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史记
  • 【现货速发】史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史记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1.2 5.4折 39.5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马迁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63735860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5元

货号25113163

上书时间2024-12-02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在《史记》出现以前,前代史书大多采用编年体(按时间顺序编写)或国别体(按国别编写),《史记》却创造了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全面而立体地记录历史事件的新体例,成为中国本纪传体通史。
作者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早在周朝时,司马氏家族就担任王太史。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生前搜集了大量素材,立志为国著史,可心愿尚未完成就去世了。司马迁立志完成父亲的遗愿,后因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他辩解遭受宫刑,他忍受着生理和心灵的双重痛苦,花费18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史学巨制。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它也被后人当作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和以往的正史不同,司马迁还描写了不少“小人物”,如刺客、游侠、优伶、循吏、佞幸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宽阔的胸襟,也给《史记》增添了许多“人间烟火”和凡人趣味。
《史记》原著共一百三十篇,计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约五十二万字。为普及国学经典,让更多的青少年领略到《史记》的魅力,我们精心选取了其中故事性、可读性的篇章,编成这部“少年版《史记》”。希望青少年读者能从不多的内容中感受到历史著作的魅力。

编 者   



导语摘要

《史记》是西汉ZHU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作者简介

《史记》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目录

目录 

本纪篇 
五帝本纪 1 
夏本纪 8 
殷本纪 14 
周本纪 21 
秦本纪 28 
秦始皇本纪 38 
项羽本纪 46 
高祖本纪 57 
吕太后本纪 64 
孝文本纪 71 
孝景本纪 77 
孝武本纪 83 

世家篇 
吴太伯世家 91 
齐太公世家 98 
鲁周公世家 106 
燕召公世家 114 
卫康叔世家 122 
宋微子世家 129 
晋世家 135 
楚世家 145 
赵世家 157 
魏世家 168 
韩世家 176 
田敬仲完世家 181 
孔子世家 188 

列传篇 
老子韩非列传 200 
司马穰苴列传 206 
孙膑吴起列传 210 
扁鹊仓公列传 218 
司马相如列传 225 
刺客列传 231 
循吏列传 241 
游侠列传 245 
佞幸列传 252 
滑稽列传 257 
南越列传 262 
东越列传 267 
朝鲜列传 271 
西南夷列传 275 
大宛列传 280   



内容摘要

《史记》是西汉ZHU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主编推荐

《史记》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精彩内容
夏本纪夏禹,名文命,他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他的父亲叫鲧。
当年尧帝在位时,洪水泛滥,冲毁农田屋舍,包围高山,漫上丘陵,尧帝为此十分忧虑,让大臣们推举能治理洪水的人。四岳都推举鲧。尧帝说鲧这个人骄傲自负,会毁败同族、违抗天命,不能任用。大臣们却说:“现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就让他试一
试吧。”尧帝只好试着任用鲧来治水。
尧帝传位给虞舜后,虞舜看到九年过去了,洪水依旧泛滥不息,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就把负责治水的鲧流放到了羽山,以示惩罚,鲧后来死在了那里。
虞舜听从大臣们的建议,让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亲治水的事业,继续治水。
父亲因治水不力遭流放而去世后,禹十分难过。
为弥补父亲的过失,他苦苦钻研治水之道。他接到舜帝的命令时,刚刚结婚四天,可还是毫不犹豫出门赴任了。
他随身带着测高低、定方向的仪器,带着舜帝派给他的助手益和后稷,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每天翻山越岭,不断考察山川地貌,将之牢牢记在心里。他发现从前人们治水都是用堵的方法,洪水却越堵越多。于是,他决定采用新的治水方法。
他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又凿开了九座大山,让洪水沿着规划好的河道运行,几年后,洪水终于开始消退了。接着,禹让后稷给百姓们发放能在低矮、潮湿的土地上种植的稻谷,让益给受灾百姓发放赈灾的粮食。当某些地区粮食紧缺时,就让有余粮的地方接济缺粮的地方,让四方的百姓都有粮食吃。
足足花了十三年时间,大禹终于把洪水治理好了。他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每天风餐露宿,曾经三次经过家门,却因为治水繁忙,一次都没能进去看看。
大禹治水的时候,同时考察了各地的物产、山川地形,以及洪水退去后的交通情况,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治理好洪水后,他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各个部落向天子交纳的贡赋,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比如冀州的土地松软,土质良好,物产丰富,这里的贡赋就是第一等的;东北鸟夷部族的贡品则是各类珍贵的皮毛;兖州的土质十分肥沃,植物都长得十分茂盛,这里进贡的物品则是漆、丝;三苗族的贡品则是美玉。进贡的路线都有详细的规定,方便首领们进贡。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放心居住,首领们也能前来觐见天子了。大禹又在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和姓氏,叮嘱他们不要违背天子定下的规矩。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禹制订了五服制度。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是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方;再往外五百里为侯服,是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跟着是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使天子能管理五千里以内的地区。
这样一来,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
为了表彰大禹治水的功劳,舜帝赐给大禹一块黑色的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舜帝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
十七年后,舜帝逝世了,大禹把帝位让给了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到阳城躲起来,可诸侯们都主动来朝拜禹,把他当天子对待。他这才即了位,定国号为“夏后”,姓姒氏。
十年后,禹帝也去世了,他把帝位传给了益。益服丧三年后,把帝位让给了禹帝的儿子启,自己去了箕山之南。禹帝的儿子是个品德贤良、富有才干的人,而益辅佐大禹的时间并不久,所以诸侯们没有像以前那样去朝拜躲避在箕山之南的益,而是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在诸侯们的拥戴下即位为天子,他就是帝启。他的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儿。
帝启即位后,有扈氏不肯服从他,帝启就率领军队前去征伐,在甘地和有扈氏大战一场。出战前,他做了一篇誓词《甘誓》,给六军将领鼓气:“有扈氏蔑视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规范,背离天、地、
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执行上天对他的惩罚。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我将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他;不听从指挥、不服从命令的,我就要在社神面前杀掉他,还要把他们的家属收为奴婢。”经过这一番激励,将士们都勇往直前,经过一场大战,最后消灭了有扈氏。从此,诸侯们都服气了,纷纷来朝拜帝启。
从帝启开始,禅让制度就结束了。帝启驾崩后,传位给了儿子太康。太康帝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为了打猎,政事都不理了,结果一天外出打猎时,被有穷氏的首领后羿占领了王宫。后羿改立太康的弟弟中康为帝。他的五个弟弟在洛水北岸没接到他,只好回去了,他们还为此事做了一首《五子之歌》。P8-1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