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故事新编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2.6
4.8折
¥
26
全新
库存127件
作者鲁迅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8971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6元
货号25351657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故事新编》导读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后一部小说集,收录其 1922 年至 1935 年所作小说八篇。 1936 年 1 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从《呐喊》开始一直坚持到他去世前一年,在肺病的长期困扰下,他笔耕不辍,甚至一个月之内写出四篇,以实现原来“足成八则”的计划,可见对《故事新编》的重视。在这部作品中,鲁迅以超前性的笔法,诙谐戏谑的笔调写出了他骨子里固有的悲凉,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故事新编》的整体风格显示出了较《呐喊》《彷徨》从未有过的幽默和洒脱。 可以说,《故事新编》是鲁迅一次漫长的思想、历史与文学之旅,他穿越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隧道,叩问一个个四处流传的文化魂灵,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体验。可是,《故事新编》又注定是一次孤独而固执的旅行,支撑他走完这段旅程的动力是对历史文化的冷峻审视和对国民的“爱之深,责之切”。 鲁迅用独特的“重述”为我们洞开了中国历史的幽暗,让那些已经流传千年的故事再一次流传。
鲁迅并未按写作时间编辑这八篇神话,传说及历史演义,而是以作品涉及的神话、 传说和历史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自上古神话时代,迄于战国,俨然一部用文学手法撰写的思想简史。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把中国古代神话英雄与圣贤人物拉下神坛,拉回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抹去了英雄的神迹和浪漫的光环,还原于常人的本相。 就像唐弢先生曾说过:“这是一个革命作家对于传统观念的伟大嘲弄”。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妇孺老少,耳熟能详,但鲁迅在创作《补天》时,其描写重心,不是女娲造人、补天等英雄行为本身,而是创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尤其着力渲染了当她发现辛苦创造的产物竟是一群只知相互伤害的丑陋的 “人类”时,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感到从未有过的“无聊”——人类始母的创始精神,在鲁迅笔下,就这样也掺杂着精神苦闷。《奔月》里鲁迅也不写射日英雄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铺写其功成名就后,由英雄变为凡人的遭遇和心境。嫦娥弃家奔月,后羿不仅遭遇了外在的冷落、遗忘,学生的背叛与亲人的离弃,更经受了没有对手的孤独倦怠和无可着落,以及沉湎于日常琐事之中的枯燥乏味。鲁迅用这种错位的描写,戏仿古代的神话英雄,突显了作为英雄的另一面,即他们孤独、困窘和软弱的人性。 《补天》《奔月》似乎在用一种滑稽可笑的方式告诉我们:英雄时代结束,庸人开始跋扈。 这些足以唤起当代人对于“先驱者命运”的思考,对时代发展的反思。
在《出关》《起死》中,鲁迅有意把老庄形象漫画化,讽刺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齐万物,等生死”等观点,旨在批判 20世纪 30 年代一些空想家,以老庄哲学为护符,奉行敷衍了事、退守回避的隐逸哲学,泯灭是非、自欺欺人而百事不做。 《采薇》是其中具有喜剧色彩且又具有内在悲剧性的一篇,讽刺了“孤竹君二公子”伯夷、叔齐的儒术之迂腐、可悲。 鲁迅着力表现他们在逃亡路上遭遇的重重窘境,以及采薇而食的矛盾,从而衬托出二人在危机中的无力自救以及他们不食周粟的精神悲剧。或许正是这种在无助与脆弱之中对“义”的坚守,彰显了一种精神存在的意志与力量。同时,《采薇》也严厉地针砭了“小丙君”那样恬不知耻、善于自辩的变节者,油腔滑调、理直气壮的华山强盗“小穷奇”,以及“阿金姐”之类以平庸自炫而又喜欢舌底伤人的流言家。
在写完《非攻》一个月后,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谈到了“中国的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也塑造了这样一批“中国的脊梁”:《理水》 中的大禹、《铸剑》 中的眉间尺与黑色人、《非攻》中的墨子,意在表达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民族的脊梁,他们一直存在着,只是我们不应被搽在历史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而应看到他们的筋骨。 同样,在《理水》中作者还虚构了一个在“文化山”上由考察大员、官场学者与小民奴才组成的荒诞世界,他们无视洪水滔天的灾难,在“文化山”上高谈文化救国, 与夏禹和他的同事组成的坚毅卓苦的平民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铸剑》中当复仇者与暴君的头颅难分难解一起埋葬时,却出现了万人空巷“瞻仰”的场面。《非攻》中墨子以超人的智慧和侠义精神阻止了楚国攻宋的战争劫难,然而并没有像英雄一样受到欢迎, 反倒在返回宋国的途中被褫夺一空,落得一身狼狈,这一笔苦涩的幽默令人难忘。 这就是鲁迅的写作,他所要追寻与表现的,正是这“古”与“今”之间的深刻联系。他在《〈故事新编〉序言》中宣称自己“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为了揭露古人与今人在精神气质、性格、思想上的相通,他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用从未有过的从容与幽默,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先锋性创作。
鲁迅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 也是语言学习和阅读的范本,不少作品收入到教科书中,如《故事新编》里的《铸剑》已选入北京版高中语文课本。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找光明、寻求进步的青年的精神食粮,鲁迅与青年是相通的。在鲁迅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就是青年人的精神支柱;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仍然对青年人具有巨大魅力。
《故事新编》与鲁迅之前的作品在构思和写作手法上大有不同。 在神话般的思维中,这部小说的情境、场面和细节是相当出色且惊人的。 书中人物刻画,寥寥几笔,神形毕露。 《故事新编》既在历史之中,也在历史之外;既是神话,也是寓言。 从《故事新编》中,读者可以体悟鲁迅先生古今交融的叙述、忍俊不禁的幽默和深刻醒目的批判,而这些,都在人性的全部经验中回荡。
王 钊
导语摘要
《故事新编》为鲁迅先生*后一部小说集,创作于1922年至1935年间,共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8篇小说和1篇序言。作者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取材,结合时局,随意点染,另起炉灶,建构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历史书写的全新空间:于历史庄严处尽显现实与人性的荒诞;在看似严密、高大的“神化情节”中道出人生的矛盾和悲凉,对当下也极具启示意义。
全书插图选用著名画家陆燕生的绘画作品。画家从小说本身出发,色墨兼用,用画笔史诗般又不失诙谐地诠释了鲁迅“光怪陆离”的世界。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学文,立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尖锐批评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相继出版有《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等小说、散文、杂文专著。1936年1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陆燕生,生于1944年,画家。北京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1973年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曾获全国首届园林门票设计评比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纪念堂等收藏,出版有《陆燕生画集》《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画选集》《陆燕生绘·鲁迅故事新编》等。
目录
序 言 001
补 天 004
奔 月 016
理 水 031
采 薇 054
铸 剑 078
出 关 101
非 攻 116
起 死 134
内容摘要
《故事新编》为鲁迅先生*后一部小说集,创作于1922年至1935年间,共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8篇小说和1篇序言。作者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取材,结合时局,随意点染,另起炉灶,建构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历史书写的全新空间:于历史庄严处尽显现实与人性的荒诞;在看似严密、高大的“神化情节”中道出人生的矛盾和悲凉,对当下也极具启示意义。
全书插图选用著名画家陆燕生的绘画作品。画家从小说本身出发,色墨兼用,用画笔史诗般又不失诙谐地诠释了鲁迅“光怪陆离”的世界。
主编推荐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学文,立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尖锐批评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相继出版有《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等小说、散文、杂文专著。1936年1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陆燕生,生于1944年,画家。北京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1973年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曾获全国首届园林门票设计评比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纪念堂等收藏,出版有《陆燕生画集》《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画选集》《陆燕生绘·鲁迅故事新编》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