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15.5 6.9折 ¥ 16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李小峰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69401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164810
上书时间2024-11-24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免疫相关疾病已跃升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疾病类型。基于全球范围内微生态研究的持续推进,宿主微生态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肠道微生态是*主要且*复杂的微生态体系,肠道菌群是目前研究*多、*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群落,有关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初步揭示了肠道菌群参与调控免疫相关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因果机制。此外,口腔、皮肤、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菌群也可影响局部乃至系统性的免疫反应。菌群—免疫互作平衡参与维持人类健康,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失衡可促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免疫系统分化激活通路逐渐清晰,各种针对炎症通路的生物制剂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免疫病的缓解率,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风湿病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基因的多样性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造成了免疫调节网络错综复杂,单一抑制某一信号通路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且阻断位点越位于信号通路下游,疗效越局限。而多种生物制剂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严重感染或恶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促使我们改变思路,从微观的信号通路研究向宏观的整体平衡方向转变,包括:细胞水平的动态平衡(如效应性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如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微生物和宿主的统一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并关注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饮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机制,以促进健康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及改善转归过程。因此,我们从整合医学研究的思路出发,将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经验,探索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应用细菌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实现临床精准检测,并衍生精准功能性食品、精准益生菌补充及精准肠道菌群移植的治疗策略,进一步开发新型药物,以期更好地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难题。
免疫微生态学概念的提出为包括自身免疫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使人们可以从微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改变并更新了人们对自身免疫病促发因素的认识,并提出应从“单纯免疫抑制”向“免疫调节”治疗自身免疫病转变,同时需要“调节肠道菌群以恢复微生态平衡,进而改善免疫功能”的免疫微生态治疗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微生态疗法在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确切疗效。
鉴于目前还没有与免疫微生态学有关的理论专著,为此,我们参阅了国内外有关免疫与微生态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我们在自身免疫病微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免疫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结合不同系统免疫微生态的各自特点,介绍其免疫微生态的特征,提出调控免疫微生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促进疾病恢复和机体健康的临床策略。希望能为医学生、研究生和各学科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免疫微生态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本书分四篇共30章:*篇包括8章,系总论部分,介绍免疫微生态学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背景,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机体免疫系统概述,微生态平衡及失衡状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肠漏的概念及与机体免疫系统活化的关系,微生物的检测和培养方法,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免疫微生态的信息化系统;第二篇为各系统免疫微生态各论,包括11章,根据现有资料,叙述各系统免疫微生态特征及临床诊疗策略;第三篇为风湿性疾病免疫微生态各论,包括7章,阐述了各类风湿性疾病的免疫微生态特征及临床诊疗策略;第四篇包括4章,详细介绍了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临床应用。
李小峰 首席学科带头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拥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及“山西名医”称号。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专科风湿免疫科负责人,曾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至第九届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三至第七届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感染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副理事长、山西区域联盟理事长。担任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中文版副主编,以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等杂志编委。拥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研省级课题14项。发表SCI论文15篇,在中华系列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参与撰写《临床风湿病学》
《实用风湿病学》,主编《临床医师速成手册》,并承担了全国七年制教材《内科学》
《内科学(双语版)》编写工作。
近年来,与卢学春教授、高崇教授合作攻关,在国内外首先发现风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Treg细胞减少导致免疫耐受缺陷引起,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到了能促进Treg细胞生长的药物,如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二甲双胍、西罗莫司、维A酸和辅酶Q10,就此改变了原有的治疗理念,提出了诱导和重建自身免疫耐受的新理念,增加了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使风湿病有了治愈的可能。该工作内容已多次在美国风湿病年会、欧洲风湿病年会、亚太地区风湿病年会和国内全国风湿病年会大会发言交流,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反响。
目 录
篇 总论
章 免疫微生态学概述2
节 免疫微生态学的概念2
第二节 免疫微生态学的发展史5
第三节 免疫微生态学的学科特性7
第四节 免疫微生态学的防治和发展前景9
第二章 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功能14
节 正常微生物群的概念及组成14
第二节 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20
第三节 正常微生物群的发展和定位转移26
第四节 微生物与宿主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30
第三章 基础免疫学与微生物区系35
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非特异应答机制与微生物区系36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的组成及特异性反应的机理47
第三节 免疫耐受62
第四节 病理免疫70
第四章 微生态与免疫88
节 微生态平衡与免疫88
第二节 微生态失衡及影响因素92
第三节 微生态失衡的防治原则98
第五章 肠漏与免疫相关性疾病107
节 肠漏和肠漏综合征107
第二节 肠漏的原因109
第三节 肠漏的诊断和治疗116
第六章 微生物标本的检测与培养127
节 微生物标本的取样127
第二节 微生物标本直接涂片观察法129
第三节 肠道菌群的培养方法133
第四节 微生物的其他检测技术137
第五节 其他微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检测143
第七章 基因测序技术与微生物组学146
节 微生物基因组概述146
第二节 微生物基因组的测序技术147
第三节 泛基因组154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在微生物组学中的应用156
第五节 微生物组学与精准医疗157
第八章 免疫微生态与信息化系统159
节 免疫微生态信息系统概述159
第二节 免疫微生态信息系统案例163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的免疫微生态信息系统展望169
第二篇 各系统免疫微生态
章 口腔免疫微生态178
节 正常口腔微生态178
第二节 口腔免疫体系192
第三节 口腔疾病与免疫200
第四节 口腔免疫微生态与风湿性疾病217
第五节 口腔免疫微生态研究前沿和方向220
第二章 免疫微生态和肺部疾病225
节 肺部微生态基本介绍225
第二节 肺部微生态和呼吸系统疾病239
第三节 肺部菌群研究前沿和发展252
第三章 消化系统免疫微生态260
节 肠道和胆道微生态260
第二节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271
第三节 肠道免疫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284
第四章 泌尿系统免疫微生态312
节 正常泌尿系统的微生态312
第二节 肠道微生态与泌尿系统疾病314
第三节 泌尿系统微生态紊乱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321
第四节 泌尿系统微生态紊乱与下尿路症状322
第五节 基于肠道微生态干预慢性肾脏病324
第六节 泌尿系统微生态展望325
第五章 皮肤免疫微生态329
节 皮肤微生态与皮肤免疫329
第二节 皮肤微生态免疫与特应性皮炎363
第三节 皮肤微生态免疫与银屑病369
第六章 妇产科学免疫微生态386
节 正常女性生殖器官的微生态386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紊乱和免疫的关系388
第三节 肠道微生态与妇产科疾病389
第四节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390
第五节 孕妇肠道微生态与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建立392
第七章 营养代谢与免疫微生态397
节 饮食结构与免疫微生态397
第二节 肥胖与免疫微生态403
第三节 2型糖尿病与免疫微生态414
第四节 1型糖尿病与免疫微生态420
第五节 营养代谢与风湿性疾病424
第八章 免疫微生态与心血管疾病 436
节 绪论436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免疫微生态442
第三节 高血压与免疫微生态444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免疫微生态451
第五节 心力衰竭与免疫微生态457
第九章 免疫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463
节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神经系统463
第二节 肠道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466
第三节 肠道免疫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方向及前景488
第十章 免疫微生态与精神疾病497
节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精神疾病497
第二节 睡眠障碍和免疫微生态502
第三节 精神疾病与免疫微生态507
第十一章 儿童免疫微生态516
节 儿童免疫微生态概述516
第二节 儿童肠道菌群发育的影响因素521
第三节 儿童肠道菌群与人体免疫系统发育527
第四节 儿童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免疫系统疾病533
第三篇 风湿性疾病免疫微生态
章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微生态552
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552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功能紊乱与肠道微生态失衡555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558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561
第二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微生态569
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569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功能紊乱与肠道微生态失衡574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579
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581
第三章 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微生态590
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590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免疫功能紊乱593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597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598
第四章 干燥综合征免疫微生态604
节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604
第二节 干燥综合征免疫功能紊乱与口腔微生态失衡609
第三节 干燥综合征免疫功能紊乱与肠道微生态失衡612
第四节 干燥综合征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617
第五节 干燥综合征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619
第五章 白塞病免疫微生态629
节 白塞病的发病机制629
第二节 白塞病免疫功能紊乱与肠道微生态失衡631
第三节 白塞病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632
第四节 白塞病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634
第六章 特发性炎性肌病免疫微生态637
节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病机制637
第二节 炎性肌病免疫功能紊乱与肠道微生态失衡640
第三节 特发性炎性肌病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646
第四节 炎性肌病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647
第七章 系统性硬化病免疫微生态654
节 系统性硬化病与微生物组学654
第二节 系统性硬化病免疫微生态失衡的检测659
第三节 系统性硬化病免疫微生态失衡的防治660
第四篇 免疫微生态调节剂
章 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668
节 益生菌概述668
第二节 益生菌参与调节免疫功能671
第三节 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剂在临床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677
第四节 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剂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682
第二章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的临床应用686
节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概述686
第二节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参与调节免疫功能687
第三节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制剂在临床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689
第四节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制剂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694
第五节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制剂的未来695
第三章 合生元制剂的临床应用700
节 合生元制剂概述700
第二节 合生元制剂的特点与优势700
第三节 合生元制剂在临床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701
第四节 合生元制剂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708
第五节 合生元制剂未来应用价值及前景709
第四章 其他功能性食品及营养药品的临床应用713
节 功能性食品和营养素概述713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及营养药品与免疫微生态相互作用机制718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及营养药品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潜在应用723
第四节 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药品的安全性及其使用原则733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免疫相关疾病已跃升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疾病类型。基于全球范围内微生态研究的持续推进,宿主微生态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肠道微生态是*主要且*复杂的微生态体系,肠道菌群是目前研究*多、*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群落,有关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初步揭示了肠道菌群参与调控免疫相关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因果机制。此外,口腔、皮肤、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菌群也可影响局部乃至系统性的免疫反应。菌群—免疫互作平衡参与维持人类健康,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失衡可促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免疫系统分化激活通路逐渐清晰,各种针对炎症通路的生物制剂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免疫病的缓解率,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风湿病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基因的多样性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造成了免疫调节网络错综复杂,单一抑制某一信号通路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且阻断位点越位于信号通路下游,疗效越局限。而多种生物制剂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严重感染或恶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促使我们改变思路,从微观的信号通路研究向宏观的整体平衡方向转变,包括:细胞水平的动态平衡(如效应性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如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微生物和宿主的统一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并关注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饮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机制,以促进健康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及改善转归过程。因此,我们从整合医学研究的思路出发,将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经验,探索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应用细菌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实现临床精准检测,并衍生精准功能性食品、精准益生菌补充及精准肠道菌群移植的治疗策略,进一步开发新型药物,以期更好地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难题。
免疫微生态学概念的提出为包括自身免疫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使人们可以从微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改变并更新了人们对自身免疫病促发因素的认识,并提出应从“单纯免疫抑制”向“免疫调节”治疗自身免疫病转变,同时需要“调节肠道菌群以恢复微生态平衡,进而改善免疫功能”的免疫微生态治疗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微生态疗法在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确切疗效。
鉴于目前还没有与免疫微生态学有关的理论专著,为此,我们参阅了国内外有关免疫与微生态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我们在自身免疫病微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免疫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结合不同系统免疫微生态的各自特点,介绍其免疫微生态的特征,提出调控免疫微生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促进疾病恢复和机体健康的临床策略。希望能为医学生、研究生和各学科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免疫微生态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本书分四篇共30章:*篇包括8章,系总论部分,介绍免疫微生态学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背景,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机体免疫系统概述,微生态平衡及失衡状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肠漏的概念及与机体免疫系统活化的关系,微生物的检测和培养方法,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免疫微生态的信息化系统;第二篇为各系统免疫微生态各论,包括11章,根据现有资料,叙述各系统免疫微生态特征及临床诊疗策略;第三篇为风湿性疾病免疫微生态各论,包括7章,阐述了各类风湿性疾病的免疫微生态特征及临床诊疗策略;第四篇包括4章,详细介绍了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临床应用。
李小峰 首席学科带头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拥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及“山西名医”称号。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专科风湿免疫科负责人,曾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至第九届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三至第七届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感染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副理事长、山西区域联盟理事长。担任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中文版副主编,以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等杂志编委。拥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研省级课题14项。发表SCI论文15篇,在中华系列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参与撰写《临床风湿病学》
《实用风湿病学》,主编《临床医师速成手册》,并承担了全国七年制教材《内科学》
《内科学(双语版)》编写工作。
近年来,与卢学春教授、高崇教授合作攻关,在国内外首先发现风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Treg细胞减少导致免疫耐受缺陷引起,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到了能促进Treg细胞生长的药物,如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二甲双胍、西罗莫司、维A酸和辅酶Q10,就此改变了原有的治疗理念,提出了诱导和重建自身免疫耐受的新理念,增加了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使风湿病有了治愈的可能。该工作内容已多次在美国风湿病年会、欧洲风湿病年会、亚太地区风湿病年会和国内全国风湿病年会大会发言交流,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反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