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2.9 4.6折 28 全新

库存12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瑞其 著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802486

出版时间201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20913626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钱从哪来”,即资金投入保障问题。本书依据党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对建设新农村的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融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投融资机制创新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为理论出发点,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建构一个理想框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推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
    部分是导论,主要从WTO后过渡期、无农业税时代和农村金融与公共财政短缺时代等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问题的研究背景。从公共财政、金融创新、新农村建设困境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特征及标准。从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系统理论、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等理论,寻找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及其创新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主要从投融资主体、投融资资金、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方式等方面,来展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的现状,分析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投融资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民自身、农村社区集体、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新农村建设出资。因此,不仅支农的主体需要多样化、实施手段多样化,而且资金投入方式也应多样化。
    第四部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投融资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绩效。本书认为我国的财政资金与农村建设相关性显著,金融资金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显著,农民投入与新农村建设相关性显著,但是农村投融资与新农村建设不显著,这说明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很差。
    第五部分考察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韩国、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建设经验,为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为我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多元化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国外的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将主要依赖于三方面力量:一是政府的扶持,二是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是“三农”自身的发展。同时还有强调法律制度建设在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根据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投融资运行的实践模式。
    第六部分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从投融资的机理方面进行探讨。从宏观层面,例如体制嬗变、投融资流向、投融资陷阱、金融与投融资、投融资的效应等角度来构建一个模型,分析投融资运行机理。
    第七部分构建了一个多渠道筹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框架,以指导投融资机制的创新。设想的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创新框架,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包括财政金融协调机制、引导机制和法律、信用保障机制三个主要机制。微观层面包括资金回流机制、报酬回报机制、准入机制和价格规制机制四个机制。本书重点研究财政金融的协调机制和财政金融引导机制。 
    第八部分沿着图7-1的思路来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提出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来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 
    第九部分为本书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本书得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背景下,优化和创新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有利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高质、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20字”目标。 
    (2)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投融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农村投融资机制改革还远没有到位,难以适应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来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和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4)建立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协调机制,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宏观层面上,要构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运行机理模型;从微观角度,要构建投融资协调机制框架。

作者简介
谢瑞其,1969年9月生,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并参编《新农村之路》丛书。先后在湖南省网岭监狱、长沙市开福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部门工作。2008年3月到岳阳市湘阴县委挂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WTO后过渡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2  无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3  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4  农村金融和公共财政短缺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投融资:理论基础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骤和路径
    2.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特征分析
    2.2.1  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2.2.2  城乡关系有了新判断
    2.2.3  对“三农”问题有了新举措
    2.2.4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
    2.2.5  对农村公共建设支出的公共性有了新认识
    2.2.6  具备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基础
    2.2.7  对国际背景有了新的认识
  2.3  投融资机制概念界定和内容框架
    2.3.1  投融资机制概念界定
    2.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内容框架
  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理论依据
    2.4.1  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2.4.3  均衡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
    2.4.4  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2.4.5  现代金融理论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现状研究
  3.1  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
    3.1.1  农业投资总量的变动分析
    3.1.2  农业投资来源结构的变动及其行为分析
    3.1.3  农村投融资分析: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
    3.1.4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投融资特点和影响
    3.1.5  农业投资总量和结构预测
  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现状和困境
    3.2.1  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和资金满足能力
    3.2.2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困境和原因分析
    3.2.3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困境与原因
    3.2.4  投融资行为特征的成因解析:农户和集体行为视角
4  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绩效的评价和实证分析
  4.1  投融资机制与农业发展的研究
    4.1.1  文献回顾
    4.1.2  投融资机制与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4.1.3  政策建议
  4.2  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绩效的评价与分析
    4.2.1  指标选择与数据获取
    4.2.2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4.2.3  投融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5  国外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借鉴
  5.1  国外财政资金引导模式问题
  5.2  国外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2.1  韩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2.2  日本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2.3  美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2.4  欧盟国家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2.5  印度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2.6  孟加拉国和泰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5.3  国外农村投融资的经验借鉴和教训
    5.3.1  国外农村投融资的经验借鉴
    5.3.2  国外农村投融资的教训
6  投融资运行机理:基于宏观理论视角
  6.1  体制嬗变与投资运行重塑
    6.1.1  经济体制嬗变与投融资运行机理重塑之间的相关性
    6.1.2  投融资制度安排与投融资传导循环
  6.2  宏观层面上的投融资运行机理
    6.2.1  投融资流向以及投资流向陷阱
    6.2.2  投融资运行的阶段性及其机理
    6.2.3  投融资运行的整体性机理特征
    6.2.4  中国现阶段投融资制度安排的理论分析
  6.3  投融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
    6.3.1  投融资流向陷阱
    6.3.2  投融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6.4  投融资运行机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不同金融状况下的投融资运行机理
    6.4.2  区域经济差异对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影响
  6.5  投融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6.5.1  投融资的资源配置效应
    6.5.2  财政投资的效应分析
    6.5.3  引入市场机制和自愿机制的财政效应
    6.5.4  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简单的图形说明
7  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协调机制框架:基于运行层面的分析
  7.1  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协调和创新的理论分析
    7.1.1  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齿轮”模型
    7.1.2  博弈理论
    7.1.3  啄食顺序理论与投融资顺序选择
    7.1.4  次协调思维
    7.1.5  项目融资模式区分理论
    7.1.6  国家整合理论
    7.1.7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论
    7.1.8  “金融功能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7.2  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和模式分析
    7.2.1  财政资金的功能、作用和机理
    7.2.2  财政资金引导机制介绍
    7.2.3  财政资金引导模式介绍
    7.2.4  政府诱导型模式的实现机制
  7.3  金融资金的动员机制和模式分析
    7.3.1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金融发展模式
    7.3.2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创新机制
    7.3.3  新农村建设信贷支持的实现机制
  7.4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协调模式分析
    7.4.1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协调机制框架分析
    7.4.2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协调机制框架
    7.4.3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协调模式
  7.5  财政金融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机制和模式分析
    7.5.1  社会动员机制的成熟机制
    7.5.2  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协调机制
    7.5.3  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协调对接模式
8  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8.1  社会主义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目标、原则
    8.1.1  我国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的目标模式
    8.1.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原则
  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8.2.1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与金融体系的协调机制创新
    8.2.2  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资金的引导作用
    8.2.3  信用、法律和政策等保障机制的创新
    8.2.4  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反哺机制
    8.2.5  构建农村信贷资金补贴机制、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
  8.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创新的配套政策
    8.3.1  从农村经济实体内部挖掘潜力
    8.3.2  “放活”体制环境,推进涉农部门体制改革
    8.3.3  要求建立权责对等的现代行政体系
    8.3.4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钱从哪来”,即资金投入保障问题。本书依据党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对建设新农村的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融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投融资机制创新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为理论出发点,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建构一个理想框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推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
    部分是导论,主要从WTO后过渡期、无农业税时代和农村金融与公共财政短缺时代等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问题的研究背景。从公共财政、金融创新、新农村建设困境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特征及标准。从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系统理论、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等理论,寻找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及其创新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主要从投融资主体、投融资资金、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方式等方面,来展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的现状,分析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投融资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民自身、农村社区集体、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新农村建设出资。因此,不仅支农的主体需要多样化、实施手段多样化,而且资金投入方式也应多样化。
    第四部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投融资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绩效。本书认为我国的财政资金与农村建设相关性显著,金融资金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显著,农民投入与新农村建设相关性显著,但是农村投融资与新农村建设不显著,这说明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很差。
    第五部分考察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韩国、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建设经验,为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为我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多元化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国外的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将主要依赖于三方面力量:一是政府的扶持,二是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是“三农”自身的发展。同时还有强调法律制度建设在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根据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投融资运行的实践模式。
    第六部分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从投融资的机理方面进行探讨。从宏观层面,例如体制嬗变、投融资流向、投融资陷阱、金融与投融资、投融资的效应等角度来构建一个模型,分析投融资运行机理。
    第七部分构建了一个多渠道筹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框架,以指导投融资机制的创新。设想的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创新框架,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包括财政金融协调机制、引导机制和法律、信用保障机制三个主要机制。微观层面包括资金回流机制、报酬回报机制、准入机制和价格规制机制四个机制。本书重点研究财政金融的协调机制和财政金融引导机制。 
    第八部分沿着图7-1的思路来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提出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来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 
    第九部分为本书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本书得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背景下,优化和创新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有利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高质、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20字”目标。 
    (2)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投融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农村投融资机制改革还远没有到位,难以适应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来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和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4)建立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协调机制,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宏观层面上,要构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运行机理模型;从微观角度,要构建投融资协调机制框架。

主编推荐
谢瑞其,1969年9月生,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并参编《新农村之路》丛书。先后在湖南省网岭监狱、长沙市开福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部门工作。2008年3月到岳阳市湘阴县委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