谈:不要以为把孩子送进重点校或者送出国,当家长的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我们不需要无谓地为孩子烧钱,但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坚定地站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切实有效的指点。
虽然女儿如愿以偿进了她中意的学校,但这并不能掩饰她成长中的问题。我发现她的毛病就是半途而废。她学过钢琴,后来没什么兴趣,放弃了。她画画不错,学过一阵子也放下了。喜欢过物理,也钟情过化学,近宣称爱的是生物。我总觉得,人要干成一件事除了智商,比的就是耐力了,尤其是在枯燥乏味看不到成功的曙光的时候,也是容易放弃的时候。在那些关键时刻,挺一挺,也就过来了,放弃了也就放弃了。这时候,我发现了她写的一些小说草稿——有一些居然是在中考复习紧张的阶段写的,想想都让人后怕和恼火。更让人恼火的是,几个故事都是半拉子工程,写在笔记本或演算纸上,东一句西一句的,没一个完整的。女儿虽然语文考过年级,但因为选择的是理科,从未把写作当成未来的志向。但要改变她的痼习,就从这件事入手,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中考结束了,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学业相对没那么紧张,有足够的闲暇供她做完一件事情。
我跟她商量:“你能不能利用假期把其中的一个故事写完?不是让你当作家,而是让你体验一下在写不下去想放弃时,如何咬咬牙坚持下去,你就会体会到干事情如何做到有始有终。这或许能改掉你半途而废的毛病。”
她听从了我的话——或许她也苦恼于自己的弱点,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克服。随后,她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把《心动周期》写了出来,其间修改了很多次。当然会遇到停笔不肯再写的时刻,那个时候,我会督促她,甚至跟她翻脸,逼迫她写下去。事实上,我不太相信教育孩子完全是一个其乐融融的过程,它一定有很煎熬的时候,然后你陪着她,你又严厉又不离不弃地走在她的旁边,和她一起走过或长或短的生命的隧道,重新回到阳光下。每一次的山重水复都会增强她走向柳暗花明的信心和乐趣。
如今,她的这篇还稚嫩青涩的小说居然得到了出版的机会,首先要感谢天天出版社,感谢责任编辑韩璐女士。我想,这不仅是对文学的分享,更是一个女孩不断尝试超越自我的努力。她选了一个自己熟悉的题材入手,这当然也是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她回望自己并不很长的人生路程的时候,“校园霸凌”是一个让她觉得不吐不快的问题。当我读着这部小说手稿的时候,有时候心情很沉重,因为有很多的事情,如果她不写出来,我并不会知道得如此详尽。那些稚嫩的心灵,像一个个标本,她用她的笔冷静地划开,让我们看到一颗颗小小的心。作为大人,我们一直以为他们很快乐的内心,其实在他们的人生起跑线上,除了承受学业的压力,还承受着其他的伤害与困惑,而这些伤害是来自同龄人,来自人之初就已经沾染上的尘污。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忙着给孩子们买好吃的好穿的,当我们忙着把他们送这校那校的时候,我们能够停下来,去看看他们真实的童年,去听听他们真实的声音。
女儿生于2000年8月13日,属于“00后”,一眨眼,连“00后”都这么大了。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我谈到了对她和他们这一代人的看法:“的确,我有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她有些小叛逆,但也会和我维系非常亲密的关系。她是我的作品的读者,通常她会鼓励我,会和我一起分析我认为写得不好的地方原因何在。她也允许我和她共享她的QQ,这样我可以了解她的同学们都在说什么,想什么。他们那些原生态的话语有时也会惊到我。很难评价这一代人,但我感觉他们可能并不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那种人。有时候,我会想,我是不是和他们有着巨大的鸿沟?既然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那么青睐他们的同龄人写的‘青春文学’,我们这些成年人是不是已无力和他们对话?我们和他们之间已经隔膜到无法把握他们的内心,从而要退却到‘童年文学’中去,只给更小的孩子去写作?你知道,现在的孩子确实有见多识广的一面,就我观察我女儿,她上高一,在老师指定的阅读书单里,她已经读过《杀死一只知更鸟》《老人与海》《动物农场》《哈利•波特》等书的英文原版。我在网上看过他们班的同题作文,有些文字的别致新颖常常让我赞叹。”
我感到开心的,就是我没有替她去成长,无论是哭泣或欢笑,她都一直在体味着真实的人生,并在初的风雨之中,慢慢学会了倔强地长大《心动周期》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与其女苗依依合著的作品集,是“成长的对话”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青篇是苗依依的作品,蓝篇是作家李东华的作品,此外,还有作家所写的教育感悟及女儿的成长感悟。本书系旨在通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子女的作品,向读者展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突出榜样的力量,以引起学龄儿童的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李东华,女,山东高密人。出生于1971年重阳节,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出版有《薇拉的天空》《会飞的小溪》等作品20余部。曾多次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2006年获第10届庄重文文学奖;2010年长篇童话《猪笨笨的幸福时光》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少年的荣耀》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14中国好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上海好童书奖等。
苗依依,女,2000年8月13日出生于北京公安医院。初中在以纪律严明著称的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度过,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
蓝篇:李东华
1 多出一个昨天
2 蓝调的初夏
3 针尖上的天使
4 重逢的老照片
5 寻找
青篇:苗依依
1 心动周期
眠于此声:那些年我们不得不写的读后感 苗依依
《心动周期》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与其女苗依依合著的作品集,是“成长的对话”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青篇是苗依依的作品,蓝篇是作家李东华的作品,此外,还有作家所写的教育感悟及女儿的成长感悟。本书系旨在通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子女的作品,向读者展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突出榜样的力量,以引起学龄儿童的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李东华,女,山东高密人。出生于1971年重阳节,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出版有《薇拉的天空》《会飞的小溪》等作品20余部。曾多次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2006年获第10届庄重文文学奖;2010年长篇童话《猪笨笨的幸福时光》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少年的荣耀》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14中国好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上海好童书奖等。
苗依依,女,2000年8月13日出生于北京公安医院。初中在以纪律严明著称的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度过,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
蓝调的初夏
一
“你演屈原。”他说。声音轻得让她不能肯定他是在对她说话。通过他的眼神也不能判定,因为他始终盯着窗外天边轻淡的云朵。
“我?”她问。她的下巴微微抬着,目光顺着腮颊流泻下来,一直溅到地板上。
“嗯。”
这次声音倒是提高了八度,而且回答得很利索,就像磁铁掉到了铁板上,啪地就定在那里了,毫不犹豫。
她就笑,每一粒笑声都被她笑成了顿号:“屈原什么时候变成女的了哎?”
他不笑。
“你可以女扮男装。”他说。视线从遥远的云端收回来,转身回到自己座位上。
“我好去做变性手术呢!”她气哼哼地说。同学们哄笑。
“随便。”他的脸是雨后大晴天,蓝湛湛的什么内容也没有。
二
这是他们自入学后说话多的一次。平时都把对方当成空气,视而不见的。就算目光不经意间碰到一起,也会来个急转弯,擦边而过。
这样的淡漠,都是他俩的名字惹的祸。那还是入学天的事,班主任点名,他俩的学号恰巧挨在一起。
“初夏。”班主任一边喊,一边兀自唠叨,“‘初’这个姓还真不多见呢。”
她应了一声:“到。”声音里没有任何异常,从幼儿园开始,她就习惯了人们因为她的姓而产生的惊异。何况名又单取一个“夏”字,怎么听都像季节。
“仲秋。”班主任继续点名。
这次同学们从窃窃私语变成了嘻嘻窃笑。就连她也愣了一下,以为老师在开玩笑。
可是一个低沉磁性的男生的声音马上应了一声“到”。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在寻找声音的发源地。就连班主任也忍不住笑了:“站起来让同学们看看。”
于是一个高个儿,瘦瘦的男生就冒出来,云淡风轻地站在那里,接受同学们的围观。她也扭头去看了一眼,是不看之看,什么印象也没留下。
“初夏、仲秋,哈!挺对仗。”班主任呵呵笑着,抬手示意他坐下。
“挺对仗”三个字很快成为他们班的口头禅,类似于暗语、切口的那一种,只要他们高一(5)班的人一听到这三个字,就会猛然爆发一阵大笑,局外人听后懵懵然,不知道他们在傻笑什么。
初夏没有看出仲秋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即便别人当他面提到这三个字。但他确实是从来不和她说话的,初夏拿不准他避着她,究竟是因为怕别人捉弄,还是他天性如此,因为他是这样一个惜字如金的人,要他讲一句话,简直比从守财奴手里讨到一块银圆还难。
三
初夏他们学校是市里的重点中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每年总要搞几次大型的文体活动,比如红五月歌咏比赛。而六月、七月的主题活动是“文学节”,在“文学”这个大题目下,每个班级都可以自由发挥。到了“文学节”那天,给全校同学展示出来,那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年都会有令人绝倒的创意。不过举行的年头多了,好点子、好想法都被前辈们用过了,留给后来者可供发挥的空间就越来越窄,往往是全班同学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劳作了很多天,后发现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还是和别的班撞车了。
班主任把策划、导演、制片的大权一揽子下放给了仲秋。仲秋回家熬了两个通宵,草拟了一个名叫“文学大观园”的草案,在班上一念,一次性鼓掌通过。仲秋念草案那天,他们班恨不得把门窗全堵死,生怕被其他的班听了去,把他们的创意剽窃走。
“文学大观园”里需要一个屈原,这个屈原除了不用去投江外,须得熟悉那个屈原的一切作品,熟悉到就仿佛《离骚》《九章》《九歌》和《天问》是他写的一般。为了屈原一角,仲秋从班里的男生中海选了好多天。也不知道是不是仲秋太挑剔,后天文学节就要开幕了,他还在上下求索,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让他去汨罗江把屈原他老人家请来吧。”有的男生已经皱着鼻子这么说了。
“我看他是想亲自上阵。当导演不过瘾,还要客串一把演员。”
各种各样的流言让高一(5)班的空气都变得黏稠起来。仲秋脸上却还是像一块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什么内容都没有,就像平时他听到“挺对仗”三个字的表情一模一样。他倒真沉得住气。初夏想。当初夏这么想的时候。仲秋走过来跟她说:“你演屈原。”
没有商量的余地。
你以为你是谁呢,希特勒吗?有一点恨恨的感觉,在初夏心上绕了一下。
作为一位热衷分享儿童阅读理念和方法的爸爸,我常折服于儿童文学作家们的丰富和细腻,而这样的“妈妈/爸爸作家”在家庭教育上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丰富和细腻,他们的子女是不是在这些丰富和细腻的爱中成长着?我一直喜欢和推广家庭教育中的“双向养育”,不愿意从儿女的“成功”来倒推母爱/父爱教育的“成功”,这套“成长的对话”就给了爸爸妈妈一群“双向样本”,给我们以启迪和帮助。
——“绘本慢课堂”创始人、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独立阅读教师 李一慢
一般而言,人都会经历两次童年:一次是自己的,另一次是孩子的。凡是有过两次童年经验的人,对人生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尤其第二次经历,会让你生出非常奇妙而美好的感觉。所以,每一对父母都应该把握这个机会,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家庭教育专家 杜梅
让作家和儿女写“成长的对话”,真是一个好主意,恐怕有不少人在心中默默期盼了。作家是我们眼中的写作大咖,他们会如何指导自己的儿女写作呢?肯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招吧!我相信这套丛书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小学副校长 王爱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