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9.9 5.2折 ¥ 58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卜寿珊 著,皮佳佳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7699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184074
上书时间2024-11-24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
本书重要的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
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文人画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卜寿姗,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中国文人画研究。她的主要著作还有与孟克文(Christian Murck)合著的《中国艺术理论》。
章 北宋(960-1127)
文人画的定义
宋及宋以前的再现观
诗画之较
第二章 北宋文人的观点
苏轼
黄庭坚
董逌
米芾和米友仁
《宣和画谱》
第三章 金(1122-1234)和南宋(1127-1260)
文人对中国南北方的影响
传统文人主题
赵希鹄
第四章 元(1260-1368)
文人艺术理论
赵孟頫
汤垕
吴镇
倪瓒
李衎和吴太素
第五章 明(1368-1644)
艺术史的发端
南北宗
浙派与吴派
第六章 结论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
本书重要的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
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文人画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卜寿姗,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中国文人画研究。她的主要著作还有与孟克文(Christian Murck)合著的《中国艺术理论》。
章节选 宋初文人运动,绘画地位的崛起
在中国,一个有抱负的人想要成就功名只有一条道路,就是出仕做官,随之而来的就是特权和威望。封建世袭贵族在唐代仍强而有力,官员一般都出自名门望族。直到宋代,士人阶层才次获得社会权力,他们可以单凭功绩得到高位。这个时代,科举定期举行,有才干的人常以此获得官爵。宋初重臣如赵普(916—992)、吕蒙正(卒于1011)均出身布衣,11世纪文坛泰斗欧阳修(1007—1072)起于寒门。此时的高官往往是著名学者、作家、诗人,一种道德严肃性弥散到所有文化形式之中。宋代的士大夫形成了功勋卓著的显贵集团,它和唐代的世袭贵族统治大相径庭。正是这些文人确定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基调,创造了新的散文、诗歌、书法风格。在这种氛围下,苏轼开始思考一种特殊类型的绘画——文人画,这并不足为奇。
11世纪晚期,一群著名的士大夫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苏轼和黄庭坚(1045—1105)是这一时期的诗坛领袖。他们俩也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只有米芾(1052—1105)和稍早时期的蔡襄(1012—1067)。这个以苏轼为中心的群体还包括三位著名画家,分别为文同(1019—1079)、李公麟(1049—1105)和驸马王诜(生卒年不详)。苏轼在这群人中为重要,因为他身居高位,而且是保守派领袖之一,反对改革家王安石(1021—1086)的政策。苏轼天赋异禀,喜好结交朋友,他的人格也深远影响着他的朋友们,在热衷绘画创作和评论的文人中,他是核心人物。 当他因为持保守政见遭贬时,他在逆境中的态度使他成为后人的榜样。就绘画而论,文同、李公麟和米芾的艺术也许比苏轼更胜一筹,然而正是苏轼的声望,使得其他文人迅速接受了文人艺术。纵观北宋时期,绘画一直是整个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与诗歌和书法分开。
从宏观角度看,11世纪末,所有的艺术呈现出一种类似的趣味:新型的诗歌、书法、绘画都是由同一群人,即苏轼和他的朋友们所开创的。在散文领域,欧阳修复兴了韩愈的古文风格,坚持古典式的朴素,并得到门生们的追随。在诗坛上,简朴的文辞一扫晚唐及宋初宫廷诗的绮靡之风。俗语也被采用了,如苏轼说:“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镕化耳。” 欧阳修的朋友梅尧臣致力将这种新的简朴之风运用在自己的诗里,他说: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这种平淡简朴绝不是枯燥,欧阳修评论梅诗时说:
文辞愈清新,心意随老大。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依吉川幸次郎之说,这就是中国人所谓宋诗之“涩”,黄庭坚的诗尤以瘦硬的特质闻名。除了采用俗语之外,他还使用“硬语”,即奇字,因为这样具有奇拗的效果。以苏黄为奠基者的江西诗派将这种特色坚持了下去。
在书法领域,蔡襄首创的新范式在苏轼、黄庭坚、米芾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虽然他们的风格基础还是学*羲之(303—379),但一种新范式逐渐出现并获得认可,这种范式不拘一格,仅仅出现在早期的信札里,如颜真卿的信稿[2] 。实质上,宋太宗(976—997在位)在宫廷中倡导并在御书院里推行模仿二王的优雅书风,而新出现的自如风格正是为了反对这种刻意模仿。在四位文人书法家中,苏轼和米芾似乎为主张以直抒胸次为目的,而不太在意美学上的完美,并极具个性。他们一旦转入绘画,便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并造就了各自的风格。无疑,苏轼的枯木怪石写意画中的瘦硬,正是梅尧臣和黄庭坚诗中被人赞赏的东西。对这种直率随意的追求出现在11世纪所有文人艺术形式中:绘画、诗歌、书法。在诗歌和书法中尤为明显,这似乎初是为了反对宋初宫廷的矫饰之风。
文人们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诗歌和书法艺术方面扮演着革新者的角色,也许这正是潜藏在苏轼的士人画定义背后的意识。他注重作品中的“士气”,而不是它的风格主题;这也显示他和朋友们在实践一种新型的绘画。在苏轼看来,画是像诗那样的艺术,应当作为闲暇时的一种自我抒发的方式。当这种态度在北宋著作中出现,就标志着绘画已为文人阶层接受,得到了像诗那样的上流艺术的地位。时至宋代,诗歌已不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但仍是文人教育的基本部分。在中国,诗和书法是上流艺术,是文人仕途生涯的资本,也是向朋友们展示才华的手段。像诗一样,文人们也开始通过画作在社交聚会中互相唱酬。这在西方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西方典型的画家初是工匠或职业艺术家,他们为教会或赞助人的订单工作。到了19世纪,按照自己方式作画的独立画家才出现。因此,自我表现在西方常被冠以浪漫主义术语,艺术家们带着自己的创作材料孤独地奋斗。这与中国宋代完全不同:文人画是作者显露个性的表现形式,但这些作品常常是在朋友们饮酒聚会时创作的。
当然,这也是一种传统的作诗场合。我们知道,曹丕(187—226)身边聚集着一群诗人,经常在魏廷的宴会上赋诗竞胜。在时局不稳的六朝时期,文人们则选择在宫廷之外聚会。竹林七贤是3世纪的文人中负盛名的群体,他们不管政局动荡,在一起饮酒、赋诗、清谈。4世纪,王羲之和朋友们一起到山野郊游,在兰亭边吟诗作对,作为曲水流觞游戏中的一部分。诗人间的友谊在唐代也很风行:其中以白居易(772—846)和元稹(779—831)的友谊为著名。诗歌时常作为朋友间一种亲密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公开的表达;它仅为知己所作。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知音是艺术基本的要求:因此,传说音乐家伯牙听闻朋友钟子期的死讯,便摔碎了自己的琴。5世纪早期的诗人谢灵运带着一群随从在山间漫游,却在诗中抱怨无人能分享他的感受。
绘画变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后,便与更早发展的诗歌逐渐比肩而行了。
第二章节选 真正的画家不为谋利,真正的技艺存在于画家的人格中
一个君子不能仅仅是个画家,他应该是个学者或者诗人,至少也是个书法家。这是文人们的基本态度,他们通过社会地位来划分画家,而不是艺术风格。
文人艺术家的绘画宗旨自然也不同于职业画家。苏轼记录下了文同的事迹,当人们拿着缣素来求画时,文同反应激烈:“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此为袜。’”
君子不能为了盈利而作画,朱象先的行为虽然有些,但依然受到人们的敬慕。郭若虚为这些隐士进行了特别的归类,“‘高尚其事’以画自娱者二人”。郭若虚不在苏轼的朋友圈子里,却与苏轼的陈述类似。因此可以说,他的主要观点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看法。况且在诗画的比较中,苏轼个人的强调也是引人注目的。
还应当注意苏轼关于绘画的其他两个方面的论述。一个是对于形似的态度;另一个是绘画技巧。关于形式的论述是他有名的一联诗,这在前文中已经引用过: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因为苏轼强调艺术的表现功能,这些线索确实为后来文人画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然而,苏轼在这里主要着眼于创作的过程,而不是作品。只有到了后来的董其昌,才把这联诗用于风格的表述,根据董其昌的观点,自然审美的效果不同于艺术。从元代开始,山水画并不是希图取得自然效果。到了明代,绘画明显成为了一种风格模式,而不是寻求再现。但苏轼并不完全否认艺术的再现方面。对他来说,一幅画仍然是自然世界的有效影像。
他的其他作品提示了这个观点,比如在他儿子苏过(1072—1123)的竹石图上,他题诗: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写真”和“传神”都出现在诗里,这些是用于人物画的术语:苏轼还在一篇文章里特别提到了“传神”。 文同,字与可,是以画竹而闻名的文人画家。苏过的绘画是他父亲苏东坡传授的。苏轼认为他们抓住了事物的形似,自然应该受到称赞。
君子应当知晓世间各方面的学问,才能够摹写这个世界。这里的艺术问题仅仅为了说明这一点。苏轼确实认为一个画家应该熟悉自然。
此外,在蒲永升一幅画的题跋上,苏轼批评了把水画得呆板的现实主义画法: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窪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
苏轼接着描述了孙位改革笔法,画出随着山石曲折而奔湍的巨浪,后赞扬蒲永升画出了“活水”。毫无疑问,蒲永升的笔法画出了事物本身。苏轼认为,简洁地表现形式能有效抓住自然影像。由于大部分评论家从来没有把形似提升到表现生命力那样的高度,苏轼的观点似乎回到了传统的主流。我们在苏轼思想里看到明显的不一致,这应当归于一个事实,就是这些诗和题跋是针对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写,而且跨越了一定的年代。
苏轼对绘画的观点常常反映出生气勃勃的禀赋。他对于绘画和诗歌的标准是“天赋匠心”。他谈到自己的写作就像喷涌而出的泉水,自然而出,毫不费力。
苏轼看来也比较赞同快速的、无意识的行为,比如,依照孙知微的样子,他描写下一位给皇帝画肖像的画家: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这个术语“神授”,即“放任自己的手”,指出绘画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艺术家能够忘记手中毛笔,因为他已经成为笔的一部分。对于绘画技巧,苏轼为自信的陈述来自下面几句: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诗句后一联来自《庄子·达生》的故事,一个渡船人“操舟若神”,别人问他操舟是否能学,他回答善游者就能做到。这个寓言旨在说明,对于善游者来说,进入水里就像回到家里那般自如,以至于忘记身在何处。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位高人理所当然能成为作家和书法家,无需学习也能自如运笔。理论上说,书法训练是绘画技艺的基础;这当然是文同画法的基础。然而,明显矛盾的是,苏轼强调技术能力,在“道”(对生活与艺术的正确态度)与“艺”(艺术或者技巧、技艺)之间作明显区分。
苏轼提到了他的弟弟苏辙,作为鉴赏者,苏辙对于文同的艺术态度是感同身受的。但只有苏轼自己,作为一名画家去理解文同的技艺。我们可以接受这个正当的看法,因为在苏辙的《墨竹赋》以及黄庭坚的作品里,他们并没有表示出对绘画本身的兴趣,而是把重点放在艺术家如何完成作品上。就如苏轼所言,文同首先是一种形象化练习,再以王羲之倡导的笔法进行描绘。苏轼强调技巧,并不意味着要像书法那样技巧熟练,通过练习达到心手相应。他并不要求特定方式的艺术训练。
如果“技”是指在特定媒介下的技术能力,那么“道”意味着什么?在苏辙的《墨竹赋》里,已经部分阐明了它的含义,在上文中也有引用。文章记录了文同和一位客人(也许是苏辙)的对话。文同刚刚完成一幅墨竹图,客人十分赞赏并评论。文同列举了竹子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变化。
换言之,文同的绘画如此近似自然造化, ……就是说,他已经到达适当的状态,并把技巧抛在脑后,但潜在的意思是,他已将技巧的运用提升到道的高度。在苏辙的赋里,文同就以此来附和,并讲述从初步的阶段开始,如何到达理想的万事俱备的阶段。开始,一个人应当熟悉竹子的所有阶段的形态,就像竹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人喜爱竹子并逐渐忘记,甚至不知道自己喜爱竹子。在宋代文人的陈述里,这是一个典型的消化吸收客观事物的过程。在董逌的《广川画跋》里有很多详细陈述,苏轼在描述李公麟艺术方法的题跋里也提过。从苏辙的赋可以得知,如果一个人达到“道”,也就是正确的途径,艺术创作过程就会无意识完成,因为他运用了第二天性。
苏轼文中的“道”是能致而不能求的,通过全身心投入,就能自己找到正确的途径。对苏轼也是如此,通过熟练掌握一门技巧,艺术就变成了第二天性。当苏轼在一般层面上讨论“道”的时候,他的观点可与苏辙或黄庭坚进行比较。当然,苏轼在这里区分了“技”和“道”,特别适用于他所经验的绘画实践。
苏轼天生地没有神秘主义倾向,对他来说,“道”可以简单理解为正确靠近生活与艺术。
在绘画形式中,“理”是一种让人信服的正确观念。如果掌握这个理,艺术家的创作就能得心应手,并符合人们的期望。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理”——事物应有之道。因此,当文同被认为掌握了竹石枯木的“理”时,这意味着他能够在所有方面令人信服地呈现这些事物。终,文同所得之“理”将他与竹子融贯为一,就创造出了优秀之作。理论上说,阶段的智力要求更高(掌握事物之理),但理与物合就说明,画家必须深入了解外在自然,不管这种了解是理性思考式的,还是神秘移情式的。对艺术家来说,这两方面的卓越素质都是必需的。只有像文同这样的高人逸士才能将天性融贯到竹中,受到启发,寻找到事物本来之理。后,作为儒家的苏轼还重点关注了艺术家的品格。
本书是东亚艺术专业学者的参考书,整合了大量绘画、书法、诗歌的材料,得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结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