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微观国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微观国学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4.5 7.0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世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5516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5268113

上书时间2024-11-2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内容简介:

老子:闲散地生活,才能收获。

 

孔子:把学习跟人生相结合,学习是人生至上的价值。

 

庄子: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墨子:做一个普通人,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易经》:读易经,是对我们自身感觉心智的锻炼。

 

《礼记》: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面对这些每个人不可不解的生命课题,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生命的沉淀。

 那些自发的、灵动的、美好的东西,不应该从现代人的生命里消失。



作者简介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目录
目 录


 


 


 


序 / 001


老 子


赤子之心,见素抱朴


反智的人生 / 003


无为的人生 / 008


多藏必厚亡 / 012


《道德经》的病理认识 / 016


经典中的成功学 / 020


世界是自己的 / 023


我为什么要写《老子传》 / 027


庄 子


世道再坏,


人也可以追求内在超越


浮生如梦觉几分 / 033


天下沉浊不可庄语 / 039


什么是逍遥游 / 045


人世的自觉 / 051


怒者其谁的平等 / 057


孔 子


入世而生动


夫子自道 / 065


人生的准则 / 070


人在伦理之中 / 075


学习的至上价值 / 080


谁还记得果仁? / 084


孔子为什么反而不倒? / 089


孟 子


健旺的生命力量


孟子的时间观 / 099


舍我其谁 / 105


人生的乐趣 / 110


民贵君轻的大丈夫 / 115


孟子眼中的道 / 121


墨 子


平民的理想主义


日常生活演绎出的理性 / 129


什么是命运? / 133


贱人的自性和自信 / 138


疾病的哲学 / 142


墨守的意义 / 146


致歉墨子 / 150


韩 非


玩弄权术与勇敢发声


言说的困难 / 159


时代变了 / 164


如何死法与心性相关 / 169


面对人性黑暗怎么办 / 174


人生社会的时势权力 / 178


易 经


中国人的创世记


我们的空间意识 / 185


我们的时间观念 / 191


不知春去几多时 / 197


人乃自然之子 / 203


乾坤与人 / 209


为什么要回到《易经》 / 215


2013祭炎帝文 / 225


2014祭炎帝文 / 228


礼 记


止于至善的东方“启示录”


藏修息游的人生教育 / 233


什么是美好社会 / 240


人身之射与道极高明 / 247


儒行的意义 / 253


什么是大学之道? / 261


我们的世界图景 / 267


后 记


普通人有权与闻的资源和能量 / 281


经典阅读是一种责任 / 287


行夏之时——关于二十四节气 / 292


先觉者乃敢特立而独行 / 301


我们的创世记 / 313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


老子:闲散地生活,才能收获。


 


孔子:把学习跟人生相结合,学习是人生至上的价值。


 


庄子: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墨子:做一个普通人,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易经》:读易经,是对我们自身感觉心智的锻炼。


 


《礼记》: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面对这些每个人不可不解的生命课题,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生命的沉淀。


 那些自发的、灵动的、美好的东西,不应该从现代人的生命里消失。



主编推荐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精彩内容
经典语录: 

孔子的光辉并不在他说了多少深刻的道理,而是他的常识感和常心常行,他因此从常人中浮现出来,首先为弟子们感受到这一光辉,并感动了千秋万世。

我们今天也活在现代性的飘忽不安里,但我们欢乐充实吗?我们能够“夫子自道”吗?

 

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休息,懂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把人生当作一场学习或修行,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致精微。这才是人生的高明,也是中庸之道。

 

孟子对快乐的理解比拜物拜金者要深刻,即纯粹的物质拥有并非快乐,快乐跟物质无关,而跟人心人性相关,跟他人的承认相关。物质只是基础,只是需要,快乐必须跟他人相连。

 

孟子对人生快乐的理解是通达的,他的心量是宽广的。在孟子的快乐里,人生没有忧郁、狭隘可言,没有阴暗、琐碎可言。

读孟子的书让我们重温何谓大丈夫、何谓大写的人,但孟子让我们理解,这才是正常的人、阳光的生活。只有这样的人格才能自信而努力

 

韩非直面时势,他的解决之道则是因应时势,他的名言,“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这意思大众不会讲理想,讲道义,大众是看时势的。韩非对时势的把握是丰富的,他固然要求人们因应时势,但我们从他的思考中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时间意识和权力意识。

 

读墨子的书,给我们的印象,在于他树立了人生社会的标准。这种标准并非普通人高不可攀,而是普通人都习以为常的性情道理。

 

墨子代表了极为珍贵的现代精神,现代人需要充分的社会化,也需要充分的个体化,墨子的一生做到了。他生前被人称为“布衣之士”,这是了不起的荣誉。用当代存在主义思想家毛喻原的话,做一个普通人,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老子本来就是一个有着至情的人类之子。

我多次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朋友,要笨一些,勤奋一些,要做足笨工夫。

闲散地生活,才能收获。                         

 

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时间、天地、万物,人存在于宇宙之中,经验着真实的痛苦,唯有承认这种有限,承担痛苦,方能触摸到内心的自由和自性。他的文字念兹在兹于人的内在超越,念兹在兹于人的自由。他让人相信,与如此瑰丽的人性极境相比,外在的大富大贵或名利,都是不值一提的。

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他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他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读易经,不仅是还原先人的生活,不仅是体验某一卦的法则,而且是对我们自身感觉心智的锻炼,是洁净精微而洗心退藏,是寻回我们童年不意拥有而今在成年生活中丧失的天真、直觉和般若智慧。

传统中国人把易经当作人生自我完善的手段,也当作充实岁月的手段。人们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易经64卦并非占卜的碎片条目的汇总,它有着极为精准的生存法则。它是先秦中国的百科全书,是先人面对世界的实然和可能性,在文字匮乏状态下的背忘记录。

生生之谓大德,学生,要义之一在于先学而后生,在于“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抚慰天下苍生”。

 

 

精彩文摘: 

反智的人生

  说起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以为老子在其中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反智。不仅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学人把老子归为“反智”一派大加嘲笑或批评,就是一些思想史家也作如此观,如余英时先生说,“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事实上他的重点却在‘无不为’,不过托之于‘无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论影响及于政治,必须以老子为始作俑者。”“我曾指出《老子》书中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反智的阵营;而这种反智成份的具体表现便是权谋化。”……我们普通读者读老子,也常常困惑于老子天下,老子绝顶聪明,却又那样明确地表示要“绝圣弃智”。

  老子真的反智吗?

  看老子的教诲,似乎真的如此,“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绝仁弃智,民利百倍。”“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那么智慧,为什么要反智呢?老子真的反对他拥有的智慧吗?我们需要这样想问题,而不是如余英时那样从表面的字句中去推论出老子是一个权谋者和独裁者,“老子在此是公开地主张‘愚民’,因为他深切地了解,人民一旦有了充份的知识就没办法控制了。老子的‘圣人’要人民‘实其腹’、‘强其骨’,这确是很聪明的,因为肚子填不饱必将挺而走险,而体格不健康则不能去打仗或劳动。但是‘圣人’却决不许人民有自由的思想(‘虚其心’)和坚定的意志(‘弱其志’),因为有了这两样精神的武器,人民便不会轻易地奉行‘圣人’所订下的政策或路线了。”余英时的老子观有相当的普遍性,即断章取义,为己所用。

  要知道,老子绝非矛盾得人格分裂,孔子称道过,“老子犹龙。”“圣人”在老子笔下也绝非如余英时推论出的是一个独裁者,相反是一个“功成而弗居”的德者。只要看看《道德经》中有关圣人的表述就清楚,“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关于老子反智的矛盾、困惑甚至不需要从老子的言论中寻找答案,只要我们反求诸己,我们就能明白老子的“反智”并非反对“智慧”。只要看看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是技术、工具充斥日用,一方面是大量的修行、养生言论,是相互提醒告诫要“安顿”、“平安”、“静好”等等的智慧,我们就大体明白老子的反智并非指智慧。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老子对知、智、明三个字的用法是有区别。老子的“知”,一般指“了解”、“知道”,这不是他所要否定的。老子否定的知,是人的欲念。所谓“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的“智”,正是老子强烈质疑和反对的,他是指“以知识为工具而行诈伪之事”的“巧智”,是我们常说的耍小聪明。至于智慧,老子一般用“明”来表示,是体“道”知“常”的智慧。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老子的“愚”,并非愚昧,而是朴实无华的意思。

  为老子“反智”正名,对我们普通人也有重要的意义。这让我们更加明白,以老子的智慧,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感同身受,他跟我们一样反对独裁者、专横者的自作聪明。我们应该把加诸老子身上的阴谋色彩去掉,恰恰相反,老子是反对阴谋、权术的,老子要求的,是真正的智慧。

  甚至智慧,在我们文化里未必是一个好的人生品质。从孔子开始,中国人都喜欢笨一些老实一些的人。孔子弟子多多,但他喜欢老实的颜回。我曾经说“活到今天,越来越理解孔子的人生,其中尤其理解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人们都太聪明了,因此张狂、投机、势利,追求一夜暴发,三五年有成,或毕其功于一役。我多次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朋友,要笨一些,勤奋一些,要做足笨工夫。”这其实也是对老子“反智”的极好解释。当然,苏东坡、郑板桥更沉痛地说过,“难得糊涂。”

  诗人穆旦晚年有《智慧之歌》:“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这样的诗文同样是沉痛的。

  因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有很多选择,维特根斯坦曾说,希望自己既明智又好。可见,西方思想家也注意到,智慧不一定就是好的。

  至于老子的“反智”,我后来更发现,老子对一般智慧确实看不大起。从天地四时四方之学来说,跟孔子克己复礼归仁不同,老子是绝仁弃智的。我们说过,仁属于东方之学、春天之学;礼属于南方之学、夏天之学;智属于北方之学、冬天之学……孔子希望走向活泼泼的春天夏天,老子则放弃一时一地的归属,他希望的是归于道,归于圆满。

  这也是现代人念兹在兹的,人是目的。人生不应该过成“类人孩”,不应该过成“书斋”的科学家或知识分子,不应该过成官家商家,不应该过成虚无的中年人或阴谋的老人……因为一个孩子还不是一个人,一个科学家、大师和知识分子还不是一个人,一个官家商家还不是一个人,权谋、虚无还不是人……人实际上是你,是我,是那个为遥远的全称之你所完全映照的我。

  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人世的自觉

    先秦儒家孔孟的书以讲道理为主,他们也谈论自己,但那种谈论是活泼的、流动的、生发的,虽然在君王的炫耀面前他们的自我期许不免有酸涩之嫌。墨家谈论自己时则多有金石之气,其大义凛然可谓能够使贪者廉顽者立怯者勇。道家的老子几乎绝口不谈自己,这一缄默的意味是由庄子来揭示了,庄子的感觉是苦涩的。人性的精神发育正在其中,酸涩属于青春、春天、东方;辛辣属于成年、秋天、西方;苦涩则属于壮年、夏天、南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