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中华茶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中华茶史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46.5 8.0折 58 全新

库存10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涛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46506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719112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中国茶文化进入了全球化的大时代。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文化的发祥地,茶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茶史》教材的出版,是传承中华茶史、弘扬与发展中华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华茶史》曾于2008年出版,出版后得到高校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还获得了201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国内第1部关于中华茶史方面的大学教材,既填补了高校中华茶史教材的空白,又为茶文化学科建?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教材出版15年以来,一方面由于中国茶叶科学技术、经济贸易、文化与传播等方面有新变化、新材料、新成果,需要及时补充到教材中,以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原有内容有的部分比较繁复、琐细,有的部分又显得过于简略,因此需要调整、压缩和补充。
 本版《中华茶史》吸收了近十几年来茶史研究的zui新成果,特别是对中华民国时期茶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茶史做了重点修订。与原先相比,有30%以上的部分得以修订。同时,调整了章节的设置,补充、调整部分内容,使得全书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条理更为清晰、重点更为突出。2008年版本设置先秦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现代时期六章。因考虑到先秦时期材料稀少,文献不足征,故将先秦与汉魏六朝合并。同时考虑到明清时期共五百多年,且清朝六大茶类的成熟、茶叶对外贸易极其重要,因此将明朝和清朝独立成章撰写。经过调整,设上古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和近现代时期六章。时间上,从上古一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每章分别从茶叶科技、茶叶经贸、茶文化和茶的传播四个方面展开叙述。
2017年,《中华茶史》获批安徽省“十三五”规划教材立项建设(2017ghjc054)。经过全体编写人员多年的努力,本版《中华茶史》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茶学专业系列教材,同时获批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立项教材。本教材同步配建了数字资源,如慕课、数字图片等,之后将逐步丰富相关内容,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语摘要

《中华茶史》讲述了从上古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茶叶发展历史,涵盖中华茶史研究的zui新成果。全书分为上古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近现代时期共六章,每章从茶叶科技、茶叶经贸、茶文化以及茶的传播四个方面展开叙述,并详细剖析了相关史实,引用史料充分且翔实。本书填补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华茶史教材的空白,为茶文化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对于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中华茶史》化爱好者的学习资料。



作者简介

夏涛,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茶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安徽农业大学原轻工业学院院长、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安徽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茶学国家级教学团队、JYB创新团队及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骨干。曾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等职。主持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重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主持8项国家级或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5项。主编规划教材3部、专著3部。



目录

绪论


第1章 上古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1节 茶树的起源和原产地


 第二节 茶叶生产和茶经济的初起


 第三节 茶文化的酝酿


 第四节 茶向江淮和中原地区的传播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1节 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茶叶生产和经济勃兴


 第三节 茶文化的形成


 第四节 茶向边疆和其他亚洲地区的传播


第三章 宋元时期


 第1节 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茶叶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茶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茶向周边地区和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明朝时期


 第1节 茶叶生产技术的变革


 第二节 茶叶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茶文化的兴盛


 第四节 茶向亚欧地区的传播


第五章 清朝时期


 第1节 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大起大落的茶业


 第三节 茶文化的衰退


 第四节 茶向世界的广泛传播


第六章 近现代时期


 第1节 茶叶科技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茶叶经济和贸易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茶学教育的诞生和发展


 第四节 茶文化的曲折


 第五节 近现代时期中国茶的传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华茶史》讲述了从上古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茶叶发展历史,涵盖中华茶史研究的zui新成果。全书分为上古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近现代时期共六章,每章从茶叶科技、茶叶经贸、茶文化以及茶的传播四个方面展开叙述,并详细剖析了相关史实,引用史料充分且翔实。本书填补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华茶史教材的空白,为茶文化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对于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中华茶史》化爱好者的学习资料。



主编推荐

夏涛,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茶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安徽农业大学原轻工业学院院长、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安徽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茶学国家级教学团队、JYB创新团队及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骨干。曾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等职。主持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重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主持8项国家级或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5项。主编规划教材3部、专著3部。



精彩内容

第二节 茶叶生产和经济勃兴

隋朝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经济的大力整顿和改革,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饮茶风尚进一步传播。直到唐代中期,茶业才真正达到昌盛。统治阶层喜好茶,进一步助推了茶业在唐代的发展。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植茶业迅速发展,奠定了现代茶区的雏形,大量名茶脱颖而出;产生了世界上第1部茶书《茶经》,

第二节 茶叶生产和经济勃兴

隋朝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经济的大力整顿和改革,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饮茶风尚进一步传播。直到唐代中期,茶业才真正达到昌盛。统治阶层喜好茶,进一步助推了茶业在唐代的发展。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植茶业迅速发展,奠定了现代茶区的雏形,大量名茶脱颖而出;产生了世界上第1部茶书《茶经》,茶叶种植、制造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茶叶贸易兴旺,内销、边销、外销同时进行,茶商、茶市十分活跃;茶利骤兴,税茶榷茶之政创立。茶业开始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门,在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受“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需求刺激和推动,唐代茶叶生产飞速发展。传统茶产区巴蜀等地又有新突破,江南一跃成为主要茶区和茶业中心,茶叶成为唐代zui具典型的农业大宗商品。

一、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勃兴

(一)茶区的扩大和茶园的发展

茶树种植在唐代成为一项重要产业,在众多州县得到推广。茶叶生产与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在地域的基础上形成了众多茶区。陆羽《茶经》首次详细记载了唐代茶叶产地的分布情况,表明唐代中期茶叶生产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规模。《茶经·八之出》中共记载8道、44州、44县,但是《茶经》的记载并没有完全涵盖唐代产茶区。从《全唐诗》《新唐书·地理志》等文献来看,会发现唐代产茶区更为广大。《全唐诗》所提到的产茶区有6道、27州,主要分布在江南道,占17州。其中,有9州《茶经》并未记载,包括江南道饶州、洪州、江州、岳州、升州5州,山南道朗州、开州2州,岭南道容州,河东道潞州。吴觉农经整理发现,淮南道扬州、山南道夔州、剑南道眉州和汉州、黔中道的黔州等也被遗漏。更有学者广泛搜集《通典》《唐国史补》《全唐文》《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事物纪原》《蛮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画墁录》《东斋纪事》《能改斋漫录》等典籍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唐代产茶州共有69个。王洪军则根据唐人、宋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文献的记载统计发现,唐代茶叶产地共有98州,占全国州郡总数的29%。这也在客观上证明了产茶的州郡不断增多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州郡被纳入到茶业经济的体系之中。茶区的扩大也意味着以茶为业的人数增多。江淮地区是茶叶的核心产区,已经达到“什二三以茶为业”的盛况,开成五年(840)盐铁司奏曰:“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巴蜀地区向来为重要产茶区,李商隐称泸州百姓以茶为生计来源,不再以农业为主,“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秀麦”;益昌县令何易于则认为百姓“即山树茶、利私自入”,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坚决反对对茶征税(《孙樵集》卷三)。茶叶生产的空间布局形成,标志着产业布局的专业化分工完成。不仅如此,区域内部的专业性生产也已经出现。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记载,我们发现唐代有官办茶园、寺庙茶园、私人茶园、小农茶园等。……

茶叶种植、制造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茶叶贸易兴旺,内销、边销、外销同时进行,茶商、茶市十分活跃;茶利骤兴,税茶榷茶之政创立。茶业开始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门,在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受“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需求刺激和推动,唐代茶叶生产飞速发展。传统茶产区巴蜀等地又有新突破,江南一跃成为主要茶区和茶业中心,茶叶成为唐代zui具典型的农业大宗商品。

一、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勃兴

(一)茶区的扩大和茶园的发展

茶树种植在唐代成为一项重要产业,在众多州县得到推广。茶叶生产与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在地域的基础上形成了众多茶区。陆羽《茶经》首次详细记载了唐代茶叶产地的分布情况,表明唐代中期茶叶生产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规模。《茶经·八之出》中共记载8道、44州、44县,但是《茶经》的记载并没有完全涵盖唐代产茶区。从《全唐诗》《新唐书·地理志》等文献来看,会发现唐代产茶区更为广大。《全唐诗》所提到的产茶区有6道、27州,主要分布在江南道,占17州。其中,有9州《茶经》并未记载,包括江南道饶州、洪州、江州、岳州、升州5州,山南道朗州、开州2州,岭南道容州,河东道潞州。吴觉农经整理发现,淮南道扬州、山南道夔州、剑南道眉州和汉州、黔中道的黔州等也被遗漏。更有学者广泛搜集《通典》《唐国史补》《全唐文》《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事物纪原》《蛮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画墁录》《东斋纪事》《能改斋漫录》等典籍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唐代产茶州共有69个。王洪军则根据唐人、宋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文献的记载统计发现,唐代茶叶产地共有98州,占全国州郡总数的29%。这也在客观上证明了产茶的州郡不断增多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州郡被纳入到茶业经济的体系之中。茶区的扩大也意味着以茶为业的人数增多。江淮地区是茶叶的核心产区,已经达到“什二三以茶为业”的盛况,开成五年(840)盐铁司奏曰:“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巴蜀地区向来为重要产茶区,李商隐称泸州百姓以茶为生计来源,不再以农业为主,“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秀麦”;益昌县令何易于则认为百姓“即山树茶、利私自入”,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坚决反对对茶征税(《孙樵集》卷三)。茶叶生产的空间布局形成,标志着产业布局的专业化分工完成。不仅如此,区域内部的专业性生产也已经出现。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记载,我们发现唐代有官办茶园、寺庙茶园、私人茶园、小农茶园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