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霸凌与拒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霸凌与拒学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9 6.7折 58 全新

库存1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河合隼雄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2956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81377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家河合隼雄的一部探论教育问题的著作。作者在书中重新认识、评估了当代教育现状,特别是围绕校园霸凌事件和拒绝上学等问题展开思考,以演讲、访谈录等形式分享了许多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心理治疗经历。河合隼雄与社会评论家芹泽俊介、戏剧家如月小春、哲学家赤坂宪雄等有识之士的对谈,从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哲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从东、西方社会比较的宽广视野,对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进行了深度讨论,给出了可行的具体建议。

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体制的利弊成败及改革意见,并有助于思考当代东亚教育模式应当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健全人格。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文化人物。



目录

简明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生存能力与学习能力


孩子的幸福是什么?


培养生存能力


培养学习能力


孩子与恶


亲子纽带的矛盾性


心理护理始于挨骂


进攻型学问


 


霸凌与拒学


教育的意义——与大川公一、芹泽俊介对谈


霸凌的深层——与赤坂宪雄对谈


让我们脱下盔甲——与如月小春对谈


 


河合隼雄访谈录


“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必要的


母性强势社会的变貌与现代人的人生道路


通过刺杀事件看1998年的日本


讲述  河合隼雄的世界


 


后记


解说“河合隼雄的心声”


 


链接以下图书:


《盛年期的心理学》


河合隼雄心灵对话系列(四种):


《荣格心理学入门》


《心理咨询实务》


《生与死的接点》


《心理治疗入门》



内容摘要

本书是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家河合隼雄的一部探论教育问题的著作。作者在书中重新认识、评估了当代教育现状,特别是围绕校园霸凌事件和拒绝上学等问题展开思考,以演讲、访谈录等形式分享了许多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心理治疗经历。河合隼雄与社会评论家芹泽俊介、戏剧家如月小春、哲学家赤坂宪雄等有识之士的对谈,从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哲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从东、西方社会比较的宽广视野,对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进行了深度讨论,给出了可行的具体建议。


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体制的利弊成败及改革意见,并有助于思考当代东亚教育模式应当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健全人格。



主编推荐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文化人物。



精彩内容

译者的话

 

  作者河合隼雄先生是日本的荣格心理学奠基人,京都大学教育学教授,曾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中学数学教师,之后转向心理学领域,并长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由于此书以演讲及对话的形式为主,读者能欣赏到河合先生挥洒自如的幽默谈吐。河合先生与读者分享了许多自己的亲身经历,并通过与日本知名社会评论家、小说家、戏剧家、哲学家的对谈,从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等不同视角,对日本当代教育领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进行了深度讨论,给出了各种具体建议。

书中俯拾即是的日常生活事例,看似信手拈来,却总能以小见大,引申出新颖别致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其中印象特别深的内容之一是作为教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发挥个性,保护他们的个性这一点。

作者明确指出,日本霸凌和不上学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解释:“这种无条件地追求全体一致,排除任何与众不同的倾向,正是不上学与霸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前言)河合先生及参与对谈的学者们从东方传统思想、佛教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孩子们个性长期被压制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如何才能改变现状、使个性得到保护的方法。

比如,河合先生说:“‘个性’并不是能教出来的……而这正是人性的妙处所在。”(第25页) 因为不是教出来的,保护孩子的个性,就成为热衷于“教”的教师、家长们的难题。“那些过于发奋教书的教师(大人)们,一心只想让孩子走‘好孩子’道路。他们没注意到,将自己的好意强加给孩子的同时却压抑了其个性。河合氏认为他们很难察觉,自己的好意背后所具有的暴力性质。”“大人的好意有时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之一”。(第234页)对此,书中多次谈到,若真想培养个性就不能总想着教,必须学会等。要等到孩子的个性表现出来之后才伸手援助,并具体提出了“默默守护”的方法。

“默默守护”(見守り)一词,在日本虽然是很常用的生活用语,但将其用在教育方法上,并不为人熟知。对于什么叫“默默守护”,作者解释道“默默守护”就是别对孩子“管头管脚”,并指出“默默守护孩子比教孩子需要多花费许多倍的精力”(第118页),虽然为了做到“默默守护”,会被累得筋疲力尽,但在努力践行的过程中,大人们能从孩子那里学到许多,“有时你会产生‘原来如此’的想法,或者觉得孩子‘太棒了’,以至感动得欣喜若狂”(第119页)。在对谈中,有位主持人说,“我在高中教书教了二十五年,最近好不容易才做到先生所说的对学生‘不断地思考,默默地守护’这一点”(第120页)。河合先生认为“不指导,不说教,什么都不做。只要能做到跟孩子待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第26—27页)。书中还具体讨论了究竟如何做到“默默守护”,为什么“默默守护”需要更多的精力,默默守护并不是撒手不管等问题。

本书围绕着如何发挥个性的问题,在讨论东、西方传统教育思想、制度体系上差异的同时,对欧美及日本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教育体系的根本不同。在翻译本书时,译者正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执教。一次课上讨论东、西方教育的异同时,有个学生用了“set back”(退后一步)一词来说明美国的家长、教师们对孩子较少干涉的态度。那位学生的“set back”一出口,立即让我想到了当时正翻译到的“默默守护”一词,更直接地体会到作者在日本式教育体系中倡导这个方法的妙处所在。

“有所不为的关爱”也是在讨论个性问题时河合先生提到的一个方法。他主张家长需要一种“有所不为的关爱”,认为特别在当今这个时代这种关爱更为重要。“现在的父母们有钱又有闲,家里孩子又少,子女时时处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第5页)。有钱又有时间的家长对孩子“事事有预案,处处要插手”,孩子的个性被紧紧地压制在家长们的“关爱”之下。所以,他经常跟人讲“现在作为父母最难的是,为了孩子,‘能做到的却坚持不做’这一点”。这种关爱“不是通过给予来表示关爱,而是通过少做点什么来表示关爱,这确实很难”。(第65页)

据说“真难啊”“确实很难”是河合先生的口头禅,可只要你继续下去,就一定会柳暗花明。这些留给读者们慢慢领会,并期待大家从中发现自己的新天地。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大南·田中宣子女士在翻译过程中提供的许多帮助。她的有些帮助已经超出了语言理解程度的范围。比如,书中谈到夏目漱石的小说《三四郎》中的一句话,那句话的日文本身虽然不难懂,可了解前后文却是必需的。宣子为了一句话的正确理解,竟然仔细通读了那本小说。

 

渠 昭

2022年11 月于波士顿

 

前言

 

日本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个重要的变革期。虽然以往的日本学校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这个国际化浪潮汹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评估我们的教育现状。

以往的日本教育,注重如何有效地提高全体儿童的平均能力。就此而言,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的确,一名教师能够担任众多孩子的班主任,而且这些孩子的学力也确实在提高。这一点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评价。

然而,以往日本教育方针的缺陷是,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整齐划一,视学生为千人一面。这造成了孩子的个性难以发挥,有时甚至扼杀孩子个性的结果。这种无条件地追求全体一致,排除任何与众不同的倾向,正是日本学校出现不上学与霸凌问题的主要原因。

日本随着经济上的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之时,其他国家对日本人的批判也日益强烈。他们指责日本人只善于巧妙利用、“改善”别国的发明创造,坐享其成,而从未有过自己独创性的发明创造。他们认为日本人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总是在随大流,换句话说就是没个性。

虽然以上有些说法基于误解,但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言之有理之处。只有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从初等教育阶段开始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才能解决问题。

大概人人都会赞成尊重个性的思想。只是这种赞成大多流于表面。人们没有觉悟到,要达到尊重个性必须经过一场教育大变革。举个例子说,欧美尊重个性的前提,是明确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距,许多地区在小学阶段允许出现留级或跳级。如果把这样的教育方针原封不动地导入日本,一定会遭到反对。对欧美人来说,像日本这样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已经等同于在压抑个性了。我们是否能从这里出发,逐一发现问题,循序渐进呢?

如果我们始终模棱两可地看问题,“尊重个性”便永远只是纸上谈兵。而且,不仅仅是学校,只有每个日本人都发生观念上的转变,才有可能成功。

更难的是,欧美教育方针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欧美,甚至有人提出要学习日本的初等教育方针。对欧美教育并不能简单地照葫芦画瓢,全盘照搬。我们必须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舍短取长,制定出一个适应自己的新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必须有这样的觉悟与决心。

 

(由《寻求新的教育观》一文改题,原载于《教育与医学》1996 年5月号)



媒体评论

跟河合先生面对面地说说话,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总想干点什么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

——村上春树

 

到什么时候也无法企及,到什么时候都会把心扉敞开,而且一点儿也不后悔,还非常地开心。这就是河合先生的魔力和实力啦。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让人觉得世界还是可以相信的。

——吉本芭娜娜

 

河合隼雄先生是将临床心理学引入并确立于日本学科领域的标杆性人物。他著述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并形成相关体系,推广心理咨询的技术,使“临床心理师”这个职业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在临床心理学这条路上,这样的身姿透着固执,但他的言行举止却让人处处感受到他的豁达、开阔,总能予人特别放松、舒服的感觉。在他的演讲和讲座上被他的这种和缓如春风化雨般的态度所抚慰过的人,应该都会有内心桎梏被深深解除的感动。

——鹫田清一

 

那时(20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与文化面临的问题竟仍然是中国当下教育与心理学的问题,比如河合隼雄先生所剖析的“拒学症”与“校园霸凌现象”。

——申荷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