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9.7 4.7折 ¥ 42 全新
库存125件
作者章衣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82510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29687231
上书时间2024-12-02
本书是章衣萍先生为学生和初学写作者而撰写的一部写作指导方面的参考读物。全书共分为十讲,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经典的文本进行生动的分析和精彩点评,探讨了记事文、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之间的区别和写作方法,讲述了用字、造句、文章布局的技巧,同时还强调了作文的意义、写作与读书的关系、观察与想象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为“大先生教你写作文”系列的一种,章衣萍的这部作品虽为理论性著作,却并不艰深晦涩,而是通俗易懂,书中所呈现的关于写作的诸多理念和观点,今天看来仍不乏新意,朴素而深刻。读者可以从中充分获得启迪、借鉴与思考。
章衣萍(1902—1946),
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曾任上海大东书局总编辑,并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著作甚丰,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学术著作、少儿读物、译作和古籍整理等二十多部,主要代表作有《古庙集》《樱花集》等。
第一讲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 1
第二讲 作文与读书 12
第三讲 观察与想象 23
第四讲 论用字 35
第五讲 论造句 56
第六讲 论结构 72
第七讲 记事文 81
第八讲 叙事文 100
第九讲 解说文 146
第十讲 议论文 180
本书是章衣萍先生为学生和初学写作者而撰写的一部写作指导方面的参考读物。全书共分为十讲,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经典的文本进行生动的分析和精彩点评,探讨了记事文、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之间的区别和写作方法,讲述了用字、造句、文章布局的技巧,同时还强调了作文的意义、写作与读书的关系、观察与想象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为“大先生教你写作文”系列的一种,章衣萍的这部作品虽为理论性著作,却并不艰深晦涩,而是通俗易懂,书中所呈现的关于写作的诸多理念和观点,今天看来仍不乏新意,朴素而深刻。读者可以从中充分获得启迪、借鉴与思考。
章衣萍(1902—1946),
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曾任上海大东书局总编辑,并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著作甚丰,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学术著作、少儿读物、译作和古籍整理等二十多部,主要代表作有《古庙集》《樱花集》等。
第一讲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呢? 作文有什么意义和功用呢?
人类有思想和情感,要表示出来,用嘴说的叫做“言语”,用笔写的叫做“文字”。把许多文字组织成一篇文章,叫做“作文”。木匠用一块块的木头造成一只木箱,砖匠用一块块的砖头造成一堵墙壁。木匠的工具是木头,砖匠的工具是砖头。我们作文的工具是文字。文字同言语一样,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符号。
人类同禽兽不同的地方,是人类有文字而禽兽没有。人类能思想,思想是由“概念”构成的。禽兽只有“表象”,没有“概念”。
禽兽看见一棵树一朵花,至多只有树和花在眼中和脑中的明了的印象而已,而人类却能用一种记号,作为树和花的象征。这象征的概念的联合,在心里是思想,说出口来是言语,写在纸上是文字。思想是心里的言语,文字是纸上的言语。
但文字和言语不同的地方,是表示的方法不同。言语是“占有空间性的形”。因为言语不能传远,不能永久,所以才发明了文字。
人类是先有言语,然后有文字的。
人类的言语是从何产生呢?
据近代科学家说,人类的言语,是从人类劳动的呼声产生的。人类工作紧张的时候,他的呼吸器和
发声器不知不觉发生一种呼声,例如街上挑担子的人,口里常哼着“杭唷”、“杭唷”,这种“杭唷”的呼声,我们听见,即可知道有人在吃力地挑担子,即使我们没有看见挑担子的人。这种劳动呼声是一种无意识的言语,是一种原始的语根。樵夫砍柴时口里哼着“哈……哈”的呼声,船夫背纤时口里哼着“呵……呵”的呼声,肩夫背着东西时口里哼着“哦嗬……哦嗬”的呼声,这种同一劳动中发生的同一呼声,同一的符号,是有社会性的,都是无意识的语根。无意识的语根不能算作言语,却算是原始的言语。人类的原始语根不过二三十个。有这二三十个原始的语根,后来人类劳动方面逐渐复杂,社会的组织日益确立,经济日益发展,言语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日益增加变化,才有今日千变万化的言语。(参看波格达诺夫《社会意识学大纲》第二篇)
中国的言语是最不统一的,一省有一省的言语,甚至于一省内各县的言语也不同。这原因是由于领土太大和交通不便的原故。近数十年铁路和汽车路逐渐建立,交通发达,国语流行,中国言语统一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使中国学生最麻烦的,是中国的文字和言语的分歧。原始的文字起源于绘画, 中国所谓“依类象形”即绘画的变态。其后“形声相益”,变化益多,乃成为中国今日之文字。但中国的文字同欧洲的文字不同。“中国的文字是非拼音制(Non-spelling System),欧洲的文字是拼音制(Spelling System);中国文字是单音制(Monosyllabic System), 欧洲文字是多音制(Polysyllabic System)”。中国的文字因为这两种原因,固定了不能同欧洲文字一样随着语言变化。“数千年来语言自语言,文字自文字”。(参看刘半农《中国文法通论》第一讲第二节)学者尽毕生之力尚不能把文字弄通。有人以为中国科学的不发达,原于文字的困难,其言实有至理。近十年来才有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出来提倡白话文,才有疑古玄同、黎锦熙一班人出来制定注音字母及罗马字母拼音,白话的势力渐要统一中国文坛了,罗马拼音的计划也快要实现了,中国文字的困难也不久可以免除了罢。
但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中,教授国文仍为今日中学教育中的难题。从前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曾“慨乎言之”的说:
第一,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这是谁害他的?是谁造的孽?
第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学校毕业生,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批案件;学商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能做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上杂志上出丑。此等“谬种而非桐城,妖孽而非选学”的怪物,是谁造就出来的?是谁该入地狱?
现在我们离刘半农先生说这话已经十几年了,我不知道我们的亲爱的中学生们的国文程度究竟进步了多少。明眼的人自然会心里明白的罢。
中学国文标准应该怎样?目的是什么?从前胡适之先生在他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中曾拟了一个“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
(一)人人能用国语(白话) 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
(二)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
(三)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四)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存》第一集一册)
胡先生很客气地说:“这些要求不算苛求吗?”胡先生那篇文章是民国九年三月间做的。现在离胡先生做那篇文章的时间又已经十年了。我们在最近一两年做过中学教员的人,当知道现在中学生的国文程度究竟怎样,同胡先生的“理想的标准”相去有多少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