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本书通过时间顺序,从绳文·弥生古坟时代到明治维新以后,细致介绍雕刻、陶瓷、染织、金·漆工艺的发展。从庄严的宗教佛像到更具艺术性的假面雕刻,从古朴的早期埴轮到绚丽的“奈良三彩”;从精细的皇家绣帐到优雅的衣服纹样,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中亦展现了日本生活文化的变迁。粗犷中包含细腻,强烈处亦存柔和,朴素又不乏精致,各种因素并存的包容性为日本工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叶渭渠,日本文学研究专家、著名翻译家。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研究员,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化史》等,译作有《雪国》《伊豆的舞女》《睡美人》等,主编《川端康成文集》《大江健三郎作品集》《日本古典名著图读书系》等。
目录
金·漆工艺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时间顺序,从绳文·弥生古坟时代到明治维新以后,细致介绍雕刻、陶瓷、染织、金·漆工艺的发展。从庄严的宗教佛像到更具艺术性的假面雕刻,从古朴的早期埴轮到绚丽的“奈良三彩”;从精细的皇家绣帐到优雅的衣服纹样,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中亦展现了日本生活文化的变迁。粗犷中包含细腻,强烈处亦存柔和,朴素又不乏精致,各种因素并存的包容性为日本工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编推荐
叶渭渠,日本文学研究专家、著名翻译家。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研究员,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化史》等,译作有《雪国》《伊豆的舞女》《睡美人》等,主编《川端康成文集》《大江健三郎作品集》《日本古典名著图读书系》等。
精彩内容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从飞鸟·奈良时代由中国传去佛像雕刻,经过平安时代的大发展,成为雕刻艺术的主流。但是,其风格渐趋保守,流于程式化。以镰仓时代为转机,分前、后两期。前期像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一样,多受中国宋代美术风格的影响,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在精神上,都受到宋代雕刻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深广,以及自由清新风气的感化上,产生了像康庆的不空羂索观音坐像、法相六祖坐像,以及快庆的地藏菩萨像、僧形八幡神坐像,运庆的大日来坐像、无着菩萨立像等,在雕像的细部上都有特异的表现,它们以写实的自由风格而著称。特别是定庆的金刚力士像,以栩栩如生的写实手法,豪放的力的表现,雕造了威
武的力士像,成为镰仓时代此类佛雕中最杰出的作品。经康庆、快庆、运庆、定庆等家族的巨匠之手,形成镰仓时代雕刻艺术的主流派,完成了镰仓雕刻的“庆式”新样式。至镰仓时代中期,“庆式”进一步吸收消化宋代雕刻艺术,又与武家的审美情趣结合,产生了镰仓大佛这样代表一个时代的佳作。镰仓时代后期,由于停止大规模的造寺,造佛也
大大减少,佛像雕刻艺术再没有新的发展,也没有产生超越于此前的优秀作品,而且逐渐走向式微。
镰仓时代,在神像雕刻中,奈良吉野水分神社的玉依姬神坐像,虽说是神像,实际上是以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身穿贵族女子衣装的美女,与前代的一般神像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在人物肖像雕刻中,东大寺的俊乘房重源上人坐像、康胜的空也上人立像,以及慈惠法师跪像、上杉重房坐像等,其艺术性都是很高的,值得大书一笔。
这一时代,工艺美术也体现了武家的实际生活和审美习惯,追求表现厚重的量感和现实性、通俗性。比如和式的镜子,比前一时代的镜子更加大型而厚重,镜背面的图案更具写生意匠,使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金工艺术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佛具、灯笼、合利塔之外,为了适应武家的兴隆,铠甲、刀剑等武饰金具获得了明显发展。技术也走向多样化,有锤金、雕金结合,或金铜、金银透雕并存。比如,当时红线缀绳的大铠甲,就是采用了锤金和雕金完美结合的技法制作出来的,代表了武家对金工艺术的追求。其中奈良春日大社、青森八幡宫的红线缀绳大铠,铠甲两袖饰以精巧的镀金纹样。它们与金银透雕的华龙、金铜透雕舍利塔,都是当时齐名的杰作。
“莳绘”等漆工艺术,在技法和意匠方面,也
有新时代的特色,已几乎不使用银粉,专用金一色,而且突破了平面性的单一模式,增加立体性的意匠,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法。比如梅莳绘盒、篱菊螺钿莳绘砚盒,还有野鹿、雁、蝴蝶、扇形等图案的莳绘,都充分发挥了图样的情趣性。莳绘发达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