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权力进化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权力进化论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69 6.9折 99.9 全新

库存20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著,郑晓明 译,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22322230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9元

货号29594268

上书时间2024-11-27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教授郑晓明倾心翻译,这是一记振奋人心的真相之耳光,让你对焦观察身边人决策和行为的镜头,重新夺回自己放弃的宝贵权力。

权力究竟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它怎样发挥作用?如何对它加以利用?又如何将它保持下去?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这些问题可能会是困扰你的荆棘,阻碍你采取行动获得权力的迷雾。菲佛教授的这本书,将为你剥开权力的神话外衣,带你摆脱思维定式、打破固有规则、示人以权力、建立强大的个人品牌、拓展资源和人脉、运用好手中的权力,用权力获得成功。

本书是任何希望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人的bi读书,它将给你指明权力之路,让你在这个对权力友好的世界占据关键位置,成为节点人物。



作者简介

杰弗瑞·菲佛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曾在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也曾在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财富》网站专栏作家,曾任Audible Magic公司和索诺声(SonoSite)公司董事、《商业2.0》《中欧商业评论》(中国)杂志专栏作家。曾在全世界39个国家做过演讲,在28个国家开办过高管培训课程,并为全美多家企业、协会和大学提供过教育及咨询服务。


《权力》《权力进化论》《管理的真相》《你所知道的管理都是胡扯》《人力资源方程式》《潜在价值》《管理权力》《知行差距》等著作的作者。


郑晓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主任。曾分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在国内外的中英文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曾荣获JY部人文社科学奖、荣获北京市哲学社科奖,并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年度教学奖,授课效果受到各类学生与学员的一致好评。


 



目录

译者序 知识即权力


前言 权力的挑战


引 言 权力,成事与事业成功的力量 /001


法则1  摆脱定式:从自己固有的局限中挣脱出来 /019


不要逃避权力


为何势单力薄者永无出头之日


被“诅咒”的“真诚”


好感度”悖论


法则2 打破规则:把主动权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 /053


打破规则为什么能带来权力


进退两难:合还是超?


主动求助,主动开口索取


打破那些把你置于劣势的规则,制定自己的规则


法则 3 示人以权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赢家 /077


外表是重要的预测指标


谁是你的受众


无论有没有现实依据,自信都很重要


肢体语言,权力信号


强有力的文字,强有力的演说


权力的感知如何成为现实


法则 4 建立强大的品牌:让人们时间就想到你/103


锤炼故事,反复诉说


设计一套装扮


要务是让自己的品牌广为人知


创造条件获得媒体关注


巧用无伤大雅的争议


抓住重要关系给你的每一次机会


有苦劳,也要功劳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法则 5 拓展人脉:一刻也别停!用社会关系推动事业发展 /131


投入充足时间,建立有益联系


人脉社交与事业发展成果


拓展人脉的四项基本原则


人脉社交时间管理


法则 6 运用你的权力:不惜一切做成想做的事 /155


快速行事


引入同盟,排除异己


显示权力与用权之意


确立巩固权力的结构


法则 7 成功就是一切的理由:为何这是重要的法则 /173


人们总在担心遵循权力法则的后果


优势的积累让权力经久不衰


权力与地位的代价


人们会被权力与成功吸引


究竟是谁创立了 Twitter


我们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


后 记 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203


参考文献 /213



内容摘要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教授郑晓明倾心翻译,这是一记振奋人心的真相之耳光,让你对焦观察身边人决策和行为的镜头,重新夺回自己放弃的宝贵权力。


权力究竟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它怎样发挥作用?如何对它加以利用?又如何将它保持下去?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这些问题可能会是困扰你的荆棘,阻碍你采取行动获得权力的迷雾。菲佛教授的这本书,将为你剥开权力的神话外衣,带你摆脱思维定式、打破固有规则、示人以权力、建立强大的个人品牌、拓展资源和人脉、运用好手中的权力,用权力获得成功。


本书是任何希望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人的bi读书,它将给你指明权力之路,让你在这个对权力友好的世界占据关键位置,成为节点人物。



主编推荐

杰弗瑞·菲佛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曾在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也曾在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财富》网站专栏作家,曾任Audible Magic公司和索诺声(SonoSite)公司董事、《商业2.0》《中欧商业评论》(中国)杂志专栏作家。曾在全世界39个国家做过演讲,在28个国家开办过高管培训课程,并为全美多家企业、协会和大学提供过教育及咨询服务。

《权力》《权力进化论》《管理的真相》《你所知道的管理都是胡扯》《人力资源方程式》《潜在价值》《管理权力》《知行差距》等著作的作者。

郑晓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主任。曾分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在国内外的中英文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曾荣获JY部人文社科学奖、荣获北京市哲学社科奖,并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年度教学奖,授课效果受到各类学生与学员的一致好评。

 



精彩内容

权力的挑战

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希望权力用得好,就要让更多好人来用它。”

我常常体会到一种观念上的矛盾。一方面,包括我的好友、一位睿智的编辑在内,很多人都对我说,当今的主流观念崇尚合作、友善和政治正确,追求权力的想法显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我又总是收到大家的邮件,比如我有位学生,在参加了我的线上权力课程后,他告诉我、也告诉他的同学说,自己终于明白,绩效并不是全部。他开始尝试很多事情:逢迎高层,并向他们索取希望得到的事物、表达个人取得事业发展和实现工作目标的需要;相信自己,在言行中显示权力;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和支持系统;在遭遇困难、陷入冲突时,他懂得了如何看准时机、运筹决胜。他还很遗憾地表示,自己不得不错过我的后一节线上课,因为他建立人脉、“让人看见”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课程开播时,他将登上飞机,与两位C级领导一起去考察公司的海外市场。

所以,关于权力,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呢?应该怎样行动呢?《权力进化论》囊括了我当前的思考成果,也呈现了的社会科学发现,希望在你回答上述问题时,它能有所助益。

为何是此书?为何是现在?

我原以为,自己不会再写一本关于权力的书了。算下来,此书已经是第三本,如果再算上前传,那就是第四本。在前传中,我反驳了若干关于领导力的格言,这些格言推崇谦逊、真诚和坦率,但事实上,它们大都并不真实、有用。的两本书反响很好,书中的内容在世界各地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那么,我为何要再写此书,又为何是现在呢?

我改变主意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个原因是,我一直致力于用更有效的方式传达关于组织权力与政治的内容。线上也好,面授也罢,能为世界上有才华的一批人做这件事情,我深感荣幸。而有关权力的主要内容,是要教会人们在合适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采取行动,从而切实、通常也相当快速地改变自己事业与生活的轨迹。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对如何更简单、更清晰地传达这一思想也积累了更多心得。在我收到的邮件中,不乏下面这样的内容:感谢您在课堂上传授的所有内容。它帮助我建立了自己的部门,帮助我获得了我从未想过的能在如今的年纪就拥有的薪资和头衔。今天,它还让我在一场国际签约仪式中得到了两位部长的赞赏。秘诀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会主动开口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还采纳了您的建议,有策略地去追求那些让我的学历和我掌握的人工智能知识显得更加稀缺的岗位。后,在得到岗位之后,我尽心尽力,在工作中建立人脉网络,树立自己的名声。

此人是沙特阿拉伯人,他所说的这些内容听起来都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这些做法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量确凿发现是一致的,可惜的是,这些做法却很少被付诸实施。这个例子也印证了研究得出的观点:权力的法则在不同文化中都是适用的。鉴于这些内容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我想我还是应该把自己日臻成熟的教学能力发挥出来,向大家传授与组织权力有关的内容,以及自己近期的一些心得,帮助大家走好通往权力的道路。

神奇的数字“7”

在观察了我以前的学生以及政治和商业领袖(特别是其中的成功人士)后,我又回顾了相关社会科学内容,终,我总结出了权力的7个基本法则。我想,围绕着这7个基本法则来组织关于权力的学习内容,将能非常有效地告诉人们如何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瞩目的成功。

就法则的数量而言,“7”似乎是个非常好的数字。1956年,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撰写了一篇极有影响力的文章。他指出,“没有任何外界协助的观察者在其所能接收、处理和记忆的信息量上会受到严重的限制”,7个元素或者想法(可能有2个左右的上下浮动)就是大多数人认知能力的上限。另一项新近的分析也指出,“这一数字广泛见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7大奇迹、7大洋和7宗罪。”自米勒的文章发表至今,其观点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在大量的进一步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一旦内容远远超过7项,人们就会面临认知的局限。

值得庆幸的是,我认为7个法则已经足以覆盖我关于建立和使用权力的所有思想了。我把它们作为本书的7个章节。这7个法则分别是:1.摆脱定式。2.打破规则。3.示人以权力。4.建立强大的品牌。5.拓展人脉,一刻也别停。6.运用你的权力。7.成功就是一切的理由。

在我看来,法则7是重要的一条,因为它能帮人们摆脱对后果的无谓担忧,让人们立刻行动起来。

描绘当今领导力

思想的格局让我改变想法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我发现人们并不理解他们在当代政治和商业领袖身上观察到的许多现象,比如史蒂夫·乔布斯、杰夫·贝佐斯、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以及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卡莉·费奥莉娜(Carly Fiorina)等。许多人觉得,这些领袖以及他们的行为不同寻常,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正是成功运用权力法则的鲜活例子,他们的故事为我们上了当代成功领导行为的重要一课。

由于人们并不了解权力行为的现实,因此,他们总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那些看似违背了传统观念的举动大感意外。这大概是因为这些传统观念本质上与社会心理和人类行为研究是脱节的。有时,也正是因为人们还没对社会生活的现实做好准备,这种意外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让人始料未及的事业挫折。

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公共和私人组织的日常动态与政治真相。一如我在“权力之路”的课程大纲中声明的,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人们提供相应的知识,让他们加以运用,免遭被迫失业的命运。可是今天,不幸失业的人并未见少,所以我的目标尚未实现。但也正因如此,我的这一目标也才更显重要和更有价值。教大家将权力的7个法则付诸实践,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权力不是“黑暗”的艺术,它是成功的钥匙

我改变想法、写这本书的第三个原因是,在邮件往来中或者在课堂上,我时常遇到一些人,初,他们对我传授的思想总会表达出抗拒、不适、质疑等不同的感受。他们并非质疑这些规律的存在,甚至也不是质疑它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观察的现实基础。引用近期一封邮件中的说法,他们觉得这些原则和研究发现“令人沮丧”,或者用我的朋友兼同事罗伯特·萨顿(Robert Sutton)的说法,人们觉得这些思想很“阴暗”。因此,人们会逃避那些本能够让他们促成目标、加速事业发展的机会。

我认为,摒弃这些负面感受的一种途径,就是向人们提供能够用来让自己变得更有权力的这7个法则。当人们变得更有权力,他们将不再那么低落,也不会再感觉世界那么阴暗了。到那时,他们将畅通无阻,促成目标的能力会变得空前强大。他们的身心也会变得更健康。研究表明,工作中的控制感和社会阶层中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他们还会变得更快乐,因为幸福感会随着权力的增长而增加。

权力法则,改变了吗?

让我改变想法的第四个原因是,我想探讨一个相当普遍的观点:今时不同往日,全新的价值观念和前沿科技让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关于权力和影响力的陈旧思想不再适应新的情形。有这种观点存在,又受到当今商学院和其他领导力与管理项目主流思潮的影响,人们会对我的课程和论著持矛盾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权力,或者说组织,甚至政治,都正在发生巨大改变。

很多书籍和研究表面上关注权力,可是它们对提升权力技巧的态度又有些矛盾。许多评论文章虽显得乐观振奋,也广为流传,却对人类行为和现实世界过度乐观,这显然脱离了社会生活。正如企图不遵循物理和热力学定律来制造火箭不可能成功一样,由于这些评论家对权力与人类行为基本、恒久的现实不是视而不见就是直接拒绝接受,他们提出的这些改善现状的尝试即使发自真心、出于善意,也注定会失败。与有关现实中权力的研究数据脱节的例子有很多,我在此摘录一些文章片段。

莫伊塞斯·纳伊姆(Moisés Naím)撰写了《权力的终结》一书,阐述了那些手握权力的人体会到的对自身权力的更大限制。纳伊姆指出,许多头衔光鲜的人向他坦承,别人认为或声称他们具备的权力和能做的事情,与他们自身的感受其实存在错位。因创立Facebook而闻名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为他发起的一个读书俱乐部挑选的本读物正是此书。

我相信你能体会其中的讽刺意味。在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扎克伯格正重新确立自己对Facebook的中心控制权,理所当然地,Facebook和它的其他硅谷同行一样有着多数表决的制度。《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尖锐地指出,无论扎克伯格做了什么,这一制度都能确保他不被开除。也许真的有人会面临权力的终结,或是感受到权力受限,但扎克伯格肯定不会;很多人自称权势微薄,但事实并非如此。

同样是在这本书中,纳伊姆在后文提出了一个问题:全球化会给经济集中带来什么?书中的假设是,商业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全球化会使经济权力去集中化。他提出这个问题时还是2013年。如今,问题的答案非常清晰,而且显然与他的预期相悖:不仅在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反垄断权威机构正时刻准备着进行斗争,因为全球化加剧了权力与财富的集中,这在跨国技术产业尤为突出,在其他行业,如电信、零售行业亦然。自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那些曾被批评为“大而不倒”的银行反而变得更庞大了。有名无实的反垄断举措和与日俱增的经济权力的集中可谓老生常谈。

还有杰里米·海曼斯(Jeremy Heimans)和亨利·蒂姆斯(Henry Timms)的《超级参与者》一书。他们提出:权力并没有终结,但权力的基础和运用方式已经被互联网、社交媒体、新兴通信方式等事物根本地改变了。按照他们常常提到的说法,这种社会与技术变迁的结果是更大程度的民主化,即“新权力”下,权力的集中度变得更低,越来越多的人对权力触手可及。如同很多人表达过的观点,他们也认为,个体随时随地接入沟通平台以及社交媒体平台,这让个人获取全世界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现象将大大促进创新和社会运动的扩散。人们,包括那些并不处于正式权力地位的人,将拥有更多权力。

遗憾的是,现实不遂人愿,新兴通信方式以及社交媒体成功的使用者,其实正是那些本就坐拥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人。菲律宾有位研究人士在深度观察了当今的媒体行业后表示,在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权力不断巩固着权力”,独立新闻团体被逐渐清除,那些把持着“扩音器”的人得以拥有塑造现实的能力。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旗下智库在2006年推出了一个民主指数,以此来评估各国的民主程度。2021年度民主指数报告显示,“民主正在倒退……全球民主得分再创历史新低。以10分为满分计,2021年各国平均得分从上一年的5.44分下降至5.37分。”或者你可能更属意人类自由指数,这一指数由美国卡托研究所和加拿大菲沙研究所共同发布。如今,自由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倒退的情况,评级上升的国家仅有61个,而评级下降的国家则有79个。

简而言之,权力并没有终结,它的许多表现形式也并没有更新。这个世界并不像许多人料想的那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要想有效地领导他人,你就得了解权力的法则。

巧用分析与数据,成就更有权力的自己

上述以及其他类似的事实或许是“令人沮丧的”。不过,我想重申章节开头引用的话:如果我们希望权力用得好,就要让更多好人来用它。而这些人要想得到权力,就得了解一些公认的社会科学真理,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权力既没有消失也没有变得更不集中、其决定因素与实施策略也没有发生改变的世界中获得成功。简单来说,人们需要接纳而非逃避权力。本书的任务,并非要取悦你或是讲述振奋人心的故事。我自视不是愤世嫉俗的人,而是一名实用主义者、现实主义者。

从1979年起,我就作为全职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生院教书。我教的“权力之路”课程是热门的选修课之一,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别的魅力,也不是因为课程的内容迎合了盛行的社会风气。用一位学生的话来说,这门课程之所以大获成功,是因为“它真正地帮助我们理解了自己一直身处的世界”,是因为这门课让许多人明显变得更有效能、更加成功。我们学院的院训是:“改写人生,改造组织,改变世界。”改变需要权力,毕竟,如果改变可以不依赖权力和影响力发生,那么它早该自行发生了。改变的步,就是把你自己(和你的同盟)置于杠杆之上,从而撬动数倍于努力的效果,赢得巨大的成就。如果你想要的是愉快闲谈,那这本书可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我的阅读取向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在我的案头,有一本书名叫《如何成为一个独裁者:20世纪的人格邪教》,这本书获得了塞缪尔·约翰逊奖;另有一本叫《作弊者总能赢:美国的故事》(Cheaters Always Win: The Story of America);除此之外,还有我已故的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同事德博拉·罗德(Deborah Rhode)所著的《作弊》(Cheating)。这类书都对历史和人类行为的现实有着极深的见地,非常值得一读。它们告诉读者:人们“总是执着于善有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