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1.2 6.6折 ¥ 32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夏泽泉 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74628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25230498
上书时间2024-11-27
散文集编为五辑,按题材,或按写作时间。散文中的人或事发生的环境多数是作者少年上学以至成长时期的故乡。有少年学习生活情境的展现;有作为个人的乡土生活记忆与体验;有对老师、父母的感念与挚爱,文字质朴,情真意切;有对故乡民情乡俗的描写,耐读,显得雅致,值得读者慢慢品味。《在雪地里上露天课》一文,鲜明生辉的文字,篇章构思布局的巧妙,得到普遍的认可。
夏泽泉,“笔会”副刊等报刊和网络发表,分别被《作家文摘》报、《老年文摘》报、《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光明网”、“中工网”、“新华网(新华副刊)”、“京报网”、《半月谈》网、“中国广播网”、“大洋网”等转载或转发,入选《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1年度佳作选集。
001
辑
003
009
015
“乐”字 / 019
023
030
040
第二辑
063
076
085
093
097
097
102
103
106
第三辑
111
116
121
128
“蓝田” / 132
“壶”好水 / 137
140
147
147
148
150
150
152
153
154
156
·送灯 / 158
158
159
161
162
166
第四辑
171
171
175
179
189
193
197
202
207
第五辑
213
213
218
223
227
230
236
239
243
247
247
250
251
253
256
258
260
散文集编为五辑,按题材,或按写作时间。散文中的人或事发生的环境多数是作者少年上学以至成长时期的故乡。有少年学习生活情境的展现;有作为个人的乡土生活记忆与体验;有对老师、父母的感念与挚爱,文字质朴,情真意切;有对故乡民情乡俗的描写,耐读,显得雅致,值得读者慢慢品味。《在雪地里上露天课》一文,鲜明生辉的文字,篇章构思布局的巧妙,得到普遍的认可。
夏泽泉,“笔会”副刊等报刊和网络发表,分别被《作家文摘》报、《老年文摘》报、《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光明网”、“中工网”、“新华网(新华副刊)”、“京报网”、《半月谈》网、“中国广播网”、“大洋网”等转载或转发,入选《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1年度佳作选集。
在雪地里上露天课
大雪后是晴朗的好天气,四面是明晃晃银白的世界,远方的天际线难得地清晰。太阳升上来,轻忽得像一只气球,大且没有清晰边界的圆,红彤彤,没有温度和光芒。
陆陆续续有学生背着书包向学校聚拢。男孩子清一色的草绿色帆布书包,斜过肩膀吊在屁股后,有些空荡的书包一颠一扑,舌头一样的盖儿上下舞动,轻盈得像是蝴蝶的翅膀。
学校的右前方是一口鱼塘,学生们发现鱼塘结了冰,惊喜地站在塘岸上观望。有学生捡来瓦片和小石子往冰面上投,瓦片和石子清脆地落在冰面上又滑出去好远;也有学生走下岸用脚试探地踩一踩冰面,冰纹丝不动;终于有胆大的学生踩在了冰面上,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冰滑和害怕使他们步履蹒跚,让岸上的人嘲笑他们的窘态,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大人们经过塘堤也都不言语,冬天的鱼塘水枯得不及三尺深,小人就是落下去也淹不死,倒是冻死个小畜生的!
“王老师来了”,冰上的孩子立即上了岸,岸上的孩子纷纷跑向教室,学生们四散而去,鱼塘恢复了宁静。嘈杂和喧闹声却一阵一阵地从教室传来。
“跳房子”了,她们有的在过道上跳绳、有的在玩“拈石子”、踢毽子、翻绳变花样;男生则有他们的游戏:打弹珠。撞拐子——他们叫“”,一种男子汉专有的游戏:单腿支地如金鸡独立,另一条腿“拐”架牢 ——挑、冲、撞、击,直到对方跌倒或“拐”落地为胜。一种更简单热闹的玩法,便是一排人紧贴着墙壁向墙角挤,每个人必须贴紧墙壁不让后面的人把自己挤出来,而自己则使尽气力要将前面的人挤出去。于是不断有人被挤出,又加入到后面的队伍。喧嚷声此起彼伏,不一会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
“凌冰”。凌冰越来越长,让他们眼馋,有人找来木棍或竹竿把凌冰敲下来,完整的凌冰就含在嘴里,嚼一嚼,嘎嘣嘎嘣地响。敲碎的冰被捣蛋鬼偷偷地放进了某个女生的后颈里,引得一阵慌叫。
“要是今天能在操场上上课,可以晒太阳,那有几多好!”
“莫要做梦。”
“有什么不可以的?下雪天王老师还让我们拾来柴火,在教室中间烧起火塘,大伙围着火塘读书呢!”
这时,只见王老师从外头走进了教室,这是拆掉隔墙两间并成了一间的大教室,两个班的学生在这里上课。喧嚣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王老师说话和收音机里的一模一样:
“同学们,我们今天到室外上露天课,你们说好吗?”
所有学生哇哇地大叫起来!王老师笑了笑,接着说:
“那好,各班的班长带队,到操场上铲雪,铲罢雪,各班将课桌椅集中摆放在操场。大家开始!”
学生们仿佛一群麻雀闹哄哄地扑向了操场。
操场上的雪被铲得有一块没一块,花得像瘌痢头,又被纷乱的靴子一踩,水汪汪的。好在上面铺洒了一层薄煤渣,不用担心泞起泥巴。
各班的课桌椅都集中摆放在一起,两块木制黑板也被抬了出来,分别放在南北两头,一、三年级并排又和二、四年级背靠背。四个班两个老师上课,一个班上课,另一个班预习或做作业。黑板则架在一张长条课桌上背靠着讲台,在两个班之间左右移动。上课的班没有人顾得上分神,一旁的班则不一样。响蓝的晴空下,远处还是雪皑皑的田畈和远山,太阳正在头顶,明晃晃、暖洋洋。几只麻雀旋风一样落在不远处的雪地上,扬起点点雪尘。或许这些麻雀是为了这好天气而快活,叽叽喳喳吵闹个不停,早已吸引了几双不安分的眼睛。上课的班开始朗读课文,骤然响起的朗读声惊吓了麻雀们,轰然四散而去。老师却趁时绕到这一班检查学生的作业,吓得开小差的家伙急忙翻找自己的作业本,慌乱中老师已到了跟前,老师手中的教科书轻轻地点在额头上,他赧然一笑,老师已返身回到黑板前了。
多年后,其中的一名学生在诗中写道:
/ 是一幅雪晴露天上课图
/ 蓝天/ 太阳/ 远山
/ 这些吵闹的麻雀,叽叽喳喳/ 像开小差的学生/ 哦,还有调皮的风/ 在积雪上打着小小的旋
/ 是好的画家/ 你看:他画了雪地上的温暖/ 还有他的学生/ 仰天朗读的心情
这是一个农场生产队的小学。学校早有五个年级,后来是四个,再后来是三个。原先有四五个老师,到后来一直是两个老师:男王老师和女马老师,他们是夫妻。王老师教所有年级的语文、音乐、美术、体育;马老师教数学。学生们只知道王老师是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农场,是国家干部分配在这个小学里教书,生产队的支书见了他也很客气的。王老师在劳动课带领学生勤工俭学,在生产队分给学校的地里种棉花和蓖麻,上山打油桐果,所得的收入积攒起来居然买回农场学校中台手风琴。从此音乐课上有了琴声悠扬的伴奏。
“微言大义”和高深的道理无关,他知道老师已永远占据了自己的心灵,有比这更成功的老师和教育吗?
这名学生是在参加工作后又考入大学,调动了工作并定居在上海。他的孩子在上海长大,进了上海的学校读书。曾经也是教师的他,看到自己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每天双肩驮着沉重的书包,才知道当年那个农场小学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和值得珍惜。但是,他又安慰自己:或许孩子还是有他们的快乐吧,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不过,他想:但愿如此!因为学校应该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地方,而不是让他们受到禁锢的地方呀。
是的,我们但愿如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