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教育考试与评价
  • 【现货速发】教育考试与评价
  • 【现货速发】教育考试与评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教育考试与评价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41.7 7.0折 59.9 全新

库存197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臧铁军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58345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9元

货号28989707

上书时间2024-11-27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教育考试与评价的力量

顾明远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有着深厚悠远的考试文化。科举考试起始于隋唐,止于清末,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现代考试测量方法则诞生于西方,出现至今不过100多年。

考试测量本来是一种检查学习状况的手段,目的是改进教学或者为选拔人才做参考。这与科举考试有所不同,科举考试主要是选拔人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教育测量学,对考试测量没有研究,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引进、学习西方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并且把它应用到高考等各类考试中, 使得我国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考试制度。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考试测量方法的认识不足, 因而对考试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无论对考试有多少议论,谁也无法把它取消,它仍然在学业检验和学生选拔等评价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而考试不能取消,但考试需要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考试评价方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考试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必然会遭遇曲折和坎坷。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走向深层次的时候,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对考试改革提出了直接要求。

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因此需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方法,这需要在理念、模式、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较大的、带有原创性的变革。同时更需要实践的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总结,这是一个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过程。

我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臧铁军就开始从事教育评价测量领域的研究。近年看到他借力新媒体,围绕评价和考试的理论结构主线,梳理了教学中常常产生困扰的50个问题,以教育工作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育考试与评价》,收到很好的效果。此项工作是从教学评价、中考和高考模式改革、命题改革几个方面所做的系统归纳,是多年理论探索、积淀以厚积薄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果。

50讲中讲到的问题,看似切口很小,却是当前我国实践中反复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些涉及深层次改革。如高考难一点好还是容易一点好?考知识还是考能力?如何才能考出能力?怎样检查一张试卷好还是不好?等等。高考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直接影响到高中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因此上述这些问题是一线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的。50讲由理论到实践, 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对于考试,人们的批评很多,这些批评其实很少孤立地针对考试理论和技术本身,而往往涉及考试与教学的联系,例如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这里既包括学生智力方面,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说清楚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改革对教学的影响,正是这本书的落笔点。书中始终贯通的思想是建立考试与教学的和谐关系,因为这一关系的建立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曲折得多。考试不仅要给学生一个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向上的平台和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更加优秀和全面。

关于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书籍有很多,但多数是教科书式或学术性的,一线老师读起来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这50讲把考试和教学的有机关系理清楚了,形成了一体化的思考,且通俗易懂。一个优良的考试不仅应考查知识、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对于教和学具有良好的导向。当前的中考、高考改革是与新课程改革协同进行的,因此,即便是命题也不只是技术问题,而重要的是要对教育和教学改革方向有宏观的准确的把握,使教和学的理念及行为不断向教育教学目标靠拢。

人们常常说,考试是“指挥棒”,往往把考试当作目的,产生一些负面导向,以至于人们对其担心有加。因此,需要方向正确的、强有力的考试改革,把“指挥棒”指向正方向,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这方面,臧铁军的《教育考试与评价》无疑是宝贵的思想能量,为进入深水区的考试改革鼓风助力。



导语摘要

《教育考试与评价》围绕评价和考试的理论结构主线,梳理了教学中常常产生困扰的50个问题,系统归纳教学评价、中高考模式改革与命题改革的内在关联,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建立考试与教学的和谐关系的有效方法论。

《教育考试与评价》共分为5个部分。

D一部分:紧密联系考试测量的基本理论,针对容易出现的认知误区,深入解析考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中高考改革的方向,中高考改革的理念和形式、内容的变革。针对当前对教学影响的重点问题,讲解模块化教学与高考改革的协调互动;

第三部分:中高考命题改革对教学的撬动作用。通过解析中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作用,讲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调整;

第四部分:考试结果的报告与评价。如何正确使用考试数据进行评价,进而对被试的个体和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五部分:教育评价的应用。简述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列举课堂教学评价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传播考试改革理念,解析考试改革的重点、要点,《教育考试与评价》从考试改革理念和考试改革的作用出发,给教学以较为清晰的导向,给教学提出改进和改革的具体意见。



作者简介

臧铁军,曾任国家督学、国家第二届课程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考试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会长、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曾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供职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后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法专业深造,获硕士学位。


从1987年起涉足教育评价与考试研究领域,1992年在中央教科所破格评为副研究员,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2004年调入北京教育考试院任副院长,从事考试管理、命题、研究工作。2012年晋升二级教授,201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序 教育考试与评价的力量


模块一 考试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 1 讲 如何看待考试


第 2 讲 考试的结果值得相信吗


第 3 讲 考试难一点好还是容易一点好


第 4 讲 考试的区分度越大越好吗


第 5 讲 怎样检查一张试卷好还是不好


第 6 讲 好试卷必须要有好结构


模块二 中高考改革的方向 


第 7 讲 新高考改革的框架是什么


第 8 讲 高考理念的变化带来了什么


第 9 讲 教学管理如何配合新高考


第10讲 新高考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第11讲  新高考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第12讲 新高考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的建议


第13讲 中考的性质定位及改革方向


第14讲 中考改革的几个可操作性问题


第15讲 北京中考改革的先行实践


模块三 中高考命题改革对教学的撬动作用


第16讲 中考改革之 :突出阅读能力考查


第17讲 中考改革之 :以身边的生活为背景


第18讲 中考改革之 :从学科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第19讲 中考改革之 :考查学科基础


第20讲 高考猜题、押题真的能奏效吗


第21讲 猜题、押题和复习备考


第22讲 试题的时代性 :紧密联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第23讲 考试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负有责任


第24讲 如何考查实践应用能力


第25讲 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对教学的要求


第26讲 考查应用能力对教学的正向拉动


第27讲 什么是开放性题目 


第28讲 开放性题目的命制和评分 


第29讲 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思维教学的引导 


第30讲 从高考命题改革看综合能力培养 


第31讲 知识的整合是具有生长和更新意义的创造 


第32讲 考综合能力,试题要素有哪些 


第33讲 培养综合能力,教师怎么教 


第34讲 高考作文命题如何体现立德树人 


第35讲 立德树人 :各学科命题和教学的重中之重 


模块四 考试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第36讲 如何制定学生成绩报告 


第37讲 如何用考试结果进行学校或地区评价


模块五 教育评价的应用


第38讲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第39讲 教育评价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第40讲 把总结性评价转成形成性评价


第41讲 建立调整的、动态的学校评价方案


第42讲 教育评价的5种模式 


第43讲 学校教学评价的几个原则 


第44讲 用评价提升教学质量的要点 


第45讲 评价课堂教学到底该不该打分 


第46讲 课堂教学的5类评价指标体系 


第47讲 如何解决教师对评价缺乏积极性的难题 


第48讲 建立主动运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旧法改造 


第49讲 建立主动运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一种评价新形式 


第50讲 建立主动运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教学评价之文化


附 恢复高考四十年:栉风沐雨 从未停歇


后  记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教育考试与评价》围绕评价和考试的理论结构主线,梳理了教学中常常产生困扰的50个问题,系统归纳教学评价、中高考模式改革与命题改革的内在关联,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建立考试与教学的和谐关系的有效方法论。


《教育考试与评价》共分为5个部分。


D一部分:紧密联系考试测量的基本理论,针对容易出现的认知误区,深入解析考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中高考改革的方向,中高考改革的理念和形式、内容的变革。针对当前对教学影响的重点问题,讲解模块化教学与高考改革的协调互动;


第三部分:中高考命题改革对教学的撬动作用。通过解析中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作用,讲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调整;


第四部分:考试结果的报告与评价。如何正确使用考试数据进行评价,进而对被试的个体和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五部分:教育评价的应用。简述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列举课堂教学评价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传播考试改革理念,解析考试改革的重点、要点,《教育考试与评价》从考试改革理念和考试改革的作用出发,给教学以较为清晰的导向,给教学提出改进和改革的具体意见。



主编推荐

臧铁军,曾任国家督学、国家第二届课程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考试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会长、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曾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供职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后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法专业深造,获硕士学位。

从1987年起涉足教育评价与考试研究领域,1992年在中央教科所破格评为副研究员,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2004年调入北京教育考试院任副院长,从事考试管理、命题、研究工作。2012年晋升二级教授,201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精彩内容

怎样检查一张试卷好还是不好

作为校长或教导主任,常需要检查和判断一张试卷的质量,比如说, 在期中、期末的考试前,检查某一学科的试卷。那么,究竟如何判断一张试卷是好还是不好呢?

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对一张试卷质量的检查分析主要使用定量和定性分析两种方式。

定量分析是依据测验的性质和目的,合理使用在前面章节所讲到过的指标进行分析,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

如果是在考前进行分析,就需要用预估数据或抽样试测数据分析,这对于修改试题试卷很有帮助。但试测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达到保密要求。所以更多的质量分析是放在考后,用实测数据统计得到考试指标。考后分析可以更具体更精细,例如,用分数解释高中低各类学生都学会了什么、能做什么等。

这些在操作上都比较容易,问题是,如果考前需要检查和判断试卷质量,在不进行参数预估或试测的情况下如何检查呢?如果所检查的还不是你擅长的专业学科,这该怎么办呢?

这时就需要用到对试卷质量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总的思想是以命题蓝图为核心,围绕命题蓝图进行检查。命题蓝图在这里你可以先把它理解成是一张建筑图纸,试卷就是建筑,建筑物的质量是否达标,就需要依据这张图纸去一一对应检测。

所以,由命题蓝图出发,向前要检查命题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是否得当, 向后检查到每一道题目的设计。命题蓝图既是命题的理论建构,同时也是一个命题操作的程序系统设计。

这样说比较抽象,下面介绍一个“四步法”,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和步骤进行检查和判断。

步,审查由命题蓝图所能够反映的考试目的。

一个测验总有确定的目的和要求,不同目的的测验,设计策略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明确测验的属性和分数的用途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的目的和侧重就有明显差别,单元测验是形成性测验, 目的在于进行教学诊断,期末考试是终结性测验,更倾向于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鉴定。

在学校或教师自编测验中,教师对于命题要考查什么,大致是清楚的, 但对于这次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却可能在有人发问时,猛然间含糊起来, 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验。在命题的时候,考试目的通常是隐性的, 不会用文字明确表达出来,命题教师心里会有大致的方向,却没有深入、确切地界定过。

校长在检查过程中,一方面要请命题教师说明考试目的,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命题蓝图逆向分析考试的目的,检查教师的表述与实际显示的考试目的是否一致。请命题教师说明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命题教师清楚地知道考试的目的,才能端正考题的方向。另外,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角度而言,校长追问考试目的,是为了强调不必要的考试就不考,针对性差的考试,就要把问题聚焦后再考。

第二步,审查命题蓝图所表达的测验目标。

一次考试,除了要有明确的目的之外,还要有具体的测量目标,落实到命题蓝图上也就是测验目标。测验目标描述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具备了哪些特征等。比如,按照正常的命题程序,测验目标是考试目的的分解, 是把抽象的考试目的细化为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以此指导和规定试题的编制。

校内考试在命题时,通常教师并不明确列出测验目标,因此在检查命题时,也应该要求教师对测验目标予以说明。可以让教师对照命题蓝图, 逐一说明测验目标,并补充说明应进入本测验但没有列入到命题蓝图中的测验目标。

作为校长,你手中一定要有一本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要研究并弄清各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因为对测验目标的检查,一定是对照教学目标进行的,要重点检查测验目标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发展的能力和应形成的优良品质提出的具体要求。测验目标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所测量的学习效果, 要能够忠实地反应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学业测验和评价具有定向功能, 测验和评价要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根据测验的具体目的和学科特点,一张试卷要有针对性地设定考查内容。例如,对于劳动技术课程的考查,就应着重技能操作,其测验目标应以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为主,而文化学科领域的考试,就应以认知领域的目标为主。但无论哪一学科的测验,都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促进作用。

第三步,检查命题蓝图或双向细目表。

目前,许多学校都能够使用命题蓝图来命题,这是考试命题科学化的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制定命题蓝图的方法应当在学校自编测验或教师自编测验中大力提倡和推广。校长在审查试卷之前,应当先审查这份命题蓝图, 因为它是命题工作的一份施工图,是命题工作的核心。

命题蓝图一般用反映考试内容和认知水平分类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来表示。在双向细目表中,把考试内容作为纵向的维度列出,认知水平作为横向的维度列出。比如说,物理命题在力与运动方面,内容上列出 :重力、摩擦、力的合成、力的平衡等 ;在认知水平方面,列出认识、理解、分析、应用几个层次。两个维度交叉,组成一张表格,格子中填入要在此命题的难度、满分值、题型等限定。

那么,如何检查命题蓝图呢?

首先,要检查它对于学科内容是否具有很好的覆盖面 ;

其次,检查命题取样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否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 后,检查所考查的各部分内容的比重,以及各认知层次比重的合理性。第四步,依据命题蓝图检查每一道试题。

如果经过审核,命题蓝图准确合理,下一步就是要检查题目内容、难度和分值等是否与命题蓝图要求相吻合。只要每一道试题都是严格按命题蓝图编制的,就能保证测验对教学内容的代表性,而且从内容结构上能保证测验的效度。

至于对题目的导向性、题目素材选取是否恰当和题目是否符合其他相应命题原则,这些问题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讲到。

当然,如果对一张试卷进行完整的审查,需要关注的地方还有很多, 例如,题目指导语是否恰当、题目编排的方式的要求,甚至包括印刷排版, 等等。但对一张试卷的总体把关,为重要的就是这四个步骤,这也是至关重要而又经常被忽略的。只要按照这些步骤去操作,相信学校的命题质量会得到稳步提升。

......



媒体评论

《教育考试与评价》是从教学评价、中考和高考模式改革、命题改革几个方面所作的系统归纳,是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积淀的厚积薄发。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