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老照片》第一四九辑
  • 【现货速发】《老照片》第一四九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老照片》第一四九辑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7.4 7.0折 25 全新

库存2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克力 主编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45556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29654212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内容简介: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1954年东德共产党代表团拍摄的新中国时期的上海,讲述了著名作家、编剧陈白尘教授的的一生,讲述了一位译电员在南海舰队二十年的生活经历,收录了庚子事变后的午门及1949年的苏州北寺塔的历史照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冯克力(主编),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目录

李 洁 1954年:街拍上海


——东德共产党代表团镜头里的新中国


陈 虹 我的教授爸爸陈白尘


魏颂平 杨秋陶


    中国动力工业的创始人


——记魏如先生


侯洪恩 口述 宫玉河 整理


    我在南海舰队二十年


黄豆米 初识马哈只墓碑


周 建 我在鲁美的学习与生活


英 子 考寻恐龙记


文 苇 爸妈的人生印迹


丁春林 父亲的戎装照


齐德智 父母的“姻缘”


施顺才 影像里的亲情


杨 潜 庚子事变后的午门


晏 欢 战地记者的身影


孙孟英 一位“洋太太”的中国心


郭乾坤 几个闯关东的章丘铁匠


罗海源 岳 母


牛国栋 我们的自行车时代


李建华 国立音乐院校址变迁始末


谭金土 苏州北寺塔的历史影像


冯克力 与《老照片》永在的三位故人


 


封 面 立体照片:紫禁城午门前的八国联军和西方外交官(云志艺术馆)


封 二 张怀斌赠唐仰杜之肖像照(云志艺术馆)


封 三 航拍北平中轴线(文武)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1954年东德共产党代表团拍摄的新中国时期的上海,讲述了著名作家、编剧陈白尘教授的的一生,讲述了一位译电员在南海舰队二十年的生活经历,收录了庚子事变后的午门及1949年的苏州北寺塔的历史照片。



主编推荐

作者简介:

冯克力(主编),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精彩内容

与《老照片》永在的三位故人

 

冯克力

 

今年以来,有三个人的辞世,于《老照片》有切身之痛。

第一位是年初离去的曾长年担任《老照片》特邀执行编辑的张杰先生;第二位是4月辞世的美国的《老照片》研究者爱德华·克雷布(Edward Krebs)先生;第三位是6月去世的老照片收藏家谭金土先生。这三位先生与《老照片》的相遇,都在二十多年以前,而且颇具传奇色彩。

张杰先生原是山东省纺织厅供销公司的一名职员,因给刚面世不久的《老照片》勘误,与《老照片》结缘,被聘为特邀编辑,为《老照片》兢兢业业地工作了整整十七个年头。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态度深得读者、作者和同事们的赞许。张杰先生去世后,大家纷纷著文怀念他(《老照片》微信公众号里曾集中发布过),而他的许多建树,至今令《老照片》受益。

爱德华·克雷布先生是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历史学者,他带领学生来中国访学时,在北京地铁站的书摊上偶然见到了热销中的《老照片》,遂开启了对《老照片》的研究,后来还策划推动了《老照片》英文选本在美国的出版。尤其是他对《老照片》的独到理解与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启迪、拓展了我们对《老照片》价值的认知,茅塞顿开。对此,我曾在第109辑《老照片》的“书末感言”里有所述及。

谭金土先生则是苏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当年他受《老照片》的影响,开始收藏老照片并尝试向《老照片》投稿,一发而不可收,收藏、研究相得益彰,成为《老照片》的一位重要作者。本辑特刊出了金土先生的一篇存稿,以为缅怀。

他们一位是供销公司员工,一位是美国大学教授,一位是地方检察官。他们的职业虽风马牛不相及,国籍也不一样,却因《老照片》走到了一起。他们分别以编辑者、学术研究与海外推广者、常年作者的身份,为《老照片》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他们虽然离去了,但将永远与他们所挚爱的《老照片》同在!



媒体评论

“共和国60年60本书”入选评语这样评价《老照片》:

“十余年来,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著名艺术家、作家陈丹青则说:

《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都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消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在“为《老照片》一百辑”所写的《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中说道:

“穿过岁月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远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怀旧的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尊严与权利被重新肯定,由此可以体悟《老照片》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正视人的命运,是以记忆反抗遗忘之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