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色彩列传:白色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50.6 5.7折 89 全新

库存38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米歇尔·帕斯图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8087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29745341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色彩列传:白色》为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的色彩系列作品第六部,也是收尾的一部。该系列是帕斯图罗为色彩写作的文化史,以几个主要的颜色为线索考察色彩在历史中的意义和影响。这个系列丛书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色彩历史学。本社已出版的该系列图书有:《色彩列传:蓝色》、《色彩列传:黑色》《色彩列传:绿色》和《色彩列传:红色》。

 

在人文科学的视角下,白色与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一样,都是色彩世界的一员。在17世纪末之前,它作为色彩之一的地位从未受到质疑。从远古直到中世纪中期,白色与红色和黑色共同构建了一个三色体系,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符号象征领域,它们都是色彩之中的第一梯队。同样,在数千年里,无论是哪一种语言,“白色”与“无色”都不是近义词。恰恰相反,在欧洲语言里存在大量词语,用于表达白色系之中的各种色调。

 

此外,白色的对立面未必一直是黑色。直到近代之初,与白色相对立的色彩一直有两种,既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黑色。要等到印刷术诞生,白/黑对立才超越了其他,成为首屈一指的色彩对立组合。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上,白色的符号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并且不断发展,其中大部分是正面意义:纯粹、贞洁、清白、智慧、和平、清洁、健康、现代。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则未必如此,白色往往具有负面意义,主要是因为人们将它与死亡相联系。

 

米歇尔·帕斯图罗的这部作品勾勒出白色在欧洲社会中,从史前时代直至21世纪的漫长历史。本书配有丰富的、高质量的图片资料,从词汇、符号象征、日常生活、世俗文化、科学知识、宗教道德和艺术创作等各方面对白色进行了研究。为颜色作传,精美的图片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简介

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


 


作为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是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的退休研究员,专攻色彩、图画、纹章和动物的历史,他也在该校担任了三十七年西方符号历史学教授。他发表了大量著作,其中一部分被翻译成三十多国语言。



目录

导言


白色是一种色彩


 



  1. 神之色彩


从远古到基督教早期


 


从自然到文化


月亮与祭拜


错误印象:白色古希腊


羊毛与亚麻:白色服装


从词汇中得到的知识


白与黑


 



  • 基督之白色


  • 4—14世纪


     


    《圣经》里的白色


    基督之白色


    白与红


    百合:白色的花卉


    白色动物:羔羊、天鹅与白鸽


    女性的色彩


     



  • 王侯的色彩


  • 15—18世纪


     


    象征意义的诞生


    白色,诸色之首


    生于白色,死于白色


    贵族之色


    君权之白色


    墨与纸


     



  • 具有现代感的色彩


  • 19—21世纪


     


    白与黑不再属于色彩


    艺术家的白色


    从洁净到健康


    穿上白衣


    词汇与象征


     


    致谢


    注释



    内容摘要

    《色彩列传:白色》为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的色彩系列作品第六部,也是收尾的一部。该系列是帕斯图罗为色彩写作的文化史,以几个主要的颜色为线索考察色彩在历史中的意义和影响。这个系列丛书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色彩历史学。本社已出版的该系列图书有:《色彩列传:蓝色》、《色彩列传:黑色》《色彩列传:绿色》和《色彩列传:红色》。


     


    在人文科学的视角下,白色与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一样,都是色彩世界的一员。在17世纪末之前,它作为色彩之一的地位从未受到质疑。从远古直到中世纪中期,白色与红色和黑色共同构建了一个三色体系,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符号象征领域,它们都是色彩之中的第一梯队。同样,在数千年里,无论是哪一种语言,“白色”与“无色”都不是近义词。恰恰相反,在欧洲语言里存在大量词语,用于表达白色系之中的各种色调。


     


    此外,白色的对立面未必一直是黑色。直到近代之初,与白色相对立的色彩一直有两种,既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黑色。要等到印刷术诞生,白/黑对立才超越了其他,成为首屈一指的色彩对立组合。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上,白色的符号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并且不断发展,其中大部分是正面意义:纯粹、贞洁、清白、智慧、和平、清洁、健康、现代。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则未必如此,白色往往具有负面意义,主要是因为人们将它与死亡相联系。


     


    米歇尔·帕斯图罗的这部作品勾勒出白色在欧洲社会中,从史前时代直至21世纪的漫长历史。本书配有丰富的、高质量的图片资料,从词汇、符号象征、日常生活、世俗文化、科学知识、宗教道德和艺术创作等各方面对白色进行了研究。为颜色作传,精美的图片是必不可少的。


     



    主编推荐

    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

     

    作为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是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的退休研究员,专攻色彩、图画、纹章和动物的历史,他也在该校担任了三十七年西方符号历史学教授。他发表了大量著作,其中一部分被翻译成三十多国语言。



    精彩内容

    白色是一种色彩

     

    在几十年前,例如20世纪初或20世纪50年代,本书的标题恐怕会令某些读者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在习惯上并不将白色当作真正的色彩看待。如今,情况大体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仍有少数人还在质疑白色是否具有色彩的属性。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里,白色一直是色彩世界的一员,在大多数色彩体系中,它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黑色分别位于色彩体系的两极。但后来这样的地位一度丧失,如今又明显地得以恢复。与黑色的情况相仿,白色的地位是在中世纪末到17世纪这段时期逐渐丧失的:随着印刷术和雕版图画的出现,白纸黑墨为人们所熟知,于是白色与黑色成为色彩之中的异类;随后发生的新教改革和科技进步则进一步将黑与白驱逐到色彩世界的边缘。在1666年,艾萨克·牛顿发现了光谱,向科学界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色彩序列,而在光谱之中既没有白色也没有黑色的位置。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其影响范围远超科学界,逐渐扩大到世俗文化中,成为人们的常识。

    这个变化持续了大约三个世纪,在这段时期里“黑白”成为“彩色”的反义词,白色和黑色被当作“非色”来看待和使用,二者共同组成了一个独立的黑白世界。在欧洲,大约十几代人都持有将“黑白”与“彩色”分割对立的观念,虽然这种观念如今不再盛行,但也并不会太令我们吃惊。

    无论如何,如今我们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由艺术家们引领,自20世纪开始,黑色与白色在艺术领域逐渐恢复了地位,回到色彩家族之中,正如中世纪末期之前那样。随之而改变的是科学家们的观念,尽管某些物理学家曾经长久地迟疑,一度拒绝承认白色具有色彩的属性,但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认可,重新将白色视为色彩世界的一员,最终普罗大众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习俗里,在我们的梦境和理想中,我们几乎不再将彩色世界与黑白世界对立起来,也没有理由这样做。诚然,在摄影、电影、报刊、出版等少数场合,还能看到这种对立残存的遗迹。但这些遗迹还能存在多久呢?

    总之,本书的标题并非错误,也不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白色的确是一种色彩,甚至在诸多色彩中应该位居“一线”,与红色、蓝色、黑色、绿色和黄色并列,而紫色、橙色、粉色、灰色和棕色则位居第二梯队,其历史更短,而符号象征意义也不如前者丰富。

    *

    在着手勾勒白色在欧洲社会的漫长历史之前,我必须提出几项重要的观点,在本书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章节中,我们会对这些观点陆续展开论述。

    第一项观点是对上文所述的、白色真正具有色彩属性的延伸。在古代的许多年里,无论是哪一种欧洲语言,“白色”与“无色”都不是近义词。无论是在希腊语、拉丁语还是在其他各种欧洲语言里,形容词“白色”的引申义都非常丰富,包括纯粹、干净、贞洁、清白、空虚、完好无损、明亮、善良等;但“白色”从不意味着“无色”。“白色”与“无色”之间的联系要等到近代才开始出现。从很多方面看,“无色”的概念相对难以想象、难以定义、难以表达,在古代,人们通常将它与材质或光线的概念相联系,而不是与色彩相关。有些古代学者认为色彩是一种有形的物质,类似一种薄膜覆盖在物体的表面,对他们而言,“无色”就是色彩物质的缺失或数量过少。所以他们认为,“无色”的近义词应该是“饱和度低”“褪色的”“半透明的”“透明的”之类。以亚里士多德为首的另一些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色彩是光在接触物体之后发生衰减的结果,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无色”的意义或许与黑色更加接近。总之,无论是哪一派古代学者,都不会把“无色”与白色相联系。

    要等到中世纪末和近代初期,“无色”与“白色”之间才建立起某种等价关系。其中,白纸的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羊皮纸相比,白纸的颜色更浅,更接近白色,它作为印刷书籍和雕版图画的载体,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无色之物”。事实上,在各种图画里,色彩都是覆盖在某种基底——或者叫作载体——之上的,而这种基底代表的就是“无色”:对于手稿插画而言,基底是羊皮纸;对于壁画而言,基底是墙壁;对于油画而言,基底是帆布或木板;对于雕版图画和印刷图画而言,基底就是白纸。在15世纪和16世纪,以白纸为载体的图画和书籍大量普及,这使得纸的颜色——也就是白色——与“无色”之间建立起了某种程度的近义词关系。

    我的第二项观点涉及人们对白色系内不同色调的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白色系的不同色调的分辨能力逐渐降低,至少在欧洲是这样。对于不同种类的白色,我们现代人的眼睛似乎远不如我们的祖先那么敏感。我们不仅难以区分自然界里不同的白色,也区分不出人类自己制造的不同白色,例如各种白色染料和白色颜料。在这一点上,欧洲人也不如某些其他地区的居民那么敏感,举例来讲,北极地区的居民能够在冰天雪地里区分出大量不同的白色调,其中有些微妙的差异只有当地人才能感知得到,也只有他们的语言里才有相应的词汇对其一一命名。欧洲语言也反映出我们对白色不同色调的认知不足。在现代的欧洲语言常用词汇中,每门语言只有一个表示白色的词语,而在古代语言里通常有两个甚至更多。

    第三项观点与前者有所关联:如今我们总是将白色与黑色对立,而极少将它与其他色彩对立。黑与白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二元组合,它们的对立关系比其他任何两种色彩的对立——例如红蓝对立——都更加强烈。然而在历史上却并非一直如此。在中世纪的文献里,提及黑白对立的记载并不多;在图画和器物上,用黑白二色组合来表示某种象征意义的情况则更加罕见。只有当图画中出现某些动物的皮毛(狗、牛)或羽毛(喜鹊)时我们才能看到黑白组合,但这只是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而已。事实上,在中世纪,红白对立比黑白对立更加受到人们的认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版画和印刷术出现——那是色彩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在符号象征、纹章勋带、服装时尚以及晚些时候的体育竞赛和游戏用品中都能找到大量证据,证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白色的对立面不是黑色而是红色,包括红白队服、红白阵营、红白棋子等。

    我的最后一项观点涉及色彩的符号象征意义。色彩的意义是复杂而多面的,每种色彩都有其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例如红色的正面意义可以象征活力、欢乐、节庆、爱情、美貌、正义;而其负面意义则包括愤怒、暴力、危险、过错和惩罚。黑色的正面意义有节制、尊严、权威、奢华;其负面意义则有悲伤、丧葬、死亡、地狱和巫术。但是,对白色而言,其象征意义的的正负二元性并不像其他色彩那样显著。白色的大部分象征意义都是正面的,与美德和优点相关:纯粹、贞洁、清白、智慧、和平、善良、卫生。我们还可以在其中加入权力和优雅:在欧洲,数百年里,白色曾经是属于君主和贵族的色彩,尤其体现在服装衣着方面。我们如今所说的“白领”,我们常穿的白衬衫和白裙或多或少地延续了这样的观念。在很长时间里,白色也是象征卫生的色彩:一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织物,例如内衣、床单、毛巾等,都应当是白色的,其中既有卫生方面,也有道德方面的原因。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睡觉的床单往往色泽鲜艳,而我们穿的内衣什么颜色都有。但白色依然象征着清洁卫生,例如浴室、病房乃至电冰箱都大量使用白色。白色是干净的、纯粹的、寒冷的、安静的。

    最后,在宗教领域,白色长期以来是神圣的色彩。例如在礼拜仪式的符号体系中,中世纪的基督教和现代的天主教都将白色与属于基督的节日和属于圣母的节日联系在一起,而这两类正是基督教的主要节日。在许多其他宗教里,也能观察到白色与神圣概念的类似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在许多古代的祭祀仪式上,人们将白色的走兽或飞禽献祭给神,而主持仪式的祭司或圣女往往也身穿白袍。

    但白色并非只有正面意义而已。在亚洲和非洲的很大一部分地区,白色是象征死亡的色彩,但这里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诞生的对立面。这些地区的人们认为死亡是轮回,是新的诞生,因此他们用同一种色彩来象征诞生与死亡。在欧洲,白色也偶尔与丧葬、死者、幽灵相联,甚至令人想到仙女和来自异界的神秘生物。但更常见的,是用白色代表空虚、寒冷、恐惧和焦虑。纯白是神秘的、令人费解的,因为在数百年里无论是画家还是染色工人都无法制造出纯正的白色,无法用人工的手段模拟出百合、牛奶和雪的色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至少到18世纪之前——欧洲人制造出的白色颜料和染料只是“近白”而已,实际上是浅灰、浅黄或者米白之类的色调。如今,这些技术难题已经不复存在,但白色依然拥有某种神秘而不可接触的内涵。白色既令人向往又令人不安,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无力,仿佛这种色彩依然保留着其超自然的神秘属性,而不像其他色彩那样早已走下神坛。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该为此欢欣鼓舞,还是深切忧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