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墨戏 人文古画三十品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9.5 6.6折 59.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音格力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3945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179566

上书时间2024-11-2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山水寻心画为年

 

二〇一八年初春,开始准备写“读画”一书,用了几天时间把自己空了一空,退纷扰,去杂念,避俗事,白日再忙也抽时间去临近山里走走,夜里便在窗前月下闭目静坐少许时间。

我感觉自己如一团坐下来的云,然后从日历上起身,从古画里起身,一路走去,探深山,访绿水,心神游离,痴心独往。这是我一个人的仪式。

一直想写写读画笔记,随心随意,随缘随喜。我觉得,欣赏一幅画,特别是古画,遵从内在世界,遵从自我心愿,见画是画,见画又不是画,仿佛是一段自己遗失的古老的光阴,读画的过程,又似内心一场欢乐的叙事;赏画不该只是专业人士的事,本该是平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事,欣赏的时候,自然不必刻意寻资料看、不苛求自己钻研技法之功,只读画意,是意趣横生,妙不可言,当随着自己的心意欣赏轻松自在;与一幅古画,我总觉得是结缘的过程,画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屋一亭,常让人感觉熟悉而亲切,那也许就是我们精神的老家;走在画中,自在从容,忘尘忘忧,逸兴高飞,没有功利心,只生喜悦,我想这是对一幅画虔诚的敬意。

 

走在古画的光阴里,总觉得人一生,经历多少苦难坎坷都不算什么,看到阔处,行到明朗境界,便可随地春山,处处夏绿,当苦寒来袭,自然就做老菊一枝,寒梅数点。

所以,除了日常工作、为文、登山之余,我喜的便是读画。

喜欢读画,读画中的山水,读画中的草木,读画中亭里对坐饮茶的人。在很多年里,我蛰居一隅,古画里的光阴,让我觉得日子虽然平平常常,却又那么不平凡,让我的光阴有了画意。

我也因此,总感觉与一个有画意的人相遇相交,相知相惜。是的,我遇到一个身上有画意的人,这样的人,一生是风光,一生拥有清美的世界。

在那样清美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柳丝荡绿,湖水羽飞,一个踏花人,迟迟晚归,坐在很深很深的景里,赏夹岸花柳,鹄立湖中;忽然又风起青苹紫翠浮,归来正夏有荷花,一院子一桌子一纸的月色,缠绵眷顾,一个皎洁的身影;自然还会看到,那个人再起身,笔端落下秋香,雅秀深情,满纸幽隽之致,那笔画里,线条里,有云闲飘,有人闲坐;直坐得笔极老苍,收放自如,含蓄醇雅,再无纠缠,世间万般事,般般一般般,忽然下雪了,黑墨白雪一世界,就坐在那些字里画里,做低眉的禅。

我知道,这个有画意的人,是另一个我。

 

喜欢“读画”两个字,也说不出原因,就觉得古画于我而言,是一个大美的世界,那里山叠万册书,花开千页诗,一风一水,一云一月,皆是美丽的文字,我读得忘我,读得心神畅快。

很久前买过清代周亮工的《读画录》,不是为了要写读画笔记,仅是因为想看看古人如何读画,然后便可跟着古人一路读下去。

“读画”二字,要比“赏画”好,比“看画”更好。“赏”,多多少少带着点敬意,隔着距离,不够亲近,似是摆了姿态,于是难免在画中走得艰涩,不自在;“看”呢,又过于随便,容易流于形式,只作表面文章,空洞而不得真意。

俞平伯曾收到丰子恺书信一封,丰子恺在信中央其为他的漫画集子写点什么,俞平伯在文后有一句:“看”画是杀风景的,当曰“读”画。

俞平伯觉得丰子恺的漫画是诗,更应该“读”。其实画意又何尝不是诗意呢,画境又何尝不是诗境?“读”,确实要比“赏”与“看”都好。

 

我是满心欢喜、充满仪式感地开始着手写读画随笔的,那种欢喜,如同我养了一亩绿水,映出满山的影,云的影,风的影,还有我放飞一行一行白鹭的影。我甚至感觉,我早早地研好了一池子墨,然后关上门,将世俗的风与声,都锁于门外,我要静心,在月光一样的笺上,行八千里路,与古画里的光阴,倾心相会。

北宋郭熙作《林泉高致集》,其中在《山水训》一节的开篇中,就提到想要“苟洁一身”,出尘拔俗,不必学古人归隐,心存“林泉之志”,“烟霞之侣”可借妙手绘出,从而借助山水画,“坐穷泉壑”,尽享“山光水色”。

我是特别欣赏郭熙此语,在我看来,这是大境界。人一生,牵绊毕竟多,你不为名利绊住,不受富贵缚住,但你还有工作、亲情等抛不开的世间的债要慢慢还,所以,想退身而出,寻野山深林,高山流水而去,自然不是易事。何况现代人大多住惯了便利舒服的繁华之地,又有几人受得了野山里的清苦,甚至一只小小的蚊虫都可能在你心中擂起退堂鼓。

我也很长时间没有退得出去,没有退到我常写的“一缕墨”里去,没有退到“一粒花籽”里去。但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做着退的准备。

在这之前,古画便是我的寄托,是我精神的家园。或者说,古画是我的一条草径,一座水桥,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走回古时的光阴里去。

 

从去春至今,这本书的写作,用时一年半。这期间,几乎放下大多事情,专心地读和写。其实为这本书,耗时远不止此。去年春天只是正式开始动笔写,再之前,已早早开始做准备。当然这准备,主要是想学一学古人,执青青杖藜,行峨峨群山,走茂林烟草,吟松风萝月,看十里云图,赏百卷雨帘,听流水弹琴,闻松花酿酒。

去云南深山里看过清澈的泉,住过寂静的黑,走过武夷山幽寂的山径,牵过往来白云的手……更有趣的是,在随后边走边写的过程中,多年前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杭州、苏州、南宁、昆明等,竟在画中,似乎又走了一遍,每日都感觉活在画中。不仅仅是活在画中,简直就是生活在画中。

这几年里,一直从事与绘画艺术有关的工作,时常见到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喜欢的事,便是开车带他们去写生地。他们中有的人很安静,一路上话不多,到了写生地,话更少,只忙着写生前的准备。待开始写生,便再无一言。我在一边,会静静地看,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其实他们画的时候,我知道,并非没有言语,他们在与风景交谈,与笔交谈。

我有多喜欢这样的生活。我称之为“生活”,因为能将热爱的事情,当生活来过,对于人一生来说,何其珍贵。因此,我很珍惜这段写读画随笔的时光,它让我在山水之中寻到自己的真心,让我在画中,与草木一起生活,让我的光阴,不以年计以画计。

山水寻心画为年,想想,在一生粗砺的光阴里,我在画中生活过,云谣款款,绿水悠悠,露草芊绵,风月娟然,真好;随风结庐,青山围篱,鸟鸣为邻,出门一笑,无拘无束,真好。

 

白音格力

二〇一九年九月十四日



导语摘要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以心入画,以情造文”的画外之意,以率意天真、空灵简远的笔墨阐释东方生活美学,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全书从艺术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按年代从唐、五代写到宋、元、明、清,以李思训、王维、董源、巨然、范宽、米友仁、黄公望等三十位艺术巨匠的传世名作,带你领略中国文人画的深情与美意。并在细节处发声,从历史流变、画风变革、文人意趣等诸多方面剖析画作,于诗情画意中深入解读画者的曼妙内心世界,全景还原中国画里的人文风貌,再现其艺术精神和丰富内涵。



商品简介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以心入画,以情造文”的画外之意,以率意天真、空灵简远的笔墨阐释东方生活美学,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全书从艺术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按年代从唐、五代写到宋、元、明、清,以李思训、王维、董源、巨然、范宽、米友仁、黄公望等三十位艺术巨匠的传世名作,带你领略中国文人画的深情与美意。并在细节处发声,从历史流变、画风变革、文人意趣等诸多方面剖析画作,于诗情画意中深入解读画者的曼妙内心世界,全景还原中国画里的人文风貌,再现其艺术精神和丰富内涵。



作者简介

    白音格力,原名潘军强,曾用笔名潘炫。古意散文代表作家。写草木诗、云水词,多年来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和生命之好。


    写作至今,已在《读者》《意林》《哲思》《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有古意散文集《见素见美》《一生看花相思老》《喜欢你,是一首诗的样子》《一生的墨,见一生的人》《美好终会遇见美好》等,运营公众号“白音读美微杂志”。



目录

辑 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千峰耸绿和风荡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日照香尘逐马蹄


王维《雪溪图》:广绝烟尘真干净


 


第二辑 五代


 


荆浩《匡庐图》:翠微深处墨轩楹


董源《龙宿郊民图》:笼水烟边山色青


巨然 《万壑松风图》:洗耳不须菩萨泉


 


第三辑 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闲看瀑水静闻钟


范宽《溪山行旅图》:澄怀味象无他求


许道宁《关山密雪图》:蛮溪大砚磨松烟


李唐《策杖探梅图》:秀骨玉映探梅人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满纸云烟痴墨戏


马远《踏歌图》:踏歌声度晓云边


 


第四辑 元


黄公望《快雪时晴图》:几回立雪看红日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流水淡然孤舟还


盛懋《溪山清夏图》:清泠洒然白衣人


朱德润《林下鸣琴图》:林深流水见琴者


王蒙《涤砚图》:墨衣小童捧砚来


倪瓒《水竹居图》:水光竹色照琴书


 


第五辑 明


 


沈周《云际停舟图》:舟系云边白鹤闲


唐寅《杏花茅屋图》:花可参禅酒可仙


文徵明《绿荫长话图》:有鹤来信长溪语


董其昌《离骚图》:孤心拂素一山墨


蓝瑛《松萝晚翠图》:曾伴山溪归晚翠


陈洪绶《疏林眺远图》:兴之所至无古人


 


第六辑 清


石涛《松荫研读图》:搜尽奇峰打草稿


查士标《空山结屋图》:终日开窗面流水


朱耷《秋林亭子图》:一亭一风一山人


王翚《秋树昏鸦图》:相对寒灯细品茶


髡残《云房舞鹤图》:云鹤只随老僧闲


钱杜《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闲数几夜旧时月



内容摘要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以心入画,以情造文”的画外之意,以率意天真、空灵简远的笔墨阐释东方生活美学,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全书从艺术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按年代从唐、五代写到宋、元、明、清,以李思训、王维、董源、巨然、范宽、米友仁、黄公望等三十位艺术巨匠的传世名作,带你领略中国文人画的深情与美意。并在细节处发声,从历史流变、画风变革、文人意趣等诸多方面剖析画作,于诗情画意中深入解读画者的曼妙内心世界,全景还原中国画里的人文风貌,再现其艺术精神和丰富内涵。



主编推荐

    白音格力,原名潘军强,曾用笔名潘炫。古意散文代表作家。写草木诗、云水词,多年来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和生命之好。

    写作至今,已在《读者》《意林》《哲思》《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有古意散文集《见素见美》《一生看花相思老》《喜欢你,是一首诗的样子》《一生的墨,见一生的人》《美好终会遇见美好》等,运营公众号“白音读美微杂志”。



精彩内容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千峰耸绿和风荡

 

“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看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真是件劳神又美好的事。劳神是因为画作清晰图不常见,而其上之人物,骑行江边,或孤帆江上,抑或楼阁之中,林木之间,小到无从辨认,但又引人禁不住想一探究竟。待反反复复看那“豆马寸人”,看到“须眉毕露”,便欢喜得如入画中。

一整个大唐的青绿山水画,都好似被李思训的名气霸占了去。李思训的画,像一道门,即使如今看来,也像一下子打开了大唐的美卷,他的画“意境隽永奇伟、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是“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画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

《江帆楼阁图》虽被后人疑为并非真迹,应是古代摹本。但据专家考证,以其价值考虑,“无论从题材内容到技法的呈现方式,都是属于李思训流派,是一幅研究李派山水重要的作品。”

 

    画作右上方,江天寥廓,鱼鳞波纹,层层荡荡,小舟穿梭;右下方是江岸,一湾清波,岸边林木葱郁,有人骑马而行,有人望江水;整个画面的左部分,群峰峭拔,含灵蕴秀,林莽苍郁,怪石愕然;林间有楼阁,四五座掩映林间,碧殿朱廊,红梁青瓦,好不气派。

    有评说,此画可作《游春图》看,自然说的是李思训创作的风格深受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的影响。从画意来看,却与《游春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再从画中林木及人物衣着上看,季节应是春天无疑,从人物行为举止上辨别,也应是游春时节。

 

每年一到阳历二月,我就会感觉,眼睛里像含了花骨朵一样,好像就等一缕春风,就吹开了千千红萼。再翻那些春意盎然的诗句时,感觉那些字,一笔一画里,都在含苞。

自然也会早早进山,阳历二月的北方,哪来的花气,但就是感觉不管是树梢,或水边,都飘着香似的。待到阳历三月,就管不住步子,好似一山的丹英芳意缠绵,不去走走,就辜负了子燕春归,绿水如兰的好节气。

所以赏画时,我是一下子掉进了画中的。迎面逢上江边四人,一人骑行,三人随行。随行者有牵马的,有提箪的,有挑扁担的。骑行者正悠闲坐于马背,风扬须飞。这样的春游算是兴致极高了,可以说是“浩浩荡荡”了,吃的喝的,一一备齐,直待找了心仪之地,便可纵情畅饮,与春同住。

不远处岸边,两人谈兴正酣,一人手指江水,不知所言,或许是正在对着水之明滟,忍不住赋诗一首;另一人于一旁,细心聆听。

 

江面上,有帆舟往来,也有二人小舟垂钓。一人甩竿,一人摇橹,惟妙惟肖。二人皆是老者,在这春意正浓的时节,也许他们只是为了鱼而来,但舟上垂钓,似乎又不仅仅是为了鱼。

楼阁里有一人,状如作揖,但不见外人,令人遐想。江边林木间,能有这样一处掩映其间的楼阁,本来就是件赏心悦目事。记得离家不远的小山上,亦有小楼阁,虽然比不了名胜楼阁之金碧辉煌,却也是别有韵味。每次在山巅之路上跑步,翻越几个小山头,就能到此处。然后正好稍作歇息,登楼远眺,看松林连绵,远山烟岚。

画中不知谁有幸进得楼阁,有人作揖相迎,然后一壶茶里,或一卷诗文里,把春赏尽。

想想该是怎样的乐事呢,走在春里,坐在春里,钓在春里,饮在春里,满目春光,千峰耸绿,柔风吹荡,四野欢颜。

 

 

王维《雪溪图》:广绝烟尘真干净

 

我想把冰清玉洁的雪,给王维。

几日里在王维的《雪溪图》里痴而忘返,时不时地在心里说上这么一句。在写“读画”系列时,各朝各代名画,我是反反复复斟酌之后,才定下选“读”哪些大师的哪些作品。而有关“雪”主题的画作,古时流传下来的也不少,比如宋代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明代唐寅的《柴门掩雪图》、清代石涛的《雪景山水图》等。

而且这些作品里,也不乏妙绝古今之作,就拿黄公望《九峰雪霁图》来说,整个画面里,群山借淡墨烘托,而底色则用浓墨渲染,构图新颖,风格雄奇。北大教授朱良志曾评画中山峰矗立如“冰棱倒悬”,说黄公望画的是一个“琉璃世界”,是一个“玉乾坤”。此幅作品明明处处有凉意,却叫人看了眼睛温润。朱良志感慨称赞说,用水墨居然能创造出如此通灵透彻的世界,真是不可思议。

即使黄公望再如何是一个画雪高手,我仍一厢情愿地把雪给王维。只因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此言不虚。而不论是诗还是画,其中又都有耐人寻味的禅意之美,更是叫人迷醉。

我是太喜欢王维了。

 

《雪溪图》描绘的是乡村雪景。单看这“雪溪”二字,就让人禁不住神往。我大概算得上一个雪痴,因身在北方,有幸与雪年年相见。多年来,每年都会写一篇雪,并打算一直写到老,再写五十篇。

我向往深山雪村,一场雪来,广绝烟尘,真是干净。雪就那么落白了山,落白了树,落白了野径与小屋。这时围炉煮茶读书,真是妙不可言。若门前有溪,溪水寒碧,如一块凉绸,披围在山脚下,雪一片片落入,寻不到踪迹。溪岸白,芦草黄,有人语声,有茶香袅袅,好一个清凉世界。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雪溪图》多是民国时的影印本,画面已极模糊。但是,却那么迷人,好似这才是古画该有的面貌,经历沧海桑田,仍有温暖的光阴在其上流动。

那段光阴,是真的太久远了。只能从中模糊辨认溪雪、寒舟、木桥、草屋、喝茶人。这也正是我喜欢古画的地方,我觉得古画也好,今人作品也罢,赏画的不该只是所谓艺术家的事,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事。

我当初委身从事艺术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正是因为做这个大事业的领头人,是一个真正懂得艺术的人,因为他的内心有大世界。他觉得艺术该是一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吃饭、工作、交友等一样,欣赏美,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天地一白,溪岸寒树,孤村小桥,篱舍村店,野水小舟,远山风亭……只一眼看去,《雪溪图》的画面很干净,有一种恬淡的气息。特别是再配以人物,好似在这样一个深山雪村里,一场雪的到来,山村静谧成了一幅画,村人或悠闲喝茶,或忙于活计,意境悠远可人。

王维以诗名垂世,但他在绘画上也成就卓绝,被封为“水墨画之祖”。他的绘画作品,常见诗情,几笔点染间,画面便禅味十足。

所以当看到有人说《雪溪图》里透出一股萧索之气时,我个反对。那萧索有之,清冷有之,却更多的是温婉宁静之美。

但看远山披雪,雪白似老玉,便透着一股温润之美。再看远山一角两处亭子,我称之为“风亭”,就算没人经过,无人来坐,但风会来,风每日穿山而过,送来花草气息,送来月色,送来远方人的消息。看着那么温馨,好似终有某日,我会途经此地,坐亭中歇脚听雪。还有近处村店,于溪边,于路边,亭亭然,喝茶人来坐,下棋人来坐,何等逍遥。

 

整幅画,远处山坡披雪,两亭相依,林木错落,意境上悠扬深秀,造就一种虽远犹近的画面感。我看时,久久徘徊其上,感觉那一处天地,是几句闲散有致的诗行,有说不尽的况味;或者是晨光未至,被几只鸟不知从哪衔来,随处一丢,就落了这一处天地来;又或者黄昏里,有老人走在溪边,不自知中哼了几句老戏文,哼着哼着忘了词,那些词儿,就飘到那里,落成了山坡落成了亭。

画面正中,与山坡及村路相连处,是一大片溪流,溪上有人泛舟而过。舟上两人撑篙,身姿轻盈,正卖力摆渡。

看有人曾描述说水面上有一舟正缓缓而过时,我不赞同。我觉得此二人要不然由远处而来,要不然是去别处接远方人来小村。因为他们的动作上并不是一种“缓”的状态,相反是“急”,所以才那么卖力。我多希望,他们去接的,是我呀。

溪岸这边,六棵苍树临水,一房舍搭建边上。看得出这房舍非居住之地,有二人坐于正堂木桌前,好似饮茶。房舍门外是路,路的对面是另一个房舍,比之溪岸边的,明显高档了些许。此房舍亦有二人对坐,好似中间无桌,一人正襟危坐,一人似跪坐,大概是长辈对晚辈就某事耳提面命,晚辈虚心倾听。两房舍之间是路,一穿黑大褂人疾步而走。

近处左边是一座小拱桥,架于溪流之上。桥头一侧,是一家篱舍。舍外一白衣妇人正在赶四头猪,看至此,早就笑得有些前仰后合了,这画面太生动了。猪儿是一大三小,妇人身子前倾,姿态上一看便叫人忍俊不禁。

 

风亭听雪,溪舟撑篙,村店饮茶,妇人赶猪。山雪围拢的一方小天地,与世隔绝,却静动相合,真是叫人艳羡。王维以洗练的笔墨,营造出如此清新恬静的氛围来,怎么不叫人神往呢?

我曾一直想生活在深山雪村里,还想象了无数的画面,比如大雪封门,围炉闲话;比如鸡啄墙角雪,灯暖读书人。但任我如何想象,也不曾想到,在这个世外山村里,一场雪白皑皑一片,还能有如此生动的一幕幕。不曾想到,雪溪之上有人撑篙摆渡,不曾想有人在无窗户的小阁屋舍里饮茶闲聊,更不曾想有人路上赶猪。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