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3.5 6.7折 ¥ 49.8 全新
库存148件
作者李镇西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8203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145134
上书时间2024-11-27
2008年我请镇西老师给盘锦全市骨干教师作报告。市人民剧场座无虚席,李老师情恳词切的报告辅以感动人心的视频,引起老师们的强烈共鸣,激起全场一阵阵热烈掌声。
镇西讲完了,按惯例,东道主要总结几点并对与会者提出希望,于是我谈了向镇西学习的四点体会:“我1997年开始读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虽然我的写作能力赶不上他……”说到这里,台下有些骚动。在当地教师眼里,他们的局长已经主管全市教育十多年,应该不比镇西差。我说:“请大家安静,我讲的是事实。写议论文我没比镇西差太多,写散文、写随笔那就差远了。由于个人天赋、后天努力、时代环境多方面的原因,我将永远赶不上镇西,但这不妨碍我读镇西的书,向镇西学习。在座的99%的老师大概跟我是一样的状态,一辈子赶不上李老师,但我们读他的书,向他学习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促进爱心生长,二是享受尽责快乐,三是品尝阅读愉悦,四是体验写作幸福。”
那次会议到现在12年过去了,从我次读《爱心与教育》已经过去23个春秋,当年39岁的镇西,弹指一挥已过花甲。他的写作欲望仍然旺盛,他的写作能力之树愈加枝叶常青。他前几天告诉我,要出一本新书,暂定书名《教育的初心》,让我为之作序,我得以荣幸地首先拜读了书稿。
这应该是镇西正式出版的第72本专著了。拜读之后,感慨万千,受益良多。静下心来,整理思绪,我还是愿谈12年前全市骨干教师大会上谈的读镇西的书的四点收获:促进爱心生长、享受尽责快乐、品尝阅读愉悦、体验写作幸福。这是否和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有关,我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是我读了镇西一系列书,也包括这本《教育的初心》之后体会深的四点。
一、促进爱心生长
镇西在书中一以贯之洋溢表达的都是爱心。他捧着一颗爱心去观察、思考、尽责、工作、阅读、写作。变化的是不同的班级、学校、学生、岗位、书籍,不变的是一颗初心——爱心。以前的书更多表达的是对本班、本校学生和教师的爱。《教育的初心》更多表达的则是对更广阔空间学生、教师、家长、事业的爱。2015年从校长的位置改任主持全区新教育实验,又任全国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深入更多的实验学校,接触更多的学生、教师、校长、局长、家长,他不变的爱心在生长,爱得更深、更宽。他含泪写下《善待活着的“李芳”》,“善待活着的‘李芳’,就是善待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善待中国中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就是善待中国的未来”;他呼吁“请给爱学生的老师以爱学生的时间”;他“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他希望“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不要那么麻木;他大声疾呼“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他提出“也应给家长减负”
……读着这些从爱心中涌流出来的文字,谁的爱心能不一次次产生共鸣呢?谁的爱心能不萌发生长呢?我同镇西老师的粉丝们交流,大家共同的感觉是读他的书之后,每个人内心原有的爱学生、爱事业的心灵之树在悄悄成长。
每个人精神幸福的深度、宽度、高度、持久度取决于他自己爱心之树树根的深度、树干的高度、树龄的长度。一个人如果不忘初心,一辈子培养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心灵之树,根越扎越深,干越长越高大,生命力越来越旺盛,那他就一辈子都活在幸福中。即使当了联合国秘书长、世界的科学家也没时间骄傲,一辈子做保洁员也没时间自卑,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爱国爱民的心灵之树而已,只是享受爱心之树成长的过程而已。从这个意义讲,读李老师书籍的过程,是促进我们幸福感增长的过程。
二、享受尽责快乐
镇西的书深深植根于他生活的当下职责,他在每个位置上都尽职尽责,他把尽职尽责的过程当作享受。读他写关心妻子、引导女儿、教好语文、带好班级、当好校长的过程,细节、良方、妙法,很容易激活我们曾经有过的尽责过程的快乐感觉。他在每个岗位都做得很优秀的原因在于他直面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事物的本质规律,不被表面词汇迷惑。对于当下搞得有声有色的影响力很大的新教育,镇西说不要过多地注重形式,他明确地指出追根溯源:新教育讲的是教育常识。他的《新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终消灭“新教育”这个概念》一文引导人们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违背规律做事情的过程就像做苦役,经受的是煎熬;遵循规律尽职责的过程使人感到快乐,享受的是幸福。当我们尽职尽责、探幽索微、穷根究底地探索教育教学、班级管理规律时,我们会发现广阔的创新空间,享受更深层次尽责的快乐,而一旦被喧嚣的行业歧视之风裹挟,谁都容易滋生烦恼。行业分工会永远存在,仅一个“人工智能”行业内部就有成千上万不同的岗位分工,科学家内部更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研究领域。人类社会和个人都需要抑制、消灭行业歧视,需要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需要尊重和感谢社会进步过程中必须产生的每一个职业岗位。像镇西说的那样:“无数劳动者这种互相的‘谢谢’,便是我们社会的温暖。”读镇西的书使我爱岗敬业、尽责为乐的心灵之树也在舒枝展叶、慢慢成长。许多教师、校长也都谈到镇西的书帮助自己发现了尽责过程中的快乐。
三、品尝阅读愉悦
镇西30多年来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中展示着他长盛不衰的阅读兴趣,广阔的阅读范围,适合自己成长的阅读方法。他坚信“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他告诉人们“每一个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应该有自己的藏书”。读书成了他的内在需要,成了他情不自禁的习惯。火车上、候机室里,甚至农家乐中都有他手不释卷的身影,他用等公交、排队购物、乘地铁这些可利用的零碎时间阅读几行文字甚至一篇文章,同样的时间便有了生命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好的时代,有多样化的阅读渠道,极其丰富的阅读资料,即使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也无法读完人类书籍的万分之一,无法掌握人类专业技能、科学知识总量的0.1%。以有涯之生命对无涯之信息,选择读书方向、范围、内容就格外重要。书籍海洋既可载舟,亦能覆舟,选择不当不仅事倍功半,还可能徒增烦恼,甚至误入歧途。怎样选择?镇西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读50%人生类、30%教育类、20%专业类书籍的经验,并在《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一文中再次详细写了这样选择的好处。怎样读书?镇西说:“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不同的观点等等。这是质疑、研究、批判,就是‘与作者对话。’”这样读书感情便自然流淌,思想便飞扬在万里晴空。读镇西的书也促使我品尝自己读一本本好书时那种废寝忘食、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感受写作的幸福
几十年来,教语文、当班主任、当校长、当院长,把每项本职工作都做得成果卓著,同时又写了这么多日记,出版了70多本专著。有人问:“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真有毅力!”镇西答:“不觉得这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本身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变成了习惯……用文字记录自己和学生每一天的成长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事。”“每天发生了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我总是当天就写下来。也不为发表,就是类似于写日记的那种习惯,后来有杂志向我约稿,我就整理交稿。迄今为止我出版的60多部著作,都是习惯性写作水到渠成的成果。”习惯了,不写不舒服,写了很踏实、很舒服、很幸福。
这本《教育的初心》是镇西在全国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上,尽职尽责写的自己想说的话。其实也是我们想说的话。如果面对上面不断要求我们要有“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我们是不是也要说“教育本来是朴素而简单的事,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花哨和复杂?”当我们看到校园文化只考虑领导参观者的需要,弄得脱离孩子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想问一问“校园文化为谁‘打造’?”当我们看到高考考生穿上古装有组织地跪拜神灵,以求金榜题名,教室内拉起大幅标语“要成功,先发疯!”“血战考场酬壮志”等,高考之后考生们集体撕书、烧书,我们是不是也要大声疾呼,让变态的高考回归正常?看到“学霸”“学渣”这类词语流行,我们是不是也觉得“是教育的耻辱”?
《教育的初心》中对教师群体的表扬、肯定也好,对不良现象的批评、质问也罢,变化的是针对的问题,不变的是镇西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帮助读者写出他们想说的话,当然会使读者感到幸福。我相信《教育的初心》这本书一定会像镇西以前的著作一样,帮助他的粉丝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启发新读者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教育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阻力,体验到阅读过程中增长智慧的愉悦。
镇西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植根于当下现实,植根于尽责、阅读、写作实践中,于是在爱心生长的同时,他尽责的能力、阅读的深度、写作的水平都在提高,他天天都在享受成长的快乐。
让我们不断微调自己心灵摄像机的镜头,清晰地、静静地读《教育的初心》,读更多镇西的书,读更多优秀人士的书;吸天地灵气、汲日月精华来养护自我精神世界的绿水青山,使爱心之树、尽责之树、阅读之树、写作之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新芽、吐新叶、抽新枝、绽新花,枝繁叶茂、布满青山。让我们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自己、为亲人、为祖国、为人民尽到责任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是为序。盼望这块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
魏书生
2020年7月19日
《教育的初心》精选了李镇西老师近几年来在其公众号“镇西茶馆”中原创的精彩文章,从“与师为善”“不敢苟同”“岂有此理”“喟叹不已”“常识罢了”“思绪飞扬”六个方面,对教育和社会热点进行评述,对教育常识问题进行深刻思考。不管是对教师群体的表扬、肯定,还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质问,变化的是针对的问题,不变的是李镇西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作者自述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叫李镇西,1958年9月生。深爱学生也挚爱教育,长期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现担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从教近四十年,获得荣誉有限,出版文字无数。但得意的是,从我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是:“朴素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我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序……001
与师为善
善待活着的“李芳”……003
是谁用无形的“绳索”捆住了教师的心灵与手脚?……012
校长的压力应该是什么?……015
请给爱学生的老师以爱学生的时间……020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的落实,为什么一定要让总理亲自过问?……024
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026
教师神圣不可侵犯……028
如果老师把家长的事都做了,要你家长干什么?……030
不敢苟同
人生乐趣就是“刷题”?……037
“素质教育”是“伪命题”吗?……040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话错了吗?……052
为什么就不可以“感谢贫穷”?……060
“高效课堂”并非“包治百病”……067
语文学习与“高效课堂”势不两立……070
我没有全盘否定“高效课堂”,但它绝非的真理……074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080
真的“任何一名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这样做”吗?……084
岂有此理
家长“红包挖坑”之后,错的不是张老师,而是教育局!……089
十问常德津市市纪委……093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096
“学霸”“学渣”之类词语的流行是中国教育的耻辱……099
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102
喟叹不已
早就知道现在的师范生素质大不如过去,但没有想到竟然如此不堪!……109
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111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耍流氓”,或“被耍流氓”……117
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可能成为被二次碾压的马瑞霞,或肇事司机……123
“天使”是怎样变成“恶魔”的,“恶魔”是怎样混为“天使”的?……126
变态的高考……129
夏老师没有自杀,为什么有人感到了失望?……133
只有教师能够赢得教师的光荣……137
常识罢了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143
新教育必须遵守教育本身的底线……150
新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终消灭“新教育”这个概念……153
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158
学生安全责任,谁说了算?……161
无数劳动者这种互相的“谢谢”,便是我们社会的温暖……166
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展示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169
校园文化为谁“打造”?……172
思绪飞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79
不管外面多么喧嚣,他们只顾默默前行……183
教育本来是朴素而简单的事,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花哨和复杂?……193
许多“名人名言”往往是以讹传讹……195
“学生打破老师的头”真相究竟如何?……207
也应给家长减负……213
“家长,我教育的阻力就是你的不信任!”……215
茶余碎想……218
《教育的初心》精选了李镇西老师近几年来在其公众号“镇西茶馆”中原创的精彩文章,从“与师为善”“不敢苟同”“岂有此理”“喟叹不已”“常识罢了”“思绪飞扬”六个方面,对教育和社会热点进行评述,对教育常识问题进行深刻思考。不管是对教师群体的表扬、肯定,还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质问,变化的是针对的问题,不变的是李镇西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作者自述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叫李镇西,1958年9月生。深爱学生也挚爱教育,长期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现担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从教近四十年,获得荣誉有限,出版文字无数。但得意的是,从我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是:“朴素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我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请给爱学生的老师以爱学生的时间
——兼析是谁剥夺了老师爱学生的时间
近我陆续在“镇西茶馆”晒了晒我爱学生和学生爱我的故事,以及相关“文物”和老照片,反响热烈。
有不了解我家庭情况的读者,误以为我是牺牲了家庭幸福,不管爱人孩子,而“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这真是误解。因为我爱人性格很内敛,为人很低调,决不许我在文章中写她,也不让我在微信上展示她的照片,所以包括我的家庭教育著作也很少涉及她——当年写《做好的家长》时,我说:“写女儿成长不提你,别人还以为女儿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呢!”但她依然不许我提她,我当然得尊重她的意愿。
其实她曾长期和我在一个学校工作,我的学生很多她也熟悉,或者说也是她的学生,所以我和学生的许多活动,她往往都参加。在我带学生活动的许多黑白老照片中,就有她的形象,我和学生当年的许多黑白照也都是她拍的。当然,她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一直心怀感激。
后来有了女儿,女儿也经常参加我和学生的活动。我的父母是教师,她的父母是教师,我女儿现在也是教师。因此,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和享受。
还有一些老师在被我的故事感动的同时,也发出感慨:“您那个时代允许您这样做,可我们现在却没那么多时间,想爱学生也没时间去爱啊!”
我得说明,从80年代到前几年我当校长时,几十年来许多情况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我的工作量。比如,刚工作时,我在乐山一中教一个班的语文,同时当该班的班主任,学生50~60个,有时候学生人数超过60个,这的确让现在许多学校大班额的老师十分羡慕。
但90年代我在成都玉林中学工作时,工作量常常超负荷,比如我曾经教高二全年级三个班的语文课,同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该班高三毕业后,我又同时教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同时担任这两个班的班主任(我自愿争取的),两个班学生总数131人。后来到了成都石室中学轻松了一些,教一个班并担任该班班主任。但我到了武侯实验中学后,当校长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这个工作量肯定不轻松。
但无论教一个班当班主任,还是当班主任的同时教几个班的语文,或是当校长同时当班主任,我的两个“传统”(学生给我概括的)没有变:为学生读小说,带学生出去玩儿。
所以我说,对于不爱教育也不爱学生的人来说,就算工作量再轻松他也不会把时间用于爱学生的。而只要真正爱教育爱学生,总可以相对地挤出一些时间爱学生。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相对地挤出一些时间”——我写到这里特别注意措辞严谨。
所以,我还得把话说回来——就算都爱学生,时间充裕一点总还是要方便一些。毕竟教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班级里和课堂上自然而然的尊重与关怀,还是得专门花一些时间在学生身上。比如,我当年给学生写信、一对一和每个学生谈心、按学号轮流挨个家访、为学生读小说、带学生出去玩儿……这都需要时间的。
而我们现在许多真诚爱教育爱学生的老师的确没有时间,这还真不是“借口”。
那么,我们老师的时间哪去了呢?
一是超负荷的工作量。据我所知,现在不少学校编制严重不足,教师严重缺编,于是一个顶俩。许多老师往往教两个班的语文或数学还要当班主任,每周的课时自然很多,需要批改的作业自然也很多,就算想多给学生搞点活动,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校长时,我很惊讶地知道,尽管武侯实验中学的老师不够用,可一旦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核算编制,居然还“超编”!我现在都想不通,既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什么不让师生比宽裕一些呢?说到底不就是多一些财政拨款吗?
二是超大的班额。我记得以前中小学“法定”的班额好像是55个左右,后来改为50个,近又听说是45个,但现在全国许多学校的班额远远超出这个标准。一个班一百多人还不是个别。有一次我去某省讲课,下飞机和教育局的同志聊天,问及班额,他说:“我们现在好了,实行小班化教学。”我问“小班化”是多大班额,他说:“也就七八十个,绝不超过90个!”我大惊:“不超过90个还是‘小班化’?”他说:“我们以前的班额都是上百啊,多的时候120个以上。”这样的班额,你让老师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轮一遍都得两个月,你还指望老师能够给每个学生写信?
三是各种形式主义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件很朴素的事,教学常规也就那么几条。但现在却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又把复杂的事繁琐化,再把繁琐的事精致化——所谓“痕迹管理”“精细管理&rd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