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条路,无论这条路通向何方,你都要不断行走下去。有的人,喜欢低着头,一往无前,希望到达道路的尽头,看看尽头之后是否有其他的岔路,或是能否通往更加辉煌的地方;有的人,喜欢抬起头,慢慢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无论这条道路是泥泞不堪,还是平坦的柏油马路,又或是充满青山绿水,他都喜欢慢慢行走,慢慢欣赏这条路的每一个风景。在后面这些人的眼中,这条路无论有着怎样的变化,他们都能把这当做愉悦自己的风景;在这条路上,无论遇到什么事、遇到怎样的人,他们都能倾听别人的故事,感受万物带给他们的色彩,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断前进,全世界,都将会成为他们的风景。......
导语摘要
本书记录了作者旅行时的看到的故事、在书中读到的感悟、在亲朋好友间诉说的酸甜苦辣。本书希望读者在书中寻找自己的身影、前行的动力、时光流逝间美丽的风景。
目录
章愿时光待你我,温暖如初
第二章当你抬头仰望,星辰也是你的剧场
第三章扬起头,寻找诗和远方
第四章在如此快速的时光中,慢慢地生活
第五章自由的翅膀,总是飞在童话般的天空下
内容摘要
本书记录了作者旅行时的看到的故事、在书中读到的感悟、在亲朋好友间诉说的酸甜苦辣。本书希望读者在书中寻找自己的身影、前行的动力、时光流逝间美丽的风景。
主编推荐
本书中可以寻找自己的身影,前行的动力,时光流逝的美好。
精彩内容
读的书太少,而想的太多前段时间,杨绛先生逝世了。在那期间,朋友圈刷爆了各种关于对杨绛先生的怀念。更有意思的是,各种关于杨绛先生的文章在朋友圈以鸡汤的形式出现。转发者众多,都是通过对短文的解读,然后说着对杨绛先生各种敬佩的话。但讽刺的是,到了下午,又在朋友圈传出,那些被无数网友转发和解读的文章并非出自杨绛先生的作品,而是张冠李戴。
我对杨绛先生了解得不多,如果算“接触”的话,也只有两次。一次是前几年看了两本关于杨绛先生
的书:一本是别人写的杨绛先生的传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一本是杨绛先生自己写的——《我们仨》。另一次是在电视上看到杨绛先生的一个讲座,感触很深。具体哪天记不清了,大概是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至今也十多年了。但杨绛先生说话时慢条斯理却又井井有条,站在那里神采飞扬。
那时,我还不知道杨绛先生在说谁,对她的先生
钱钟书我也了解不多。那时我最关心的是游戏,了解的名人只有陈天桥和史玉柱等。
但我对那次杨绛先生演讲的内容记忆非常深刻,杨绛先生那时在台上讲的是自由论,讲着自由的三个阶段——思想自由、语言自由、出版自由,一个年纪这么大的老太太,在台上思路如此清晰,见解如此一
针见血。她讲话时不像其他学者那样激情昂扬,而是平淡如水、轻声细语。当时,是我第一次看到杨绛先生的样子,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有学问的人,一
看就是读书人。脑子里忽然想起了先生的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的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现在的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我这五六年中,因为热爱旅游,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去了很多地方,到过很多国家;因为工作是写稿的原因,除去旅游外,基本每天除了写书,其他时间都是在看书。看的书越来越多,觉得它对我的改变也越来越大。我什么书都看,从很多学者或知识分子认为的垃圾书,到一些生僻难懂的古书,再到各种小说。现在,基本养成了一个习惯,普通十几万字的书,基本每天看一本,而较厚的书,则三四天看一本。
书看得多了,想法真的会改变很多,性格也会变化很多。从脾气暴躁到现在的随遇而安,看待问题时也不再随波逐流,遇事不再冲动,遇事之前总喜欢在脑子里问自己“为什么”,世界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觉得发生的事情不再是非黑即白,判断问题不再只是对与错的区别。
当然,性格和想法的转变除了书的影响,还有旅行时带给我的冲击。到过很多很穷的地方,穷到回国后无法适应,吃饭价格超过十块就会满心内疚;到过战乱的国家,乱到今天在街上偶遇的人,明天也许就已经因为游行而暴毙于街头。那时,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而这不确定因素却又驱使着我的好奇心不停地走下去。但那几年的经历,也让我从一
媒体评论
语言简单朴实,透露着轻松。但也体会到了故事的酸甜苦辣。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